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首席科技官
-
2 # 張慧Pintu
單純從問題本身來說,網易自己當然是不希望慢,目前網易的狀態是從掉隊到追趕。
網易的主要營收在遊戲,2017年Q4網易淨收益146.08 億元,其中,線上遊戲服務淨收入為 80.04 億,同比下降 10.7%,作為其優勢業務,也在《王者榮耀》等手遊的夾擊中出現下滑,雖然也推出了一系列熱門的遊戲,無奈使用者分流嚴重。
在其他方面,電商業務、廣告業務、和郵箱業務則表現不錯,均同比增加,特別是電商業務,同增175%,網易考拉和網易嚴選都有較為不錯的發展和市場認可度,在業務探索中網易一直沒有放棄電商這塊,但也只是這兩年才有起色,也是行業趨勢以及消費升級的助推。郵箱成為了網易廣告和電商的重要流量入口,雖然帶來的直接收益佔比不高,但流量的分發和轉化為網易提供了很多彈藥。
但其Q4毛利潤為 57.45 億元,同比下降 11.1%。
還有像很早之前的易信等,網易一直在追了行業的新的熱點和趨勢,確總是找不到感覺。用現在的話說可能丁磊是太佛系,但商業上來說,網易的狀態不夠有衝勁和太大市值提升大可能。BAT也許沒有把網易作為就競爭對手,因為他們在前線太遠,沒有什麼可以競爭的,網易慢半拍的節奏,養豬,打磨產品。
幹掉的話也不會是BAT刻意為之,就比如騰訊研發遊戲搶佔市場,也不是說要把網易幹掉為目的。只是正常的業務探索。像百度,all in AI ,都在快速調整著業務線和節奏。
網易有自己獨特的企業文化和產品節奏,目前市場上該體量的企業梯隊中,其營收還是比較穩定的,並且像電商業務做出來了,以後可能會有比較大的增長空間。但是對於資本來說,可能想象空間並不大。
-
3 # 毛琳Michael
BAT殺不死網易,但也限制也網易的發展,讓網易舉步維艱,如果BAT的限制更少一些,網易的市值早就突破1000億美元了。
那BAT為什麼殺不死網易呢?最大的原因是因為有丁磊。我們先來看兩個真實的故事來了解丁磊其人。
1、某網易小員工在電梯裡忽然被拍背,發現是丁三石—— ”你認識我嗎?" “認識,丁總” “借我50,下樓喝咖啡沒帶錢” 遂乖乖給錢之,丁走後,小員工嘆息道:“我認識你,可惜你認識我嗎。。。”
3、某員工,在泡泡上問老闆事情。丁磊問“我們見過面嗎”; 這位員工說“曾經在電梯裡面見過的”; 丁磊說“發一張你的照片過來我看看”。。。
以上,我們可以看到丁磊是一個非常隨性的人,可以說丁磊是一個外向型的標準程式設計師。那為什麼說網易的成功源於丁磊呢?
1、網易產品本質上都是丁磊個人愛好的體現。丁磊喜歡玩遊戲,網易做了遊戲,丁磊是音樂發燒友,網易做了雲音樂,丁磊喜歡養豬,未央豬大賣,丁磊是個文青,網易LOFTER ,網易美學幸運而生。網易的產品服務於中產階級,本質是服務丁磊所喜歡的生活方式,而這樣的生活方式本質上又是目前消費升級的主流人群。
2、丁磊謹慎,謀定而後動丁磊特別謹慎,但又注重運營,所以我們看到丁磊從來不追風口,無論是也好,影片,短影片,線下零售,比特幣,丁磊從來不做,丁磊只做已經看明白的事情,並且有耐心,在網易電商2010年前失敗後,2016年網易嚴選,網易考拉紅極一時。
3、丁磊寬鬆的管理方式丁磊對員工屬於放養模式,所以你能看到網易內部是沒有太明確的kpi的,但正是這樣的氛圍誕生了一批好的產品,杭州研究院,網易郵箱成為新業務的孵化器。
-
4 # 有態度的土豆
先說說 網易有兩大“怪”
第一“怪”是在這個唯快不破的年代裡,網易做事總是比別人慢兩拍。
網易雲音樂2013年上線,其時移動音樂市場已經有QQ音樂,酷狗音樂,蝦米音樂等十多款競品。
網易考拉海購和網易嚴選分別是在2015年和2016年上線,就時間而言基本上算後海淘和電商時代了。市場中的格局基本已定。然而就在這樣的條件下,網易還是硬生生的在市場中撕出一道口子。
網易雲音樂如今和QQ音樂,阿里音樂共享市場份額。
網易考拉海購和網易嚴選,在電商平臺如林的中國市場。也保持了高速增長。其中網易嚴選去年營收增速達8倍。
第二“怪”是網易的非典型產品矩陣
這是網易的部分產品,我們看到了和BAT的規整的產品線不同。網易的產品線非常的散亂。看起來東一榔頭西一棒子的。
不但如此,網易線上下還在搞養殖:養豬和養雞。
做一個企業不專注自己的主營沒有自己的核心產業,不是會死的很快麼?
但事實恰恰相反的是,網易不但沒有被殺死,反而活得很好。查了下網易的市值:目前網易的每股股價在260美元左右,市值341億。
這個市值在國內僅僅排在BAT和京東之後排名第五。相比當年的三大入口網站,網易目前的市值最高日子也最好過。
專注於產品成就了今天的網易
如果分析下企業的核心競爭力: 騰訊的核心競爭力是社交,阿里是電商,百度是搜尋。而網易是產品。
曾經有業內人士評價說:丁磊是中國IT界最好的產品經理。“網易出品,必屬精品”是使用者給網易的評價。網易堅持去做好網易郵箱,雖然網易郵箱並不賺錢。但它給網易帶來了基礎性的流量。後期的產品“網易嚴選”就是網易郵箱團隊孵化出來的。此網路易還做了很多不錯的產品,比如網易雲音樂,有道雲筆記等等。
前面所說的非典型矩陣,也正是因為入口網站各個年齡段的使用者都有,使用者群體覆蓋比較廣所致。
丁磊養豬養雞,也都是走的精品化的路線。網易的一頭“未央豬”據說被賣出過11萬的天價,而且還供不應求。
丁磊給網易定的策略並不是以速度搶佔一塊新興的市場,這也許並不是“慢節奏”的網易的特長。但網易卻能在一塊紅海市場中找準自己的定位,走精品化的路線。做高於整個行業標準的產品,這是網易到目前為止在同BAT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的原因。
看似慢吞吞的網易也有快的時候
這個故事發生在去年,10月30日的時候小米釋出了自己的“吃雞遊戲”——小米槍戰。 眼見小米要用第一款吃雞手遊搶佔市場。僅僅兩天以後,網易就將自己的吃雞遊戲的稍微工作做完。一口氣上線了兩款吃雞遊戲。這個速度比騰訊的遊戲團隊整整快了一個禮拜。
雖然速度如此驚人,遊戲肯定是加班加點趕出來的。但網易的《荒野行動》憑藉良好的遊戲體驗。在去年年底的一個多月裡數次登頂App Store免費下載榜榜首。並一度戰勝了騰訊的“吃雞遊戲”。
去年在吃雞遊戲上,網易賺了200億,而騰訊虧了7億。
目前在國內,遊戲業務上能和騰訊擺一擺手腕的網易能算是一家。
-
5 # 九門提督坎震離
網易現在的思路是對的,和當年暴雪一樣,暴雪一出,必出精品,與其弄幾十款垃圾遊戲,不如耐心做幾款生命力強的遊戲,反而慢工出細活了。有時候最笨的辦法恰恰成了最好的辦法。
-
6 # 無線端
中國武學至尊級別的太極曉得吧,就是以慢節奏著稱,但是你見打太極的被其它門派消滅了嗎?如果把現在的市場比做武林,網易就是太極,任BAT東南西北風,它自巋然不動!網易的特點就是它的“慢節奏”。
“跳出三界之外,不在五行之間”網易的發展其實已經超過了二十年,從過去的三大門戶時代,到之後的全民SP時代,再經過移動網際網路大亂鬥到現在的BAT三級巨頭格局。時代的風口一直在變化,從遊戲直播,到O2O,再到VR,再到區塊鏈,追風口的創業公司被風吹走一批又一批,但是網易就是憋著不出手,憑藉自身經驗的直覺,走出了一條無法複製的道路!
“悶聲發大財”因為網易的不走尋常路,導致它成為了“悶聲發大財”典型,最開始網易依靠郵箱和無限增殖業務發家,又在此基礎上發展遊戲,其中夢幻西遊和大話西遊,在PC時代就已經是網易的招牌產品,14年移植到移動端後,又成為移動端的霸主,長期霸佔App Store排行榜榜首。
有趣的是,15年的時候網易遲遲不推出手遊,在別人都懷疑網易不行了的時候,一口氣釋出幾十款手遊,順利奪回市場。就在最近一段時間,騰訊遊戲幾乎佔領了所有市場,網易依然憑藉《陰陽師》和《決戰!平安京》撕出一條大口子!不折騰、不跟風,只在自己認為合適的時機出手,網易的我行我素也是保留堅定地位的一大原因。
“獨闢蹊徑,劍走偏鋒”以小勝大、以弱勝強,網易的音樂和電商憑藉不同於BAT的方式,開闢出一條路。音樂市場,版權是核心,但網易雲音樂愣是憑藉社交殺出了一塊天地。就在騰訊用高價買下獨家版權,不斷投入一步步蠶食網易市場份額的時候,網易雲音樂以獨特的方式悄然崛起。
電商就更不用說了,網易嚴選和考拉海購已經成為網易遊戲之外第二大增長點了,並且還在不斷持續增長。去年一年,網易電商業務淨收入為116.70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156.9%,成為遊戲業務之後的第二大業務版塊。並且在網易做電商時,阿里巴巴已經有頗大的規模,網易似乎從來不擔心慢一拍被人捷足先登,獨闢蹊徑永遠是網易堅實的底牌。
低調務實並且出其不意最後就是丁磊其人了,他就像是一個遊俠,總是隨心所欲的做自己喜歡的事情,可能就是因為他的決策,在旁的企業在兢兢業業的爭奪市場時,網易總是能不經意就做出一個個爆款。低調務實並且出其不意,一步步的牽引著群眾的品味。今年的新財富榜單顯示,就算總是隨心而動,丁磊依然盤踞在榜單前十!
所以我覺得,BAT是絕對“殺不死”網易!他們能“殺死”的是和他們一起搶佔市場的,而一向慢節奏、超脫物外的網易,顯然不在其中!
-
7 # 鎂客網
2、丁磊的三大特質
據說當年為了省成本,連網易總部大樓的title都不做,害的員工打車去的時候,都說,“師傅,去新浪隔壁那一棟。”
雖然作為老闆,丁磊有點摳。但他對於業務卻精熟的判斷,而且和員工之間也比較親和。即使丁磊被員工做成表情包,丁磊也儘量笑口常開。
這個說法相當形象,說明丁磊在本質上對財務和成本狀況是多麼的上心。
對員工實行寬鬆管理,對成本嚴格控制,敏銳地把握市場趨勢,這才是丁磊老辣的本質。
相對寬鬆的管理,使丁磊有更為得力的人力資源,而成本控制和對市場的敏銳把握,才是網易能夠活到今天的核心能力。
3、三大特質,助力永續經營在2004年的時候,qq遊戲同時線上突破62萬人,這標誌著BAT中騰訊遊戲的崛起。
然而在這之前的2001年,網易就推出了自主研發的大型網路遊戲大話西遊online。
由此可見,丁磊對於網際網路趨勢把握之迅速,在網路遊戲剛剛開始不久,網易就能率先出擊。當然,後來的情況大家都知道,騰訊遊戲在體量上完全超過了網易遊戲。可以說,雖然在具體經營操作上,網易與騰訊之間,可能存在差距。但在對趨勢的研判上,網易從來不落於人後。正是因為丁磊的洞察,網易才即時會出現嚴選,網易音樂,網易公開課等一大部分,非常得人心的產品,來挽救網易自己。
有人說,曾經的三大入口網站,都彼此對掐。但結果,真正取代三大入口網站的是下一代網際網路巨頭BAT.這在一定程度上就是科技進步帶來的後果,當網速越來越快,網際網路傳統替移動網際網路代,新的巨頭依然在萌發之中。不過,如果,有人能夠像丁磊那樣,對趨勢進行提前預判和敏銳把握,同時也控制好成本和員工溝通。那麼,他的企業依然有可能像丁磊的網易一樣,繼續存在下去。
-
8 # 起風了110030906
網易靠什麼活著呢?遊戲?
遊戲其實是一個藍海,有很多公司可以活的不錯。
等騰訊回過頭來搶市場,網易就差不多要死了。
-
9 # 媒體訓練營
“如何用一句話或一個字來形容網易?”
丁磊不假思索地回答:“網易是一家有品味的、創新的科技企業。”
網易跟貼、網易雲音樂地鐵刷屏、丁磊跑路、睡姿大作戰、網易娛樂年度盤點、網易戲精公開課……在別的公司還在發愁如何做十萬加的時候,網易已經做出了一個又一個爆款。
本質上來說,網易的傳播能力比市面上任何一家營銷公司都強,原因是網易做的產品都非常精品化,也就是產品打磨的足夠好,細節挖掘的足夠深,但最核心的,是有品位。
京東總是喜歡宣揚劉強東的鄉土情結和窮孩子出身,但出身中產家庭的丁磊則更能把握中產階級的消費品味,在創辦網易雲音樂之前,他的CD裡儲存了幾千首歌,因為買不到市面上合適的毛巾所以創辦了網易嚴選,他本人就像一個站在科技和人文十字路口中間的網際網路教父,一步步引導正在消費升級的中產階級們的品味。
所以你說你是騰訊使用者,京東使用者,淘寶使用者,都不會有特別的標籤和印象,但唯獨你說你是網易的使用者,會讓人覺得你有品位,有思考,不盲從。
品味能有多大的影響?會影響一個人對於事物的基本判斷,比如丁磊認為食堂是一個讓人有歸屬感的地方,所以網易杭研的食堂裡從食材到品類都要比別的食堂高階很多,口味比很多餐廳都要好,再比如音質這件事,丁磊認為音樂作品本身是個美學的、有細節的作品。你讓使用者聽128K,很多細節聽不到。本身就對音樂作品不尊重。
-
10 # 猛哥V
曾在網易工作過,網易是一個很奇特的公司哈,典型的悶聲發大財,外界解讀“網易現象”的文章也很多,但總覺得隔靴搔癢,還是聽聽丁磊自己怎麼說吧:別把不吭聲的鱷魚當壁虎!
問:現在大家經常說BAT三大巨頭覆蓋了所有的產業,往下看還有三小虎,小米、京東、奇虎360,網易夾在中間,你自己怎麼看這種競爭格局?你的競爭優勢是什麼?
丁磊:BAT大家的模式不同,阿里和百度還是流量模式,網易是內容供應商。三小虎利潤加起來還沒有網易多。所以,我們是不吭聲的鱷魚,別就當我們是壁虎,跟他們吵有什麼意思,自己把產品做好,做點兒有理想、有信仰的事情挺開心,不要跟人家圈那個地。我也瞭解裡面有一些公司的管理還在摸索,還在糊里糊塗,我們公司已經走了17年了。
問:都說移動網際網路重要,我們在網易身上卻沒有看到一個系統的移動網際網路戰略,都是各個條塊的產品自己往前滾動,為什麼會選擇這種路徑?你們在移動上到底選擇做什麼,不做什麼?
丁磊:網易的方式就是有所為有所不為,比如說地圖,我們就不做。地圖首先很重要,但是我覺得世界上做地圖的公司已經很多了,幹嗎還去折騰,把地圖上別的東西做好不就可以了嗎?谷歌地圖做得很好,蘋果地圖也不賴,百度、高德、搜狗都在做地圖,幹嗎非要削尖腦袋買一個地圖?
相反,跟內容和文化相關的我會比較感興趣,我們就是內容提供者,這是我們很擅長的。未來市場上做內容的絕對會有一席之地。
問:你做了18年的網際網路,你覺得有“網際網路思維”這個概念嗎?你總結的“網際網路思維”是什麼?
丁磊:絕對有,但是你要拿出東西來才能證明你有。我的網際網路思維中“快”不是特別重要,精益求精、極佳的使用者體驗,這兩個是非常重要的。我認為“專注”也是對的,但是這本來就是傳統行業的定義,不是網際網路行業專有的。我的產品每一個版本都要精益求精,你根本不要看競爭對手怎麼樣,競爭對手犯錯誤的時間是大把的,不要因為快,把自己搞死了。
問:你做產品這麼謹慎,難道就不怕錯過時機嗎?
丁磊:我覺得時機都是一個假命題。比如說某些入口網站以前做新聞做得特別好,現在的新聞客戶端就做得不是特別好,不如我做得好。
我們現在新聞客戶端新版本做了很多創新。以前傳統的閱讀是看報紙、看雜誌,或者PC看完一關就走了。手機是早上上班的時候要看,中午吃飯的時候也要看,晚上等車的時候還要看,閱讀的次數增加了,閱讀量大大增加了,你怎麼把節奏把控好,讓使用者每次都能讀到新鮮的東西、好玩兒的東西,感到可讀性非常強?我們新版本做到了。能提出這個想法的人,在我們公司沒有,他們都不會這麼想,是我想出來的。
我說移動閱讀要有節奏,從早上八點,就像吃早餐,早餐是什麼,午餐是什麼,晚餐是什麼,晚上睡覺的時候看什麼,我要把這個節奏把握好。電視臺就是有節奏的,早上有早間新聞,有午間新聞,七點鐘新聞聯播,新聞聯播之後焦點訪談,焦點訪談之後來一個電視劇,九點鐘又有一個新聞聯播。這是有節奏的。
我覺得機會是隨時存在的。2007年蘋果做手機,早在1993年諾基亞和摩托羅拉都已經在做手機了,你覺得它晚了嗎?它沒晚,它做了一個智慧手機出來。但是你不能說諾基亞沒做過智慧手機,諾基亞有一個手機叫9110,他們也嘗試過做智慧手機,但是就是沒成功。你知道,喬布斯在1995年就做過一臺PDA叫“牛頓”,他在“牛頓”上交了無數的學費以後,到2007年做iPhone的時候才成功的,你不能說他一拍腦袋才想到的,之前沒有“牛頓”的積累根本不可能做出這個手機出來。
一些事情能成功,真的是天時地利人和,你說偶然吧可能有,但是肯定也是交了無數的學費之後,才明白下次我幹這件事兒從哪兒開始幹。
讀懂了丁磊,才能看懂網易。
keso近日在文章《連續紅海突圍的網易,究竟做對了什麼》最近十年來,面對各種網際網路風口,社交、電商、直播、O2O,網易總是慢人好幾大拍。2013年網易雲音樂上線,當時移動音樂市場早已豺狼聚集,QQ音樂、酷狗音樂、蝦米音樂等十多款競品在行業裡已沉浸多年。網易活躍的各個領域,都面臨著BAT的圍剿,可為什麼BAT殺不死慢節奏的網易?
回覆列表
BAT為什麼殺不死網易?我不禁想要反問,BAT拿什麼殺網易?網易在郵箱和媒體業務上有很深的護城河,即使這兩塊業務已經到達天花板,也依舊可以為網易其它產品持續導流輸血,同時為集團營收負責。在這方面,BAT的產品邏輯跟網易有較大出入,雖然都是在搶廣告市場,但是目標客戶卻存在差異性,沒有構成特別尖銳的直接競爭。
再說遊戲業務,遊戲市場的市場盤子很大很大。2017年底中國音數協遊戲工委(GPC)、伽馬資料(CNG)、國際資料公司(IDC)聯合釋出了《2017年中國遊戲產業報告》,報告顯示2017中國遊戲市場規模超2000億 ,移動遊戲漲幅超300億。況且遊戲行業很多細化領域都是悶聲發大財,甚至連不少人認為已經沒落的頁遊、棋牌遊戲都有不俗的收入表現。在這麼大的容量下,別說騰訊網易兩大巨頭誰也殺不死誰,他們同樣殺不死排在後面的遊戲廠商,諸如三七互娛、完美世界、崑崙萬維等很多業績靠譜的A股上市公司。
有強力的現金流業務打底,很難直接去定義網易的“快”與“慢”。放在當時,網易雲音樂好像比同類產品慢了很多拍,但是站在現在的時間點回看,你會發現2013年移動音樂市場在整個音樂行業的發展中,就是一個模糊的起跑點,那個時候大多數獨立音樂廠商還沒想清楚音樂市場該如何商業化,如何優雅漂亮的活下去。一時的快與慢又有什麼意義?
再比如現在很多所謂的風口企業,BAT即使早早發現了苗頭也不會輕易入局,他們會讓創業公司先進去跑跑資料再做決策。這麼來看,並不是所有業務都適合搶跑,在那些充滿荊棘的未知路上,“你行你先上”反而是一種很好的反制策略。
網易慢嗎?覺得網易慢的,可能已經死在路上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