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譚倫
-
2 # 旅行到宇宙邊緣abc
我認為科舉制度是歷史的嚴重倒退。科舉制度雖然開始於隋朝,但是整個隋唐時期,幾乎沒有貧民透過科舉走上仕途,更沒有一個布衣宰相。真正透過科舉制度大量選拔官員實際上還是從宋朝開始的。在此之前,官員主要是靠門閥士族的舉薦。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比較一下孰優孰劣。
首先一點就是看官員的能力。表面上看起來,透過考試選拔的官員能力肯定強一些,但是,只要看一下考試內容恐怕就不會這樣認為了。科舉制度考核的是人的忠誠度,而非能力。不誇張的說,大部分透過科舉上來的官員,甚至不能熟練進行加減乘除運算,談何治理國家。無非就是進行一些例行工作,具體工作都得靠小吏來做。
那些門閥就不同了,他們雖然沒有封侯裂土,但卻是地方的實際控制者。他們推舉的官員,實際上就是本家族的代言人,肯定要儘可能推舉能力強的,在地方,能把當地治理的有模有樣,在朝中,要能縱橫捭闔,儘可能維護地方的利益。
第二點就是工作的動力。透過科舉上去的,就是為了升官發財,能不去盤剝百姓的,都是鳳毛麟角。至於說青天父母官,那隻存在於傳說中。門閥舉薦的官員,治理的就是他們自己的地盤,肯定要用心啊。你看黃巢起義軍,只在中央政府直接控制的江南地區橫行,從來不敢跑到節度使的地盤撒野。
更重要的還有對皇權的限制。科舉制度選拔的都是對皇帝絕對忠誠的人。門閥推舉的是忠於門閥士族的人。所以,唐朝以前的朝堂,更像是現在的議會,朝中的官員都代表著不同的利益訴求,凡事都要協商解決,大部分皇帝都不可能擁有絕對的權力。你看,唐朝以前的朝堂,大臣都坐著,宋朝以後,都是站著,後來乾脆跪著。
在地方上,這些門閥舉薦的官員擁有相當大的權力,同時為了門閥自身的利益,會透過各種努力,比如籠絡人才,銳意改革等各種手段,儘可能把地方治理好。所以整個社會還是不斷進步的。但是科舉制度選拔的官員,他們沒有權利,也沒有能力和動力真正治理好地方。絕大多數官員也就是撈一把就走。
所以,我覺得,宋朝以後的中國,逐漸走向沒落是必然的。整個社會權力過於集中,地方上又沒有什麼力量相互競爭,哪裡會有發展的的動力呢?
-
3 # 遊途道標
科舉制度是進步的,現在公務員考試實際上就是科舉。別拿科舉考試的內容瞎抨擊科舉這個制度,制度是好的,考試內容有問題就說內容有問題,別考的內容有問題就抨擊整個制度有問題。就如同你拉不出屎就怪茅坑修得不夠好。
-
4 # arrowroothover
科舉的目的是選拔平民來做官從而削弱士族,以達到皇帝獨裁的目的。以古代的經濟實力,即便是中小地主也沒有經濟實力接受君子六藝那樣的全面教育,所以在科舉之前大部分人才都出自士族是有道理的。科舉為了從平民選拔人才只能縮小考試範圍,最終只考四書五經。從科舉成熟後的宋,明,清三朝看,社會內部空前穩定,皇權空前加強,而對外競爭力直線下降,而且無一例外全部亡於外敵入侵。科舉讓中國的精英層把最寶貴的精力浪費在毫無用處的四書五經上,幾乎都成了手無縛雞之力的書呆子。同時也是滿清無法實現日本那樣的明治維新的只要原因。
-
5 # 蘇揚雜談
一、科舉制度的前世今生
古代的“高考”其實就是科舉制度,最早起源於隋朝。隋文帝統一全國後,為了適應封建經濟和政治關係發展的變化,也是為了擴大封建統治階級參與政權的要求,更是為了加強中央集權,於是把選拔官吏的權力收歸到中央政府,廢除九品中正制,開始採用分科考試的方式選拔官員,令“諸州歲貢三人”參加考試,合格者可以做官。
隋朝滅亡後,唐朝的帝王承襲了隋朝的人才選拔制度,並做了進一步的完善,考試的科目分常科和制科兩類。每年分期舉行的稱常科,由皇帝下詔臨時舉行的考試稱制科。同時,在唐代還產生了武舉。應武舉的考生來源於鄉貢,由兵部主考。考試科目有馬射、步射、平射、馬槍、負重摔交等。“高第者授以官,其次以類升”。唐代最著名的武狀元應該就是郭子儀了。
宋代的科舉,大體同唐代一樣,有常科、制科和武舉。同時,宋代的科舉也有不同的地方,比如擴大了錄取範圍,名額也就相應的成倍增加。唐代錄取進士,每次不過二、三十人,少則幾人、十幾人。宋代每次錄取多達二、三百人,甚至五、六百人。另外,宋代科舉在考試內容上也作了較大的改革,取消詩賦、帖經、墨義,專以經義、論、策取士。元代可以說是中國古代科舉制度的中落時期。蒙古人不看重開科取仕,滅宋後一度不舉辦科舉,至元仁宗延祐二年(1315年)才再次開辦。
到了明代,就是中國古代科舉制度的鼎盛時期了。明代統治者對科舉高度重視,科舉方法之嚴密也超過了以往的歷朝歷代。 明代以前,學校只是為科舉輸送考生的途徑之一。而到了明代,進學校卻成了科舉的必由之路。明代入國子監學習的,通稱監生。監生大體有四類:生員入監讀書的稱貢監,官僚子弟入監的稱廕監,舉人入監的稱舉監,捐資入監的稱例監。監生可以直接做官,特別是明初,以監生身份而出任中央和地方大員的多不勝舉。明代正式科舉考試分為鄉試、會試、殿試三級。鄉試是由南、北直隸和各布政使司舉行的地方考試。地點在南、北京府、布政使司駐地。每三年一次,逢子、午、卯、酉年舉行,又叫鄉闈。考試的試場稱為貢院。考期在秋季八月,故又稱秋闈。凡本省科舉生員與監生均可應考。
清代可以說是中國古代科舉制度的滅亡。清代的科舉制度與明代基本相同,但它貫徹的是民族歧視政策。滿族人享有種種特權,做官不必經過科舉途徑。清代科舉在雍正朝之前分滿、漢兩榜取士,旗人在鄉試、會試中享有特殊的優特,只考翻譯一篇,稱翻譯科。雍正朝以後,雖然改為滿人、漢人同試,但參加考試的仍以漢族人為最多,滿人還是有很多特權。由於科舉制本身的弊病,舞弊越演越烈,科舉制終於走向消亡。
二、科舉制度的危害
科舉制度制定之初,還是有其先進性的。初衷是為政府從民間提拔人才,打破隋唐之前貴族世襲的現象,以整頓吏制。相對於世襲、舉薦等選材制度,科舉考試無疑是一種公平、公開及公正的選拔方法,改善了用人制度。歐美的文官制所採取的考試原則與方式與中國科舉制度十分相似,很大程度就是吸納了科舉制度的優點。有人稱科舉制度是中國的第五大發明。
科舉制度為中國曆朝發掘、培養了大量人材。一千三百年間科舉產生的進士接近十萬,舉人、秀才數以百萬。同時, 科舉制度對於知識的普及和民間的讀書風氣興起,亦起到相當的推動作用。科舉所造成的惡劣影響主要在其考核的內容與考試形式。
由明代開始,科舉的考試內容陷入僵化,變成只要求考生能造出合乎形式的文章,反而不重考生的實際學識。大部分讀書人為應科考,思想漸被狹隘的四書五經、迂腐的八股文所束縛;無論是眼界、創造能力、獨立思考都被大大限制。大部份人以透過科考為讀書唯一目的,讀書變成只為做官,光宗耀祖。另外科舉亦侷限制了人材的出路,科舉制度為政府發掘人材的同時,亦埋沒了民間在其他各方面的傑出人物,多少各式菁英被困科場,虛耗光陰。清政府為了奴化漢人,更是嚴格束縛科舉考試內容。
明代鄉試、會試頭場考八股文。而能否考中,主要取決於八股文的優劣。所以,一般讀書人往往把畢生精力都用在了八股文上。八股文是由宋代的經義演變而成。八股文以四書、五經中的文句做題目,只能依照題義闡述其中的義理。措詞要用古人語氣,即所謂代聖賢立言。格式也很死。結構有一定程式,字數有一定限制,句法要求對偶。八股文也稱制義、制藝、時文、時藝、八比文、四書文。八股文即用八個排偶組成的文章,一般分為六段。以首句破題,兩句承題,然後闡述為什麼,謂之起源。八股文的主要部分,是起股、中股、後股、束股四個段落,每個段落各有兩段。篇末用大結,稱復收大結。八股文的危害極大,嚴重束縛人們的思想,成了統治階級維護封建專制統治的工具,同進也把科舉考試製度本身引向了絕路。
顧炎武曾憤慨地說:“八股盛而《六經》微,十八房興而二十一史廢”、“愚以為八股之害,甚於焚書。”
三、科舉制度的中肯評價
雖然現在科舉已經被廢除,但它仍然在中國的社會中留下不少痕跡。科舉制度的一些習慣仍然可以在高考中看見。例如分省錄取、將考卷寫有考生身份資訊的卷頭裝訂起來,從而杜絕判卷人員和考生串通作弊、稱高考最高分者為狀元等等,俱是科舉制度殘留的遺蹟。就科舉制度的消極作用來說,並不主要是其制度本身的問題。明清科舉的八股之風,加上中國傳統上重視人文科學輕自然科學的傳統,才是導致明清以後中國科學技術落後於世界的真正原因。
再如科場考試中的作弊問題等說成是科舉制的弊端,我認為,作弊是人的問題,而不是制度本身的問題。就是現在的高考和世界各國的考試也會有作弊現象。
我始終認為,總體上來說,科舉制度本身是一項好的選官、選才制度,也是能夠選出傳統社會的真正人才並委以重任的。
回覆列表
沒有進步或倒退,只有心態的境界到達什麼層次,看待事物的層次到什麼境界,歷史是教科書,書上的內容有用就可以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