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中華經典起名

    “君子不重則不威”的“重”是自重,現在來講是自尊心,也就是說每個人要自重。“君子不重則不威”,拿現代話來講,也可以說是自己沒有信心。

    我們要知道,人都天生有傲慢,但有時候,對事情的處理,一點自信都沒有,這是心理的問題,也是大眾的心理。比如交代一個任務給諸位中間任何一人,所謂“見危授命”,你有時候會喪失了這個信念,心理非常空虛,在這地方,就須要真正的學問,這個學問不是在書本上,這就是自重。

    所以一個人沒有自信,也不自己重視自己,不自尊,“學則不固”,這個學問是不穩固的,這個知識對你沒有用,因此我們必須建立起自己的人格、自己的信心來。

  • 2 # 天下第八十一美

    有道是:“大知閒閒,小知間間;大言炎炎,小言譫譫”。

    有大智慧的人廣博豁達,謙卑包容,只有點小聰明的人則閒言碎語斤斤計較,樂於在細枝末節糾纏;合於大道的言論就像猛火烈焰一樣,發出光芒,拘於智巧的言論則瑣細無方、喋喋不休。

    君子訥於言而敏於行。

  • 3 # 顧繼鵬1972

    君子不重則不威,學則不固。

    是指落實到行為上,而後才有威儀。沒有落實到行為的學習結果,是不能貞固的。

  • 4 # 覃漳

    答:謝邀!君子不重則不威,這“不重”的意思是:不莊重、不自持。這句話說明一個人如果不莊重、不自持,則沒有底線,沒有威嚴!為人處事,應自我內外兼修,大方得體,這樣才會使人感到穩重可靠,令人敬佩!

  • 5 # 曹雪菜

    這裡的不重是指體重。

    你如果沒有個兩百斤,就是不威嚴。

    明白了嗎?兄弟萌[靈光一閃]

  • 6 # 永恆水一

    重 這個字在這裡是多意字,主要有兩個意思,一是端莊沉穩。二是才華或者身份等有足夠的份量。份量不夠者而端莊者容易搖擺,所以有威儀也不能持久;夠份量而不能端莊沉穩者容易淺薄,有威儀也不能讓人信服,故無所謂君子。

  • 7 # 常樂空空

    重為輕根靜燥君。重者穩重,有軌。君子者謙謙有學,威者,威武。謙謙有品行的君子做事沉穩舉止言談無處不顯成熟有度,這樣展顯才得攝人心魄的威儀之勢。

  • 8 # 舊主人文

    這裡的重是自重,穩重的意思。

    不重就是說語言淺薄,行為輕浮。

    比如戰場上,最忌諱心浮氣躁,有什麼突發狀況,當兵的如果自亂陣腳,那還好說,但當將軍的一定要臨危不亂,能夠統全大局,隨機應變,那麼要號令三軍,一個是要有真才實學,二一個就是要有威嚴。

    假設一個將軍自己行為都洋洋灑灑吊兒郎當的,自己不自重,不穩重,那怎麼服眾呢?威嚴又從何來?

  • 9 # 孤燈點文化

    把這個套到老師身上就好理解了。老師在學生面前要有威嚴,那就需要有個嚴肅的態度,讓學生明白,你這個態度下是絕對認真的,那學生自然就不敢亂來了。

    所以,這個“重”就是嚴肅認真的意思。

    沒有嚴肅認真的態度,在他人面前就會缺乏威嚴,而自己在學習上也會弔兒郎當,學無所成。因此後面才會說“學則不固”。

  • 10 # 無生道

    君子就是貞潔牌坊遮蔽下的小人。君王之下,真君子都被帝王小人組合虐殺光了。殘存的只有帝王、(小人、偽君子)和流民。特像老鼠螞蟻大象遊戲。

    失聯的老子,但是《道德經》沒有失聯。會有撥開雲霧見青天的時候。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說說《紅樓夢》中哪些人最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