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周洪劍的底層讀史

    美國政府管不了中央銀行的決策,但可以管人員任命。至於到期了就繼續賣新的,反正賣給誰都一樣,跟銀行吸收存款類似,只是銀行賣的是存單,而財政部賣的是國債,發行機制差不多,如果存單沒人買,那就不賣了,央行自己吞下了。如果實在是賣不掉就只能搞違約加債務重組了,發行時限是上百年的存單替換現在要到期的存單,沒人買賬正好,錢不用還了!給這幫債主明路不走,非要自己找死,敬酒不吃吃罰酒,就得收拾!

  • 2 # 經緯觀天下

    自從格林斯潘時代以來,沒有一位美聯儲主席能夠真正理解他的工作目的。伯南克和耶倫堅信貨幣政策的力量,他們真的相信他們的政策改善了世界。很顯然,他們根本不理解這個意思。與格林斯潘一樣,鮑威爾也明白,美聯儲的政策分為一個主要目的和一個次要目的。主要目標是保持美聯儲成員銀行的利益,次要目標是滿足美國的經濟發展需要。美聯儲透過手段實現了這兩個目標,成功收集了全球美元持有者的財富。

    人們賺了更多錢嗎?只有少數人能做到和實現。列印貨幣並不能創造出一個真正的財富,但它的有害影響之一表現在它導致現有財富從貧窮者身上轉移到了接受者的手中。目前,美聯儲的政策是從長期的貨幣供應擴張過渡到急劇下降的階段。這是透過借款來創造自己財富的投資方式,從房屋買家到抵押貸款。當投資者面臨破產時,會有超級富豪湧入這些災區,以極大的低廉價格接收不良資產,再透過很多年後的貨幣供應擴張期去進一步的膨脹財富。

    為此,鮑威爾在週三的第一次新聞釋出會上以美聯儲主席的身份發言。經過為期兩天的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會議後,他宣佈美聯儲將聯邦基金利率上調25個基點到1.5%至1.75%的水平。然後,鮑威爾在新聞釋出會上以下面的話結束了發言:“最後,我想指出,我們從十月開始的減少餘額的計劃進展順利。正如我們已經說過的,改變聯邦基金利率的目標範圍是我們調整貨幣政策立場的主要手段,委員會一如既往地準備使用整套工具,如果未來的經濟狀況提供更可接受的貨幣政策,那麼只能透過降低聯邦基金利率來實現。“

    鮑威爾忘記了自己該說什麼,但他能夠敏銳地意識,美聯儲削減資產負債表的努力將使債券市場充斥大量的公共債務。誰將為美國國庫赤字融資1萬億美元而買單?顯然,有人會購買美國國債。但是價格和盈利能力能吸引人嗎?這種大量湧入市場的公共債務以低得多的價格和更高的收益率購得,這些情況僅在過去幾年中增長,並最終導致了資產市場上許多“泡沫”的崩潰,扭曲了當前的美國經濟。那麼,經濟開始下滑或者市場崩潰時,是取決於先發生了什麼,鮑威爾和美聯儲一定會作為最後的買家以充足的廉價信貸淹沒金融體系,全世界將面臨更大的經濟扭曲。

  • 3 # 家族財富密碼

    第一,美國政府管財政

    財政部是美國聯邦政府下屬機構

    第二,美國政府不管的是央行,也就是美聯儲

    美聯儲是貨幣當局

    美債到期了,就發新的美債來償還,所謂的借新債還舊債

    當債務率過高了怎麼辦?

    向全世界收鑄幣稅啊,美國qe,貨幣貶值,這個債務不就自然對沖了嗎?》

    結果呢,轉嫁到其他國家了

    中國現在不就是為當年09年給美國頂雷來還債嗎?

  • 4 # 金十資料

    美國政府在努力維持著日漸龐大的債務

    美國國債是由財政部代表聯邦政府發行的公債,可分為公眾持有和政府持有兩大類。公眾持有者包括外國政府和投資者、美聯儲、共同基金、州與地方政府、銀行、保險公司和個人等,政府持有者包括230多個聯邦政府機構。

    從歷史來看,自1939年開始,美國債務上限已上調了105次,也就是說,一旦遇到債務上限到期日時,所有的解決方式均是提高債務上限。

    在2018年2月份美國總統特朗普簽署了終止國債上限規定,並允許美國國債增加的趨勢持續到2019年3月1日。

    自1946年以來,美國聯邦支出佔GDP的平均比例為19.3%,而收入佔GDP的平均比例為17.2%。由於長期赤字,使得他們需要發行更多的美債債券來填補赤字。

    美國政府現在都是靠用新債換舊債的辦法維持著債務,這樣他們就只需要支付一點小小的利息。

    負債21萬億美元!美國債務佔GDP106%!

    從2008年金融危機到現在,十年的時間,美國國債已經從當時佔美國GDP的64%,約9.5萬億美元,到了現在的21萬億美元以上,飆升了122%!

    而10年時間,美國GDP卻只達到19.9萬億美元,增長不到35%。

    美國的債務與GDP的比率現在是106%,這意味著:美國的國債比整個美國經濟的規模還要大。然而,更糟的是,目前美國的債務還在不斷加速上漲。

    美債風險要如何解決?特朗普或許知道

    雖然美國國債發行迄今已經超過半個多世紀,從來沒有發生過違約的事情,美國國債也是世界上評級最高的國債之一。

    但如果美國的政府部門稅收不足以支付債務利息的支出,以及美國的經濟不足以帶動社會發展,美國的國債規模將會徹底失控,國家信用也將一落千丈,後果不堪設想。

    現在很多國家已經看出了其中的風險,要不然俄羅斯不會用盧布結算石油,中國也不會把石油和黃金掛鉤,就是為了迴避將來可能會出現的美元債務違約。

    而仔細看來,特朗普上臺後所做出的主要政策多數與經濟相關,從減稅到對外經濟貿易,從吸引外資到制定基礎建設計劃,無以不彰顯著美國對於經濟復甦的渴望,想必他也是想透過經濟發展來解決債務這最燙手的問題。

  • 5 # 徐勤270

    發新債還舊債,週而復始惡性迴圈,美國的債是永遠還不完的,只會越來越高,這是世上最大的龐氏騙局。你要賺它利息,它要你的本金,你想吃他肉,他會喝你的血,直到把你的血吸乾為止。所謂的專家只會算算術,格局要大一點眼光放長一些,割肉也得拋美元。

  • 6 # 財務自由夢想家

    你這個題目就有問題。美國財政就是美國政府的事,財政兩大塊稅收和公債,都是美國財政部負責,到期了,肯定是美國財政部來還本付息。你的本意應該說的是美元的發行吧?對,那是美聯儲的事

  • 7 # 坤鵬論

    這是一個嚴重的誤解,哪個政府能夠不管財政呢?

    美國政府管財政,美國的財政部也受美國聯邦政府管轄,負責政府相關財政工作,所謂美國國債,就是以美國財政部名義代表美國聯邦政府發行的債券。

    美國財政部也會不定期公佈美債的情況。比如2017年10月份時美國財政部公佈中國是美國國債第一大債權國。2018年4月公佈中國和日本分別減持58億和123億美債。

    這些事情都歸財政部管轄,定義美國債權是否為國債的一大依據就看是不是財政部發行的。所以美國政府不管財政一說確實有失偏頗。

    財政部不僅管借錢,還得管還錢,這些都直接由財政部管理,間接由美國政府管理。政府稅收、預算執行啥的,總得有一個部門來做事情吧,這些事情都是由財政部來做。

    美國還國債同樣有兩種途徑:

    借新還舊

    收稅還款

    其實哪個國家債務都是這麼還的。當然,個別國家靠賴賬不還的不在其列啊,這也是個辦法。

    正確的解讀方式是:美國政府手裡沒有貨幣發行權。

    美國聯邦政府不像大多數國家,可以自己發行貨幣,美元的發行權在美聯儲了,美聯儲不歸美國政府管。所以才會出現美國總統與美聯儲主席意見不一,但拿人家又沒辦法的事情出現,雖然美聯儲主席也是總統提名的,但總統只能提名,不能罷免。

  • 8 # 萬事皆空70

    財政是政府職能,說美國政府不管財政不正確,每個國家財政都歸政府管,應該是美聯儲不歸美國政府管,

    美國國債到期後,有兩個償還方式,第一是借新債還舊債,第二是用政府稅收償還,

    先說借新債還舊債,美國國債是一個龐大的規模,流動性非常強,分為不同的期限,有短期國債,中期國債,長期國債,是美國財政部代表聯邦政府發行,面向全世界發行,目前美國國債總額的四分之一由國外投資者持有,中國是海外美債的最大持有者,因為美國國債包含不同的期限,包括短期,中期,長期,這樣美國國債隨時都會有國債到期的情況發生,償還的方式很簡單,美國政府不斷的借新的國債,是一種滾動式償還,

    美國國債其實就是借錢,這必然涉及到借錢的利率,也就是國債收益率,當美國國債收益率上漲,就是美國國債價格下降,這代表美國政府借錢利率升高,成本增加,反之,美國國債收益率下降,國債價格上漲,就代表美國政府借錢利率降低,成本減少,舉例,國債的面額是100,售價98和售價95的收益率是不同的,95的收益率高於98,對於美國政府來說發行同樣數量的國債,售價98時能借到更多的錢,所以說美國國債收益率是一個非常重要的金融指標,影響整個金融市場,

    再說用稅收償還,因為稅收就是美國政府的收入,同銷售國債一樣,都是美國政府收入,如果美國國債到期,同時政府手中稅收收入很寬裕,就會用稅收收入償還國債,減少新的國債發行,畢竟借錢得付利息,這取決於不同的美國總統以及經濟政策,比如克林頓政府因為經濟增長強勁,稅收寬裕,就用稅收還國債,而特朗普政府奉行減稅政策,這樣只能擴大發債規模,用於美國政府財政開支,

  • 9 # 帆217955073

    除了印刷機印印給你也就是廢紙把了。美國不以誠信而是期得了你。就期不好期就印底紙給您。亮你不敢說我美國懶債?你也不知美國真懶假懶?……!

  • 10 # 探討戰略

    自欺欺人的說法,國家任何事都是政府管控的,各個部門都是國家的一個零件,就向一個人身上的手腳,當手腳不聽指揮時,這個人一定有病。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李仁港執導仙俠片《誅仙》會比李易峰劇版《青雲志》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