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樂鴿Linda

    既然被稱為“剛需”,那當然是時時刻刻都在想擁有一套房,面對高昂的房價,不論是“儘快買房”還是“再等等”,就看手裡的資金有多少了

  • 2 # 四海聊經濟

    2021年大通脹來了,剛需應該儘快買房,不買房工作都白忙。資料顯示,國內最新的貨幣供應量,已經高達221萬億。想要靠工作跑贏印鈔機,是絕對不可能的。只有房子能夠幫你跑贏印鈔機。

    2021年,剛需買房既能解決住房問題,又能對抗全球性大通脹。除非沒有購房資格,或者是首付不夠,否則,剛需都應該向富人學習,儘快入手買房,抵禦通貨膨脹。

    剛需買房:解決居住問題。

    房子是生活必需品,華人的傳統文化是有房才有家,有房子才能在城市落戶口,孩子才能進入對應學區的學校讀書。

    租房無法入讀好的公立學校,房租年年上漲,遲早會讓你租不起。在國內,相親和結婚都要看房子,如果不買房,丈母孃都不會同意。

    剛需買房:對抗全球性大通脹。

    疫情來了,各國央行瘋狂印鈔,全球八個主要經濟體,印鈔總量接近100萬億。截止到2020年底,全球十二個主要經濟體,貨幣供應量已經高達650萬億。

    最近,歐盟加碼放水5000億歐元,美聯儲加碼放水9000億美元。大摩預計,2021-2022年,僅美國、歐盟、英國和日本四國央行,至少還會放水5萬億美元。

    可以說,全球已經洪水滔天,世界上其他國家的房價都在大漲,現金和存款快速貶值,剛需如果不盡快買房,拿什麼抵禦貨幣洪水?

    寫在最後。

    國內地價年年上漲,鋼筋、水泥、沙石、玻璃等建材的價格,也在不斷上漲,人工工資和開發商的貸款利息,也在不斷上漲,國內房價長期看漲。

    2021年,剛需儘快買房,還可以節省購房成本。

  • 3 # 郟小賽

    這個要看是哪個城市的房子,房子的地理位置在哪裡。

    如果是四五線城市,那麼還是不要碰了。

    如果是一二線城市,越早越好,早買早享受,早買早升值。

  • 4 # 奔跑在路上的工程人

    既然是剛需那就“儘快買房”吧。最近的房價相對來說處於一個相對穩定的狀態,相對處於低點。基建行業是牽扯到多個行業的產業,受到各種原材料、人工成本的增加成本只會增加不會下降,即便是國家一直在強調房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但短期內房價還不會大幅下降。建議剛需還是及時入手吧。

  • 5 # 欣瑞欣怡

    我們一定要響應國家政策的走向,跟著國家政策走是沒有錯的。在2020年這個特殊的一年之下,因為2020年國家對房地產行業的政策嚴格嚴厲執行之下。2021年沒有放鬆而是更加嚴厲嚴格相即出臺了針對每個城市的具體房地產的管控政策。這是國家對房地產行業的政策出現根本性改變的情況下。剛需在當前的國家的對房地產政策出現根本性的改變的情況下。一定要等一等,等上兩三年,在政策的強有力執行之下使房價的迴歸價值價格可以下降下跌下滑的情況下,再買房是最好的時機,

    因為現在的泡沫化,資本化,金融化的高房價將回歸它真正的價值和價格。脫離現實需求需要的這種高房價。將得到價值價格的迴歸。房價的嚴重扭曲的現象將得到根本性的改變。現在有很多的輿論導向,還有很多的廣告媒體的宣傳說我們買到房子就可以改變現在通貨膨脹使自己的財富不被稀釋,使財富和金錢得以增加。這是在以往的那種國家對惡意炒作,哄抬房價的行為,不加以堅決的制止打擊打壓。不嚴格監管監督銀行和一些大型的金融機構他們向房地產行業規違法違規的放出了很多的貸款,融資的資金使這些大量的資金流入房地產行業中進行惡意的炒作房價。使我們國家的房價非快的上漲上升。這種政策的放寬所帶來的一種財富效應。使我們無限的遐想和夢想覺得房價永遠是上漲上什的,沒有下跌下滑下降的出現的現象。難道真是這樣的嗎?房價可以永遠的上漲上什下去,可以規避規避通破膨脹所帶來的財富和價值的縮水嗎?不,不是的。這是一種非常誤導性的言論和做法,我們想一想日本20世紀90年代初的房地產泡沫。破裂的那種悽慘的景象,大量的資金堆砌在東京的房地產行業中使東京房地產的價值。可以買下半個美國的價值和價格情況下,沒人相信房價會下跌下降下滑,沒人會相信泡沫會破裂,但是在短短的十幾天以內房價破滅了,大量的房地產公司破產倒閉很多的銀行和金融機構也隨後破產倒閉,大量的個人購房者和炒房者跳樓自殺比比皆是。日本的經濟進入了二十多年的下降下跌下滑的通道中擊中難反這就是現實。要是覺得這樣的現實過於遙遠,我們想一想2008年美國次貸危機的破滅。那也是由於房地產行業中的違法違規的貸款大量的投放到沒有資質購買房屋的人手中引發的次貸危機。危機,因為由於房地產行業的違法違規,他貸款隱患華爾街的金融動盪使美國的投資銀行雷曼兄弟破產倒閉引發了世界的金融危機,我們可以想象房地產真的可以抗拒通脹嗎?這是無稽之談。所以我們剛需一族在當前的市場環境之下和政策執行之下,現在還不是房價的低點,我們一定不要著急等下兩三年是最好的時機。

  • 6 # 達奚文茵

    剛需肯定是要儘快買。

    剛需買房不需要看時機,因為我們不是為了買房投資。其實買房就是和買平時用的東西是一樣的,只是買房花的錢多,需要慎重一點。我們買日常用的東西基本上就是剛需,要用了就買,難道我們會以為他過後降價了而後悔嗎?肯定不會。我們無論買什麼東西價格都是起伏的,我們把房子買到手當然房價肯定也會起伏,同樣我們的房子也會跟著房價起伏,如果將來考慮換房那肯定自己的房子也是跟著市價來走的,到時候肯定還是一樣情況。如果我們不盡快買,如果將來降了肯定你會覺得自己賺到了,如果升了肯定要後悔為什麼沒有早下手。可是你要想房子入手了我們是用來住的那它最後的歸宿是一樣的。

    現在經濟不穩定,不論哪個專家都不會肯定的告訴你房價將來走勢一定會怎樣。所以剛需肯定是儘快入手,如果自己有足夠的錢的話。

  • 7 # 房產老張頭

    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先明確下什麼是剛需

    剛需

    剛性需求是指在商品供求關係中受價格影響較小的需求。基本的住房需求可以認為是住房的剛性需求,主要是指人們買房自住的需求。從字面可以理解“剛需”就是必須要有的東西,相對應的就是彈性需求。說得再通俗易懂一些,就是跟你吃飯喝水一樣,你必須要有的!剛需有個很顯著的特點就是在受商品價格影響較小

    剛需客戶最直白的意思就是房子得用,房子得買,比如說孩子上學,現在很多城市的學區都是房產優先,比如要結婚,很多人現在結婚的前提都是要有房,不管房子遠近,最起碼有個落腳的地方,多少北漂、深漂的目的不就是想在城市有個落腳的地方,比如五口之家擠在兩室甚至一室的房子,需不需要換房子,這都是剛需!房價漲了你們就不買嗎?無非就是從三環變成五環、房價跌了,剛需客戶受房價影響不大,該買的還得買,只是價格漲了,買的面積小了

    現實

    因為疫情的原因,從19年年底,各行各業都受影響,很多人的收入都在下降,而作為一個高週轉的房產行業,更是深受影響,很多頭部開發商從年初開始就不斷地下調價格,或者出臺優惠政策,畢竟早一天銷售完,不光是收益的問題,還有減少成本的考慮,而且隨著經濟的發展,人工、建材的成本都在上漲,再加上政策對於房產的限制,所以房價在總體趨勢上是處於橫盤帶有上漲的,早買就早享受,再說就算你不買,還有別人買,同樣的價格,為啥不選擇一個好的樓層和位置呢!

    再加上各種租房成本的提高、通貨膨脹的考慮,剛需房客戶還是早買為好

  • 8 # 深海龍魚

    既然說了是剛需,根據自己的情況,無論在一二線城市,還是在小的縣城,都還是儘快買吧。

    雖然國家奔著房住不炒的政策對房子價格進行限制,但一二線大城市和一些省會城市的房價基本還沒有下降,有的還在上漲。一些發展動力不足的三四線城市和一些小縣城的房價有的下跌,也沒降多少錢。

    國家財政積極穩妥的推進房產稅立法和改革,主要是針對的屯房者。國家出臺限貸政策,主要是減少資金流向房地產,增加其他板塊的消費,刺激國內經濟迴圈。這樣的話,貸款買房可能存在一定的困難。

    雖然房地產已不是最佳投資的方面,但是作為剛需者,買房不是為了賺錢,而是為了住。

    美國大量印鈔,會導致通貨膨脹,而抑制通貨膨脹的最好辦法,就是購置不動產。

    為了給妻兒老小一個穩定的家 ,剛需買房是必需品。像我這樣,是從農村出來的,在縣城買了房子,最起碼孩子可以受到好一點的教育。你辛辛苦苦幹活掙錢,不就為了家人嗎?

  • 9 # 米奇小小蘇

    剛需就不要再等了

    我和老公剛認識的時候也在蘇州看過房子,當時是15年我們看的房價是15500,後來因為家裡錢也沒那麼多,也沒確定以後在那發展,家裡長輩姑姑們一通勸說買在了老家。當然我們還沒結婚所以那時只能是建議(還是沒被接納的建議)

    因為家裡房子一直沒裝修我們一直在蘇州,所以想賣掉換蘇州的房子。你可知道就這短短几年我們之前看的那個房子房價漲到了26000,啥概念我老公老早就哭死在廁所了。不過老家的房子也漲價了,漲了50萬,你想想這也不少了,如果當時不買就憑我們打工能剩50萬要多長時間,給我們十年不知道能不能剩這麼多。所以啊剛需該買就買吧,個人意見。

  • 10 # 午後暖陽26

    我97年畢業的,我有一個同學,畢業的當年家裡資助,就在我們這個四線城市最中心的位置,花5萬塊錢買了一套100平方的房子。

    我當時窮的叮噹響,感覺5萬塊錢是好多的錢啊,想都不敢想。

    當我有5萬塊錢的時候,就到了2006年,這時候距我畢業快10年了。我花了57,000塊錢買了一套六十幾個平方的二手房。因為產權問題,這套房子升值比周邊的房子都慢,但是現在也能賣到35萬左右。2016年,我花68萬買了一套100平方的房子,現在市值110萬左右,也就是說5年翻了一倍。而我同學那套24年前5萬塊錢買來的房子,現在120萬賣出去了,大體20年20倍。一路走來,從畢業的時候1997年,到現在24年了,從來沒有見房子真正大跌過,都是小跌接著大漲,整體一路高揚。

    這是從現實來說。

    從世界經濟來說,美國又他媽大規模的印錢,稀釋了全世界的 money.我們的錢如果不放在房市上,只能像手裡握的沙子一樣,一天一天的流逝,最後什麼都握不住。

    這讓我想起很多作品中對物價的評價。紅樓夢中廚房裡人吵架的時候,嘴裡一直說你去打聽打聽,現在你是什麼價?雞蛋是什麼價?為什麼要打聽?就是跟原來不一樣了嘛,任何年代隨著時間的變遷,錢都會越來越不值錢。這是亙古不變的真理。如果有誰在那裡一根筋的跟我犟,說什麼中國的人口出生率下降,說什麼鋼筋水泥又不值這麼多錢,只能讓我覺得你的腦子是不是缺根弦?因為你不懂得錢是可以印的,但是土地確是稀缺資源,這樣說明白了嘛?

    有錢可以買房嗎?我只想問:你把它握在手裡想幹嘛?

  • 11 # 春暖花開003

    這問題要分兩層回答。

    第一,買那裡的房子。

    即使是網上叫你不要拿著現金,趕緊買房的,也是叫你買有限的幾個熱門大城市的房子,比如北上廣深,比如華東的一些城市。

    如果是內地的三四五線小城市,小縣城之類,叫你趕緊買房的專家,也不會叫你買。

    但2021年國家這裡,控制買房的貸款。如果你有幾百萬現金在手上,又沒有房子住,確實應該趕緊買房子。

    如果買房子還要貸款呢?

    沒有一次性付款的能力,我建議2021還是租房子穩妥一些。借銀行幾百萬,就算你分30年還,每個月要還幾萬塊供樓款,好辛苦的。現在北上廣深賣幾百萬的房子,每個月的租金只要幾千塊。把首付拿在手上,只要給供樓款1/3的租金,生活壓力會低很多。

    第二,剛需。

    這會還沒有房子的“剛需”,手上居然還能有幾百萬現金,比較少見。

    真的銀行有幾百萬現金的人,大部分應該都買了房子了。

    如果需要置換房子的,算不算“剛需”呢?置換的,起碼有個房子住著,算改善型,不能叫“剛需”吧。

    如果你手頭有幾百萬現金,我覺得還是拿著現金比較好。這會手頭有幾百萬現金的人,本來就是很有本事的人啊,這麼會賺錢,也怕跑不贏通脹?不可能吧?這幾百萬,與其拿去買房子,不如拿去做生意,賺的更多。

    總結吧,2021國家給的訊號很明確了,就是要讓房子去金融化。

    我們在中國,搞經濟工作,有一句話必須牢記的,就是“跟黨走”。2021年買房子,明顯的,就沒“跟黨走”,是不是錯了呢?

  • 12 # 鄉村美妙生活

    你說的很明白了,剛需,剛需就儘快買。看好地段,李嘉誠說過:買房子地段,地段很重要。如果你看好了,儘快出手。今年是個特殊的年份,房子出現了平穩的趨勢,沒有像之前一樣的瘋長,國家也明確表示了,房住不吵,房子是用來住的,這兩年多地出現房價平穩,但是房子還是抵抗通貨膨脹最好的金融產品。你去銀行貸款,房子依舊是最好的抵押選擇。

  • 13 # 孫琪媽

    有條件的剛需在一二線城市應該儘快買,但買要在核心區,其他地方的等2022年以後再買吧,有金融大鱷預言2022年全球有大範圍的金融危機,到時候也許有更好的入手機會。

  • 14 # 搬磚隊大隊長

    還有幾天就到2022年元旦了,作為房地產行業的一份子,我認為毫無疑問,剛需群體應該“儘快買房”!我從熱門政策解讀,市場行情及供需關係,組成計價成本,區域形勢發展和大家展開探討。

    隨著恆大、佳兆業房地產的暴雷,房價也迎來了史上首次全國範圍內首次暴跌。但房市卻格外的冷靜,隨之而來就產生了疑問,未來的房價走勢如何?剛需是應該“儘快買房”還是“再等一等”?

    一、近期政策解讀

    三大熱門話題:“央行降準”釋放1.2萬億資金入市,“商業銀行降息”推進市場現金流動,發改委重申房地產是“支柱產業”,儘管1. 2萬億流入房市的額度有限,儘管降息刺激消費的方式未必能起到作用,那麼發改委在中國經濟年會的公開發言也強調了房地產的地位。因此,隊長認為,儘管有三道紅線,政策還是更傾向於房地產的軟著陸,十九大以來,中央更是強調“房子是用來住的,而不是用來炒的”。那房價未來的整體走向會隨著GDP的增長趨於平穩增長的狀態。

    二、市場行情及供需關係

    房地產是特殊的商品,商品的價格在不受外界干擾因素的影響下,價格是由供需關係決定,網路上有那麼一批人,甚至很知名的媒體人都在強調中國的房子供大於求,蓋了這麼多房子根本住不完。理論就是用總得供給除以總的需求,這樣一算,就把剛需也平均進去了。殊不知剛需群體不受總的供需影響,最大的決定因素在於市場的價格。如果覺得價格合適,那就可以出手,不用猶豫。

    那此時的價格是最低點嗎,隊長認為基於以上分析的兩點,此時的價格屬於窪地,即便再降,也是很有限的,此時的市場進入寒冬冰點,銷售方年底回款,優惠力度相對較大。

    三、組成計價成本

    房地產的利潤逐漸在下滑,既定價格在這個環境下不宜上調,而建築施工成本在逐漸的升高。因此,地產商的利潤已經有原來的大於30%,到現在最低下降到5%甚至為了資金週轉部分樓盤低於成本價銷售。接觸工程專案的都有直觀的瞭解,從2018年至今木工、鋼筋工、砼工、泥工等人工四年來上漲了50%~90%,鋼鐵、銅、鋁僅2021年一年就上漲了50%~100%,甚至有過之。另外一塊土地成本,幾乎未降,即便降價也是降幅有限,因此,房產的成本只會一步步的升高,開發商的利潤有限,降價空間從何而來?

    四、區域形勢發展

    房產的不動產屬性決定了區位優勢的重要性,也是組成房價至關重要的一個因素。同樣的房產,同樣的檔次,不同區位價格就會千差萬別。但整體上有兩個特點:

    1、大城市人才虹吸效應明顯,未來城市發展會更傾向於向大城市發展,一線城市房價穩中有升,二線城市儘量求穩,三四線城市努力掙扎,五線城市生死邊緣。

    2、城市核心功能區效果越來越明顯,簡單歸結一句話就是行政中心之所在地,就是未來發展之所在地。以此核心向外圍輻射,學校、醫院、公園各項配套都會隨之跟進。

    以上兩點,是常規通用狀況,具體城市、具體區位還要根據綜合情況比對分析。

    基於以上分析,目前經濟下行壓力巨大,未來不排除有通貨微膨脹的情況發生,即便算投資,對剛需而言,也是長期持有的,輕微上漲和降價有什麼關係呢?

    如果,你覺得房產的價格還會再降,那只有一個條件,就是全華人民堅持兩年不買房,而部分地區已經落實限跌令,無論處於以上何種角度考慮,目前對剛需而言,是個契機,不要被網路上鋪天蓋地的輿論所迷惑。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你曾經被父母的哪些話傷到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