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2515580212860

    似乎是對“長安”的思念。

    天寶年間,李白“仰天大笑出門去”,離開了長安,在金陵旅遊時,寫了一首《登金陵鳳凰臺》。

    鳳凰臺上鳳凰遊,鳳去臺空江自流。吳宮花草埋幽徑,晉代衣冠成古丘。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鷺洲。總為浮雲能蔽日,長安不見使人愁。

    如果沒記錯,這首詩是小學課本里的,當時呀呀地背過,一學期後就忘了,因為年紀太小,不能理解,為什麼見不到長安就很憂愁。而且小時候也沒機會去參訪過名勝古蹟,不明白吳宮花草和晉代衣冠和當下的我有什麼關係。當時的我只關心,這頁書的背後,有沒有印上那惱人的五個字(“並背誦全文”)。

    上中學後,我讀到了一首杜甫的詩,這讓我一下子想到了李白。如果杜甫看到了這句話,應該會很欣慰吧。這首杜詩是《月夜》,創作時間和《登金陵鳳凰臺》差不了多少。

    今夜鄜州月,閨中只獨看。遙憐小兒女,未解憶長安。香霧雲鬟溼,清輝玉臂寒。何時倚虛幌,雙照淚痕幹。

    原來,我詩詞理解那道題拿不了分,不是我不認真學,而是小時候的我根本不理解長安之愁,你看,杜甫也是這麼說的。

    當時,安史叛軍已經攻破長安,杜甫在前往靈武投奔唐肅宗的途中,被叛軍扣押,期間,寫下了這首詩。國破山河在,杜甫在不自由的月夜裡,一方面想家,另一方面應該也是常常回想長安的繁華景象,對比眼下的破落,怕是已經愁斷了腸子。然而,孩子們的世界哪有這麼多憂愁,哪裡知道“長安不見使人愁”?或許此時正在月下玩耍呢。杜甫可能一方面心酸,因為孩子這麼小就要經歷家國變故,另一方面或許還有欣慰,畢竟面對這樣的愁緒,“未解”或許也是一種幸福。

    後來我又讀了《世說新語》,才知道孩子是可以理解長安之愁的。

    晉明帝數歲,坐元帝膝上。有人從長安來,元帝問洛下訊息,潸然流涕,明帝問何以致泣?具以東渡意告之。因謂明帝:“汝意謂長安何如日遠?”答曰:“日遠。不聞人從日邊來,居然可知。”元帝異之。明日叢集臣宴會,告以此意,更重問之。乃答曰:“日近。”元帝失色,曰:“爾何故異昨日之言邪?”答曰:“舉目見日,不見長安。”

    我不知道李白寫下“長安不見使人愁”時,是不是用了這個典故,也不知道杜甫在“遙憐”自己的孩子時,有沒有想到身著晉代衣冠的另一個孩子。但我覺得,當他們都提到長安時,長安已經不再只是一座城,而更是指代的國家長治久安,人民安居樂業的盛世圖景。而不見長安,自然有繁華不再,顛沛流離的心酸,更多的是在國家衰亡期的無力感和對未來的茫然感。

    我們中的大多數人,從出生到現在,一直生活在和平環境裡,或許對這種長安之愁始終無法理解。但這樣的愁緒,其實貫穿了中國歷史的始終,也是古詩詞中被提及最多的愁緒,說起來,這種愁緒其實不叫長安之愁,而是有個專有名詞:黍離之悲。

    彼黍離離,彼稷之苗。行邁靡靡,中心搖搖。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悠悠蒼天,此何人哉?

    這吟詠2000年的悲愁,應當是古詩詞中最深的絕望。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周倉打螞蟻閱讀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