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無雙遊蝦米

    我的職業生涯規劃自我分析小結

    自我評估包括對自己的興趣、特長、性格的瞭解,也包括對自己的學識、技能、智商、情商的測試,以及對自己思維方式、思維方法、道德水準的評價等等。自我評估的目的,是認識自己、瞭解自己,從而對自己所適合的職業和職業生涯目標做出合理的抉擇。

    職業生涯機會的評估

    職業生涯機會的評估,主要是評估周邊各種環境因素對自己職業生涯發展的影響。在制定個人的職業生涯規劃時,要充分了解所處環境的特點、掌握職業環境的發展變化情況、明確自己在這個環境中的地位以及環境對自己提出的要求和創造的條件等等。只有對環境因素充分了解和把握,才能做到在複雜的環境中避害趨利,使你的職業生涯規劃具有實際意義。環境因素評估主要包括:組織環境、政治環境、社會環境、經濟環境。

    確定職業發展目標

    俗話說:“志不立,天下無可成之事。”立志是人生的起跑點,反映著一個人的理想、胸懷、情趣和價值觀。在準確地對自己和環境做出了評估之後,我們可以確定適合自己、有實現可能的職業發展目標。在確定職業發展的目標時要注意自己性格、興趣、特長與選定職業的比配,更重要的是考察自己所處的內外環境與職業目標是否相適應,不能妄自菲薄,也不能好高騖遠。合理、可行的職業生涯目標的確立決定了職業發展中的行為和結果,是制定職業生涯規劃的關鍵。

    選擇職業生涯發展路線

    在職業目標確定後,向哪一路線發展,如是走技術路線,還是管理路線,是走技術+管理即技術管理路線,還是先走技術路線、再走管理路線等,此時要做出選擇。由於發展路線不同,對職業發展的要求也不同。因此,在職業生涯規劃中,必須對發展路線做出抉擇,以便及時調整自己的學習、工作以及各種行動措施沿著預定的方向前進。

    制定職業生涯行動計劃與措施

    在確定了職業生涯的終極目標並選定職業發展的路線後,行動便成了關鍵的環節。這裡所指的行動,是指落實目標的具體措施,主要包括工作、培訓、教育、輪崗等方面的措施。對應自己行動計劃可將職業目標進行分解,即分解為短期目標、中期目標和長期目標,其中短期目標可分為日目標、周目標、月目標、年目標,中期目標一般為三至五年;長期目標為五至十年。分解後的目標有利於跟蹤檢查,同時可以根據環境變化制定和調整短期行動計劃,並針對具體計劃目標採取有效措施。職業生涯中的措施主要指為達成既定目標,在提高工作效率、學習知識、掌握技能、開發潛能等方面選用的方法。行動計劃要對應相應的措施,要層層分解、具體落實,細緻的計劃與措施便於進行定時檢查和及時調整。

    評估與回饋

    影響職業生涯規劃的因素很多,有的變化因素是可以預測的,而有的變化因素難以預測。在此狀態下,要使職業生涯規劃行之有效,就必須不斷地對職業生涯規劃執行情況進行評估。首先,要對年度目標的執行情況進行總結,確定哪些目標已按計劃完成,哪些目標未完成。然後,對未完成目標進行分析,找出未完成原因及發展障礙,制定相應解決障礙的對策及方法。最後,依據評估結果對下年的計劃進行修訂與完善。如果有必要,也可考慮對職業目標和路線進行修正,但一定要謹慎考慮。

    職業錨測評

    職業錨測評結合中國實際情況等多層次願意進行分析,得出最後職業生涯規劃結論。

    Career Anchor之一:技術/職能。“我拿到了博士學位,已經有了一定的學術地位。管理是很累的事情。千萬別讓我管事,我只想做化工專家。”有類似想法的,就是這類人。

    Career Anchor之二:管理才幹。“我喜歡作決策、不怕冒風險。我不怕得罪人。我希望最終做到總經理崗位。”有類似想法的,就是這類人。

    Career Anchor之三:創造力。“我不能讓我的創造力消耗在企業內的日常瑣事中,我要一個廣闊的用武之地。” 有類似想法的,就是這類人。很多創業者屬於此類。

    Career Anchor之四:獨立自主。“被人指手畫腳,卻還得裝孫子是我最不能忍受的事。所以我現在是自由職業者,為企業提供人力資源方面的諮詢工作。” 有類似想法的,就是這類人。很多創業者屬於此類。

    Career Anchor之五:保障。“我需要穩定的工作讓我承擔起養家餬口的責任,同時從事業餘愛好。所以我選擇在政府機構工作。” 有類似想法的,就是這類人。

    Career Anchor之六:服務/獻身某項事業。“幫助別人的事業(扶貧、環保)最有意義。” 有類似想法的,就是這類人。

    Career Anchor之七:單純的挑戰自我。“我因為厭倦而頻繁更換工作。” 有類似想法的,就是這類人。市場的職業選項非常多,足夠這類人玩一輩子的。

    Career Anchor之八:生活質量。“我不願為職業發展犧牲生活質量。”有類似想法的,就是這類人。這種人是人群中的另類,他們會放下工作幾個月甚至一兩年,然後去從事自己的愛好。

    支點

    在對自己進行職業生涯規劃時,先要確立一個支點,這個支點就是:我為什麼工作。

    一、職業生涯規劃有三個層次的支點:生存支點、發展支點和興趣支點

    如果立足生存支點來規劃職業生涯,會把薪酬作為主要導向。總是在想明天能不能找到薪酬更高的工作,一有獲取高薪的機會就會跳槽,而常常忽略自身成長。待到遇上職業瓶頸,薪酬沒了增長空間,而技能又沒學到多少,身價便會每況愈下。在如今這個知識更新越來越快的時代,在為現 在的高薪得意時,更要想想如何保持高薪。所以,如果一直以生存為支點來做職業規劃,是一種只重現在不看將來的短視行為,不會感到工作的快樂,也不會獲得事業上的成就感。

    如果立足發展支點來規劃職業生涯,會以自身的進步作為導向。即使所從事的職業並不特別喜歡,薪酬也並不特別高,也會努力做好。對你來說,從中獲取的經驗和技能最為重要。這些收穫讓你增值,幫助你實現未來事業上的成功。除了有物質上的收穫外,還有精神上的收穫,如榮譽、地位等,最終成為職場上的搶手貨。不過,這種職業修煉過程需要不斷挑戰自己的極限,鞭策自己向前邁進,可能會承受工作壓力的考驗。

    如果是立足興趣支點來規劃職業生涯,會以快樂作為導向。並不一定在乎眼前的薪酬多少,也不在乎將來能獲得什麼地位與榮譽,能找到喜歡的職業,能享受工作的過程,就會對工作投入極大熱情,忘卻疲倦,甚至感到生命變得燦爛多彩。就像鄰居老夏那樣,工作成為享受,成為娛樂,不知不覺中就出了成績。喜歡是做好一件事的前提,興趣是成功的最大驅動力。

    不過,現 在職場競爭激烈,你有興趣的工作常常別人也感興趣,你要知道自己的優勢和劣勢,採取合適的策略去獲取。

    二、結合內外部因素確定支點

    職業規劃既要考慮外部因素,諸如就業環境、家庭狀況、自身發展情況等,又要考慮內部因素,諸如能力、專業知識、愛好、性格等。

    根據外部因素來確定一個合適的支點。如果知識、經驗及能力儲備豐厚,可以以發展支點或快樂支點來規劃自己的職業生涯,在職場選擇有潛力的職業或感興趣的職業。如果初出茅廬,經濟拮据,不妨以生存支點來規劃自己的職業生涯,從一些簡單的職業做起,不要好高騖遠,等待職場修煉到某種程度後,再重新規劃職業生涯。

    根據內部因素來確定一個合適的職業。職業選錯會影響成功機率,美國專家曾做過統計,內向型的人從事銷售職業,成功的機率低,且比外向型的人付出更多的代價。可透過專業的人才測評,實現對自身特質的系統瞭解。

    我們在做職業規劃時,還要根據自己的職場修煉程度適時改變職業規劃支點。當解決了溫飽問題後,就要將原來的生存支點轉移到發展支點上來,重新調整自己的職業規劃。即使目 前的工作能獲取高薪,但知識及技術含量不高,沒有什麼發展空間,也不該多留戀。或者以興趣支點來重新規劃,找一份原來夢寐以求的工作,也許薪酬並不一定比原來高,但只要足以維持體面的生活即可,這是職業的最高層次。這時,工作就成為生活中的一種享受。在這個人才、行業、知識快速更新的時代,只有根據實際情況快速轉移職業規劃的支點,才能立於不敗之地。

    除了上述單一支點以外,在做職業規劃時也可以採用多支點策略,如將生存支點與發展支點結合考慮,或者將發展支點與興趣支點結合考慮等等。支點複合越多,職業規劃的難度也就越大。一般說來,職業規劃應該先從單一支點起步,隨著知識、技能、經驗等的積累,再逐步採用複合支點。職業規劃應該一直伴隨著職業生涯的發展。即使是在一個你認為值得終身從事的職業上,也還存在著是繼續努力,還是滿足現狀的選擇——是將職業生涯放在生存的支點上呢,還是放在繼續發展的支點上呢?

    人生的目標在於追求生活的快樂。快樂地工作是我們的追求,而這種快樂並非貧窮的快樂,而是建立在無衣食之憂的基礎之上。老夏還在工作,比爾·蓋茨的錢多得用不完也還在工作。工作對他們而言並不是為了生存,而是一種快樂,這是職業生涯規劃的終極目標。

    影響因素

    1.時間。即個人的年齡或生命的時程,又可細分為成長、試探、建立、維持、衰退等時期。

    2.廣度或範圍。即每個人一生所扮演的各種不同的角色。

    3.深度。即個人投入的程度。

    每個人都有獨特的生涯形態,而這種形態的不同,對人的發展影響極大。

    職業規劃早進行,宜未雨綢繆,勿臨渴掘井。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提起工業強國,人們都喜歡拿日本和德國作為例子,而不是美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