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sdf9266

    資料庫是依照某種資料模型組織起來並存放二級儲存器中的資料集合。

    這種資料集合具有如下特點:儘可能不重複,以最優方式為某個特定組織的多種應用服務,其資料結構獨立於使用它的應用程式,對資料的增、刪、改和檢索由統一軟體進行管理和控制。

    從發展的歷史看,資料庫是資料管理的高階階段,它是由檔案管理系統發展起來的。

    資料庫的基本結構分三個層次,反映了觀察資料庫的三種不同角度。

    (1)物理資料層。

    它是資料庫的最內層,是物理存貯裝置上實際儲存的資料的集合。

    這些資料是原始資料,是使用者加工的物件,由內部模式描述的指令操作處理的位串、字元和字組成。

    (2)概念資料層。

    它是資料庫的中間一層,是資料庫的整體邏輯表示。

    指出了每個資料的邏輯定義及資料間的邏輯聯絡,是存貯記錄的集合。

    它所涉及的是資料庫所有物件的邏輯關係,而不是它們的物理情況,是資料庫管理員概念下的資料庫。

    (3)邏輯資料層。

    它是使用者所看到和使用的資料庫,表示了一個或一些特定使用者使用的資料集合,即邏輯記錄的集合。

    資料庫不同層次之間的聯絡是透過對映進行轉換的。

    資料庫具有以下主要特點:(1)實現資料共享。

    資料共享包含所有使用者可同時存取資料庫中的資料,也包括使用者可以用各種方式透過介面使用資料庫,並提供資料共享。

    (2)減少資料的冗餘度。

    同文件系統相比,由於資料庫實現了資料共享,從而避免了使用者各自建立應用檔案。

    減少了大量重複資料,減少了資料冗餘,維護了資料的一致。

    (3)資料的獨立性。

    資料的獨立性包括資料庫中資料庫的邏輯結構和應用程式相互獨立,也包括資料物理結構的變化不影響資料的邏輯結構。

    (4)資料實現集中控制。

    檔案管理方式中,資料處於一種分散的狀態,不同的使用者或同一使用者在不同處理中其檔案之間毫無關係。

    利用資料庫可對資料進行集中控制和管理,並透過資料模型表示各種資料的組織以及資料間的聯絡。

    (5)資料一致性和可維護性,以確保資料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主要包括:①安全性控制:以防止資料丟失、錯誤更新和越權使用;②完整性控制:保證資料的正確性、有效性和相容性;③併發控制:使在同一時間週期內,允許對資料實現多路存取,又能防止使用者之間的不正常互動作用;④故障的發現和恢復:由資料庫管理系統提供一套方法,可及時發現故障和修復故障,從而防止資料被破壞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何透過輪胎判斷車的行駛里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