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念珠的規定:
掛珠通常是指一百零八粒以上可以掛在頸項上的念珠。使用掛珠很有講究,通常出家人之中,只有住持、長老、法會主持者及當家師才能掛珠子;或者出家受戒十年以上的師父才可掛珠子。念珠的鬚子,如果是當家師,鬚子掛在右邊;知客鬚子掛在左邊;主持大和尚須廣掛在背後,稱為拖珠。在家居士是絕對不可以掛念珠的。念珠掛在頸上掛一圈;如果手上拿著一定要是兩圈;如放在臺案上,一定要放三圈,才合規矩。 這是顯宗禪林的規矩,佛經上好像也無限制。
但密宗行者無此限制,怎麼帶都有利益。下面是介紹:
佛珠除了拿在手中起唸誦記數的作用以外,還可以掛在頸部充當掛珠,或纏繞在手臂上起到佩珠的作用,這些都是具有深刻含義的:
二手持珠當心上,靜慮離念心專注,
本尊瑜伽心一境,皆得成就理事法。
設安頂髻或掛身,或安頸上及安臂,
所說言論成唸誦,以此唸誦淨三業。
由安頂髻淨無間,由帶頸上淨四重,
手持臂上除眾罪,能令行人速清淨。
若修真言陀羅尼,念諸如來菩薩名,
當獲無量勝功德,所求勝願皆成就。
佛珠的種類很多,若就其使用方面來講,通常可分為三種類型:
1、持珠——用手掐捻或者持唸的佛珠;
2、佩珠——戴在手腕或臂上的佛珠;
3、掛珠——掛在頸上的佛珠。
持珠,多用來記錄唸誦佛號或咒語的數目。在經典中說:
若善男子、善女人,有能誦唸諸陀羅尼及佛名者,為欲自利及護他人……若欲願生諸佛淨土者,應當依法受持此珠。[4]
這就說明,持用佛珠就是藉以約束身心、幫助修行、消除妄念,待日久功深,便能增加智慧,利己護人,同時還會獲得無量的功德。
佩珠,俗稱手串,以十八顆子珠者最為普遍,多以名貴材質或顏色亮麗者為之。時下許多並非信仰佛教的男女,皆以佩帶佛珠為榮,使佛珠儼然成為一種時尚飾品了。在我看來,凡是這些愛戴佛珠的人,皆應看作是深具善根、無始劫來與佛有緣的人。佛陀早有明示:
若復有人手持此菩提珠,不能依法念誦佛名及陀羅尼,但能手持隨身,行住坐臥,所出言說若善若惡,斯由此人以持菩提子故,所得功德如念諸佛、誦咒無異,獲福無量。
使用念珠的規定:
掛珠通常是指一百零八粒以上可以掛在頸項上的念珠。使用掛珠很有講究,通常出家人之中,只有住持、長老、法會主持者及當家師才能掛珠子;或者出家受戒十年以上的師父才可掛珠子。念珠的鬚子,如果是當家師,鬚子掛在右邊;知客鬚子掛在左邊;主持大和尚須廣掛在背後,稱為拖珠。在家居士是絕對不可以掛念珠的。念珠掛在頸上掛一圈;如果手上拿著一定要是兩圈;如放在臺案上,一定要放三圈,才合規矩。 這是顯宗禪林的規矩,佛經上好像也無限制。
但密宗行者無此限制,怎麼帶都有利益。下面是介紹:
佛珠除了拿在手中起唸誦記數的作用以外,還可以掛在頸部充當掛珠,或纏繞在手臂上起到佩珠的作用,這些都是具有深刻含義的:
二手持珠當心上,靜慮離念心專注,
本尊瑜伽心一境,皆得成就理事法。
設安頂髻或掛身,或安頸上及安臂,
所說言論成唸誦,以此唸誦淨三業。
由安頂髻淨無間,由帶頸上淨四重,
手持臂上除眾罪,能令行人速清淨。
若修真言陀羅尼,念諸如來菩薩名,
當獲無量勝功德,所求勝願皆成就。
佛珠的種類很多,若就其使用方面來講,通常可分為三種類型:
1、持珠——用手掐捻或者持唸的佛珠;
2、佩珠——戴在手腕或臂上的佛珠;
3、掛珠——掛在頸上的佛珠。
持珠,多用來記錄唸誦佛號或咒語的數目。在經典中說:
若善男子、善女人,有能誦唸諸陀羅尼及佛名者,為欲自利及護他人……若欲願生諸佛淨土者,應當依法受持此珠。[4]
這就說明,持用佛珠就是藉以約束身心、幫助修行、消除妄念,待日久功深,便能增加智慧,利己護人,同時還會獲得無量的功德。
佩珠,俗稱手串,以十八顆子珠者最為普遍,多以名貴材質或顏色亮麗者為之。時下許多並非信仰佛教的男女,皆以佩帶佛珠為榮,使佛珠儼然成為一種時尚飾品了。在我看來,凡是這些愛戴佛珠的人,皆應看作是深具善根、無始劫來與佛有緣的人。佛陀早有明示:
若復有人手持此菩提珠,不能依法念誦佛名及陀羅尼,但能手持隨身,行住坐臥,所出言說若善若惡,斯由此人以持菩提子故,所得功德如念諸佛、誦咒無異,獲福無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