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時光匆匆微微甜
-
2 # lxw125893
我認為,公立或私立都是社會發展的產物,最早期得教育是私立,便於因材施教,但是不具有普惠性,底層的人無緣的,階層固化。隨著社會的發展,社會演變過程中不斷底層推翻上層建築,為了維護社會的穩定,以及經濟的發展,才有公立學校的出現!然而發展到現在,人們對自身發展的要求越來越高,私立學校進一步興起,並且由於進入市場參與競爭,自身的實力得到進一步提升。公立學校普及,但動力不足,更一步促進階層固化。
老一輩是因為偏好政府的力量,覺得有政府財政保證的好。
-
3 # 果兒hong
父母老一輩的人肯定礙於面子講究穩定,考進公辦學校基本上就算屬於“鐵飯碗”了,說是正式編制的聽上去就很高大上,還可以靠自己努力考職稱漲工資;而私立學校完全靠個人能力立足,多勞多得,同級別教師工資相對公辦要高些。當然如果你有能力考進公辦學校,又有機遇被派遣到私立學校去,那絕對是天上掉下來一個大餡餅正好砸中了你
-
4 # 四月微夏
本人作為一個年輕家長,對於公立好還是私立好這件事,不敢太多評價,只能給大家分享下我身邊的真實案例
座標四線城市,本市三百萬人口左右,但私立學校包括幼兒園,起碼在十所左右,其中九年制的就有5所,學費評論一年3-4萬,大部分家長都能接受,其實十年前本市有一兩所很好的高中,歷史悠久,但就在這十年裡所有的優秀好老師全被高薪挖走,什麼概念,意思就是你想上個好大學,必須去私立的,而公交的全是些二不掛五的老師,說白了就是混退休,
我妹妹剛讀初一時還是選擇了本市公立比較好的那種,她小學成績還是不錯,可就在這樣的初中裡面學會化妝,學會早戀,學會撒謊等等,數學成績,英語平均30-40分,總分150,家長奔來打算放棄她了的,就在最後一次被同學打了的時候,她媽媽賭了一次,高價轉進私立,留級重讀,但就在期末考試人家考了130-140分,啥概念,漲了一百多其實她不笨,只是公立環境太差,沒得好好學習的,老師也不好管,得過且過的,
但進去私立,全軍事化管理,成績直線上升,現在初二了,全班前五沒得問題!這個就是公立與私立帶給我的震撼!
以上,個人觀點,也不能以偏概全,畢竟事在人為,但對於那些父母不能管的,學生自己本身不能自律的,容易被學習環境影響的娃兒確實適合私立!
-
5 # 誓死化淚浸梅心
隨著國家辦學政策的開放化,各種各樣私立學校、培訓機構的誕生如雨後春筍。有學校,就會招聘教職工,這樣一來,按照學校性質的不同,教師就分為兩類:公立學校教師和私立學校教師。
公立教師絕大部分是國家在編人員,擁有教師資格證,師範院校師範專業畢業。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師範生,都是初中高中生裡成績出類拔萃的人物,並受過系統的專業知識培訓,心理學、教育學都合格甚至優秀。後來國家不包分配了,但也源源不斷的有新人們透過特崗或者招教考試進入在編的教師隊伍。因為這個職業相對於其他行業比較穩定,就是端著人們口中的“鐵飯碗”,生活工作有規律。工作中的壓力也因人而異,積極上進的老師會給自己施加壓力,工作努力,爭當優秀;消極頹廢的老師也大有人在,混吃等死,工作上做做樣子,反正教學質量再不濟,只要不違背當地教育政策,就不會被踢出教師隊伍。總結:公立學校絕大部分教師有專業的教育教學技能,至於工作成績如何,看各人的工作態度。
私立學校的教師來源複雜,極個別的是公立老師辭職或者停薪進入私立,一部分是師範院校畢業,不在政府編制,還有一部分是非師範類但熱愛教學事業,也有個別老師沒有教師資格證卻也幹著教學的營生。但這些老師都在踏踏實實的工作著,雖然教學技能良莠不齊,但工作態度都值得點贊。因為他們如果不努力,隨時都會被解聘。當然,個別老師的教學技能,實在是不敢恭維,還有個別老師不太懂教育心理學,付出了努力,沒有得到期盼的回報。要知道,在公立,家長怕老師;在私立,老師怕學生和家長。針對個別學生的飛揚跋扈和家長的無理取鬧,個別老師還真不知道如何應對。
若論薪水報酬,公立老師看重職稱,職稱越高工資越高;私立老師看重課節,多勞多得,但每人的課節都很多,每大周(兩小周,在校時間是十一天半)平均60節課。總結:私立學校老師比公立老師更辛苦!當然,報酬也比公立老師拿得多些。我瞭解的一個私立學校,小學老師平均工資4000元,初中老師平均工資4500元,但初中要比小學每大周多上22節課。
不管在公立還是在私立,高尚點說,都是為了人民的教育事業,庸俗點說,都是為了自己的小日子,所以老師們都應該憑良心工作,做個堂堂正正的大寫的人!
-
6 # 三秋秋9
我談一下體會。我目前在一所縣城的私立初中供職,老師們工作認真,熱情很高,非常出成績。從備課、教研到課堂教學、課後反思,各項工作都是井井有序,都不馬虎,更不敢應付,因為這些內容部量化成分數計入個人績效。私立學校的體制和管理模式決立了工作效率。老師們工資除基礎工資(2000—3000)外,還有相當一部分(約一半)按課時補貼和績效發放。同一年級班主任每月班主任費(約1000)也有所不同,是與每班一個月量化考核掛鉤,學校給平均每班每月劃撥分數相同,一個月下來,各班主任就有了有差別。哪班學生違紀都按相應的分數從本班中扣除,該分與班主任費折算,所以,在班級管理上班主任非常細緻認真。這樣有了好的班風,就有了好的校風,同時促進了學風。
-
7 # 星胖老師
謝謝邀請!我本人就是一名中學教師,老家在贛北,公立學校和私立學校都有待過,剛畢業的時候感覺世界那麼大,我也想去看看。就找了個離家挺遠的地方工作,在贛南的一所民辦學校待了兩年,後來為了更好的待遇又跳到廣東一所民辦學校,而現在已經考編回家一年了,下面談談我的經歷:
我剛畢業在贛州一所民辦學校工作了兩年,一個月待遇大概三四千包住不包吃,食堂一頓飯大概五塊錢;平時會有一點福利,但加起來一年也就一千左右。平時正常課時是12節,加上兩週一次的補課平均算下來一週14節正課,外加兩個晚上的晚自習,平時正常上班期間上下午上下班各需打卡一次,每週一需早起升國旗。如果偷懶或忘打卡,一次扣五塊十塊。當時感覺和正式教師最大的區別就是無法評職稱,社保公積金都可以一樣交。
後來去了廣東一所民辦學校,也是待了兩年。這邊合同籤的是年薪十萬包吃包住,當時感覺還挺開心,因為相比上份工作漲了不少薪資。但工作後發現這邊對教師的管理以及考核評價體系相對更嚴格,平時活動沒有以前那麼自由了: 有課上課,沒課上班時間也必須待在辦公室,如果有事外出必須走請假程式,請一天以上假期會被扣除相應工資。這邊正常課時是12~16節,另外還要加週末補課和晚自習,這邊一天也是打卡四次,但漏打一次就扣200,另外作業批改量也比較大,這點讓老師挺痛苦。我當時帶3個班,平均每天都有三四節課還有一週必須批改三次以上作業,當時每天都期待週六晚上和週日的休息。在這裡工作的兩年有十幾個教師因為所教班級成績不理想而被開除,而且經常有因違反規定而被考核罰款的事,讓我感覺不如公立教師舒服。
後來我考回了家裡的公校,感覺到巨大的反差,首先這個工資差不多折了近一半,然後工作量也減了一半多,平時也不用打卡比較自由,壓力大減,可以有一些時間花在自己感興趣的事情上。只要不犯大錯也不用擔心丟工作,可以透過努力正常的晉升職稱,還有一點就是買房可以貸款到低利率的公積金。
應該說各有各的好,除發達的一二線城市外(競爭太激烈),民辦學校待遇普遍是要比公立學校好,但是壓力和工作量也相應要增加不少,看自己的選擇。
-
8 # 上海小佘網際網路
謝謝邀請!本人是 從私立學校跳出來的,可以這樣說,老一輩人對私立學校是有點成見的,第一就是穩定性的問題,覺得公立學校是體制內事業單位,金飯碗;第二呢,就是對教育行業屬性認識,覺得還是公立的好,其實回看歷史上的大部分時候,除了翰林院這些由政府主導的大學級別的學堂,其他也是以私立學校為主。
在上海流傳著這樣的一句話,小學初中不進民辦,早晚大學要讀民辦。言下之意就是小學,初中民辦教育的教學質量更高,如果小時候基礎打不好,只能最多進一個民辦大學讀書了。首先不得不說,除了高中以外,私立的中小學在上海的教育和升學質量遠遠超過公立學校。市場經濟主導下的私立學校,必須透過打出成績來,來吸引生源,招不到生源就意味著虧損。所以學校裡面的領導對我們要求可以用“非人”來形容。不僅作業批改量大,各種流程的備案登記,以及對學生生活行為上的管理都要考考核。根本不存在網上流傳的讓家長改作業的這種情況。畢竟家長老人家是我們的意識父母啊。
當然在上海這樣的大城市,在私立學校的工資也是很可觀的,另外一點就是客觀的講(希望各位不要噴我),相對於大部分公立學校的家長和學生,私立學校的學生和家長素質的確要好一些。特別是因為公立學校開始招收外來務工子女的孩子,有些農民工家庭的生活習慣,和普通老百姓還是不太一樣的,所以在上海凡是家裡有點關係,和錢的都想辦法把孩子往私立小學,初中塞。
當然,高中的情況就有些不一樣了,暫時來看公立的高中的教師資源還是優於私立高中的。畢竟高中老師壓力大,所以收入也還可以,所以私立學校很難挖動公立高中的老師,另外老師選擇學校也看生源,由於中考制度放在這邊,大部分好的生源還是流入到公立學校當中去了(省,市重點學校)。畢竟生源越好,基礎越好,越容易出成績,那樣老師的名氣也會比較好(後面麼,大家就懂的了)。
以上內容僅供參考,畢竟每個人情況不一樣,我也只能就我工作過的上海舉例來說下,別的城市也不太確信到底是怎麼樣的。
-
9 # 徒留紙上
我就是一名老師,小學中學老師都當過,現在是一名小學老師。更巧的是私立公立都待過。
首先說說我的經歷吧。大學畢業就進入一所中學當代課老師,因為沒有考起編制,所以只能代課。兢兢業業的工作了一年,學生成績也很不錯,最終還是被關係戶給擠下去了。畢業一年就失業,對公立學校代課老師的職位深惡痛絕,一度差點就不想當老師了。後來就決定轉戰私立學校,因為工作經驗不足,學歷不算高,最終就只去了一所打工子弟學校。學校的條件很落後,老闆對學校的投入經費也很少,總是摳摳摳,學生生源也差,工作起來也還是很痛苦,但唯一覺得好的就是大家的身份都一樣,沒什麼等級之分。生了孩子後,就又去了一所更好的也就是貴族私立學校,工資雖然要高一點,但壓力非常大,對老師實行末尾淘汰制,感覺領導都不怎麼尊重老師,心理太煎熬就辭職了。後面我又考取了隔壁市的一所農村小學的編制,但離家太遠,孩子太小,最終忍痛放棄了。但為了養家餬口,最後又來到了現在的小學當派遣制老師,由於有了前幾次的經歷,始終都沒有什麼安全感。
再說說這個問題吧。
父輩們肯定是希望我們就在公立學校當有編制的老師,這樣風吹不著,雨淋不著,寒暑假,穩定,壓力小。但這都是沒有當老師所看到的假象,現在學校的老師壓力都很大,領導天天催著老師交所謂的高大上實則沒有任何作用的課題,論文。還要隨時準備公開課,賽課。當然還要上課,改作業,管理學生。各種事情多得不像外面的人總說老師每天只上兩節課那麼悠閒,累只有老師自己知道。
去私立學校當老師我個人認為相對於公立學校來說更單純,沒有那麼多課題,論文寫,目標只有一個,把學生的成績給提起來,這樣家長才更願意拿出幾萬元一年的學費,當然老師的工資待遇也要高很多,但是壓力太大,工作時間也是很長的。從早上七點到晚上十點,這個時間段老師都是屬於學校的。所以一般人是受不了的。父輩們更是覺得私立學校的老師都不是正式的,不算真正的老師,不屬於鐵飯碗。
特崗就是學校所處的位置偏遠,生活條件差,很容易就獻身在那個地方了,回城市的機會很少,所以父輩不願意讓子女去那兒。
而我的父母觀念有點不一致,我父親就希望我能穩穩當當的在公立學校當老師,而我母親就覺得哪裡能掙錢就去哪兒,穩定一下當然最好。只是我想說,再給我一個機會,我什麼學校的老師都不想當。
回覆列表
目前,社會上各級各類的私立學校數量比較多,具體可以分類為高等民辦高校和基礎中小學校。特別是各地方私立中小學校教育是社會教育資源的一部分,雖然基礎私立學校的收費比較高,但因為私立學校所承擔的教育功能、較為完備教育設施、教育師資力量等在當前公辦中小學緊缺的教育資源配置的現狀的對比之下,私立基礎學校教育發揮了巨大的作用,所以私立中小學逐漸被人們所認同。
在一些大中小城市,一般各級各類基礎學校數量都比較短缺,而且老百姓居住地(戶籍)域轄區之內的學校對於適齡學前兒童的入學報到註冊是都有一定條件的。例如規定“以戶籍為原則,以住房為輔的劃片就近入學”,部分在轄區內居住的住戶雖然有住房,但沒有戶籍,部分學前適齡兒童不得不選擇一些私立學校就讀;還有部分地域因為公辦學校數量嚴重短缺,教育主管部門不得不將私立學校納入統一管理範疇,組織實施對私立學校統一招生,但私立學校的政策管理仍然由私立學校自主管理執行。
對於大部分私立基礎教育中小學校是以盈利為目的辦學模式執行,私立中小學校的教師招聘、制度建設、機構設定、體制執行等由學校自己規劃,按照公立學校的辦學模式學生制定管理章程進行全面規劃。私立學校的教師招聘制定標準由學校自己規定,教師日常的課時量都比較大,而且對於教師的業務能力和授課水平要求比較高,不容得教師出現一絲工作失誤或者存在消極怠工的狀態,管理也比較嚴格;私立學校的工資福利待遇水平具體要根據學校的財政收支狀況以及教師的工作量具體來決定在一些大城市,部分私立學校教師人員更替每年都很頻繁,嚴苛的管理制度和繁重的教學工作量讓教師不堪重負,身心疲憊,而且每學期結束之後隨時有被辭退的可能性。
相反公立基礎學校的教師狀況比較好,當前被社會上人們認為“鐵飯碗”,雖然教師的工資福利待遇水平還比較低,但教師的各種工資福利根據當地經濟發展水平以及地域差異各有不同,但公立學校教師職業的發展歷史程序比較長遠,公立學校的教師工作環境比較寬鬆,教師制度管理也相對比較具有自由空間;公立學校的教師根據國家政策享受相關工資福利制度改革和支撐評定製度,可以根據自己的工作能力和個人願望進行學校地域環境的調整;大多數教師的課時量比較適中,教師可以根據自身的身體條件等因素自主申請帶課量,減少帶課量並不會影響工資福利。
所以,當前大多數老一輩人對於公立學校存在和執行制度管理建設的認識比較一直比較持久和長遠,公立學校的教師形象在人們心目中的影響力永遠存在,無論當前社會上個別人對於教師職業並不怎麼看好,但公立學校教師一直被認為是穩定的職業,特別是在老一輩人們的心理被認為是“吃公家飯的政府工作人員”,被認為是“正當的職業” ;而私立學校的發展歷程並不長遠,是教育時代發展過程中衍生出的新產物、新事物,其執行過程和發展基礎大部分老一輩人並不是很瞭解,對於私立學校的認同感不強,所以老一輩人反對子女去私立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