回覆列表
  • 1 # 鄧海春

    在現代漢語裡“關係戶”和“裙帶關係”,都帶著貶義色彩,就更別說“父終子及”。雖說“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的兒子會打洞”,但對於成才而言,出身並不能完全決定一個人的實際能力。既然如此,古代的皇帝們,又為何放棄“唯才是舉”,而更多地選擇“唯親是舉”呢?

    與血親繼位相對應的,是“家天下”。而中國的“家天下”歷史,要追溯到傳說中的夏朝。在原始部落時期,我們熟悉的堯、舜、禹,都是透過接受前輩的禪讓而成為首領的。但是到了禹之後,統治者的位置傳到了禹的兒子啟手中。由此,禪讓制的傳統被打破,“唯才是舉”這一辦法不再徹底被用於最高統治者的選拔。

    雖然這一變化看起來只是禹、啟二人的一個抉擇,變化好像也僅僅只發生在有關繼承人的決定上。但實際上,這一變化是隨著社會的變化而發生的。

    曾經人類也只是像其他群居動物一樣,為了生存,不得不聚在一起。就這樣,一個個小群體在這個星球上出現。有的群體因為天災人禍而漸漸消失,而有的群體,卻一點點壯大。

    自然群落的發展,形成了部落。一個又一個部落誕生,他們將公共的物資放進共有的倉庫,將倉庫和首領的住處一起,包圍在部落據點的中央地帶。慢慢地,等級觀念也開始產生。

    而隨著部落的不斷髮展,一些人漸漸開始擁有了私有財產。而私有財產的增加,加大了部落內部人員的不平等。當這種不平等持續擴大,當私有財產不斷增多,富人們為了保護財產,就開始修建更加牢固的防禦工事,即早期的城池。而在城池中,地位不平等的人們被劃歸到了不同的階層。

    這時候,“唯才是舉”就變得很困難。前任統治者公務繁忙,又如何去探查整個城池每個人的底細,如何親自依據才能將有能力的人引入統治階級?

    而在這時候,血緣就讓事情變得更簡單。血親是自己財產的繼承者,因而在社會階層上,他們本就屬於上層。而隨著私有財產的增加,隨著社會關係的複雜化,在上層階級,血緣也比“才能”更具有說服力。

    禹從堯、舜手中接過的“部落”,已經不是一個單純的部落,而更接近一個“方國聯盟”。早在新石器時代,例如紅山文化等,就已經形成了高於“部落”的“方國”。要管理這樣的政治聯盟,“唯才是舉”就容易造成矛盾。每個人對“才”的認識不一樣,到底誰更有才的爭論一旦爆發,將不利於統治階級的穩定。因而改變“唯才是舉”的“禪讓制”,其實迫在眉睫。

    而從啟開始,血親繼承就成了大流。早期兄終弟及和父終子及並存,而至於是哪個兄弟或兒子即位,還沒有形成定式。因而在夏朝和商朝,在統治集團內部到底發生過多少次血腥奪權,我們還不得而知。

    而到了周朝,隨著禮樂制度的完善,嫡長子繼承製被正式確定了下來。這一制度相較於“唯才是舉”,最明顯的優點就是它有確切標準。帝王身邊可以有很多女人,但正妻卻不會同時存在兩個甚至更多。而正妻的第一個兒子,這也是非常明確的身份。因而這一制度能夠避免各方因觀點不一而產生立儲衝突。這對於穩定統治階級內部具有重要意義。

    不過我們回看自周至清的近三千年,在這三千年間,統治階級內部實際上還是發生過很多血腥的奪權事件。而這些事件發生的根本原因,其實不是嫡長子繼承製本身。

    嫡長子繼承製明確地規定了誰有資格憑藉自己的身份坐上皇位。而有些人,卻難以,甚至永遠無法觸及到那一地位。但他們卻對自己的能力十分有信心,或者堅信“我命由我不由天”,想要改變自己所處的局面。

    在皇子們奮力爭奪太子之位的同時,一些帝王也看到了皇子們的實力。這在一定程度上誘惑著帝王去主動改變“嫡長子繼承製”的定式。對於一個有所作為而又希望“子孫帝王萬世之業也”的皇帝而言,在可控範圍內去“唯才是舉”,也是可行的。

    在此,我們需要再強調一下,在可控範圍內。對於唐高祖李淵而言,原太子李建成慘死,而嫡次子李世民又有手段,因而讓李世民即位,便是在可控範圍之內。

    而像明神宗那樣,因為偏愛鄭貴妃的兒子,便想要破例立其為太子,結果受到群臣反對。明神宗和大臣們爭論了十餘年,最後還是敗給了堅持按規矩辦事的大臣們。他沒能換成太子,就是因為局面不可控。

    從整個社會發展脈絡來看,嫡長子繼承製取代“唯才是舉”,是符合時代潮流的。選帝王不是選拔一般人才,帝王人選的確立涉及太多勢力。因而看輕“唯才是舉”,更有利於掐滅統治集團裡一些人的“小心思”,更有利於統治的穩定傳承。

  • 2 # 經典守望者

    “唯才是舉”只適用於人才的選拔,而不完全適用於選擇帝國的繼承人。因為皇帝、重臣,年輕官員的能力要求是不一樣的。皇帝首要是仁德,其次是開明,最後才是才華。而大臣則是以品德為先,才華為後。而對於初出茅廬的年輕人才是應該完全唯才是舉,選賢與能。

    才華對於普通人來說是好東西,它可以提升人的能力價值,增加人的思維深度。可一旦才華和至高無上的權力結合在一起,就很容易造成失控,甚至是對國家的一種災難。最突出的例子就是楊廣。楊廣為人能文能武,卓有才幹,隋文帝也是認可了楊廣的才能,才廢長立幼。但是楊廣性格陰險,好大喜功,荒淫無道,善於偽裝。他成功偽裝了一副賢能的皮囊,騙過了父親,奪得大位。上位之後,他利用自己的才華變著花樣地消耗民力,致使國家陷入了動盪之中。

    此外,太子與天子的關係其實很複雜。天子既是父也是皇,太子既是而又是臣。兩者的關係十分微妙。有才華的人往往難以駕馭,歷史上英明的兒臣趕父皇下臺的例子也不少見,玄武門之變就是其中之一。憑李淵的才幹怎麼會看不出秦王李世民的才能要高於太子李建成,他就是擔心立李世民為太子會架空自己,所以寧可扶持李建成。而且,相對平庸一些的君主更適合守業,他們雖然沒有開闢新境界的能力,但是也沒有徵服新領域的野心。國家內部的局勢會相對平穩一些,其實歷史上這樣的皇帝是佔大多數的。

    更重要的是,太子的確立就是在朝廷內部明確設立了兩個中央,太子的幕僚不是國家的臣子,但是卻可以參與到國家政務的執行中。如果這個太子精明強幹,銳意改革,那麼很有可能身邊就會吸引許多投機人士。這也很容易讓皇帝反感,畢竟太子只是輔佐自己,分擔部分責任的角色,不能過分耀眼,妨礙到自己發光發熱。所以,統治者很少會選擇非常優秀的兒子作為太子。比如道光皇帝就是捨棄了才能出眾的六皇子奕訢,選擇了忠厚老實的四皇子咸豐。他考慮到的就是忠厚老實的守成之君才可以在外有列強的環境下更好的保護大清江山。李世民捨棄了英明果斷的吳王李恪,也是考慮到李恪登基後,大唐很有可能會重蹈隋煬帝的覆轍。因而,他最終選擇了仁慈懦弱的稚奴李治作為太子,

  • 3 # 史海魅影

    唯才是舉固然是好事,但是隻有才就夠嗎?還有就是才的標準是什麼?

    封建王朝的千年中,有才的皇帝也是不少,比如李煜,但是他們的能力能夠支撐起一個國家嗎?如果過分看重才能而忽略德行、能力,這樣選出來的繼承人就是好的繼承人嗎?

    我們再說說這有才的標準,有才華的標準是讀的書多還是另有其他評判標準,根本沒有統一標準,這個選皇帝的方式也是不科學的。

    古代,孔孟之學盛行,按照孔子的理論,嫡長子繼承,這是所有選擇繼承人不可繞開的話題,如果不採取嫡長子繼承製往往容易出現動亂,所以很多王朝也是選擇嫡長子繼承製。

    以上所有觀點證明,唯才是舉選太子在封建王朝不適用。

  • 4 # 方圓論壇

    之所以會出現“立長不立幼”的說法就我個人而言,我認為這也是所謂“清官難斷家務事”的一種體現。畢竟古代皇權至高無上。但皇權繼承者只能有一個。而歷朝歷代的統治者的子嗣都不在少數。皇帝雖然也會有自己的喜歡,但是更多的時候皇帝還是不會厚此薄彼的。既然如此那麼選擇繼承人就成了一個大問題。如果幹脆放開不管,那麼子嗣之間為了爭奪皇位肯定會殺的頭破血流的。這也是為什麼古代皇帝不唯才是舉選擇繼承人。畢竟沒有約束之後皇子們之間絕對會殺的血流成河。華人骨子裡這個內鬥的基因早已深入骨髓了。

    中國歷史上為了皇權殺兄弒父的人比比皆是。這還是在遵從“立長不立幼”的情況下。如果真的徹底放開不再約束的話,還指不定殺成什麼樣子呢!比如唐朝時期李世民玄武門兵變。李淵可是嚴格遵守了“立長不立幼”的原則。但碰上李世民這麼個不安套路出牌的傢伙分分鐘就透過兵變奪取了皇位。而且從李世民開了一個壞頭之後,整個李唐王朝的傳承就再也沒有缺少過殺戮和流血。這也是李世民被人詬病的原因之一。

    清朝是一個非常特殊的時期。在清朝皇室明確廢除了所謂的“立長不立幼”的規則。清朝選拔繼承人就是按照“唯才是舉”來進行的。清朝執行的是秘密立儲制度。也就是說讓皇子們之間去爭奪然後優中選優。這種方法很有草原民族特色。但是也存在很大的問題。那就是太子的選擇權依舊還是在皇帝手中。皇帝喜歡誰就選誰。這麼一來問題就又回到原來的那個尷尬局面了。皇子之間的才能如何評定呢?

    因為皇子之間不可能都是同一型別的人。他們可能有喜歡從文的,也可能有喜歡從武的。這樣的話他們之間的功績如何判斷呢?和平年代肯定從文的佔便宜。而戰爭時期又肯定從武的佔便宜。這麼一來皇子們之間肯定就無法公平的去進行良性競爭。一旦沒有一套完善的競爭體系。那麼皇子們就會採取最原始的做法。那就是幹掉其他人。殺光所有競爭對手那皇位肯定就是自己的了。而這種惡性的競爭又是皇帝不願意看到的。但這種方式又是最快最直接有效的方式。所以很多時候皇帝選擇繼承人為了把傷亡減小到最低只能放棄“唯才是舉”而選擇“立長不立幼”。

  • 5 # 黑水布衣

    是啊,選接班人當然選擇最優秀的啦?為何不“唯才是舉”呢?難道我們比古人聰明嗎?他們沒意識到這個問題嗎?當然不是,真要“唯才是舉”,恐怕古代社會就沒幾天太平日子了。“唯才是舉”有三個弊病:

    一、才能需要展現

    既然要唯才,那麼就要展現候選人們的才。理論方面比較簡單,大不了就考考書本的理解之類的,但治國理政需要歷練啊,怎麼辦?只能給與候選人一定的權利來觀察。在古代,皇帝對於權利是十分敏感的,基本上很少給與兒子們實權,尤其是太子。如果給了實權,兒子乾的出色,顯得自己無能;乾的不好,自己又失望和不滿,怎樣都是十分糾結的選擇。比較鮮明的例子就是:康熙時期的九子奪嫡,出色的太多,彼此惡性競爭,內耗嚴重,最後兄弟相殘。

    二、才能不好定義

    這是個主觀性很強的選項,皇帝子嗣如果多,很容易有自己的喜好。都說“情人眼裡出西施”,當爹的也一樣。有的孩子就是怎麼看怎麼順眼,沒辦法。就是喜歡,孩子的一切都是好的,在爹這裡就是有才華,就是出色。古代畢竟明君較少,多數皇帝比較隨性,僅憑喜好的話,風險是很大的。例如漢高祖劉邦喜愛劉如意,就是想廢長立幼,雖然最後沒有成功,但給劉如意悲慘的結局留下伏筆。

    三、造成黨爭政局不穩

    比才華,各皇子肯定要組成自己的班底來競爭。朝局必然分幫別派。翻看歷史,每個朝代都不缺乏黨爭,黨爭必然會造成政局不穩,如果爭鬥涉及到了軍隊,那必然會影響帝國的命運。即使最後有一人上位了,必然會有清洗運動,更加傷害國家根本。最典型的例子就是血腥的“玄武門之變”。

    縱觀歷史,清朝是比較注重選才的王朝,但其實後來的秘密立儲制度,其實也是有名無實的(選擇面太少了)。

    所以,綜合看來,多數王朝選擇嫡長子制,是有道理的。這個制度肯定不是最好的,但卻是最無爭議的,是最不壞的選擇。

  • 6 # 西府趙王爺

    “唯才是舉”是選太子最好的辦法?我看不見得吧!

    “嫡長子繼承製”雖然有些僵化,無法保證繼承人的持續優質,但是其優勢也還是很明顯的,畢竟是祖宗們搞了幾千年的傳統,不會差到哪裡去。

    咱們不妨來說說其好處!

    第一,出身即決定未來,如此可以比較有效杜絕皇位之爭,手足相殘。

    清朝為何會有九子奪嫡?不就是太子胤礽作死,一副好牌打爛了。使得諸位皇子都有了爭位的想法,如果他老老實實的坐著太子之位,底下諸位皇子們還敢明目張膽的那麼幹嗎?

    而在“嫡長子繼承製”的框架下,這樣的情況就不會發生了。

    “嫡長子繼承製”的規矩是什麼?

    “立嫡以長不以賢,立子以貴不以長”

    意思就是繼承順序是按照嫡子-長幼來的,即優先從嫡子裡面選擇,即使嫡子不是長子,那也得是他。而後才以長幼為序,不管你是否賢能,只看年紀身份。

    如此一來,就把順序給確定了,只要有嫡子,那皇子們就沒得爭了,大家就老老實實的,免得內耗。

    而朱元璋搞得更為明確,“有嫡立嫡,無嫡立長”,就算是沒有嫡子,那也得按長幼順序,一個一個來。

    如果要爭,那就涉及國本了,大臣們是站出來強烈反對的。這樣的事而明朝客出了不少。

    總而言之,這種做法將繼承順序給排好了,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內耗的可能性,有利於國家的政權交替。

    第二,嫡子身份正統,有利於國家穩固

    什麼是嫡子?皇后生的孩子!

    其背後往往代表著強大的勢力,比如唐高宗李治,他媽是長孫皇后,舅舅是長孫無忌,背後是整個關隴集團。

    對於國家來說,穩定是第一要務,而太子背後的勢力無疑會起到一個極其重要的作用。他們是一把雙刃劍,如果是他們支援的人當了太子,成為了皇帝,俺麼一切都好說。他們可以成為新君的一大助力,幫助其較快的接管國家。

    反之,他們將成為國家的威脅!

    所以,“嫡長子繼承製”讓他們沒有造反搗亂的理由。

    第三,方便打小培養

    當皇帝不是隨隨便便都可以,其需要大量的學習鍛鍊,給他找最好的老師,德智體美全方位發展。

    如果是“唯才是舉”,那就的需要大面積撒網,讓其在經歷同樣的教育後,再層層篩選。

    說實話,皇帝不是有那麼多時間來幹這事兒。

    這也就涉及到“唯才是舉”是否有效的問題上 ,這裡的優秀僅僅是皇帝覺得而已,皇帝想選誰就選誰,這樣按照個人喜好選出來的太子也不一定好啊!

    嫡長子繼承製就不一樣了,老老實實培養哪一個就好了,資源最大利用,皇帝也有更多的時間去花在他身上。

    這樣出來的孩子,也差不到哪裡去。

    當然,像晉惠帝司馬昭這種白痴也能被選上,那隻能說司馬炎死腦筋了!

    再者,話說回啦,古代也不是完全按照嫡長子繼承製來的,要是嫡子不優秀,皇帝還是可以把他廢掉的,然後再去選。你像漢武帝,在太子劉據死後,不最後還是選了最小的劉弗陵嗎?靈活性還是有的。

    我知道這時候肯定有人要拿明朝說事兒了,沒錯,明朝時嚴格按照朱元璋的規矩來的。(除了朱元璋自己)。

    但前提是明朝有著一套完整且有效的官員行政體系,皇帝垃圾,國家照樣可以正常運轉,所以明朝即使時出了那麼多垃圾皇帝,但還是延續了276年!

  • 7 # Mer86

    唯才是舉選太子的想法是好的,但問題是這太唯心了,實際操作起來很難。

    首先,賢明沒有標準,很難判斷,不見得擇賢就一定能唯才是舉。

    誰是嫡長子,一目瞭然,但誰賢,這個很難判斷。有的人表面上看似很愚蠢,但是心裡面很精明;有的人表面上看似很賢明,但其實是包裝出來的;有的人小時候很聰明,可是越大越蠢;有的人小時候很愚蠢,可越大越精明。有人看問題異於常人,和大家都不同,大家都認為他笨,可是若干年後才證明他是對的。

    就拿咸豐皇帝來說,他本人不怎麼樣,若是按真正的擇賢立儲,皇位輪不到他。可他有個善於揣摩道光心思的老師杜受田,此人專教他如何取悅道光的小把戲。時間長了,道光就認為咸豐是賢明的。可是結果呢?

    這就好比從一群馬中挑最大的,或者跑的最快的,挑起來很簡單,看哪匹馬最大,跑的最快就可以了。但如果想挑最有特點的一匹馬,那就只能扯皮了。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有一萬個伯樂,就有一萬種相馬的挑選標準。如果伯樂本身老眼昏花,那挑出來的也只能是廢馬。

    所以說,擇賢也不一定就能挑選出真正的賢明太子。

    第二,選賢容易導致內訌。

    前面說了,賢明沒有標準,不好判斷,所以如果以賢明為挑選太子的標準,那就容易引起爭議,也容易結黨營私。

    舉個例子說,康熙廢了太子胤礽後,讓大臣們推舉太子,結果大臣們立馬開始站隊,喜歡老三的就說老三很賢明,喜歡老八的就說老八很賢明,大家紛紛站隊,把康熙都嚇的夠嗆,還以為自己的皇位不保,幹了很多晚節不保的蠢事。

    這樣整天爭來爭去,到最後康熙死了都沒有選出能服眾的接班人。雍正繼位後,他還專門寫了《大義覺迷錄》證明自己的清白。這在歷朝歷代都是很罕見的。

    相比來說,老大很好判斷,誰是老大,大家都知道。提早立老大,也就是立嫡長子,可以避免扯皮,斷絕爭端,利於團結。

    第三,古人壽命很短,皇帝也一樣,很多皇帝也是很年輕就死了。皇帝沒有時間等到一個賢明的兒子出世來接班,所以立嫡是最簡單,也最利於穩定的傳位方式。

    實際上,嫡長制是歷史發展的結果,咱們中國是一開始施行也不是嫡長子繼承製。早在夏商周三代,當時的傳位執行的是“立子與立弟並行”的制度。

    這種制度很容易扯皮。

    比如君主把大位傳給自己的弟弟(因為弟弟賢明),兒子會不滿,待弟弟繼位後,他就會面臨傳位的尷尬選擇——是把皇位傳給大哥的兒子,還是傳給自己的兒子?

    如果傳的好,那是王朝之幸,傳的不好,立馬自相殘殺。

    舉個例子,宋太祖把位置傳給宋太宗(按宋太宗自己的說法,趙匡胤是傳賢),宋太宗怕侄子復位,結果侄子稀裡糊塗全死了,沒一個活過30歲。這就是皇家之不幸。

    所以,從政權穩定的角度來看,傳賢沒有傳嫡好,後者繼承關係清晰,不容易出亂子。

    當然了,傳賢也有好處,比如在亂世。傳賢的好處在於賢明的儲君(比如弟弟)一般都會比兒子年長,人生經驗也會更豐富。

    所以,在亂世的時候傳弟(傳賢)就要比傳子更靠譜一點。五代到北宋初期的時候,這個模式就很流行。郭威傳柴榮,而不是自己再生一個幼子傳位,就是典型案例。

    不過,當王朝穩定後,也就是國家的組織結構越來越穩定,禮法觀念越來越強後,嫡長子繼承製就比傳賢要更合適。

    用古人的話說:“國之神器不可以示人”,皇位繼承權必須具有不可置疑的正統性,不能交給人議論。

    如果傳賢,那就等於把國之神器示人了,讓人公開議論了,這對於一個封建王朝來說絕不是幸事。

  • 8 # 綠野農夫961

    唯才是舉在選太子的問題上是行不通的沒有可操作性

    太子,作為一個皇朝的未來領導人,他的能力如何,很大程度上決定著這個王朝未來的命運。從這個角來說,在諸皇子之間選擇最有才能的一個立為太子,也就是唯才是舉似乎是最正確的方法。但其實這是最不切合實際的想法。

    因為古人所說的才能沒有統一的、硬性的指標,除了能力明顯很弱的皇子外,其餘皇子大概都會認為自己是諸皇子中能力最好的一個。無論立誰為太子,其他的皇子都會不服。而大臣們之間也很可能會因此而產生黨爭。

    另外,才能就像時下有人戲稱的內褲一樣,表面上是看不出來的。如果要考驗這些皇子們的才能,就需要給他們施展才能的機會,要施展才能就只能給予他們官職、權力。但最後只能立其中的一個人為太子,那麼其他落選的人和他們手中的權力會成為太子繼位的障礙嗎?

    倫理和社會的隱患

    上述的問題還只是在皇室最幸運的情況下存在的問題。這個幸運之處就在於皇帝一定有多個有能力的兒子。 顯然,這個情況歷史上很多的皇帝是根本做不到的。如果皇帝的兒子很平庸,沒有什麼才能,這個時候又當如何?誰能保證那些有能力的大臣不會動這個心思,因為皇帝之位本就是唯才是舉。

    我們知道,儒家之所以會被歷代封建王朝奉為正朔,主要就是儒家提出的君權神授和倫理道德。因為,這些都是封建王朝維持皇權,維持社會穩定的重要法寶。在倫理道德方面,嫡庶之分,長幼之別就是其主要的構成內容。這些我們現代很多人看著落後的理論,在幾千年的封建社會里發揮著巨大的作用,是經過實踐的行之有效的規則。

    唯才是舉一說,明顯和儒家的精心構造的上下尊卑的倫理觀念是不符合的。如果在立太子的問題上唯才是舉,先不說能為能行得通,就是這樣說法本身就和封建社會一貫倡導的倫理道德是相悖離的,甚至會在很多社會秩序和社會倫理的問題上無法自圓其說。從這個意義上來說,在立太子的問題上,如果選擇唯才是舉,就等於是這個皇朝在自廢武功或者說是在自斷龍脈。

    片面的見識和慘痛的教訓

    如果立太子的事情能夠唯才是舉,從表面來看,似乎可以保證國家不出現庸君、昏君,無論是對國家還是人民都有好處。但實際上這是一很幼稚的想法。其幼稚之處主要就在於不符合當時的社會實際。清朝立國之初,鑑於明朝的教訓,在立太子的問題上也有過唯才是舉的想法。但清朝也沒有膽量公開這樣說,因為如果這樣說,就是顛覆了傳統的封建倫理,那就不是個小事兒了。只是康熙帝在立胤礽為太子後的多年裡羞羞答答地暗示過幾次,結果就產生了九子奪嫡的悲劇。

    此後,有清一朝乾脆連太子都不明著立了,寫好後藏起來,等皇帝死了再看。要知道清朝是中國最後一個封建社會,也是封建制度最完善的王朝。清朝尚且如此,遑論其它?

    思考歷史問題需要結合當時的歷史環境,從當時的歷史情況來考慮。脫離了這一點,對歷史人物和歷史事件的思考就會毫無意義,甚至會笑話百出。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對於那些欠帳天天說還,卻久拖不還的人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