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使用者960329121499誠德
-
2 # 會飛的饢餅子
您這個問題從小在新疆長大的我來說,也深有體會,如果讓我吃一大碗米飯,我會在很短的時間,就會餓,但是如果讓我吃一碗新疆的拌麵,估今天都會很有飽。而製造這樣的感覺,我覺得有以下幾點原因:
-
3 # XYXSQ
個人飲食習慣造成的吧,北方人喜歡吃麵食,當吃米飯時食慾下降吃的自然小點,同樣南方人習慣吃米飯,當吃麵食的時候也一樣
-
4 # 江南小廚娘
其實,這主要是受南北飲食習慣的影響,而導致飲食習慣的差異是由地理形勢所決定的。中國南方氣候空氣潮溼,高溫多雨,適合種植喜雨的水稻,而北方天氣乾燥,雨量較少,適合種植喜幹耐寒的小麥。通過以上分析可知,南方人從小主食以米飯為主,而北方人以小麥為主。
通過以上知識點的分析,如果從小生長在南方你米飯為食的人突然吃麵食,會更加容易消化,增加飢餓感。從食物熱量自身分析,麵條的熱量100克約110千卡,而大米飯的熱量為每100克米飯約116千卡,因此吃麵條更容易餓。但是長期吃麵食為主的北方人突然吃米飯,還是覺得餓的,這是長期的飲食習慣導致的。你是喜歡吃麵食還是大米飯呢?
-
5 # 萱草青青
其實吃麵條和吃米飯都抗飽,只不過個人飲食習慣不大相同。南方人大多愛吃米飯,其它地方的青少年也有相當一部愛吃米飯。北方,特別是中部地區,上了歲數人群大都愛吃麵條。由於喜歡的飯食,相應就吃得香吃得飽,所以就覺得抗飽,本人是河南人,自小就愛吃麵條,每天中午基本都要吃上一頓湯麵條,夏天時不時吃頓澇麵條,兒時也常亨唱兒歌:涼麵條,打雞蛋,呼嚕呼嚕兩三碗…。麵條自然成了河南農村的最常食用的家長便飯。現在隨著社會的發展,麵條雖不是美食佳餚,但它卻稱得上傳統的優秀的農村家長便飯。本人總覺得吃麵條對口味,抗飽。不過這是我個人的看法,可愛吃米飯的人群就會認為吃米飯抗飽。蘿蔔白菜各有所愛,飲食也會有不同的喜好,感覺也就不同,這只是個人偏見,謝謝!
-
6 # Jiusi喜歡那個馬
這個問題我有切身體會,感受過兩種飲食習慣對自己的影響。
我從小長在中國的大西北,出生以後都是以饅頭、麵條為主食。當時在自己的意識裡吃飯就是吃饅頭、吃麵條,其它的感覺都是輔餐,尤其是米飯一年也就吃個幾次。
後來上大學來到西南的一個城市,主食以米飯為主。剛來是有新鮮感吃了幾天米飯,但總感覺沒有真正吃飯的感覺,口裡面沒有吃饅頭面條的咀嚼帶來的吃飽的感覺,總覺得不像真正的吃飯了。
所以對我來說更多的是口感上帶來的心理飢餓感和生理上無咀嚼慣性飽腹感。實際上就是身體生理上適應了一種飲食習慣後,突然的改變讓身體差生不適應,買來生理上的飽腹或飢餓的錯位感。
-
7 # 豫南小郝
我想這應該與飲食習慣有關,耐不耐餓取決於攝入量和消耗量。我也是北方人,但我喜歡吃米飯,不喜歡吃麵條,吃米飯的話,我可以吃得多一點,吃麵條的話,由於不喜歡吃 吃的就少點,就會感覺麵條對於我來說不太耐餓了!
-
8 # 冬日裡的炎炎
麵食在胃裡停留的時間大約是2小時,因此,有人新陳代謝快,感覺到餓,也無可厚非。
至於米飯,相對停留的時間要長一點,有人腸胃不好,不易消化,胃不舒服,也會有飢餓的感覺。
還有米飯比麵食更容易導致糖尿病人的血糖偏高,糖尿病人血糖高了,也容易有飢餓感。
-
9 # 做夢的小雨滴
一:北方的人喜歡吃麵食,如河南、河北等。在很餓的時候,心裡念著的是“有一碗熱滕滕麵條就好了”。而南方人則想的是“大米飯”。地域不同,自然而然生活習慣習性也不同。
二:俗話說“蘿蔔青菜,各有所愛”。各人喜好不同,不必強求。
回覆列表
吃米飯慣了的改吃麵食總覺味口不好,吃得不好吃得少也就不抗餓了。吃麵食慣了的改吃米飯也感覺不合口味,吃得不好也吃得少當然也就不抗俄了。就像吃慣了麻辣的改吃甜食吃幾口就反味倒酸,吃慣了甜食的改吃麻辣吃幾口腸胃肚子全都反抗了。所以飲食一旦形成習慣很不容易改變,一旦改變就沒味口,一旦沒味口就吃不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