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凡人丹心
-
2 # 圓夢三農
按理說,有機食品是供不應求的,為何會出現虧本經營不下去的問題那,簡單來講是供需脫節,生產者和消費者沒有對接上來,廣大消費者要買有機食品不知道上哪兒買,也不知道哪裡才是真的。信任危機越發嚴重,隨便一個食品貼上有機二字,就要賣有機的價格,當老百姓上幾次當後就再也不信任了。
淺談農創青年對有機農業的幾點看法:
1.建立廣大消費者對農戶的信任,信任是需要培養的,只有建立在客戶對產品對生產者足夠信任的基礎上,有機產品才能長久發展。
3.找準定位,找對市場。農場要建在靠近城市接近市場的地方,找對消費人群,對有消費需求和慾望的人群為主,可以和高檔小區,醫院,幼兒園,中老年退休幹部等做為潛在消費物件。
4.加大宣傳,擴大影響力。對於有機食品大多數消費者不懂得區分,第一印象是貴,因此我們要教導廣大消費者對有機食品的認識,讓客戶知道有機食品的種植、養殖成本,達到接受價格相信產品的過程。
5.擴大交際,積累人脈。蔬菜食品是必需品,天天都要吃,因此有固定的客戶群體消費,這樣有機食品的銷售壓力將大為降低。
-
3 # 我叫張老實
有機,本身就是所謂專家搞出來的偽命題。就像專家搞出來的秸稈不能燃燒會汙染空氣一樣,就是個騙子,對老百姓和消費者一點都不尊重。所以拋開有機的概念,老老實實做農產品,保質保量,同時做好體驗才是出路。說到底,農產品如何吸引消費者,就只有乾淨,純潔,口感好!沒有別的。別鬼扯什麼養生,營養,全是忽悠人的。農產品由於自身因素,我們必須做少而精才能有出路。大而全,13億人都用你的,不現實,也不靠譜。
-
4 # 雲鶴聽濤
個人認為有機生態農業前景廣闊。改革開放以來,人民生活水平越來越高,對食品的健康安全品質的需求也越來越大。發展有機生態農業,促進人民群眾的生命健康,是功在當代,澤被後世的良心事業。
目前,有機生態農業確實出現大面積不盈利狀況。主要問題表現在,第一,有機生態農業資金投入大,週期長,見效慢。第二,資訊不對稱,消費者對市場上有機農產品缺乏信任,認知不夠,市場輻射面狹窄。第三 ,缺乏規模效應,科技轉化水平低,缺乏農業專業技術人才支援與指導。第四,有機生態農業的產業模式陳舊,生產過程粗放,產能不高,推廣手段落後。
近年來,國家對有機生態農業採取了生態補償、綠色補貼政策、專案基金扶持、減稅、免稅、貼息、政府補助等多種經濟支撐手段。支援生態產業的發展,使其綜合競爭能力增強。為有機生態農業產業發展給予了充分的政策支援和保障,這是大力推進有機生態農業產業發展最好的時機。
發展有機生態農業,首先,應該加強宣傳推廣,提高消費者信任度與認可度,用放心產品改變消費者的觀念。其次,加強有機生態農業科技投入,引進專業人材與先進技術,與大學與科研院所緊密合作。第三,加強有機生態農業產業發展創新模式,學習國內外先進經驗,匯入物聯網新思維,為有機生態農業的 打造一條健康穩步快速發展之路。
餐桌上的健康,始於有機食品的普及。推廣有機食品,支援有機生態農業,人人有責。提高生活品質,選購有機食品,改進每一天每一個家庭的飲食結構,將會極大的促進有機生態農業的產業騰飛,我們期待著這一天的到來。
-
5 # 涼山華哥
近年來,隨著各類食品安全問題層出不窮,使得化學合成的肥料、農藥、生長調節劑、水產飼料、新增劑的食品成為眾矢之,很多市民談之色變。導致越來越多的人關注有機農業,賣果汁的、搞房地產的、造電腦的……這些與農業搭邊或不搭邊的明星企業和投資者,紛紛扎進到有機農業。一切曾經看起來很美,種植、管理、收穫有條不紊執行之下,卻很少有機農業能真正盈利,為什麼有機農業這麼難?
國內有機農業“怪圈”頻現
近年來,由於中國經濟的繁榮昌盛,腰包鼓起來的中國老百姓開始對健康有機的農產品越來越偏愛,有機農業一直在穩步發展。然而,一切似乎看起來很美,實際上不少有機農產品的經營開始陷入了信任危機,涉及到生產、認證、銷售等問題。
1、生產環節監管薄弱
在國內大部分發展有機農業的地區,廣大農戶都認為有機農產品是塊活招牌,並因此發家致富,所以大夥都深知這塊牌子的重要性,更不會隨便砸了它。在中國的絕大多數有機種植基地,肥料用的是腐熟的有機肥,防病除害用的是誘蚜黃板、太陽能頻振式殺蟲燈等生物手段,這樣一來有機農產品成本要比一般農產品高出很多,有些甚至是十倍多,售價好,加之與普通農產品在外觀上差異不大,也有生產者為了追求高利益,利用有機農產品監管部門漏洞,參照普通農產品的種植方法使用化肥和農藥,導致產品質量得不到保障。
2、認證環節亂象叢生
國內較為有名的有機產品認證機構主要包括中國質量認證中心(CQC)、北京中綠華夏有機食品認證中心(COFCC)等20多家,這些認證機構遵循嚴謹的認證程式,在社會上形成了良好的口碑,含金量很高。但出於不法利益的驅動,暗地裡卻逐漸形成了一條未被官方認可的有機農產品認證產業鏈,只要交了錢,非法中介或機構就會派專員負責申請、稽核、實地檢查等認證等全套服務,這樣整個市場就亂了套了。還有部分包裝企業也瞅到了有機農產品的這塊蛋糕,隨機印刷有機標籤,這樣利益翻倍,卻不知帶給誠信生產者和消費者的傷害有多深。
3、銷售環節以假亂真
有關機構曾經做過市場調查,發現絕大多數消費者對有機農產品的概念不清楚,他們容易把有機農產品和無公害、綠色農產品混為一談,認知上更多的體現在“價格貴、口感好、有營養、無汙染”等特徵上,因此很難正確鑑別出有機農產品的真偽。很多超市的管理者也未完全搞懂有機農產品為何物。“有機”“有機產品認證標誌”等標籤隨意貼,而中國有機產品認證管理辦法明確規定,獲得有機產品認證的單位或個人,應當標註認證機構的標識或機構名稱。
有機農業“怪圈”如何破局
有機農業發展雖然一路坎坷,然值得慶幸的是,經過那麼多年的磨礪,也湧現出不少先行者和破局者,他們為中國的有機農業提供了寶貴的經驗和信心。
在廣東省惠州市羅浮山山脈有一個CSA生態農場,從2013年開始發展有機農業,經過多年的沉澱,如今已經成功打造集種植、養殖、休閒旅遊為一體的生態農場。農場佔地面積超過500畝,地處亞熱帶季風氣候區,雨量充足,土壤肥沃,富含多種礦物質,周圍無工業汙染,具有發展有機食品原料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環境好,品質好,種出來的有機產品雖然售價高一些,大家也願意接受,畢竟吃得放心,同時還能利用假期、帶著家人到有機農業基地遊有機園、採有機果,零距離親近大自然,感受萬物生長的來之不易。
1、打通銷售不暢難關
讓農民轉變生產方式,提供更加安全的農產品,在技術上一點不難,難的是怎麼讓這些安全的農產品實現應有的價值。如何實現銷售是有機農業最大的痛點,消費者才是最關鍵的。所以彩耘堅持做線下售賣機,給顧客高頻的體驗機會,而且經常做地推,和顧客面對面地接觸溝通,慢慢地影響他們,讓消費者從疑慮到接受。
2、補足物流配送短板
我們常說“冷鏈物流”最後一公里對於生鮮電商來說是“惡夢”,對其來講,要想獲得長期發展,就要擁有自主的冷鏈物流配送團隊,或者自己建設,或者引入“眾包物流”,或者“引入生鮮社群配送”資源,真正補足自身發展的短板。
3、加強有機認證監管
目前中國有機食品認證資質審查不嚴,特別是一些中介公司也在承攬認證業務,擾亂了有機食品認證管理體系,應當引起相關監管部門重視,同時有機農業本身要進行生產監管,不靠標準要靠自律。這樣才能讓消費者對有機食品更加有信心。
-
6 # 大美小鎮風情
其實,有機農業和有機食品,在目前還是屬於比較小眾的。特別是有機農產品由於受眾小,投入和產出比在初期不成比例,所以,賠錢是在所難免的。
想長期發展並具備一定的盈利能力,我提點建議:1.在發展的初期,一定要加大宣傳力度,要用看的見的影片圖片等方式,讓你潛在的客戶充分認可你的產品就是健康和有機的。在宣傳時切記用枯燥的數字和說教。
2.在你的產品有了一定的受眾之後,就要採取訂單式的生產了。說白了就是你的客戶需要什麼,你就安排生產什麼。
3.這以後,在宣傳時,就有了例項了。你就有了一張健康牌可以打了。切記有機農產品是一張健康牌,而非溫飽牌。
-
7 # 鄉野羅哥
我已經回來農村創業也四五年了,農業不穩定性、不確定性、突發性等等面臨非常大挑戰和問題!
第一,靠市場推銷,人力物力成本高,價格波動大,要求貨源質量非常高和穩定,最後來一個突發事件,所有付出付之東流!
第三,有機農業成本投入比普通農業高得多,走的路也非常長!
第四,市場變化需求多變
所以綜合上述
第一,做特定領域產品,針對特定人群
第二,增加客戶參與和互動
第三,公開透明管理技術,讓客戶增加體驗感
第四,增加互動視窗和平臺
第五,增加客戶粘度性
第六,定期開展相關體驗活動等等。
-
8 # 龍行天下20150919
我的觀點,華人還沒大規模達到追求生活品質的時候,更多的人還是非常注重價格,忽略了激素,農藥殘留等非有機農業產品對身體的影響。簡單的說,買菜的父母一輩居多,他們更在意哪裡菜賣的便宜,而不是哪裡的菜安全,這樣缺乏消費群體。不是大家看不到食品安全問題,在當下生活水平,有機農業的成本偏高,規模化生產低的原因,脫離了大多數消費者,這樣造成了一種惡性迴圈。有機農業不是沒市場,尚需實日!
-
9 # 滿圓春
為什麼現在很難發展有機農業?
你到超市買蔬菜及農產品的時候,千萬別花幾倍大價錢買那些所謂的有機高檔產品,那是在忽悠你沒商量。要知道,現在農業每年因過量施用化肥,土壤結構早就被破壞了,早就不是原生土壤了。現在的土地已離不開化肥了,就象一個吸雅片的人一樣已經離不開。現在土地離開化肥不可想象,而施用化肥又更加傷害土地,就這樣惡性迴圈。
六十年代沒化肥農藥以前,農產品全是有機產品能養活當時的六七億華人確實了不起。如果現在用有機農產品養活一千萬人都不可能,因為現在的土壤己經不是原生土壤了,作物對化肥的依賴性已經病入膏盲。
化肥農藥的使用不僅僅是破壞了土壤結構,更重要的是破壞了生態環境。因化肥農藥的汙染,使現在河裡沒魚,田裡沒青蛙,天上沒益鳥。以前稻田有很多一種叫田雞的益鳥,不僅在稻田吃蟲子,而且還會吃掉很多稻田雜草。六十年代稻田是不會發生蟲害的,尤其是青蛙數量非常龐大,又吃蟲又吃稻田中雜草,現在稻田已經看不到一隻青蛙了。所以在六十年代及以前,稻田是根本不用噴施農藥的,在農民眼裡根本就沒有化肥農藥這兩個詞。
現在要搞有機農業就象是選一個吸食雅片的病秧子人挑起二百斤重擔一樣,是不可能的,有機農業是大忽悠。那些市面上所謂的有機農產品,只是一個噱頭,打著有機的晃子,離真正的有機差距很大,不過是這些所謂的有機產品農藥和重金屬含量相對較小,在一個安全值較高範圍內,充其量只能稱為綠色產品,與有機產品差距很大,綠色產品絕對不可能沒沾一點化肥農藥,花上幾倍的價錢買真的不值。
如果現在要生產真正意義上的有機農產品,大米蔬菜等幾百元一斤也買不到,因為種植人還是要虧本的。
有一個想進入有機農業的財團搞了一個試驗種一畝有機水稻,他們到鄉下後開始了種植償試,第一步農田不能用一次除草劑,秧苗插下去後二十多天後,田間的稗子千金子等雜草全部是用人工撥除,請了2個人工撥了5天,才勉強把雜草撥除淨。等稻田大量發生鑽心蟲害的時侯,是不能施一次農藥的,又請了2個人工下田捉鑽心蟲,因為鑽心蟲是很容易發現捉到的,只要把那些被鑽心蟲蛀枯的稻株剪掉就可以,捉了3天,稻田害蟲繁殖速度遠比2個人工捉蟲快多了,又多請了2人,4個人工又花了3天才把蟲情大概控制住。到了水稻灌漿成熟期,稻田又發生了稻飛風蟲害,發生稻飛風蟲害後只能乾瞪眼,因為稻飛風是很小的一種稻田風子,數量以幹萬計,是根本不能用人工解決的,只能眼巴巴地看著嚴重減產。由於秧苗插下去後不能施一次化肥,購買了大量雞糞,儘管有機肥施下去不少,秧苗插下去後很長一段時間處於僵苗狀態長勢又黃又瘦,一真到抽惠前也沒長滿田,加上稻飛風蟲害,一畝田最後收到200斤稻穀。除去成本人工除草10個工算1000元,人工捉蟲18天1800元,其它開支比如種子雞糞肥及翻田收割等全部不算,除草和捉蟲人工費就是2800元,200斤稻穀只可以出大米130斤,人工成本加上種子翻田收割等成本,一斤大米要賣200元以上才可以保本。可問題是這130斤大米還不是真正的有機產品,因為這塊試驗田土壤早就被化肥農藥汙染過,土壤中以前的農藥殘留及重金屬含量還不少,並不是所有土地在不施化肥農藥情況下生產出來的農作物就是有機產品,有機產品對土壤也是有高質要求的。所以真正的有機農產品是不會出現在市面上的。就是農戶想生產出真正的有機蔬菜僅供應自己也是極難做到的。
回覆列表
農業作為人民生計的大業和第一產業,直接關乎人的生命健康,不能用錢的多少來衡量、比較,健康的食品的獲得是最大的收穫,是最大的"錢"。鑑於此,一是應適當提高生態的、無汙染的、優質的農產品價格,達到收支平衡,二是國家出臺更多優惠政策扶持生態農業,以期留土愛土樂土建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