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雷巴洛大師的基本教學理論主要體現在以下四點,這也是大師給自己的學生提出的建議。
一、有關音階練習
音階的運指一定要完全合理,而且實際在樂器上練習之前必須對音階的理論詳加研究與分析。研究音階的運指可以促使學生了解練習的意義,並且能領悟調性變化的特性。先從大音階開始練習,接著再彈其關係小音階。沒有正確的運指就不可能有正確的彈奏與詮釋。這似乎很容易,但不經多年嚴謹而深人地研習是不會具有這種能力的。
我們必須瞭解每一個動作完成後都需要休息,而這種知覺能力必須從集中精神,以緩慢的速度來彈奏並思考每一個音符之後才能逐漸獲得。只有這樣,將來以快速彈奏時,手指才能獲得同樣的感覺。
速度是建立在手指和音符的時值變化而形成的一連串收縮及放鬆的動作上。即使是很短的休止也要給子手指休息的感覺。在把位變換時,左手必須做到絕對圓滑的移動,拇指也必須維持其彈性。把拉的變換必須不留痕跡,因為它是屬於純技巧性的範圍,與音樂是沒有關係的,因此不能因為它而干擾了音階的正常進行。左手必須和手腕、手臂形成和諧的整體,使動作能具有彈性。左手的動作必須完全和諧,如果沒有手腕及手臂的參與,將會有損於整體的動作。所有的動作都要手、腕、臂三個部分的共同參與。等到能完全自然控制手、腕及臂後,所有的左手動作都將變得容易掌握了。
由於指板的長度及厚度使左手動作存在著相當的困難度,但又必須掌握精確的距離感,因此,要能善用手腕及手臂。手指的定位感必須成為我們的一種感覺,在開始時需要依靠眼睛的幫忙,但慢慢地要減少對目視的依賴,之後頂多只要稍微一瞥就足夠了。
左手食指具有精確的定位功能,因而可以當成一種導引指,但最重要的掌握距離的定位功能則必須專注於拇指上。
想要獲得滿意的成果,就必須完全放鬆手與手臂的肌肉以及思想上不斷地注意,亦即,要避免所有不經預先思考的任何動作。
二、有關右手
一個已經建立了的事實是:樂器技巧只是學生成為音樂家所必備的工具,而絕不是其最終的目的。學習吉他有兩個基本要求,一是思想的參與以解決與樂器相關的問題,接下來才是生理上的訓練,使手指能合理地讓它機械化。經驗告訴我們,惟有經由思考後的練習,才能精通技巧並可避免許多錯誤的動作及浪費時間。
所有的課題都必須以很慢的速度來練習,待熟練後,才能逐漸加速但速度不能快到妨礙了動作的控制。
當一個手指收縮時,其他的手指不能跟著也收縮,它們要能保持獨立,並且要處於完全放鬆的休息狀態。各個手指間要感覺完全獨立,使演奏者能掌握手指的敏捷性而避免手指之間的相互牽制。如果手指的動作或收縮會傳遞到下一個手指,則會影響與妨礙觸弦的靈活度及演奏的清晰度。
彈奏吉他時,沒有觸弦的手指在休息靜止的狀態和其他在觸弦的手指動作是同等重要的。左右手的動作也要能獨立,並能專心於任何一隻手,如此才能更集中注意力。這並不是說一隻手的動作與另一隻手無關,而是兩手可以而且必須配合動作,但將最大的注意力集中在一手上對訓練是很重要且很有益處的。
每一個手指的先天結構都不同,因此需要以各種方式使其能具有相同的能力。右手拇指需要特別練習,它和其他手指是相對的,而其動作和其他手指亦是相反的。它具有強而有力的特性,所以是結構最好的手指,但由於它的側向動作並不靈巧,因而很難得到好的音質,必須用手來幫助它。在各種情況下,拇指都要彈奏出和聲的基礎一一低音。 由於它強而有力的特點,因此它必須負責整個和聲的根基。
接下來要給予特別練習的是無名指,由於小指一般沒有用到,所以無名指是獨立性最差的手指。無名指受到強而有力的鄰指一一中指的影響干擾,但因其與弦的相關位置,又必須彈奏主要聲部的角色,所以它在最不獨立、靈活的情況下就必須儘可能地去訓練它,使它能獲得與食指、中指同等的獨立性。至於小指,一-般並不使用,因此必須處於放鬆休息的狀態,但由於肌肉的關連,它會受到無名指的影響而產生笨拙地動作,因此必須經練習來克服這個缺點,使小指能保持休息靜止狀態而避免不必要的動作。
三、有關左手
吉他指板的長度與厚度超過了左手正常動作的範圍而產生了一些困難,不像其他絃樂器有較小的指板,左手的動作範圍較小,因此吉他的左手動作在樂段需求時,必須從指板的一端移動至另一端,因而使彈奏變得更加困難。
左手對距離之完全掌握的能力是絕對不可或缺的,為了達到這項要求,就必須要能完美地控制手腕與手臂。必須強調的是所有這些動作都要和定位感結合方能迅速地征服所有的距離。而初期必須藉由目視的協助,但等到已建立起對距離的完全意識感後,這種目視的動作就會消失,也許只要稍微一瞥就足夠了。
由於食指具有穩固的定位感,而它又與拇指結合成為左手的支柱,因此它必須當成導引指之一。在做把位變換時,手腕與手臂必須密切配合,有意識地使用它們將能促使動作輕易完成,更能做大幅度的移動,而這些動作是無法單靠手來完成的。
我們必須把手視為前臂的延伸,並且與前臂結為一體,因此對於手的任何動作,都必須將前臂的位置謹記在心。將手肘緊靠身體會妨礙手的動作,一些不合時宜的教學法卻要求學生如此做,這種方式只會造成負面的結果,並且增加動作的難度。只要手指動作的需要,就必須轉動及移動手臂來完成它。手臂動作的目的是要將手安置在指板上,這個動作必須是完全自然的,不要刻意地避免它。
拇指不能有任何自己的動作,我們必須記住,拇指是在幫助其他手指在指板上保持按弦時的壓力,並維持吉他的平衡及防止手脫離琴頸,但所有這些都不允許拇指有懸掛或任何其本身的動作。
左手拇指要特別注意,如果放置的位置不正確,則將引起把位變換的困難。
學習者必須注意,肌肉的放鬆和彈奏需要的收縮是同等重要的。手指動作的這兩種狀態必須給予適當的區分與闡釋:起音時肌肉要收縮,動作一完成則要立刻放鬆。我們要避免肌肉持續的收縮,因為那將引起肌肉的僵硬而失去手的靈活度與敏捷性。
四、有關“技巧”
一專案標的達成往往並非來自於連續的順利階段,而有許多卻是由一連串的部分失敗中產生。進步的最佳方法就是要去學習認知失敗之處,以及瞭解什麼是不該做的,更要知道如何去防止錯誤的產生。不同的時期會產生不同的問題,如能運用智慧與耐心去練習,將會讓我們發現很多一直不為人知的因素,這些將有助於我們對存在的問題,提供一個更合乎邏輯的答案,以取代傳統不合乎科學的方式。
教學應該要不斷地去探討新方法,必須從不合時宜的老式教學法中掙脫開來,而採用新的教學法為現代的吉他教學奠下基礎。這種教學法有一定的規範 與標準來引導我們,而且要將其特色具體化地表現出來。因此新的教學法不單只是一種學科,更重要的是要能解決樂器技巧與音樂詮釋的問題,所以“技巧”一詞遠比只是能快速地彈出一連串音符的意思要更加深入得多。
任何規範或教學法或許都能幫助我們找出正確的途徑,但也可能變成學習者進步的障礙,這完全要看學習者如何使用它,及使用的目的何在來決定,最重要的是要了解教學法的根本論點及知道如何去使用它,而絕不能被方法所支配。
新的時代需要新的教學法,即使傳統的教學法需要維持它不變的本質時,我們也應該使它能因時代而發展與更新,這並不是意味著每進人一個新的階段就要否定前一個,而是要使它能有合乎邏輯的進展,並且能將它的成果發揚光大。
學生們必須知道他們所能改進技巧的可能空間是非常大的,他們必須隨時集中注意力去控制所有的動作,使其能完成正確的彈奏。當學生們能具有嚴密的控制力及持久的專注力時,他的技巧就將獲得驚人的進步,並在短期內就能駕輕就熟地演奏了。
當學生在練習一首作品時,他必須限制自己一次只能解決一個問題,當問題獲得解決後,才能去面對下一個問題。以這種方式去練習才能使作品中的任何細節都能掌握。能掌握所有的細節才能有好的演奏,所以當能解決所有的技巧問題時,演奏者就能在演奏中駕馭及控制所有的動作。
“技巧” 其實是一種由心智去控制完成手指動作的種活動,但技巧也常被誤認為快速、敏捷而不能控制的速度,如此反而忽略了它真正的內涵。它應該是由心裡主導的一種測量、次序及評價等功能來完全控制手指的動作,使其能成功地達成目的。再者,我們必須明白,技巧要經由心裡的力量使其能以最小的努力獲得最大的效果。
當我們要練習一首樂曲時,最基本的就是要考慮哪一個音符要加重音、何處要漸強、何處要漸弱等,只有在我們能瞭解這首音樂作品該如何彈奏後,才能開始將手指付諸精確的練習,而這種方式乃是由思想來主導所有的動作,如此才能達到樂美化心靈的目的。
如果在節拍及動態上缺乏精確與一致性將會使音樂詮釋無法做到表現自然與動人的音樂性,如此的演奏將無法提起聽眾的興趣。
學生們必須絕對避免缺乏精確性與不安定性,否則一旦造成節奏及動態上的缺陷後(一般學生無法及時發現此缺點),則將來要付出長期的努力與注意才能克服。因此必須在一開始時就要儘可能地避免錯誤發生。
一個好的演奏有賴於各種要素:
(1)正確的運指
(2)有意識的右手彈奏(動態與音色)
(3)左手不同手型(縱向與橫向)的快速變換,以幫助手指能放置在指板上。
(4)技巧動作的絕對控制力,一切均能由思想來支配所有的動作。
(5)不彈奏手指的間歇性及經常性的休息(也適用於手及手臂)。
以上述方式來彈奏,才能毫無障礙地表達演奏者的意念,使音樂的內涵能充分地被詮釋。
當學生們能克服每一個個別的問題,並且能找出最適切最動人的技巧型式時,他將瞭解到他已經拓展了技巧的空間,並且開始其音樂生涯及擁有使人快樂的工作了,而這項工作將給他在彈奏上具有更大的自信心,就如同是一位真正精通樂器的演奏家。
卡雷巴洛大師的基本教學理論主要體現在以下四點,這也是大師給自己的學生提出的建議。
一、有關音階練習
音階的運指一定要完全合理,而且實際在樂器上練習之前必須對音階的理論詳加研究與分析。研究音階的運指可以促使學生了解練習的意義,並且能領悟調性變化的特性。先從大音階開始練習,接著再彈其關係小音階。沒有正確的運指就不可能有正確的彈奏與詮釋。這似乎很容易,但不經多年嚴謹而深人地研習是不會具有這種能力的。
我們必須瞭解每一個動作完成後都需要休息,而這種知覺能力必須從集中精神,以緩慢的速度來彈奏並思考每一個音符之後才能逐漸獲得。只有這樣,將來以快速彈奏時,手指才能獲得同樣的感覺。
速度是建立在手指和音符的時值變化而形成的一連串收縮及放鬆的動作上。即使是很短的休止也要給子手指休息的感覺。在把位變換時,左手必須做到絕對圓滑的移動,拇指也必須維持其彈性。把拉的變換必須不留痕跡,因為它是屬於純技巧性的範圍,與音樂是沒有關係的,因此不能因為它而干擾了音階的正常進行。左手必須和手腕、手臂形成和諧的整體,使動作能具有彈性。左手的動作必須完全和諧,如果沒有手腕及手臂的參與,將會有損於整體的動作。所有的動作都要手、腕、臂三個部分的共同參與。等到能完全自然控制手、腕及臂後,所有的左手動作都將變得容易掌握了。
由於指板的長度及厚度使左手動作存在著相當的困難度,但又必須掌握精確的距離感,因此,要能善用手腕及手臂。手指的定位感必須成為我們的一種感覺,在開始時需要依靠眼睛的幫忙,但慢慢地要減少對目視的依賴,之後頂多只要稍微一瞥就足夠了。
左手食指具有精確的定位功能,因而可以當成一種導引指,但最重要的掌握距離的定位功能則必須專注於拇指上。
想要獲得滿意的成果,就必須完全放鬆手與手臂的肌肉以及思想上不斷地注意,亦即,要避免所有不經預先思考的任何動作。
二、有關右手
一個已經建立了的事實是:樂器技巧只是學生成為音樂家所必備的工具,而絕不是其最終的目的。學習吉他有兩個基本要求,一是思想的參與以解決與樂器相關的問題,接下來才是生理上的訓練,使手指能合理地讓它機械化。經驗告訴我們,惟有經由思考後的練習,才能精通技巧並可避免許多錯誤的動作及浪費時間。
所有的課題都必須以很慢的速度來練習,待熟練後,才能逐漸加速但速度不能快到妨礙了動作的控制。
當一個手指收縮時,其他的手指不能跟著也收縮,它們要能保持獨立,並且要處於完全放鬆的休息狀態。各個手指間要感覺完全獨立,使演奏者能掌握手指的敏捷性而避免手指之間的相互牽制。如果手指的動作或收縮會傳遞到下一個手指,則會影響與妨礙觸弦的靈活度及演奏的清晰度。
彈奏吉他時,沒有觸弦的手指在休息靜止的狀態和其他在觸弦的手指動作是同等重要的。左右手的動作也要能獨立,並能專心於任何一隻手,如此才能更集中注意力。這並不是說一隻手的動作與另一隻手無關,而是兩手可以而且必須配合動作,但將最大的注意力集中在一手上對訓練是很重要且很有益處的。
每一個手指的先天結構都不同,因此需要以各種方式使其能具有相同的能力。右手拇指需要特別練習,它和其他手指是相對的,而其動作和其他手指亦是相反的。它具有強而有力的特性,所以是結構最好的手指,但由於它的側向動作並不靈巧,因而很難得到好的音質,必須用手來幫助它。在各種情況下,拇指都要彈奏出和聲的基礎一一低音。 由於它強而有力的特點,因此它必須負責整個和聲的根基。
接下來要給予特別練習的是無名指,由於小指一般沒有用到,所以無名指是獨立性最差的手指。無名指受到強而有力的鄰指一一中指的影響干擾,但因其與弦的相關位置,又必須彈奏主要聲部的角色,所以它在最不獨立、靈活的情況下就必須儘可能地去訓練它,使它能獲得與食指、中指同等的獨立性。至於小指,一-般並不使用,因此必須處於放鬆休息的狀態,但由於肌肉的關連,它會受到無名指的影響而產生笨拙地動作,因此必須經練習來克服這個缺點,使小指能保持休息靜止狀態而避免不必要的動作。
三、有關左手
吉他指板的長度與厚度超過了左手正常動作的範圍而產生了一些困難,不像其他絃樂器有較小的指板,左手的動作範圍較小,因此吉他的左手動作在樂段需求時,必須從指板的一端移動至另一端,因而使彈奏變得更加困難。
左手對距離之完全掌握的能力是絕對不可或缺的,為了達到這項要求,就必須要能完美地控制手腕與手臂。必須強調的是所有這些動作都要和定位感結合方能迅速地征服所有的距離。而初期必須藉由目視的協助,但等到已建立起對距離的完全意識感後,這種目視的動作就會消失,也許只要稍微一瞥就足夠了。
由於食指具有穩固的定位感,而它又與拇指結合成為左手的支柱,因此它必須當成導引指之一。在做把位變換時,手腕與手臂必須密切配合,有意識地使用它們將能促使動作輕易完成,更能做大幅度的移動,而這些動作是無法單靠手來完成的。
我們必須把手視為前臂的延伸,並且與前臂結為一體,因此對於手的任何動作,都必須將前臂的位置謹記在心。將手肘緊靠身體會妨礙手的動作,一些不合時宜的教學法卻要求學生如此做,這種方式只會造成負面的結果,並且增加動作的難度。只要手指動作的需要,就必須轉動及移動手臂來完成它。手臂動作的目的是要將手安置在指板上,這個動作必須是完全自然的,不要刻意地避免它。
拇指不能有任何自己的動作,我們必須記住,拇指是在幫助其他手指在指板上保持按弦時的壓力,並維持吉他的平衡及防止手脫離琴頸,但所有這些都不允許拇指有懸掛或任何其本身的動作。
左手拇指要特別注意,如果放置的位置不正確,則將引起把位變換的困難。
學習者必須注意,肌肉的放鬆和彈奏需要的收縮是同等重要的。手指動作的這兩種狀態必須給予適當的區分與闡釋:起音時肌肉要收縮,動作一完成則要立刻放鬆。我們要避免肌肉持續的收縮,因為那將引起肌肉的僵硬而失去手的靈活度與敏捷性。
四、有關“技巧”
一專案標的達成往往並非來自於連續的順利階段,而有許多卻是由一連串的部分失敗中產生。進步的最佳方法就是要去學習認知失敗之處,以及瞭解什麼是不該做的,更要知道如何去防止錯誤的產生。不同的時期會產生不同的問題,如能運用智慧與耐心去練習,將會讓我們發現很多一直不為人知的因素,這些將有助於我們對存在的問題,提供一個更合乎邏輯的答案,以取代傳統不合乎科學的方式。
教學應該要不斷地去探討新方法,必須從不合時宜的老式教學法中掙脫開來,而採用新的教學法為現代的吉他教學奠下基礎。這種教學法有一定的規範 與標準來引導我們,而且要將其特色具體化地表現出來。因此新的教學法不單只是一種學科,更重要的是要能解決樂器技巧與音樂詮釋的問題,所以“技巧”一詞遠比只是能快速地彈出一連串音符的意思要更加深入得多。
任何規範或教學法或許都能幫助我們找出正確的途徑,但也可能變成學習者進步的障礙,這完全要看學習者如何使用它,及使用的目的何在來決定,最重要的是要了解教學法的根本論點及知道如何去使用它,而絕不能被方法所支配。
新的時代需要新的教學法,即使傳統的教學法需要維持它不變的本質時,我們也應該使它能因時代而發展與更新,這並不是意味著每進人一個新的階段就要否定前一個,而是要使它能有合乎邏輯的進展,並且能將它的成果發揚光大。
學生們必須知道他們所能改進技巧的可能空間是非常大的,他們必須隨時集中注意力去控制所有的動作,使其能完成正確的彈奏。當學生們能具有嚴密的控制力及持久的專注力時,他的技巧就將獲得驚人的進步,並在短期內就能駕輕就熟地演奏了。
當學生在練習一首作品時,他必須限制自己一次只能解決一個問題,當問題獲得解決後,才能去面對下一個問題。以這種方式去練習才能使作品中的任何細節都能掌握。能掌握所有的細節才能有好的演奏,所以當能解決所有的技巧問題時,演奏者就能在演奏中駕馭及控制所有的動作。
“技巧” 其實是一種由心智去控制完成手指動作的種活動,但技巧也常被誤認為快速、敏捷而不能控制的速度,如此反而忽略了它真正的內涵。它應該是由心裡主導的一種測量、次序及評價等功能來完全控制手指的動作,使其能成功地達成目的。再者,我們必須明白,技巧要經由心裡的力量使其能以最小的努力獲得最大的效果。
當我們要練習一首樂曲時,最基本的就是要考慮哪一個音符要加重音、何處要漸強、何處要漸弱等,只有在我們能瞭解這首音樂作品該如何彈奏後,才能開始將手指付諸精確的練習,而這種方式乃是由思想來主導所有的動作,如此才能達到樂美化心靈的目的。
如果在節拍及動態上缺乏精確與一致性將會使音樂詮釋無法做到表現自然與動人的音樂性,如此的演奏將無法提起聽眾的興趣。
學生們必須絕對避免缺乏精確性與不安定性,否則一旦造成節奏及動態上的缺陷後(一般學生無法及時發現此缺點),則將來要付出長期的努力與注意才能克服。因此必須在一開始時就要儘可能地避免錯誤發生。
一個好的演奏有賴於各種要素:
(1)正確的運指
(2)有意識的右手彈奏(動態與音色)
(3)左手不同手型(縱向與橫向)的快速變換,以幫助手指能放置在指板上。
(4)技巧動作的絕對控制力,一切均能由思想來支配所有的動作。
(5)不彈奏手指的間歇性及經常性的休息(也適用於手及手臂)。
以上述方式來彈奏,才能毫無障礙地表達演奏者的意念,使音樂的內涵能充分地被詮釋。
當學生們能克服每一個個別的問題,並且能找出最適切最動人的技巧型式時,他將瞭解到他已經拓展了技巧的空間,並且開始其音樂生涯及擁有使人快樂的工作了,而這項工作將給他在彈奏上具有更大的自信心,就如同是一位真正精通樂器的演奏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