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金庸的”笑傲江湖”中,沒有交代東方不敗和任我行以前的恩怨,但很明顯的是,東方不敗是一個具有王霸之才的人,而且任我行也很欣賞他(否則東方不敗也做不成光明右使),這是不簡單的,因為任我行一向桀驁不馴,剛愎自用,能上他老人家法眼的確不多(也就還有一個令狐沖),既然這樣,任我行對東方不敗就有知遇之恩.再結合電影東方不敗的分析,我得出以下結論: 1.東方不敗因為任我行的知遇之恩,所以沒殺他. 2.東方不敗要任我行看著,日月神教在自己領導下會更強大. 3.東方不敗要練葵花寶典,他本人並沒有十足把握,而任我行也看過,如果殺了他未免太草率了,留著也許更有用. 4.任我行在教內仍有威望,有不少親信,東方不敗是很想殺他,但有很多人(如向問天,任盈盈)從中斡旋,東方不敗不方便下手. 綜上,我認為東方不敗不殺他不完全是個人意願,是有客觀因素的. 任我行一方面把神教的玉璽〈葵花寶典〉授予東方不敗,顯示了神教的權力繼承一秉大公,井然有序。但同時又自覺不自覺地栽培扶植自己的女兒盈盈。這一點,教中第二、三號人物東方不敗與向問天都有所察覺。向問天曾追憶道:“再說,小姐一天天長大,越來越聰明,便在一二年間,只怕便會給她識破了(東方不敗的)機關。等她成年之後,教主又或許會將大位傳她。東方不敗所以不敢多等,寧可冒險發難,其理或在於此。”(〈笑傲。脫困〉) 我們再看任盈盈的回憶:“東方不敗行使詭計,把爹爹囚禁起來,欺騙大家,說爹爹在外逝世,遺命要他接任教主。當時我年紀還小,東方不敗又機警狡猾,這件事做得不露半點破綻,我也就沒絲毫疑心。東方不敗為了掩人耳目,對我異乎尋常的優待客氣,我不論說甚麼,他從來沒一次駁回。因此我在教中,地位甚是尊榮。”(〈積雪〉章) 任我行未免過於託大,滿心以為既然自己已透過傳‘花"手段,通諭東方自己將盡快把教主的大位交付給他,篤定東方不敗不致亂來。因此竟未作任何防備,東方不敗發動宮廷政變居然‘做得不露半點破綻"固然得力於自己的‘機警狡猾",實在也還是靠任我行的託大無備予以配合才能做到。當變起倉促時,任我行幾乎沒有機會作任何抵抗就已被擒。 並不是因為勇敢、堅定,而是出於恐懼、狐疑,東方不敗才倉促發難的。但在政變輕易成功後,他相信了任我行對自己的拳拳愛護栽培之心,此前對任教主的一切猜疑,都是自己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也許明天,或許下月,任教主就會當眾宣佈東方不敗為神教新教主 ,順利完成最高權力的和平交接。自己就不需要勞神費力收拾政變後的爛攤子,而更能使教徒上下歸心。這次政變根本就是一場誤會,甚無謂也! 如果,在政變過程中東方不敗發現了任教主對自己確有防範猜忌的用心與動作,也就證實了自己先前的疑懼並非空穴來風。自己就是‘先下手為強"的大丈夫,那麼他也會‘無毒不丈夫"下去,勢將對任斷然處置,格 殺勿論。 但是,這種跡象根本沒有發現! 作為一個‘人"東方不敗最大的優點,作為一個‘政治家"東方不敗最致命的軟肋,是同一件事:他的人性尚未完全泯滅,還存留著相當重的人情味。此時的東方不敗,對長期關愛扶植自己的教主充滿負疚之心,大錯既已鑄成,勢難挽回。篡位已經成功,至於‘弒主",東方不敗畢竟於心不忍。 東方不敗道:“任教主,這部《葵花寶典》是你傳給我的。我一直念著你的好處。”任我行冷笑道:“是嗎?因此你將我關在西湖湖底,教我不見天日。”東方不敗道:“我沒殺你,是不是?只須我叫江南四友不送水給你喝,你能捱得十天半月嗎?”任我行道:“這樣說來,你待我還算不錯了?”東方不敗道:“正是。我讓你在杭州西湖頤養天年。常言道,上有天堂,下有蘇杭。西湖風景,那是天下有名的了,孤山梅莊,更是西湖景色絕佳之處。”(〈繡花〉章) 地牢就是地牢,地面之上,日月覆照之處的景色如何又與黑牢中的囚犯有什麼干係?那麼,東方不敗是在向任我行賣好?或者是在調侃譏嘲他的老上司老領導? 都不是 儘管這種心理有幾分天真甚至滑稽,但東方不敗確實說的是心裡話——武功天下第一的東方不敗不需要撒謊!東方不敗真的想給任我行找一‘頤養天年"的‘絕佳之處",既要避免被人發覺,又使自己的良心稍稍得到安慰。他選擇了“上有天堂,下有蘇杭。西湖風景,那是天下有名的了”的孤山梅莊。 不特此也,東方不敗還把自己對任我行的負疚良深補償到任的女兒盈盈身上。他“對我(盈盈自稱)異乎尋常的優待客氣,我不論說甚麼,他從來沒一次駁回。因此我在教中,地位甚是尊榮”,盈盈對此事的理解是“原來這也是東方不敗掩人耳目之策,他是要使人人知道,他對我十分愛護尊重。這樣一來,自然再也無人懷疑他的教主之位是篡奪來的。”這種猜測當然是對的,但絕不是全部。東方不敗最初篡奪大位當然需要‘掩人耳目",但東方對她的‘優待客氣"12年如一日。‘聖姑"的稱號就算不是出於東方不敗欽定,但他依然容忍默認了,東方不敗縱容盈盈擁有龐大的權力班底,對江湖散人具有無上的影響力,在日月神教享有一二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崇高的政治地位。。。。 至於說東方不敗善待盈盈全是為了羨慕她生為女兒身,那更有幾分搞笑了。天下女子何其多,他要善待誰不可以,非要善待任我行的愛女?他原來的妾侍又何嘗不是女兒身,東方不敗‘自宮"後是如何善待她們的呢?他回憶道:“我從此不愛女子,把七個小妾都殺了”(見《繡花》)。 東方不敗是人情味太濃的一個不稱職的政治家。他是看著盈盈長大的,對盈盈是有感情的。當盈盈髫齡時,東方不敗就“常抱著我(盈盈自稱)去山上採果子游玩”。他把任我行囚禁之後,更是一肩挑起對盈盈的監護教養之責,心中把盈盈視為‘世侄女"甚至自己的女兒。盈盈後來追憶當年“我在日月神教之中,便和公主娘娘無異”,誰能做公主?一定是教主的女兒或是侄女啊。兩人相處,向來猶如家人。盈盈那麼精明,12年來也絲毫不覺異樣,不曾疑心自己生父被囚。如果東方不敗沒有對她的那份眷護疼惜之情,光靠偽裝,是無法令盈盈如此輕信的。直到真相大白,盈盈口中的‘東方叔叔"仍是不假思索、脫口而出。 因為東方不敗誤以為任教主對自己‘推赤心置人腹中",而自己過分多疑,又權慾薰心。不等任教主把大位傳給自己,就可恥地發動了宮廷政變。實在忘恩負義、狗彘不如!因此東方不敗才會“嘆了口氣,道:‘任教主,你侍我的種種好處,我永遠記得。"”他是希望把對任我行的欠債補償在任盈盈身上。 “一統江湖”到‘千秋萬載"!這僅僅是東方不敗的一個構思,還沒有成為事實,也永遠不會成為事實。東方不敗沒有子女,也永遠不會再有子女了。那麼一旦他死在日月神教教主的位子上,誰最有可能、最有實力成為他的接班人繼承者呢? 恐怕盈盈可能性最大吧?如果她想的話。 當然東方不敗也可能希望由楊蓮亭繼位,不過楊的地位跟《鹿鼎記》中那位教主夫人蘇荃阿姨約略相似——當老教主活著,他們權勢熏天,作威作福,不可一世,,靠山一倒,恐怕不知往哪兒躲了,沒有可以逃避的地方! 當東方不敗壽終正寢時,任我行與向問天應該墓木已拱了。東方不敗的政變搞得極其隱秘,知情人本就不多。東方不敗任由盈盈的政治實力不斷坐大,我覺得他能接受盈盈來做自己的繼任人——當然在此前要把僅剩的(如果還有的話)知情者解決掉。任盈盈不是東方不敗心中唯一的接班人選,但應該是其中的一個,而且可能是最有希望的一個。從她父親那篡奪的,還到他女兒手上。這樣,東方不敗就會帶著較少的內疚,與他的老上司在九泉相見了。 以上,是我根據小說中的蛛絲馬跡,做出的大膽臆測。 有價值嗎?就有,也不多。因為任我行復出了,復位了。東方不敗名裂身敗了。任我行奪回教主大位之後,當然會不遺餘力地扶植栽培自己的女兒(也可以包括女婿),來繼承自己那份家業。奇怪的是,他女兒的感受卻正相反:“想到這裡,(盈盈)不由得覺得東方不敗有些可憐,又想:‘他囚禁了我爹爹之後,待我著實不薄,禮數周到。我在日月神教之中,便和公主娘娘無異。今日我親生爹爹身為教主,我反無昔時的權柄風光。"”(《笑傲。傷逝》) 盈盈未免有些神經過敏,自己的父親怎麼會侵削女兒的權柄呢?她在教中的地位怎麼反而會降低了呢? 然而,事實正是如此! 任我行在重登大位之後,對權力的執著、敏感已經接近病態。對自己女兒,也不能完全放心。盈盈的影響力、權力根基已經讓他感到了威脅。尤其那幫江湖散人看到盈盈居然是一派孺慕之情:“群豪大聲歡呼‘聖姑!聖姑!",一齊躬身行禮。瞧這些人的神情,對盈盈又是敬畏,又是感佩,歡喜之情出自心底”(1149頁)。而任我行自己所獲得的屬下對他的忠誠,在令狐沖看來不過如此:“任教主還是和東方不敗一樣,以恐懼之心威懾教眾。眾人面子上恭順,心底卻憤怒不服,這個‘忠"字,從何說起?” 兩相對比,任我行意識到對自己最高權力的最大威脅不是來自他人,正是自己的女兒!因此,他著手有計劃的侵削盈盈的權柄,‘搬石頭"‘摻沙子",慢慢搖動盈盈的權力根基,務使自己的絕對威權不受挑戰。。。。 任我行一旦宴駕大行,當然會把大位傳給女兒女婿,這是他對權力的獨佔欲的延伸。如果需要,他甚至會像朱元璋那樣大殺功臣,讓子女不受威脅順利接班,但只要他還有一口氣在,至高權柄決不容許有人覬覦、染指,女兒也不例外! 當任我行第二次邀令狐沖加入神教,遭拒,盈盈在旁解勸時,他的反應書中是這樣描述的:“任我行側著一隻左目,向二人斜睨,鼻中哼了一聲,道:‘盈盈,你就只要丈夫,不要老父了,是不是?"”,我讀《笑傲》,至此節,心中不覺生出一陣寒意:任我行此語此態已經隱含殺機了——儘管極其微弱。 1967年金庸在《自來皇帝不喜太子》的社評中預言林副沒有好下場,將死無葬身之地。多年以後金庸對此有所闡發:“我寫社評時,我說林副一定垮臺,那時他是最威風的時候,我的觀點,是因為在中國歷史上,接班人基本上都沒有好結果,漢武帝手刃自己的太子,康熙皇帝這樣厲害,太子的收場也不過如此,當直接威脅到權力時,接班人都沒有好下場。” 幸虧盈盈‘權力慾淡薄",沒有與老父爭權的用心與作為,否則的話,後果不堪設想。中國歷史上為了爭奪皇位子弒父、父殺子、兄弟相殘的故事還少嗎?以盈盈的冰雪聰明,對老父的心思當能瞭然。但她天性寬和,又非嗜權之人,對父親的手腕佯作不知,一味退讓隱忍。但心中畢竟不是滋味,好在可以自我寬解:“唉,我今日已有了衝郎,還要那些勞什子的權柄風光幹甚麼?” 血林淋的權力故事,不談也罷! 現代國家用選舉的方式,成功解決了最高權力的轉移問題,自此,‘數人頭"代替‘砍人頭",成為解決此問題的主要手段。誰得到全國選民贊成票更多,就象徵著他得到選民的擁護越廣,誰就成為權力的暫時的(任期內)擁有者。而在中世紀國家,權力繼承永遠是一個最關鍵最棘手的最大問題,稍有閃失,就不免血雨腥風了。
在金庸的”笑傲江湖”中,沒有交代東方不敗和任我行以前的恩怨,但很明顯的是,東方不敗是一個具有王霸之才的人,而且任我行也很欣賞他(否則東方不敗也做不成光明右使),這是不簡單的,因為任我行一向桀驁不馴,剛愎自用,能上他老人家法眼的確不多(也就還有一個令狐沖),既然這樣,任我行對東方不敗就有知遇之恩.再結合電影東方不敗的分析,我得出以下結論: 1.東方不敗因為任我行的知遇之恩,所以沒殺他. 2.東方不敗要任我行看著,日月神教在自己領導下會更強大. 3.東方不敗要練葵花寶典,他本人並沒有十足把握,而任我行也看過,如果殺了他未免太草率了,留著也許更有用. 4.任我行在教內仍有威望,有不少親信,東方不敗是很想殺他,但有很多人(如向問天,任盈盈)從中斡旋,東方不敗不方便下手. 綜上,我認為東方不敗不殺他不完全是個人意願,是有客觀因素的. 任我行一方面把神教的玉璽〈葵花寶典〉授予東方不敗,顯示了神教的權力繼承一秉大公,井然有序。但同時又自覺不自覺地栽培扶植自己的女兒盈盈。這一點,教中第二、三號人物東方不敗與向問天都有所察覺。向問天曾追憶道:“再說,小姐一天天長大,越來越聰明,便在一二年間,只怕便會給她識破了(東方不敗的)機關。等她成年之後,教主又或許會將大位傳她。東方不敗所以不敢多等,寧可冒險發難,其理或在於此。”(〈笑傲。脫困〉) 我們再看任盈盈的回憶:“東方不敗行使詭計,把爹爹囚禁起來,欺騙大家,說爹爹在外逝世,遺命要他接任教主。當時我年紀還小,東方不敗又機警狡猾,這件事做得不露半點破綻,我也就沒絲毫疑心。東方不敗為了掩人耳目,對我異乎尋常的優待客氣,我不論說甚麼,他從來沒一次駁回。因此我在教中,地位甚是尊榮。”(〈積雪〉章) 任我行未免過於託大,滿心以為既然自己已透過傳‘花"手段,通諭東方自己將盡快把教主的大位交付給他,篤定東方不敗不致亂來。因此竟未作任何防備,東方不敗發動宮廷政變居然‘做得不露半點破綻"固然得力於自己的‘機警狡猾",實在也還是靠任我行的託大無備予以配合才能做到。當變起倉促時,任我行幾乎沒有機會作任何抵抗就已被擒。 並不是因為勇敢、堅定,而是出於恐懼、狐疑,東方不敗才倉促發難的。但在政變輕易成功後,他相信了任我行對自己的拳拳愛護栽培之心,此前對任教主的一切猜疑,都是自己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也許明天,或許下月,任教主就會當眾宣佈東方不敗為神教新教主 ,順利完成最高權力的和平交接。自己就不需要勞神費力收拾政變後的爛攤子,而更能使教徒上下歸心。這次政變根本就是一場誤會,甚無謂也! 如果,在政變過程中東方不敗發現了任教主對自己確有防範猜忌的用心與動作,也就證實了自己先前的疑懼並非空穴來風。自己就是‘先下手為強"的大丈夫,那麼他也會‘無毒不丈夫"下去,勢將對任斷然處置,格 殺勿論。 但是,這種跡象根本沒有發現! 作為一個‘人"東方不敗最大的優點,作為一個‘政治家"東方不敗最致命的軟肋,是同一件事:他的人性尚未完全泯滅,還存留著相當重的人情味。此時的東方不敗,對長期關愛扶植自己的教主充滿負疚之心,大錯既已鑄成,勢難挽回。篡位已經成功,至於‘弒主",東方不敗畢竟於心不忍。 東方不敗道:“任教主,這部《葵花寶典》是你傳給我的。我一直念著你的好處。”任我行冷笑道:“是嗎?因此你將我關在西湖湖底,教我不見天日。”東方不敗道:“我沒殺你,是不是?只須我叫江南四友不送水給你喝,你能捱得十天半月嗎?”任我行道:“這樣說來,你待我還算不錯了?”東方不敗道:“正是。我讓你在杭州西湖頤養天年。常言道,上有天堂,下有蘇杭。西湖風景,那是天下有名的了,孤山梅莊,更是西湖景色絕佳之處。”(〈繡花〉章) 地牢就是地牢,地面之上,日月覆照之處的景色如何又與黑牢中的囚犯有什麼干係?那麼,東方不敗是在向任我行賣好?或者是在調侃譏嘲他的老上司老領導? 都不是 儘管這種心理有幾分天真甚至滑稽,但東方不敗確實說的是心裡話——武功天下第一的東方不敗不需要撒謊!東方不敗真的想給任我行找一‘頤養天年"的‘絕佳之處",既要避免被人發覺,又使自己的良心稍稍得到安慰。他選擇了“上有天堂,下有蘇杭。西湖風景,那是天下有名的了”的孤山梅莊。 不特此也,東方不敗還把自己對任我行的負疚良深補償到任的女兒盈盈身上。他“對我(盈盈自稱)異乎尋常的優待客氣,我不論說甚麼,他從來沒一次駁回。因此我在教中,地位甚是尊榮”,盈盈對此事的理解是“原來這也是東方不敗掩人耳目之策,他是要使人人知道,他對我十分愛護尊重。這樣一來,自然再也無人懷疑他的教主之位是篡奪來的。”這種猜測當然是對的,但絕不是全部。東方不敗最初篡奪大位當然需要‘掩人耳目",但東方對她的‘優待客氣"12年如一日。‘聖姑"的稱號就算不是出於東方不敗欽定,但他依然容忍默認了,東方不敗縱容盈盈擁有龐大的權力班底,對江湖散人具有無上的影響力,在日月神教享有一二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崇高的政治地位。。。。 至於說東方不敗善待盈盈全是為了羨慕她生為女兒身,那更有幾分搞笑了。天下女子何其多,他要善待誰不可以,非要善待任我行的愛女?他原來的妾侍又何嘗不是女兒身,東方不敗‘自宮"後是如何善待她們的呢?他回憶道:“我從此不愛女子,把七個小妾都殺了”(見《繡花》)。 東方不敗是人情味太濃的一個不稱職的政治家。他是看著盈盈長大的,對盈盈是有感情的。當盈盈髫齡時,東方不敗就“常抱著我(盈盈自稱)去山上採果子游玩”。他把任我行囚禁之後,更是一肩挑起對盈盈的監護教養之責,心中把盈盈視為‘世侄女"甚至自己的女兒。盈盈後來追憶當年“我在日月神教之中,便和公主娘娘無異”,誰能做公主?一定是教主的女兒或是侄女啊。兩人相處,向來猶如家人。盈盈那麼精明,12年來也絲毫不覺異樣,不曾疑心自己生父被囚。如果東方不敗沒有對她的那份眷護疼惜之情,光靠偽裝,是無法令盈盈如此輕信的。直到真相大白,盈盈口中的‘東方叔叔"仍是不假思索、脫口而出。 因為東方不敗誤以為任教主對自己‘推赤心置人腹中",而自己過分多疑,又權慾薰心。不等任教主把大位傳給自己,就可恥地發動了宮廷政變。實在忘恩負義、狗彘不如!因此東方不敗才會“嘆了口氣,道:‘任教主,你侍我的種種好處,我永遠記得。"”他是希望把對任我行的欠債補償在任盈盈身上。 “一統江湖”到‘千秋萬載"!這僅僅是東方不敗的一個構思,還沒有成為事實,也永遠不會成為事實。東方不敗沒有子女,也永遠不會再有子女了。那麼一旦他死在日月神教教主的位子上,誰最有可能、最有實力成為他的接班人繼承者呢? 恐怕盈盈可能性最大吧?如果她想的話。 當然東方不敗也可能希望由楊蓮亭繼位,不過楊的地位跟《鹿鼎記》中那位教主夫人蘇荃阿姨約略相似——當老教主活著,他們權勢熏天,作威作福,不可一世,,靠山一倒,恐怕不知往哪兒躲了,沒有可以逃避的地方! 當東方不敗壽終正寢時,任我行與向問天應該墓木已拱了。東方不敗的政變搞得極其隱秘,知情人本就不多。東方不敗任由盈盈的政治實力不斷坐大,我覺得他能接受盈盈來做自己的繼任人——當然在此前要把僅剩的(如果還有的話)知情者解決掉。任盈盈不是東方不敗心中唯一的接班人選,但應該是其中的一個,而且可能是最有希望的一個。從她父親那篡奪的,還到他女兒手上。這樣,東方不敗就會帶著較少的內疚,與他的老上司在九泉相見了。 以上,是我根據小說中的蛛絲馬跡,做出的大膽臆測。 有價值嗎?就有,也不多。因為任我行復出了,復位了。東方不敗名裂身敗了。任我行奪回教主大位之後,當然會不遺餘力地扶植栽培自己的女兒(也可以包括女婿),來繼承自己那份家業。奇怪的是,他女兒的感受卻正相反:“想到這裡,(盈盈)不由得覺得東方不敗有些可憐,又想:‘他囚禁了我爹爹之後,待我著實不薄,禮數周到。我在日月神教之中,便和公主娘娘無異。今日我親生爹爹身為教主,我反無昔時的權柄風光。"”(《笑傲。傷逝》) 盈盈未免有些神經過敏,自己的父親怎麼會侵削女兒的權柄呢?她在教中的地位怎麼反而會降低了呢? 然而,事實正是如此! 任我行在重登大位之後,對權力的執著、敏感已經接近病態。對自己女兒,也不能完全放心。盈盈的影響力、權力根基已經讓他感到了威脅。尤其那幫江湖散人看到盈盈居然是一派孺慕之情:“群豪大聲歡呼‘聖姑!聖姑!",一齊躬身行禮。瞧這些人的神情,對盈盈又是敬畏,又是感佩,歡喜之情出自心底”(1149頁)。而任我行自己所獲得的屬下對他的忠誠,在令狐沖看來不過如此:“任教主還是和東方不敗一樣,以恐懼之心威懾教眾。眾人面子上恭順,心底卻憤怒不服,這個‘忠"字,從何說起?” 兩相對比,任我行意識到對自己最高權力的最大威脅不是來自他人,正是自己的女兒!因此,他著手有計劃的侵削盈盈的權柄,‘搬石頭"‘摻沙子",慢慢搖動盈盈的權力根基,務使自己的絕對威權不受挑戰。。。。 任我行一旦宴駕大行,當然會把大位傳給女兒女婿,這是他對權力的獨佔欲的延伸。如果需要,他甚至會像朱元璋那樣大殺功臣,讓子女不受威脅順利接班,但只要他還有一口氣在,至高權柄決不容許有人覬覦、染指,女兒也不例外! 當任我行第二次邀令狐沖加入神教,遭拒,盈盈在旁解勸時,他的反應書中是這樣描述的:“任我行側著一隻左目,向二人斜睨,鼻中哼了一聲,道:‘盈盈,你就只要丈夫,不要老父了,是不是?"”,我讀《笑傲》,至此節,心中不覺生出一陣寒意:任我行此語此態已經隱含殺機了——儘管極其微弱。 1967年金庸在《自來皇帝不喜太子》的社評中預言林副沒有好下場,將死無葬身之地。多年以後金庸對此有所闡發:“我寫社評時,我說林副一定垮臺,那時他是最威風的時候,我的觀點,是因為在中國歷史上,接班人基本上都沒有好結果,漢武帝手刃自己的太子,康熙皇帝這樣厲害,太子的收場也不過如此,當直接威脅到權力時,接班人都沒有好下場。” 幸虧盈盈‘權力慾淡薄",沒有與老父爭權的用心與作為,否則的話,後果不堪設想。中國歷史上為了爭奪皇位子弒父、父殺子、兄弟相殘的故事還少嗎?以盈盈的冰雪聰明,對老父的心思當能瞭然。但她天性寬和,又非嗜權之人,對父親的手腕佯作不知,一味退讓隱忍。但心中畢竟不是滋味,好在可以自我寬解:“唉,我今日已有了衝郎,還要那些勞什子的權柄風光幹甚麼?” 血林淋的權力故事,不談也罷! 現代國家用選舉的方式,成功解決了最高權力的轉移問題,自此,‘數人頭"代替‘砍人頭",成為解決此問題的主要手段。誰得到全國選民贊成票更多,就象徵著他得到選民的擁護越廣,誰就成為權力的暫時的(任期內)擁有者。而在中世紀國家,權力繼承永遠是一個最關鍵最棘手的最大問題,稍有閃失,就不免血雨腥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