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7
回覆列表
  • 1 # 閆小凡吶

    近日和一些朋友聊天,當談到自己的孩子婚姻大事時,他們不無焦慮的感嘆到現在的孩子都怎麼啦,一個個都老大不小啦,怎麼對自己感情的事和成家立業的事咋一點都不著急呀,有的甚至說為他的事我都快急的上牆了,這兔崽子一點都不急!我開玩笑的說你們的孩子們還不大,你們著急什麼?他們都幾乎一個聲音:還不大呀!都是90年的,不小了。是呀!在我的印象和感覺裡,有種錯覺就是90年代的還是“小孩”,細細一想,90年出生今年已經28歲了,已近接近所謂的“而立”之年了,到了傳統概念上的成家立業的階段,平日裡和單位90後的同事聊天以及對身邊的一些90後群體的觀察瞭解,發現現在的90後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對婚姻家庭的事普遍不急,有相當一部分甚至表現的“恐婚”,分析其原因有以下幾個方面。一、文化水平、觀念意識、思維模式的影響 受國家高等教育事業的迅猛發展和普及,九十年代這些孩子大多都受過高等教育,縱使沒有受過高等教育,這一代人的整體文化水平和學歷層次平均水平高於以往各個年代,在這樣的情況下思維方式就不同於上代人,還有時代發展到九十年代改革開放的步伐進一步加快,與世界的交流和往來進一步擴大,他們的觀念意識受新的觀念的影響和衝擊,思維模式都發生了改變,認知理念更加趨於多元化,因此傳統的文化和觀念對其的束縛相對減弱,他們不在把婚檢家庭看作是人生的頭等大事,更不會有太多的什麼要“傳宗接代”啦、“續香火”的這些陳舊觀念,他們一切都是在按照自己的思維方式去判斷做事。二、成長經歷的影響 九十年代的孩子幾乎清一色的是出生在國家實行計劃生育政策階段,就是大家熟悉的“獨生子女”群體,俗話說“物以稀為貴”,這些孩子從出生到長大,都是在家裡成員的百般呵護下成長起來的,可以說是集萬千寵愛於一身,也就是從當年被社會稱作的“小皇帝”、“小公主”現在長大了,雖不是真正意義上的“皇族”,但已經不同程度上具有不同程度的“皇家”思想,現在成人後,他們走向社會要承擔責任,開始對他人行使職責可以說他們並沒有做好完全的準備,因此上說他們對婚姻和成家的意識和願望並不迫切和強烈,在與很多90後談及成家話題,很多的答覆都是“還沒想”或者是“還沒想好”就說明這個現象。 三、社會的綜合壓力帶來的恐懼 毋容置疑,現在社會的競爭和人們的生存壓力巨大,誰也不例外,同樣作為90後他們也生活在這樣的現實環境中,面對著房產、醫療、教育等方方面面的壓力,自身單獨面對都有些力不從心,如果,再讓他們擔負家庭和養兒育女的責任和義務,可能他們會顯得驚慌失措。現在許多90後參加工作不久,收入有限,如果沒有父母家庭的的幫助,他們連買房、結婚這些都很難做到,現在,有很多90後成家結婚,大多數都是靠父母一生的積蓄付個首付然後按揭才實現了買房結婚,好了,不管多麼艱難家,成家給你完成了,後邊的路要完全靠你走的呀,後邊的還貸、家庭的醫療、教育、子女的成長這些綜合成本將由你來承擔支付,這也讓很多90後對成家的信心受到影響,不同程度上對成家立業帶有一定的恐懼。我曾經問及幾個90後的成家的問題,他們的答覆是我現在這兩三千的月薪,我都不知道我將來咋過,我自己都顧不過來呢,哪有心思考慮成家和養孩子,這就是這種心理的反應與寫照

  • 2 # 右右寶貝

    不知道題主是90後?還是幫家裡的90後問的?

    跟你說個故事吧 ,一個朋友結婚。但女方 家裡需要彩禮 38.8萬 見面禮1.98萬 改口費6800 五金50000 買衣服1萬 酒水錢3萬 房子首付 車子全款。試問能滿足這些條件的 整個中國估計也不到一半吧。 但是沒辦法啊 他就非要娶這個女的 。為人父母想著兒子早當家早懂事,只能含淚答應了 幾番周折 終於把錢如數湊足。老兩口看著兒子媳婦住進新房。

    兩個月後 ,老頭子在家裡喝農藥自殺了。 原來 他自己務農了一輩子 壓根沒存什麼錢。全靠家庭幫忙,和外面一些不法分子的錢,這兩個月 除了親戚這些放款的一直來催債,老頭子知道還不起了 只能選擇這樣的方式,最終他兒子知道這個事也離婚了

    所以我總結90後恐婚的有兩點:

    ① 年紀大的90後懂事點知道自己負擔不起,不想讓父母受累

    ②年紀小的90後 覺得自己還年輕 ,還有大把時光可以玩 不想被婚姻束縛。

    不排除第三點,壓根沒想過結婚的事 就喜歡自己一個人挺好。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到現在,你換了幾部手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