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正史漫談
-
2 # 白秋
李光弼的軍事能力比郭子儀稍強,但政治能力和為人臣的道德方面沒有郭子儀高!當年吐蕃入侵,叫李光弼去救駕,但他沒去!所以後來代宗有點懷疑他!吐蕃走後,他自己也疚愧而不已,最終染病去世!這個可能是他最大的敗筆,而郭子儀,軍功不少他,最為難得的是,那個人心不古的、奸臣橫道的年代,朝廷虐他千百遍,他依舊初心不改。而且忠心耿耿的七代元老不是誰都能比的!
-
3 # 花笙醬Max
您好,我來闡述下我的觀點
在中國歷史上,立下赫赫戰功的功臣名將並不罕見,但是能夠保全自身並得以善終的卻只有寥寥幾位。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似乎成為了功臣們逃不過的宿命。
最典型的是唐朝“安史之亂”後,幾位功臣們的悲慘下場。比如堪稱頭功的李光弼,善於管理軍隊,上了戰場威震千里,足智多謀。下了戰場不與小人為伍就被朝中的宦官們治得動彈不得,以至於在平叛戰爭勝利的前夜,竟被整的憂鬱而死。
郭子儀之所以能夠善終,是因為他聰穎通達,敢於自汙,以安君心,具有令人歎服不已的政治智慧。他恃寵不驕,禮遇奸臣不得罪小人,是郭子儀心中的一條戒律。
在安史之亂那段時期,如果單論軍事能力,李光弼若自稱第二,沒人敢稱第一,甚至連郭子儀也得甘拜下風。但為啥他在後世的名氣遠遠不如郭子儀?
說得直白點:在中國人的心目中,既能做事、又會做人,那才是頂級人才(就像如今被捧上天的曾國藩);李光弼雖業務水平一流,但為人過於耿直,搞關係的能力有所欠缺,在中國封建社會的官場上,這種人往往會吃虧。
李光弼其人:為人正派,文武雙全,深受王忠嗣、安思順、哥舒翰、郭子儀等一眾名將的肯定李光弼的祖上是契丹酋長。不過那時的契丹,還是唐王朝掌控下的小部落,得益於當時開放的用人政策,許多貴族都為唐王朝效力。李光弼的家族正是因為戰功被賜姓李;他的父親李楷洛,在開元初年,官至左羽林將軍同正、朔方節度副使,並被封為薊國公。
出身於這樣的名將世家,李光弼自小接受了系統的貴族教育,他為人正派、恪守名節、性格剛毅,父親去世後,他嚴守儒家的丁憂制度,守孝期間從來未與妻子見過面;他能力突出、文武全才,不僅能熟讀《漢書》,而且善於騎射、精通兵法。
在天寶初年,李光弼官至左清道率兼安北都護府、朔方都虞候。過了幾年,他被當時的大唐頭號名將、河西節度王忠嗣看重,被提拔為兵馬使、充赤水軍使。
對於這位潛力新星,王忠嗣給予了特別關照,史書稱“忠嗣遇之甚厚”,他時常說:"李光弼早晚會坐到我的位置上。"
在邊鎮的數年中,李光弼表現出色,逐漸被提拔為河西節度副使,封爵薊郡公,其後官拜單于副使都護,被當時的朝野一致視為邊鎮名將。
後來,朔方節度安思順出於對李光弼才華的欣賞,啟奏朝廷任命其為朔方節副度、兼任留後(可以為代理節度使);這就罷了,他甚至甚至想把女兒嫁給這位未來的將星。不過李光弼一來對男女關係較為嚴謹,二來抗拒拉幫結派,因此以生病為由、辭官隱退。
而當時的隴右節度哥舒翰正是李隆基身前的紅人,向來與安思順有矛盾;聽說此事後,他向朝廷舉薦了李光弼,幫助其返回京師。
(注:安思順、李光弼都是出身少數民族的將領)
安史之亂爆發後,封常清、高仙芝陸續戰敗,李隆基任命郭子儀為朔方節度,負責河西戰事;同時,他還尋求其他良將,用來負責河北、河東平亂事務,郭子儀於是強力推薦了李光弼。
公元756年,李光弼先後被任命為雲中太守、御史大夫、河東節度副使、范陽長史、河北節度使等職,與郭子儀一道,負責華北地區的平叛行動。
爆錘叛軍,李光弼堪稱史思明的剋星在安史之亂中,李光弼的表現,證明了他確實配得上各位同僚的青睞。
公元756年3月,李光弼率各族士兵萬餘人,奪取叛軍佔領的常山,俘獲敵軍悍將安思義;其後史思明帶領兩萬多精騎前來奪城,李光弼以少勝多、大敗敵軍,史思明節節敗退,常山郡幾乎悉數被朝廷收復。
為了應付朝廷軍隊在河北的一系列攻勢,避免落入前後被掐斷的境地,安祿山急忙調兵遣將,妄圖吃下數量處於絕對劣勢的郭子儀、李光弼兩軍。6月,史思明、蔡希德、尹子奇、牛廷玠等叛軍將領在常山地區集結起7萬兵馬,其中,有1/5是安祿山的精銳同羅、曳落河。
面對敵眾我寡的局面,郭子儀、李光弼擺出深溝高壑堅守的架勢,“賊來則守、去則追之”,而且屢屢在半夜裡襲擊敵軍大營,讓對不方不堪其擾。幾天後,唐軍大軍出擊,在嘉山大敗敵軍,斬首四萬人;史思明幾乎也被當場幹掉,披頭散髮狼狽而逃。
此戰後,朝廷士氣為之大振,河北各郡軍民紛紛殺掉叛軍守將歸順朝廷,身在洛陽的安祿山與范陽老巢的聯絡被掐斷。而往東南,被張巡所阻;往西,被哥舒翰擋在潼關,安祿山一時間進退兩難、急得如同熱鍋上的螞蟻,他甚至考慮放棄中原,撤回老巢,另做打算。
同時,郭子儀、李光弼向朝廷建議:哥舒翰固守潼關、拖住安祿山的主力,他們二人則率軍直搗范陽老巢,俘虜叛軍將士的家屬,這樣一來,敵人勢必會瞬間崩盤、不戰而敗。
若這一計劃得以落實,那麼安史之亂很可能在此時被終結,壓根不需要打八年。
但是,不怕神一樣的對手,就怕豬一樣的隊友,皇帝本人為叛軍送上了神助攻:在那時的李隆基眼裡,任何將領都靠不住,即使是自己身前的當紅炸子雞哥舒翰;他聽信楊國忠的意見,強迫潼關的大軍出擊,結果慘敗於叛軍之手,通往關中的大門被徹底開啟。
在李隆基逃往蜀地的途中,太子李亨北上靈武稱帝,是為唐肅宗。他命令李、郭二軍與自己會合,另圖後舉。李光弼被任命為戶部尚書,兼太原尹、北京留守、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即宰相),鎮守北方重鎮太原。
鎮守太原,成為叛軍西進途中的攔路虎公元757年,史思明、蔡希德、高秀巖、牛廷玠率十餘萬人進攻太原;而李光弼手下的精兵幾乎全部趕赴朔方唐肅宗處,太原的兵馬不到萬人。史思明認為自己勝券在握,得意洋洋的說:
光弼之兵寡弱,可屈指而取太原,鼓行而西,圖河隴、朔方,無後顧矣!
即如果一舉吃掉李光弼,唐肅宗的大本營就會徹底暴露在叛軍眼前,大唐將毫無翻身的機會。
但李光弼無愧於史思明的剋星,他充分發掘每位軍人的特長,修城壘、挖地道,甚至挖到了敵人腳下,經常有叛軍正在城下大罵守軍,突然就莫名其妙的失蹤了;沒過一會兒,卻在城頭上被當眾斬首;如此一來,沒幾個敵人敢靠近城牆。同時,李光弼還讓人制作了大量投石車,一石扔出,殺敵數十,讓叛軍聞風喪膽;不久後,叛軍的大營突然地陷,人馬死傷無數,正值他們慌亂之際,城中的唐軍突然殺出,斬敵上萬。
其後,安祿山被兒子安慶緒所殺,史思明被召回范陽,留下蔡希德繼續圍攻。一個月後,眼見敵軍疲態盡顯,李光弼親自率領敢死隊出擊,大破叛軍,斬首七萬多人,殘餘敵軍倉皇而逃。
接下來,李光弼兼任幽州大都督府長史、河北節度使等職,繼續戰鬥在平叛一線。他先在河陽大破史思明,其後再次擊敗史思明援軍,生擒敵將安太清、周摯、楊希文等人,順利收復懷州。
然而不久後,在宦官魚朝恩、另一位將領僕固懷恩的唆使下,唐肅宗犯了他父親同樣的錯誤:強迫李光弼進攻洛陽。由於敵我力量相差懸殊,唐軍終於落敗。唐肅宗自知理虧,將李光弼任命為太尉,兼河南、淮南、山南東道、荊南等副元帥,出鎮臨淮。當時的叛軍正趁勝利橫行浙東,李光弼分兵進討,很快安定了局。
公元762年,李光弼被封臨淮王,賜鐵券,繪像於凌煙閣。
搞得定戰場、擺不平人際關係,李光弼犯下政治錯誤,最終抑鬱而亡在打仗方面,李光弼是當時的一流將領,但他的性格與作風,也使他招致了很多人的嫉恨:
首先,他帶軍嚴厲,令軍人們懼怕。
李光弼領軍,向來紀律嚴明,所過之處秋毫無犯,對於觸犯軍令的將士毫不留情;而郭子儀則帶兵寬鬆,與李光弼截然不同。
公元758年,李光弼替代郭子儀擔任朔方節度使、兵馬副元帥。郭子儀的原部下張用濟等人對李光弼的嚴厲早有耳聞,他們私下議論紛紛、擾動軍心。李光弼抵達大營後,立即將張用濟在轅門斬首,眾將震動,無人再敢有異議。
史書稱李光弼御軍嚴肅“天下服其威名,每申號令,諸將不敢仰視...能以少制眾,與郭子儀齊名。”
但“諂諛易合,正直難親”,與為人和善的郭子儀相比,李光弼頗招人嫉恨。
其次,性格耿直,得罪近臣。
自安史之亂後,出於對武將的忌憚,唐朝歷代皇帝空前重用宦官;這些近臣們不僅掌握著禁軍,同時還大量被派往各地擔任監軍等職。這些人時常對將領進行侮辱,內外關係極為緊張。
原太原節度使王承業軍政廢弛,朝廷派來的侍御史崔眾責掌管兵事,他經常當眾羞辱王承業,李光弼得知,極為憤憤不平。
而當李光弼受命前往太原鎮守時,崔眾同樣大大咧咧,毫無禮貌和規矩,甚至拖延公事,李光弼大怒,立即將其關進大獄。
不久後朝廷的使者到達,奉命要封崔眾為中丞。李光弼說:"崔眾有罪,我已經把他抓起來了!"使者出示敕命,李光弼卻毫不給面子:"我今天就要斬侍御史;若果他升職為中丞,那我就斬中丞;如果他官至宰相,那我就直接殺宰相!"使者被嚇住了,趕緊跑路。第二天,李光弼將崔眾當眾斬首,從此全軍紀律為之改頭換面。
能打仗,又有性格,李光弼從此成了朝廷近臣的眼中釘,因此犯下了政治錯誤。
唐代宗即位後,宦官程元振擔任了驃騎大將軍、判元帥行軍司馬,這位仁兄大權獨攬、為所欲為,對於將領的迫害更是變本加厲;對於那些軍功卓著的名將,他總是尋思著想些名目極盡羞辱迫害之能事。
公元763年,突厥大軍入口長安,程元振不及時上奏,致使代宗狼狽出走;其後唐代宗向天下徵兵勤王時,李光弼等將領出於對程元振的憤恨,大部分沒有前來赴難。
由於這件事,李光弼從此有些心虛;再加上他懼怕宦官們的迫害,從此不再回朝。但手下的田神功等將領見他對朝廷不尊重,沒從此對他也不再懼怕。李光弼愧恨交加,積鬱成疾,於公元764年去世。
臨死前,他派手下孫珍奉帶著自己的手信,前往朝廷為自己的所作所為辯解;死後,部將們護送他的靈柩前往京師;而唐代宗也感激他對匡扶大唐的功勳,不僅為其罷朝三天,還大度的加封太保之職、將諡號定為武穆(後來的岳飛也是這個諡號)。在得知李光弼向來與魚朝恩關係不睦,他還刻意讓魚朝恩親自去慰問李光弼的家人,以示謝罪。在李光弼下葬之日,唐代宗命令全部文武前去送葬,可謂榮耀一時。
因此,在唐朝時,李光弼的名聲還是不錯的。他雖然出現過抗命的行為,但本質上是當時大唐朝政混亂、宦官專權局面造成;作為出身少數民族的名將,他在面對強大的叛軍時,毫不畏懼,多次以少勝多,為平定叛亂立下了汗馬功勞。對於這樣的頂級將領,如果我們還要按照政客的標準來要求他,那也太強人所難了,畢竟不是每個人都是郭子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