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想說什麼都行,我只是想長長知識。
4
回覆列表
  • 1 # 寂寥繁華

    既然說什麼都行,那我就談談——哲學與人生:我的信仰,我的宗教。

    人不一定是宗教的,但是他一定是哲學的。——馮友蘭《中國哲學簡史》

    1

    與博友的交流,最大的益處是啟迪思想,改變成見。前幾天在與一位博友交流時,對博友的一句話印象深刻:“在世幾十年,本的是真;少涉心,涉心,傷不起。”

    博友的這句話,理解起來並不難,用老百姓的話說就是:“沒心沒肺活著不累。”不過,能否做到又是另外一回事。

    博友的這句話,其實包含著一個哲學觀點,這個觀點就是二元論。

    把世界分成兩個部分,一個是我們自己的心靈,一個是心靈之外的部分。這種觀點就叫作“二元論”:心靈一個元,外界一個元,一共二元。這兩個元是相互獨立的、平等的,雖然可以互相影響,但誰也不能完全決定另一個。

    2

    大部分人都會覺得,哲學問題總是縹緲虛無,但其實許多哲學觀點對於我們的現實生活有很大的影響。比如二元論,對於文明的真實人生也是有著切實的幫助。

    不可否認的是,二元論很容易被我們接受。雖然有許多哲學家們對此有所反駁,比如唯物論,但是從普通人的感覺來說,把自己的心靈想象成一個事物,把外部世界想象成另一個事物,這是很自然很容易做到的事。

    二元論有一個比較庸俗的用法,那就是它可以幫助我們有效地躲避痛苦。按照二元論的觀點,我們的精神世界是獨立的,那麼外部世界對我們的影響僅僅在於感官體驗,其餘的精神體驗都屬於我們自己的心理活動。

    比如說,有人打了你一下,這個事件對你只有兩個影響:肉體上的疼痛是感官體驗;隨之而來的屈辱是心理活動。這也就是說,遇到的所有痛苦都可以分成兩類:感官上的和精神上的。

    相對於感官上的,更多的是精神上的痛苦。

    感官上的痛苦並不難忍受。因為感官體驗是相對的,快樂得到的越多,人對快樂就越不敏感,就越難以忍受痛苦,反之亦然。這就好比富翁吃魚翅不會覺得多快樂,但是餓上他幾天,他吃一口飽飯就能感到無上幸福。所以只要不是即將死亡,忍受感官上的痛苦總會給我們帶來一定的回報。並且,當我們把自己的心靈想象成獨立於外部世界的時候,那麼感官上的痛苦就會被歸為一些非常簡單的精神刺激:疼痛、飢渴之類。當你集中精神專門應對它們的時候,就容易感到麻木且更能忍受。

    在客觀世界裡,人的力量終究有限,再厲害的人都無法保證自己永不受苦。而在精神世界裡,只要意志堅定,自己就是王。或者是像魯迅先生筆下的阿Q,透過意淫幻想,來保證在精神世界裡不受傷害。

    當然,不同的人對此會有不同的評價:說得好聽,這就是“他強由他強,清風拂山岡”,說得不好聽,這就是自欺欺人的阿Q了。

    3

    有博友問我的信仰是什麼。我想了想,結論是:我沒有純粹的宗教信仰;但我信奉儒釋道里面的一些哲學思想或哲學智慧。

    哲學是智慧之學,而智慧實質上是適應人更好地生存和發展所形成和發展起來的人的特有能力, 它的使命也是要使人能在艱難的生存競爭中有效地保護自己, 豐富自己,發展自己, 獲得需要滿足, 實現自我價值。而宗教裡面也應該充滿智慧,否則,為何要信?如果信,也是偏執的迷信。

    從智慧中引申出三種德性,這是古希臘哲學家德漠克利特所指出的:很好地思想, 很好地說話, 很好地行動。

    注重整體觀照——妥善處理個體與整體、區域性與全部、眼前與長遠、私利與公益、情感與理智、物質(物慾)與精神(心靈)這些人生基本關係的能力。注重從根本上認識和處理問題,在認識和處理各種問題時兼顧到各方面,立足於根本、著眼於總體認識和處理問題, 切忌顧此失彼, 抓住一點, 不及其餘。

    恪守推己及人——“己所不欲, 勿施於人” , 也就是時時事事處處想到別人像自己一樣也是人, 也有與自己一樣的自由、權利和追求, 這一切都應該得到尊重, 切忌強人所難, 把自己不想要的、不想做的強加給別人。這也就是康德所說的, 你要這樣的行動:使你的行為所遵循的準則成為每一個人都能遵循的普遍法則。

    踐行中庸之道——為人處事要遵循中道原則, 無過無不及, 力求做到恰如其分, 合情合理, 切忌走極端, 無所顧及。

    既入世又出世——以積極的態度追求成功,同時又要以超然的態度對待追求的結果, 適度淡化對功名利祿的佔有, 切忌成為福利的奴隸, 成為貪慾的奴隸。或者說, 既進取又超脫, 既重視物質追求又重視精神超越, 既關注眼前境遇又關注終極狀況。

    人生中認定的理,只要持續不斷地堅持下去,這大概就可以稱其為信仰了。

    4

    科學、藝術、宗教等也關注人類的生存、自由和未來, 關注人類的幸福。但是, 科學是理性之學, 藝術是靈感之學, 宗教是信仰之學, 它們都不是關於智慧的學問。這些東西對於人類生活乃至幸福也許都是必需的, 但它們都不是最佳的人類幸福之路。對其中任何一種的偏執都可能使人誤人歧途, 因為它們雖然能成為一些人甚至全人類所需要的, 這些所需要的也許是幸福所需要的, 但不能給人類以真正的智慧, 因而不能僅透過它們使人類真正走上幸福之路。

    今天人們公認科學是一把雙刃劍, 可以給人類造福, 但也可以傷害甚至毀滅人類。藝術可以使人類生活更浪漫、更富有激情, 但浪漫和激情之後可能是痛苦和無聊。今日世界上有許多人把宗教看作是自己擺脫痛苦、尋求解脫以達到幸福的道路。果真如此嗎?偏執於信仰的宗教就像偏執於工具理性的科學一樣是有問題的。宗教能使人解脫, 但並不一定能使人幸福, 正如科學能使人享受, 但並不一定能使人幸福一樣。

    透過哲學而熟悉的價值, 比透過宗教而獲得的價值更高, 甚至要純粹得多, 因為後者混雜著想象和迷信。正因為如此, 馮友蘭先生斷言:“在未來的世界, 人類將要以哲學代替宗教。”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5個月寶媽要不要去上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