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深藍色老爸—山楓心理
-
2 # 古韻小才女
我是孩子爸爸,女兒上一年級,每天都是有我來輔導孩子寫作業,陪伴孩子學習!
我跟孩子有個約定,每天寫作業之前都要盯錶針5分鐘!站在窗邊看風景,靜下心來欣賞5分鐘!陪孩子一起做!
這樣可以提高孩子的孩子的專注力,能夠緩解焦慮的情緒!陪伴的過程中有時候也很暴躁焦慮,如果感覺有要發火的念頭時,我會讓孩子馬上停下來,“下課10分鐘!”一起調整一下情緒,看看窗外,看看花草………多想一下可以另自己高興的事!一般很快就能調整過來!
陪伴孩子的同時,要多觀察孩子的弱項,並且及時的想辦法幫助孩子查漏補缺!幫助孩子解決困難!
把自己不好的情緒轉換成“跟孩子一起想辦法解決問題!”……
總之,想辦法調整情緒非常關鍵!
多觀察孩子的優點,多鼓勵表揚孩子!
每天進步一點點!
-
3 # 空谷幽蘭666666666
一定要控制情緒,你的情緒會影響到孩子,你若焦慮,他便焦慮,你若歡喜,他便歡喜,作為以下幾方面:第一,在輔導作業前先平靜自己的情緒。第二,給孩子一個笑臉,倒杯水。第三,不要給孩子講道理,只關心他。第四,坐下來靜靜的陪伴。第五,不要用指責的語言。第六,讓孩子明白學習是自己的事。總之儘量要有耐心。
-
4 # 和你一起育兒
你好,我曾經自己和朋友開託輔班,每天需要輔導五六個孩子寫作業,孩子成績有好有差,但是通常情況外他們都能夠比較認真的去完成作業。以下是我給你的幾建議。
1. 家長要隨時注意調整好自己的心態。
不要以為你發脾氣孩子就會認真完成了,錯了,你越在邊上吼,他越是拿著筆在那裡戳戳戳。 孩子的心情越複雜他完成作業的效率就越低,所以要儘量保持平衡,不要太開心也不要太難過。
2. 在家裡要給孩子營造一種學習氛圍。
當孩子學習的時候家長千萬不要坐在邊上一邊看手機一邊監督孩子寫作業,認真的家長會自己拿起書在一邊看書。我在輔導孩子們寫作業的時候都是他們寫作業,我看自己的書。孩子們完成一項作業了以後舉手交給老師批改。而不是我要坐在孩子邊上盯著他寫,一有問題及時糾正,這種做法是特別容易影響孩子的注意力的,不可取。除非有些孩子一整張作業下來只有兩道題會做,那必須陪著,但這種很少。
3.規定做作業的流程。
小孩子做事情一定要給他明確做事情的流程,這樣他做起來目的性就會強。
準備工作: 上廁所,喝水,準備各種文具,明確作業的先後順序,一般先易後難,先讀後背。
開始工作: 自己認真寫作業,不會的或者不確定的可以先做記號。
完成工作: 一項作業完成了(包括自己檢查一遍)以後就交給家長批改檢查,有錯就進行返工。
這樣下來孩子明確自己的任務,效率也會提高很多。
結束工作: 放鬆時間到了!
這個流程一般只有託輔機構會明確告知孩子,但是如果家長也做到了的話情況應該會好很多。
-
5 # 萌萌兒郎
陪孩子做作業就是一個再學習的過程。如果恰巧那是你最不喜歡的事情,你可以和孩子約定,你在旁邊幹自己的工作,ta也做自己的“工作”,習以為常的話,你的認真程度,就是ta將來的認真程度
-
6 # 布衣學堂
1
亞里士多德說:“每個人都會發怒,這很簡單。”
但是向恰當的人,用恰當的方法來表達恰當程度的憤怒,並不是每個人都能做到的事情。
在很多家庭,最容易讓家長髮火的事情當中,一定有輔導孩子寫作業。
家長輔導孩子作業的問題,一直都備受關注。
2
家長如果不能很好的控制自己的情緒,輔導作業的過程,會變得異常曲折。
近日開播的《放學後》,第一期中浩浩媽媽,稱自己是脾氣火爆的媽媽,談到孩子寫作業,戲稱自己揹著炸藥包“上陣”。
在談論孩子考試成績不理想的時候,浩浩媽媽的怒氣值直線上升。
浩浩媽媽在家輔導孩子作業,情緒也因為孩子的考試成績,有些急躁。
而浩浩在寫作業的過程中,受到媽媽的情緒和考試成績的影響,幾次落淚。
其實媽媽和浩浩在面對不理想的成績和作業時,心情都非常難過,需要排解心情。
但是卻因為媽媽火爆的脾氣,讓事情變得更加糟糕。
3
一位叫Charlie的電影製作人,分享了過他的成長經歷。
Charlie20歲的時候,父親Greg去世了,在整理Greg遺物時,發現了一些貼著奇怪標籤的錄影帶。母親當時沒有給孩子們看,說這些遺物太“成人”,你們太年輕。
Charlie30歲的時候,有一天突然想起這件事情,沒想到母親這次非常爽快的把錄影帶給了他。
原來錄影帶裡全是父親Greg和Charlie奶奶的爭吵聲音。
Charlie感到震驚,他從來不知道父親和奶奶這般不睦,話語裡全是火藥味。
這時候Charlie的母親才告訴他,其實奶奶的脾氣非常暴躁,控制慾極強。因為奶奶脾氣暴躁,父親童年過得很不開心。
直到Greg成為了一名警察,接觸到了心理學,又知道自己的祖父,是一個脾氣暴躁、控制慾極強,還有嚴重的家暴傾向的人。
Greg擔心,不幸的家庭會輪迴,害怕自己也會成為暴躁易怒、打罵孩子的父親!
他想要家庭暴力在他這一代結束。在結婚之前,他就和妻子達成一致:
無論如何,不在孩子面前爭吵,不能打罵孩子,要給孩子一個和睦的溫馨家庭。
為此他付出了巨大努力:
他自學了木工課和機械維修,把家裡弄得整齊漂亮,也希望孩子們動手參與;
面對孩子犯錯,提醒自己要剋制,冷靜,然後心平氣和地和孩子講道理;
為了減少和奶奶的衝突,父親還會帶上隨身聽,用錄音帶裡奶奶暴怒的語言警醒自己。
最終在Greg的努力下,孩子們都成長得很好,而且在他們有了自己的家庭之後,也都很溫柔地對待孩子。
美國心理學家薩提亞說:“一個人和他的原生家庭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絡,這聯絡或許影響一生。”
有的人,完全繼承了原生家庭對自己的影響,如Charlie的奶奶。
而有的人,終其一生都在努力擺脫原生家庭對自己的影響,如Charlie的父親。
然而,要擺脫原生家庭影響真的很難,Charlie的父親,是用堅定的意志力,和自己做鬥爭,和情緒做鬥爭,極力剋制自己的脾氣。這對他來說,是極大的內心煎熬。
但是他做到了,他努力給孩子們建立了溫馨和睦的原生家庭,打破了暴躁易怒的原生家庭代際相傳的怪圈,為孩子開啟了幸福的人生。
4
毫不誇張地說,父母的情緒,可以影響一代又一代的人。家長對孩子發脾氣,對孩子的影響是巨大的,這容易讓孩子喪失安全感,會感到恐懼。
人人都有情緒,但是家長要努力做情緒的主人。
父母能控制情緒,才能理性地跟孩子交流溝通。孩子養成心平氣和的心境,才會從容不迫地面對困難、挫折和失敗。
當家長面對孩子,忍不住要發火的時候,要避免做出行動,讓自己平復三秒鐘。如果還是控制不了,可以走開,到小區裡走一走,轉移一下即將爆發的情緒。
最後平復下來,心情平靜的狀態下,和孩子溝通,更有說服力。
-
7 # 鄉村微荷
年前,一位居住在縣城的親戚給我訴苦:陪女兒做作業心力交瘁太累了!火上嘴角起了泡,心煩氣燥睡不好覺,上四年級的女兒給自己說話也少了。
更要命的是,女兒給同學發牢騷說:“我都想離家出走!”同學回到家便告訴了媽媽,媽媽馬上把原話如實告知我那位親戚。
看來,這位親戚家長的不良情緒、不當陪伴對女兒的負面影響是深刻的。陪孩子寫作業,導致的親子矛盾,讓家庭幸福指數驟然下降。
家長的性格行為、情緒變化對孩子的侵染作用真的不可小覷,由此引發孩子厭學心理、逃學行為,也是在情理之中。
家長的情緒,是家庭生活的風向標,直接關係到孩子的心理發育狀況。家長應該反思自己,如何學會掌控自己的情緒,給自己找到一個宣洩情緒的合理出口,才不至於傷及親子關係。
家長陪孩子做作業,最突出的問題就是難以把控情緒。好在大多數家長,如我那位親戚,能夠在事後檢討自己時意識到,打罵、指責、訓斥等教育方式,對孩子起不到半點兒積極作用,倒是消極影響十分明顯。
在陪著孩子做作業時,家長一味地煩躁、吼叫、貶損,會讓溫順的孩子思維混亂,性情自卑膽小無主見,或者破罐破摔。天長日久,孩子會疏遠家長、應付家長,對家長苦口婆心的說教,當作不得不聽的噪音,這是無效溝通的體現。
家長煩躁的原因可能有以下幾點:1,孩子做題馬虎而屢次出錯。2,孩子精力不集中,缺乏主動性和積極性。3,孩子反應遲鈍,家長沒有足夠耐心。4,孩子不善於動腦,懶得思考,一遇到問題就立馬問家長。5,家長有瑣事纏身。
隨便動怒發脾氣,就像到處扔垃圾,屬於不良行為。孩子不是垃圾桶,與其無效發火,不如心平氣和地與孩子溝通。
當然,我們都是凡夫俗子,偶爾發火也不必過於自責,因為家長也不是聖人,難免會有情緒失控的時候。
但是,如果動怒了,發火了,事後應該直接告訴孩子,自己失態的原因,和自己期待的是什麼,並且及時地教給孩子做得更好的方法。我相信,只要是可塑之才,終究會明白家長的良苦用心!
-
8 # 愛寶老爸
如果家長給孩子輔導寫作業時控制不住情緒,一定要改過來,這個對小孩影響很大。
一般小孩子寫作業時,會因為注意力不集中,寫的不認真,等原因,讓家長很惱火。
這是小孩子的天性,好習慣需要慢慢培養,而且每個小孩情況不一樣,有的孩子坐不住,一會做這個,一會兒做那個,有的孩子就安靜些。
如果有這些情況,家長不要著急,要冷靜下來,先找到原因,再採取辦法。如果控制不住對孩子發火,可能會適得其反。
第一個問題:一般小孩寫作業最容易發生的問題就是不專心,一會兒做做這個,一會兒做做那個。
對於這點,我們要了解孩子集中注意裡的時間比成人短,一半就是15——20分鐘,養成習慣後,會長一些。但一般超不過一節課時間。對於這個問題我們可以採取幾個辦法。
一是在寫作業前明確目標和內容。如果小孩在做事情前知道自己要做什麼,要做到什麼程度,注意力會更容易放在作業上。
二是開始作業前,要求孩子把準備工作做好。一方面是避免了寫作業途中因為準備東西,造成分心。另一方面透過準備工作讓孩子把注意力轉移到作業上。
三是明確休息時間和可以起來走動的事情。一般把作業時間按照作業內容,每完成一部分,可以起來活動一下,喝水什麼的。一方面是放鬆一下,便於再次集中注意力學習。另一方面是對眼睛也好,放鬆眼睛。
四是提出要求,有獎有罰。如果孩子寫作業時,達到了家長的要求,可以有小獎勵,並提出表揚,慢慢養成習慣後,取消獎勵,變成沒達到要求小懲罰。但所有的獎勵和懲罰要提前和孩子說好,讓孩子知道為什麼獎勵和懲罰。
第二個問題:寫作業很粗心,錯題多。
對於這個問題,家長一定要找清楚原因。一般是兩個原因。
第一個是孩子急於完成作業,沒有仔細讀題,沒有認真思考,沒有演算,等等。
這些都是學習習慣的問題,需要家長逐項針對幫助孩子改正。例如:孩子讀題不仔細,就要求孩子每次要小聲讀題,或者默讀;孩子計算錯誤,就要求孩子用好草稿紙,並在做完後要檢查。這些小習慣的養成,在初期家長一定要多費點心思,不斷重複要求,檢查,做到就要表揚,做不到要小懲罰。堅持一段時間,一定有效果。
第三個問題:很多小事情,要家長不斷提醒,孩子根本記不住。
小孩子在養成習慣前,一定是記不住的,我們家長不要責怪孩子,越責怪,越起反效果,會讓孩子覺得自己辦不到,爸爸媽媽不喜歡自己。
對於習慣的養成,我們一次不要要求太多,從容易的開始,做到後強化,養成習慣後,在提新的要求。小孩子養成習慣是需要家長的耐心的,需要家長的表揚,需要家長的認同。
以上列舉了幾個我孩子出現過的問題和我的心得。希望有用。
-
9 # 瀟常媽咪
《正面管教》作者簡·尼爾森最小的女兒瑪麗•尼爾森曾經說過“如果你在管教孩子的過程中,感覺到痛苦,那麼你的方法一定是錯的!”
同理,如果你在輔導孩子作業的時候感到焦慮,那麼你的方法也一定是錯的。
簡單的說,如果家長的情緒控制不好,最起碼情緒管理能力是差的。這樣的情況下輔導作業的效率也不會很高。
家長的情緒大概有兩種情況。第1種是家長的期望過高,孩子表現的不如意而產生失望而導致的。
第2種是父母之間的比較,虛榮心導致的。
找到情緒產生的原因才能從根本上解決。因此在輔導孩子作業的時候,家長要根據自己孩子的實際情況作要求。孩子與孩子之間不要進行沒有意義的比較,每一個孩子都不同。
以結果為導向,孩子作業完成重要還是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重要?暫時取得好成績重要還是愛上學習重要?
因此在輔導孩子作業的過程中,目的是讓孩子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受益於習慣愛上學習。
幾個重要的小習慣。
回家先做作業再玩耍。
讀好題目再做題。
做完題目後檢查。
錯題積累。
-
10 # 浮塵微草
每天輔導孩子寫作業你們能控制住自己的情緒嗎?
做為一名老師,輔導學生時,無論他們問什麼,哪怕同樣的問題問多少遍,我從未有過情緒;但我年輕時輔導兒子作業還是免不了發脾氣,好在如今輔導女兒作業時,心態能保持得很坦然,即使偶爾有了情緒,也還是能控制得住。
為什麼輔導學生心態那樣平和?為什麼輔導自己的孩子性情就容易暴躁?為什麼當別的父母訓斥自己孩子的時候,你會理智地勸說“不要那樣孩子”,而且冷靜地認為父母發脾氣不對?而一旦面對自己的孩子,情緒就立馬失控?
深沉的原因: 孩子是父母最大的希望,孩子在父母心目中是超預期的。
俗話說,孩子是自家的好。在父母的潛意識裡,就已將自己的孩子定義為一個“完美體”,認為自己的孩子”各方面都應該是最優秀的。比如玩遊戲,表現應最聰明;故事比賽,演技數一流;學習成績,自然應門門第一;做作業,更應不在話下,題題都會,道道順利,即使不會,一點就通。遺憾的是,這些統統是父母心中美好的預期,實際上不盡人意的情況居多。給孩子講了第二次了孩子還不懂,心理預期失敗情緒自然就難以控制,訓斥的惡語脫口就出:豬腦子!大笨驢!笨死了!
其他原因:父母脾氣急躁、沒有耐心,工作繁忙、時間緊促等等。
父母怎麼做到控制好自己的情緒呢?
首先,直面現實,做好思想準備。父母要從完美預期的幻想中清醒過來,客觀真實地認識自己的孩子:不是最聰明的神童,而是是擁有諸多缺點、待我們精心雕硺的活潑好動的孩子。
其次,要認識失控情緒的危害。吼叫訓斥非但不能解決問題,反而會干擾孩子的思維。試想,在被批評辱罵的前提下,誰的思維能正常進行?而且長期下去,會打擊孩子的自信,給孩子的心靈造成陰影。更可怕的是,“言傳身教”,讓孩子形成暴力性格。
第三、每當情緒襲來,多換位思考,或暫時離開,就能壓制自己的怒火。堅持一段時間,就會擁有平和的心態。
第四、脾氣急躁的父或母避開,由另一方輔導。
第五、實在不能控制自己情緒的父母,不要給孩子講解,讓孩子問老師去,或問哥哥姐姐等其他家庭成員。
回覆列表
感謝邀請。不做作業是母慈子孝,一做作業就雞飛狗跳,這已經成為很多家庭的常態。我作為孩子爸爸,我也陪孩子寫作業,孩子現在學前班,每天回來作業也不少,英語自然拼讀,漢語拼音,數學混合加減法等等。晚上陪孩子寫作業的時候,我和她媽幾乎沒有跟孩子雞飛狗跳的時候。因為我們跟孩子在心裡上劃清了界限。
第一,作業是留給孩子的,不是我們的,我們不替孩子去承擔本應該屬於她的焦慮。如果我們要讓孩子知道20斤大米有多重,最好的辦法就是讓孩子自己扛起來,而不是我們扛著大米然後告訴孩子有多重,孩子不理解,我們還上火。孩子不好好寫作業就是因為我們承擔了完成作業的焦慮,孩子自然就不著急了。
第二,如果孩子沒有完成作業,讓她自己去面對老師,自己去承擔沒有完成作業帶來的後果和焦慮。有一次我的孩子晚上玩的高興,忘記寫作業啦,第二天早上,我開車到了學前班門口了她才想起來。明顯感覺出來她開始慌張了。即使如此,我也送她到班級裡,讓她自己去跟老師解釋,我不會為她求情。後來再也沒發生這種情況。
總結~心裡邊界清晰,不替孩子承擔焦慮,讓孩子自己為後果負責。不為完成作業而作業,在作業中幫助孩子發展出承擔責任,面對後果,處理焦慮的能力,這就是學校作業在家庭教育中的意義!而能把學校作業轉化成這種意義的人,正是我們家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