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飲水思源peace
-
2 # 巴旦木仁
你好。如果讓孩子養成一個愛閱讀的習慣很重要,能使他(她)終身受益。那如何能讓孩子愛上閱讀,我從我教育孩子的一些方法給出建議:
1、如果孩子處於幼兒期,也就是不識字的幼兒。你可以給他講故事,或讓他聽兒歌,聽故事。反覆地聽,直到他自己都會講。如果你覺得他不愛聽,你就陪他一起聽,慢慢養成一個他自己聽的習慣。這是第一步的培養,就是培養孩子對文字的興趣愛好。
2、到孩子上小學了,要每天讓他大聲音朗讀一篇文章,不是讀一遍,是要不停地讀。讓孩子愛上閱讀,要多鼓勵。還要給孩子買一些童話書,家長陪著孩子一起看。然後你和他交流看後的感受,這樣孩子就會自覺去讀書。
3、等到孩子上了初中、高中,家裡要不停地買書,各方面的書,文學的、科技的,還有孩子興趣愛好的書,比如足球的,動漫的等等都要買回家。因為孩子隨著學習的緊張,去書店挑書的時間很少,家長可以幫忙買回家。他就會主動去讀。
4、這一點也是最重要的一點,要想讓孩子養成愛閱讀的習慣,家長一定要愛看書。不能出現你在看電視,讓孩子看書。也就是要營造一種“家庭閱讀的氛圍”,時間長了孩子就去自覺閱讀了,家長就可以不用陪讀了。
-
3 # 穿衣打扮分享
讓孩子做任何事情都需要從孩子自己的興趣出發,處在兒童時期的孩子一般都缺乏自己的判斷能力,只能以自己喜歡或者不喜歡來判斷一件事物對自己的價值。
那麼為孩子營造一個讓孩子喜歡上讀書的環境就是十分重要的了。
1.從孩子不懂事情的時候就要準備一些書籍放在孩子生活的環境中,目前有很多防止撕毀的材質做的兒童書,無論從色彩還是形式上都對嬰兒有新引力。而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從嬰兒時期讓孩子的潛意識中就建立起書是生活環境的一部分的概念。
2.為孩子做出閱讀的榜樣,作為一個不讀書的父母也就別指望孩子愛讀書了。在給孩子書讀的同時,作為父母也應該大方的在孩子面前有閱讀的習慣,小孩子本身也不會玩手機或者平板電腦的,難道就不是看著很多大人每天泡在手機上才學會玩的手機麼?同理,大人在不斷的讀書就給了孩子一個很好的示範作用。在這種示範作用下,孩子也會認為讀書時一件必要的事情。
3.讓孩子知道閱讀的快樂。對不識字的孩子,大人可以給孩子去講書中的內容,一般以兒童圖畫書開始,逐頁的去和孩子一起發揮想象力去解釋每頁畫中的故事,鼓勵孩子發現圖畫中的細節。睡前要給孩子拿文字的書講一段有意思的故事,睡前故事不僅僅會促進親子之間的親密關係並且會因為孩子不認識字而不能自己讀書而會激發孩子認字的慾望。
4.讓孩子認字千萬別用單純的識字卡片。這樣的識字卡片只能讓孩子建立出模糊的文字概念,而識字卡片並不能讓孩子知道文字的具體用法。其實識字卡是教育中的一個敗筆。那麼讓孩子認識文字的過程在生活中不斷的教學就可以了,到一處鼓勵孩子讀出商店的名字、廣告上的文字給予適當的鼓勵,讓孩子感到學習文字的樂趣和成就感。並試著讓孩子讀一些圖文並茂的卡通書即可讓小孩快速的認識大量文字。
6.孩子要有自己獨立的圖書空間,書架要給孩子準備出他自己的存書空間。有條件的話要給孩子在家長開闢一個閱讀角讓孩子的閱讀有那麼一絲儀式感。這樣孩子就可以建立一個固定的閱讀習慣。
7.不妨用圖書作為孩子的節日禮物,也不妨帶孩子多去圖書館。
-
4 # 一灘貓
當然是以身作則了
在教育孩子的時候,家長自己在做什麼我認識一個朋友,他總是跟我抱怨自己的孩子剛剛兩歲就沉迷電視和ipad,不愛玩玩具,就連吃飯時候都必須看著動畫片吃,不然就不吃飯,哭鬧。
有一次我去他家做客,嫂子做了一大桌豐盛的菜餚,還給孩子準備了精緻的寶寶餐,但是孩子坐在邊上就是不肯吃,哭鬧著要看動畫片,放在平時他總會慣著孩子,開啟電視。今天可能是有我在,他覺得管束不了孩子很丟面子,於是生氣的制止了孩子,把孩子扔到一邊,愛吃不吃!
過來一會兒他氣消了,嘆了口氣說:”哎,這孩子沉迷電子裝置,怎麼教育才好。“然後打開了抖音APP,和我分享他收藏的短影片。
在嫂子的努力下,孩子終於停止哭鬧,艱難的吃完了午飯。我覺得孩子蠻可憐的,就過去陪他玩了一會兒,一個多小時,我們拍氣球、騎大馬,他還給我講他新認識的小動物卡片,我故意念錯,他還耐心的給我糾正。一個多小時的時間裡,孩子並沒有表現出對電子裝置的依賴和焦躁,反而玩得很開心,反倒是我那個朋友連著輸了兩局”農藥“,把自己弄得有些焦躁。
到了孩子該午睡的時間,我和朋友要出去轉轉,孩子一直抱著我的腿不讓我走,連覺都不想睡了。我打趣說,明明你可真是易成癮體質,這麼快就沉迷叔叔無法自拔了啊。
給孩子規律的生活,讓閱讀成為習慣故事扯遠了,說回閱讀,教育孩子一定要以身作則,孩子是不懂什麼是好,什麼是壞的,他們只知道父母做了,就跟著學。
家長首先要培養自己的閱讀習慣,孩子不同於成年人,連碎片時間也要閱讀,孩子不需要工作,基本是沒有什麼碎片時間的。閱讀的時間段基本集中在晚上,而工作了一天的父母,很希望晚上回家打一局遊戲,刷一會兒微博,於是就把孩子關在屋子裡做作業、讀書,這樣會激起孩子的逆反心理。
其實孩子在學校已經讀了一天書了,放學後也很想休息一下,結果又被關在屋子裡讀書,而父母卻在外面看電視,孩子心理肯定會不平衡,這種任務式的閱讀效率奇低,不但不能激發孩子閱讀興趣,反而讓孩子厭惡讀書。
互動式閱讀,激發孩子閱讀興趣我們上學時總會有這樣的疑問”讀書有什麼用“
互動式的閱讀,讓讀書變得有用。
每天晚上吃過晚飯,父母可以和孩子共用一間書房,讓孩子先做作業,父母一人陪同在邊上讀書,可以幫孩子檢查作業,也可以做自己的工作。
如果功課做完還沒有到睡覺的時間,可以兩個人一起讀一本書,然後交流讀書感受,讓孩子講故事想表達什麼,從中有什麼領悟?如果你是主人公,你會怎麼做等。沒讀完一本書還可以寫一份讀書筆記,切記不能只讓孩子寫,父母也要寫,然後和孩子交換閱讀,如果父母文筆好,孩子便會看到自己閱讀理解能力和寫作能力有欠缺的地方,有努力的目標和動力!
閱讀不是目的,閱讀只是獲取只是的途徑之一很多家長不管孩子在讀什麼,讀得有用沒用,只要不是玩手機,就很開心。孩子也為了應付父母,端著書本神遊,這樣的閱讀是毫無意義的。
正確的做法還是像上文說的互動式的閱讀,交換讀書筆記,如果在生活中遇到書本中能夠套用的知識,一定要給孩子講清楚”我們是不是在XX書裡看過這個知識啊“
從閱讀中學到知識,才是最終目的,當孩子覺得讀書有用的時候,不需要家長督促,他會自己學習的。
-
5 # 貝妮雙子在幼兒階段,可以採取親子閱讀的方式來讓孩子愛上閱讀。
親子閱讀就是拿繪本讀給孩子聽。讀的時候可以一隻手指著書上的字,這樣一個字一個字指著讀過去,時間長了反覆次數一多,孩子也許還會不經意間記住那些字。因為故事既然編成了書,它的語言也就是經過認可的,我們沒必要為了讓孩子理解就去用自己的語言改編成簡單易懂的故事。如果總是用簡單易懂的話給孩子說,就失去了讓孩子接觸大量詞彙的機會。只有在他需要的時候我們可以解釋給他聽。
親子閱讀其實不是容易的事情,在孩子兩三歲的時候,對繪本一般來講都是很感興趣的,但是他們感興趣的程度往往讓家長抓狂以至於沒辦法把親子閱讀堅持下去。
比如說,他們會讓你反反覆覆講一本繪本,幾遍、十幾遍,只要你有力氣,他絕對會無限迴圈聽下去。還有一種情況是他會抱出一大堆繪本讓你講,講到你精疲力盡口吐白沫……(別問我是怎麼知道的……)你想結束,他就跟你鬧。
所以,很多父母往往在這個時候就放棄了親子閱讀,因為實在太累了,堅持不下去。但其實,在翻越了這兩座大山之後,養成每天半小時的親子閱讀習慣還是不難的。孩子會一直願意聽你講。
在孩子上學識字之後,《好媽媽勝過好老師》這本書也教了我們讓孩子愛上閱讀的方法。尹老師說,讓孩子熱愛閱讀,應該在認字之後就從讀長篇小說開始,讓他們在精彩的故事中暢遊,一氣呵成讀下十幾甚至幾十萬字,慢慢養成對文字的興趣,然後不知不覺增強閱讀能力,就自然而然會想要看更多書,也自然而然會去讀更難讀的書。
尹老師還特別強調,如果上學之後孩子一直看課外書,可千萬不要擔心因此而影響功課,多看課外書,也許短期內會對成績有些影響,但從長遠來看,對孩子有百利而無一害。
回想我的成長經歷,我也是從連環畫開始看起的,然後是文字版的童話故事,有短篇有長篇,再後來都是散文或者長篇小說。一直到成年之後才看起工具書來。
家庭氛圍也同樣重要。尹老師教育出了非常優秀的孩子,她在對孩子閱讀的引導上做得非常棒,另外我相信她以身作則的家庭氛圍也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
父母的影響是潛移默化的,父母不讀書,孩子不一定也不讀書,但是父母愛讀書,孩子基本一定也愛讀書。
我愛讀書也是受父親的影響,在我小時候,父親還是相當喜歡讀書的,雖然現在很少看到他讀。
回覆列表
怎樣才能夠讓孩子愛上閱讀?
如果想讓孩子愛上閱讀那麼父母必須愛閱讀,關於培養孩子閱讀我是這樣做的。
1,孩子在幼兒園本身有閱讀與識字課,所以回到家她就願意給我念或者背兒歌,這是我會放下手上的一切事,認真的聆聽。孩子看到你這麼關注她閱讀,自然會想辦法背或者讀更多的書來取悅父母。
2,每天晚上我都堅持10-15分鐘的親子閱讀時間,我先指讀,然後孩子指著我們一起讀,最後孩子自己指讀,我給她錄個小影片,還會獎勵她一個吻。
3,孩子有的時候也會不想讀,但是我會告訴她如果閱讀時間不閱讀,那麼遊戲時間就可以不遊戲。給她強調什麼時間做什麼事,而且讀得好還會有額外獎勵。習慣不是一朝一夕養成的,所以需要父母付出時間和精力,閱讀習慣養成以後,我相信家長不用盯著孩子,孩子也會主動閱讀的。
4,讓閱讀成為悅讀,閱讀時間爸爸或者媽媽也要遠離手機,只專注的陪孩子閱讀,讓孩子感受閱讀的樂趣和父母全心全意陪伴的樂趣。
說了這麼多,想要讓孩子愛上閱讀,父母就必須愛上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