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方面要讓他知道:如果有點想要尿尿感覺的時候就要告訴爸爸媽媽或是身邊照顧他的人,不要等到憋不住的時候再說。 另一方面大人要掌握一下他尿尿的頻率,及時問一問,比如給他喝水之後,過一段時間就提醒他要不要尿尿等。 總之這段時間大人要多費點心,有的小孩在兩歲以後就慢慢地會自己小便,晚上也能自己起夜,但每個孩子的狀況都不盡相同,有的小孩會比較晚一些,也是正常的,不必過份擔心。 再有就是天冷的時候,晚上睡覺前不要喝過多的水份,如果要喝奶的話,可以稍稍提前半小時喝,睡前再把一個尿,半夜的時候再把一次就差不多了。還有一點就是進食時間要規律,這樣大小便都會比較規律一些,如果發現小孩的小便特別多,那就要適當減少水的飲用。 大多數孩子,到一週歲半,白天已經不再尿褲子了;到兩週歲半,晚上就不再尿床了。如果孩子過了五週歲,白天還要尿褲子,晚上還要尿床,稱為遺尿。 引起遺尿的原因通常有: 遺傳因素:如果父母雙方小時候均患遺尿,其子女遺尿敲發病率約為77%;如果父母中有一人小時候患遺尿,其子女途尿的發病率約為44%。 膀胱容量小:上海楊浦區中心醫院對遺尿兒童進行膀胱B型超聲波檢查發現,他們的膀胱容量均不同程度地小於正常兒童,平均要小50%。 睡眠過深:遺尿的兒童晚上都睡得很深,叫也叫不醒,即使叫醒了,往往也還是迷迷糊糊,尿了床也不知道。由於睡得太深,以至於大腦不能接受來自膀胱的尿意,因而發生遺尿。 心理因素:親人的突然死亡或受傷、父母吵架或離異、母子長期分離、黑夜恐懼受驚等原因均可導致孩子遺尿。 排尿習慣訓練不當:有的家長給孩子使用尿布的時間過長,使孩子不能養成自己控制排尿的習慣。有的家長把孩子喚醒以後,讓他坐在便盆上,邊玩邊撒尿,最後,也沒有看看孩子是否已經小便了,就把孩子往床上一抱。這樣,孩子就不可能把排尿與坐便盆聯絡起來構成條件反射。 父母要幫助孩子進行一定治療,包括: 要求孩子定時睡覺(一般在晚上9點)。 去廁所:睡前,一定要求孩子去廁所小便,不要在床邊放痰盂。因為去廁所小便可以使孩子建立“到廁所去小便”的條件反射。 開鬧鐘:臨睡前把鬧鐘定在11點,放在孩子的耳朵邊上。一般在最初的一兩個月裡,鬧鐘是叫不醒孩子的,仍要媽媽去叫,大約經過3個月左右,鬧鐘就可以把孩子叫醒。為什麼鬧鐘要定在11點呢?因為絕大多數尿床孩子的首次尿床時間都是在入睡後的最初3個小時以內,所以要提前1個小時(11點)叫醒孩子。 少喝水:要求孩子睡前(一般從晚飯後開始)不要喝水、不吃水果,目的在於減少尿量。 別興奮:在孩子睡覺前,家長不要逗引孩子,不要讓孩子看驚險的電影或電視,也不要給孩子講會使他“激動”的故事。因為睡前過於興奮,孩子就會睡得很深,容易尿床。 定時叫醒孩子(一般在晚上11點)。應注意: 要醒透:不僅要叫醒孩子,而且一定要使孩子徹底醒“透”,否則就會尿不乾淨,後半夜就容易尿床。 去廁所:在孩子醒“透”以後,不管天氣有多冷,一定要讓孩子去廁所小便,決不可以尿在床邊的痰盂裡。這樣做,一方面孩子從床邊走到廁所,有助幹醒得更“透”一些;另一方面也有助於使孩子建立起“到廁所去小便”的條件反射。 父母陪伴:這樣做的目的在於瞭解孩子小便的情況:是否尿了?尿得是否乾淨? 父母先尿:目的是誘導孩子小便,有利於孩子尿得更乾淨些。 一般來說,經過上述“家庭心理治療”,大約3-6個月以後,大多數的孩子就不會再遺尿了。 18個月以下的寶寶幾乎不可能學會使用便盆。父母應該知道,隨著寶寶膀胱能夠容納的尿液增多,以及大便次數的減少,寶寶對排便的控制能力會逐漸增強。寶寶控制大小便的次序大致上是這樣的:夜間控制大便一一白天控制大便一一白天控制小便一一最後是夜間控制小便。一般來說,女孩學會控制大小便要比男孩早,但也有例外。多數孩子是在2~3歲之間學會控制大小便的。你究竟該在什麼時候開始訓練寶寶使用便盆?要視實際情況而定,不要盲目。訓練前的準備工作一一讓孩子瞭解自己的身體,增強排便意識,克服畏懼心理。應該讓孩子瞭解自己的身體,比如,把孩子身體的各部分,包括人體的排洩部位教給孩子,並告訴他它們各自的名稱和功能,一定要讓孩子明白大小便是從哪裡排出來的。讓寶寶看你(最好是同性的父親或母親)是怎樣大小便的,你可以做得儘量自然一些;隨後,讓孩子學會用語言或手勢告訴父母他們要大小便(說話晚的孩子可多用手勢)。同時,教給孩子比較多的表達方式和詞彙:上廁所、大便、小便、解手、拉屎、尿尿等等。許多寶寶不到1歲時,就能發出他要排便的訊號了。此時,你應儘量早些發現寶寶正在排洩的跡象。比如他忽然安靜下來,或者小臉憋得通紅等等。這時,你應及時把這件事說給孩子聽,例如“小明就要拉屎了”“小芳就要尿尿了”“好,讓媽媽來幫你換一塊尿布”。當孩子大一些時,他可能告訴你,或者示意你他尿褲子了。你要立即對他的做法給予表揚,並馬上給他換一塊尿布。你可以透過經常檢查孩子的尿布是否溼了,來加快孩子學會辨別尿布乾溼的程序。你也可以讓孩子自己摸一下尿布,如果他能正確說出尿布是幹還是溼,是乾淨的還是髒的,就表揚他。另一方面,你應該適時地教會孩子如何把內褲拉下來並穿上。他做對時,別忘了及時表揚他。這樣,過不了多久,你就能訓練他脫複雜一些的衣褲了。切記,不要用太難的動作把孩子搞得垂頭喪氣,要允許孩子想練習多少遍就練習多少遍,直到學會為止。以上的準備工作就緒後,你就要觀察你的孩子究竟可以連續幾小時不尿溼褲子,他是不是每天只大便幾次,而不是一會兒拉一點點?如果真是這樣的話,那麼他已經有控制大小便的能力了,你可以進行真正的排洩訓練了。值得一提的是,有些孩子由於天生膽小,會害怕抽水馬桶的聲音,或擔心會掉進水裡。因此,你在開始教孩子上廁所前,首先要幫助孩子克服恐懼心理。你可以有意讓孩子替你衝馬桶,使他習慣看到糞便被衝下去。有些專家還建議,父母可設計一種“儀式”;沖水肘,握著孩子的小手向穢物揮手再見。另外,也可以讓孩子練習在馬桶或便池座椅上坐一會兒,讓他明白,他不會像大便一樣被水沖走。正式訓練的關鍵一一不要對孩子施加壓力,選擇好時機和方法,以鼓勵為主。專家據調查發現,大約有80%的孩子能夠在2歲到2歲半之間學會自己上廁所,他們尿褲子、尿床的次數每週不會超過一次,20%的孩子則學得慢一點,有的是在3~4歲時學會使用便盆的,有的在4歲以後才學會。所以,專家提醒父母一定要有足夠的耐心,不可為此而傷害了那些性格內向、過於敏感的孩子。你不妨先讓孩子一天蹲兩次便盆,對於大便已有規律的孩子,使用這種方法最好。在孩子通常的大便時間裡,讓他在便盆上坐一會兒。孩子坐在便盆上時,可以用好的玩具“慰勞”他一下。開始時,他乖乖地坐在便盆上就能得到獎勵,以後他得把大便排到便盆裡才能得到獎勵。整個訓練過程大概需要幾個月時間。下面,讓我們來摸擬一下,如果你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在一週內學會自己上廁所,你不妨按下面的方法和步驟試一下。(1).選擇時機。找一個你和家裡人都不太忙的日子,把第一天定為開始訓練的“好日子”。如果你要上班的話,從週末開始比較好,如果你不上班,週一也許是最好的。(2)灌輸意識讓孩子意識到一件重大的事情就要發生,告訴孩子他將從哪天開始要像大人一樣使用便盆(馬桶)了。告訴孩子因為他要使用便盆,所以他可以穿漂亮的開襠褲,這可以激發孩子學會“大小便”的積極性。(3)購買廁所用品和獎品。為孩子選購一個便盆。你可以帶他去商店,讓他幫助你挑選。把它包裝好作為在“好日子”送給孩子的禮物。買幾條比孩子平時穿的褲子大一兩號的開襠褲,便於孩子穿脫褲子。另外買一些孩子平時想要的玩具。(4).訓練開始。訓練第一天,鄭重地把禮物一一便盆和開襠褲送給孩子,認真地給孩子穿上開襠褲,讓他好好照鏡子,並給他拍一張穿上新褲子的照片。把多餘的尿布處理掉,告訴孩子他只能在午睡和晚上睡覺時才能用尿布。教孩子拉下褲子,在便盆上坐一會兒,再提起褲子。然後表揚他,並送給他一份禮物。不管孩子表現如何,一週之內你都要堅持不讓孩子用尿布,鼓勵他用便盆。(5).發獎品。每當孩子在便盆上拉了大便,哪怕是一點點,你也要表揚他,給他玩一下新買的玩具,並留下一件小獎品。他在其他時候想玩新玩具的話,就告訴他只有在他用過便盆後才可以玩。(6)對孩子出現的反覆要有思想準備。孩子不可能一下子學會上廁。所以他偶爾還會尿溼褲子,這時不要訓斥和批評孩子。但是,如果孩子經常尿褲子,甚至有增加的趨勢,你就不得不讓他在每次尿褲子後多做一會兒坐便盆的練習;如果孩子反抗,你還要讓他坐在那裡,直到他不再鬧為止。(7)逐漸停止獎勵。父母常犯的錯誤,就是太急於停止獎勵。即使訓練周已結束,孩子做得相當好了,也要繼續表揚和獎勵孩子。這對鞏固培養孩子的優良行為很重要。因此,你只能逐漸減少獎勵次數,或改為不定期獎勵,但有時要給一些“大獎”。寶寶排洩問題解決好了,可能會幫了你一個大忙呢。寶寶在排尿前一般會有一些反應,父母只要仔細觀察,就會掌握其規律。有的寶寶在排尿前有暫時的愣神兒或打顫,此時父母及時把尿成功率較高。訓練把尿主要是依賴條件反射的形成,把尿時,家人要發出“噓…噓…”的聲音作為條件訊號,並要注意把尿的姿勢。如果每次把尿都有固定的位置,則更利於條件反射的形成經過多次反覆後,當把尿的聲音訊號和動作訊號出現時,寶寶就知道了。訓練把尿,要掌握規律,不可頻繁地或強制性地把尿。每天定時大便,能逐漸使寶寶的消化排洩功能規律化,一般是從1-2個月就可以開始訓練寶寶排大便的習慣。寶寶排大便多在早晨或進食後不久,家人可以發出:“嗯…嗯…”的聲音作為排便訊號,經過多次訓練也可形成條件反射。另外,寶寶生性倔強,常常拒絕把屎把尿,父母應根據自己寶寶的具體情況進行排洩訓練,要有耐心、持之以恆,不可操之過急。如寶寶情況正常,一般問題不大。
一方面要讓他知道:如果有點想要尿尿感覺的時候就要告訴爸爸媽媽或是身邊照顧他的人,不要等到憋不住的時候再說。 另一方面大人要掌握一下他尿尿的頻率,及時問一問,比如給他喝水之後,過一段時間就提醒他要不要尿尿等。 總之這段時間大人要多費點心,有的小孩在兩歲以後就慢慢地會自己小便,晚上也能自己起夜,但每個孩子的狀況都不盡相同,有的小孩會比較晚一些,也是正常的,不必過份擔心。 再有就是天冷的時候,晚上睡覺前不要喝過多的水份,如果要喝奶的話,可以稍稍提前半小時喝,睡前再把一個尿,半夜的時候再把一次就差不多了。還有一點就是進食時間要規律,這樣大小便都會比較規律一些,如果發現小孩的小便特別多,那就要適當減少水的飲用。 大多數孩子,到一週歲半,白天已經不再尿褲子了;到兩週歲半,晚上就不再尿床了。如果孩子過了五週歲,白天還要尿褲子,晚上還要尿床,稱為遺尿。 引起遺尿的原因通常有: 遺傳因素:如果父母雙方小時候均患遺尿,其子女遺尿敲發病率約為77%;如果父母中有一人小時候患遺尿,其子女途尿的發病率約為44%。 膀胱容量小:上海楊浦區中心醫院對遺尿兒童進行膀胱B型超聲波檢查發現,他們的膀胱容量均不同程度地小於正常兒童,平均要小50%。 睡眠過深:遺尿的兒童晚上都睡得很深,叫也叫不醒,即使叫醒了,往往也還是迷迷糊糊,尿了床也不知道。由於睡得太深,以至於大腦不能接受來自膀胱的尿意,因而發生遺尿。 心理因素:親人的突然死亡或受傷、父母吵架或離異、母子長期分離、黑夜恐懼受驚等原因均可導致孩子遺尿。 排尿習慣訓練不當:有的家長給孩子使用尿布的時間過長,使孩子不能養成自己控制排尿的習慣。有的家長把孩子喚醒以後,讓他坐在便盆上,邊玩邊撒尿,最後,也沒有看看孩子是否已經小便了,就把孩子往床上一抱。這樣,孩子就不可能把排尿與坐便盆聯絡起來構成條件反射。 父母要幫助孩子進行一定治療,包括: 要求孩子定時睡覺(一般在晚上9點)。 去廁所:睡前,一定要求孩子去廁所小便,不要在床邊放痰盂。因為去廁所小便可以使孩子建立“到廁所去小便”的條件反射。 開鬧鐘:臨睡前把鬧鐘定在11點,放在孩子的耳朵邊上。一般在最初的一兩個月裡,鬧鐘是叫不醒孩子的,仍要媽媽去叫,大約經過3個月左右,鬧鐘就可以把孩子叫醒。為什麼鬧鐘要定在11點呢?因為絕大多數尿床孩子的首次尿床時間都是在入睡後的最初3個小時以內,所以要提前1個小時(11點)叫醒孩子。 少喝水:要求孩子睡前(一般從晚飯後開始)不要喝水、不吃水果,目的在於減少尿量。 別興奮:在孩子睡覺前,家長不要逗引孩子,不要讓孩子看驚險的電影或電視,也不要給孩子講會使他“激動”的故事。因為睡前過於興奮,孩子就會睡得很深,容易尿床。 定時叫醒孩子(一般在晚上11點)。應注意: 要醒透:不僅要叫醒孩子,而且一定要使孩子徹底醒“透”,否則就會尿不乾淨,後半夜就容易尿床。 去廁所:在孩子醒“透”以後,不管天氣有多冷,一定要讓孩子去廁所小便,決不可以尿在床邊的痰盂裡。這樣做,一方面孩子從床邊走到廁所,有助幹醒得更“透”一些;另一方面也有助於使孩子建立起“到廁所去小便”的條件反射。 父母陪伴:這樣做的目的在於瞭解孩子小便的情況:是否尿了?尿得是否乾淨? 父母先尿:目的是誘導孩子小便,有利於孩子尿得更乾淨些。 一般來說,經過上述“家庭心理治療”,大約3-6個月以後,大多數的孩子就不會再遺尿了。 18個月以下的寶寶幾乎不可能學會使用便盆。父母應該知道,隨著寶寶膀胱能夠容納的尿液增多,以及大便次數的減少,寶寶對排便的控制能力會逐漸增強。寶寶控制大小便的次序大致上是這樣的:夜間控制大便一一白天控制大便一一白天控制小便一一最後是夜間控制小便。一般來說,女孩學會控制大小便要比男孩早,但也有例外。多數孩子是在2~3歲之間學會控制大小便的。你究竟該在什麼時候開始訓練寶寶使用便盆?要視實際情況而定,不要盲目。訓練前的準備工作一一讓孩子瞭解自己的身體,增強排便意識,克服畏懼心理。應該讓孩子瞭解自己的身體,比如,把孩子身體的各部分,包括人體的排洩部位教給孩子,並告訴他它們各自的名稱和功能,一定要讓孩子明白大小便是從哪裡排出來的。讓寶寶看你(最好是同性的父親或母親)是怎樣大小便的,你可以做得儘量自然一些;隨後,讓孩子學會用語言或手勢告訴父母他們要大小便(說話晚的孩子可多用手勢)。同時,教給孩子比較多的表達方式和詞彙:上廁所、大便、小便、解手、拉屎、尿尿等等。許多寶寶不到1歲時,就能發出他要排便的訊號了。此時,你應儘量早些發現寶寶正在排洩的跡象。比如他忽然安靜下來,或者小臉憋得通紅等等。這時,你應及時把這件事說給孩子聽,例如“小明就要拉屎了”“小芳就要尿尿了”“好,讓媽媽來幫你換一塊尿布”。當孩子大一些時,他可能告訴你,或者示意你他尿褲子了。你要立即對他的做法給予表揚,並馬上給他換一塊尿布。你可以透過經常檢查孩子的尿布是否溼了,來加快孩子學會辨別尿布乾溼的程序。你也可以讓孩子自己摸一下尿布,如果他能正確說出尿布是幹還是溼,是乾淨的還是髒的,就表揚他。另一方面,你應該適時地教會孩子如何把內褲拉下來並穿上。他做對時,別忘了及時表揚他。這樣,過不了多久,你就能訓練他脫複雜一些的衣褲了。切記,不要用太難的動作把孩子搞得垂頭喪氣,要允許孩子想練習多少遍就練習多少遍,直到學會為止。以上的準備工作就緒後,你就要觀察你的孩子究竟可以連續幾小時不尿溼褲子,他是不是每天只大便幾次,而不是一會兒拉一點點?如果真是這樣的話,那麼他已經有控制大小便的能力了,你可以進行真正的排洩訓練了。值得一提的是,有些孩子由於天生膽小,會害怕抽水馬桶的聲音,或擔心會掉進水裡。因此,你在開始教孩子上廁所前,首先要幫助孩子克服恐懼心理。你可以有意讓孩子替你衝馬桶,使他習慣看到糞便被衝下去。有些專家還建議,父母可設計一種“儀式”;沖水肘,握著孩子的小手向穢物揮手再見。另外,也可以讓孩子練習在馬桶或便池座椅上坐一會兒,讓他明白,他不會像大便一樣被水沖走。正式訓練的關鍵一一不要對孩子施加壓力,選擇好時機和方法,以鼓勵為主。專家據調查發現,大約有80%的孩子能夠在2歲到2歲半之間學會自己上廁所,他們尿褲子、尿床的次數每週不會超過一次,20%的孩子則學得慢一點,有的是在3~4歲時學會使用便盆的,有的在4歲以後才學會。所以,專家提醒父母一定要有足夠的耐心,不可為此而傷害了那些性格內向、過於敏感的孩子。你不妨先讓孩子一天蹲兩次便盆,對於大便已有規律的孩子,使用這種方法最好。在孩子通常的大便時間裡,讓他在便盆上坐一會兒。孩子坐在便盆上時,可以用好的玩具“慰勞”他一下。開始時,他乖乖地坐在便盆上就能得到獎勵,以後他得把大便排到便盆裡才能得到獎勵。整個訓練過程大概需要幾個月時間。下面,讓我們來摸擬一下,如果你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在一週內學會自己上廁所,你不妨按下面的方法和步驟試一下。(1).選擇時機。找一個你和家裡人都不太忙的日子,把第一天定為開始訓練的“好日子”。如果你要上班的話,從週末開始比較好,如果你不上班,週一也許是最好的。(2)灌輸意識讓孩子意識到一件重大的事情就要發生,告訴孩子他將從哪天開始要像大人一樣使用便盆(馬桶)了。告訴孩子因為他要使用便盆,所以他可以穿漂亮的開襠褲,這可以激發孩子學會“大小便”的積極性。(3)購買廁所用品和獎品。為孩子選購一個便盆。你可以帶他去商店,讓他幫助你挑選。把它包裝好作為在“好日子”送給孩子的禮物。買幾條比孩子平時穿的褲子大一兩號的開襠褲,便於孩子穿脫褲子。另外買一些孩子平時想要的玩具。(4).訓練開始。訓練第一天,鄭重地把禮物一一便盆和開襠褲送給孩子,認真地給孩子穿上開襠褲,讓他好好照鏡子,並給他拍一張穿上新褲子的照片。把多餘的尿布處理掉,告訴孩子他只能在午睡和晚上睡覺時才能用尿布。教孩子拉下褲子,在便盆上坐一會兒,再提起褲子。然後表揚他,並送給他一份禮物。不管孩子表現如何,一週之內你都要堅持不讓孩子用尿布,鼓勵他用便盆。(5).發獎品。每當孩子在便盆上拉了大便,哪怕是一點點,你也要表揚他,給他玩一下新買的玩具,並留下一件小獎品。他在其他時候想玩新玩具的話,就告訴他只有在他用過便盆後才可以玩。(6)對孩子出現的反覆要有思想準備。孩子不可能一下子學會上廁。所以他偶爾還會尿溼褲子,這時不要訓斥和批評孩子。但是,如果孩子經常尿褲子,甚至有增加的趨勢,你就不得不讓他在每次尿褲子後多做一會兒坐便盆的練習;如果孩子反抗,你還要讓他坐在那裡,直到他不再鬧為止。(7)逐漸停止獎勵。父母常犯的錯誤,就是太急於停止獎勵。即使訓練周已結束,孩子做得相當好了,也要繼續表揚和獎勵孩子。這對鞏固培養孩子的優良行為很重要。因此,你只能逐漸減少獎勵次數,或改為不定期獎勵,但有時要給一些“大獎”。寶寶排洩問題解決好了,可能會幫了你一個大忙呢。寶寶在排尿前一般會有一些反應,父母只要仔細觀察,就會掌握其規律。有的寶寶在排尿前有暫時的愣神兒或打顫,此時父母及時把尿成功率較高。訓練把尿主要是依賴條件反射的形成,把尿時,家人要發出“噓…噓…”的聲音作為條件訊號,並要注意把尿的姿勢。如果每次把尿都有固定的位置,則更利於條件反射的形成經過多次反覆後,當把尿的聲音訊號和動作訊號出現時,寶寶就知道了。訓練把尿,要掌握規律,不可頻繁地或強制性地把尿。每天定時大便,能逐漸使寶寶的消化排洩功能規律化,一般是從1-2個月就可以開始訓練寶寶排大便的習慣。寶寶排大便多在早晨或進食後不久,家人可以發出:“嗯…嗯…”的聲音作為排便訊號,經過多次訓練也可形成條件反射。另外,寶寶生性倔強,常常拒絕把屎把尿,父母應根據自己寶寶的具體情況進行排洩訓練,要有耐心、持之以恆,不可操之過急。如寶寶情況正常,一般問題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