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愛說大實話的女人

    座標西安,這個必須有,話說蒸蒸日上。幾乎每家每戶都蒸饅頭,話說十里鄉俗各不同,有些地方蒸饅頭還有儀式呢,很隆重的。

  • 2 # 清風明月211694736

    我家地處晉南平原,自古以來就有過年蒸饃(饅頭)的習俗。

    每當臘月二十三小年過後,各家各戶便忙起了蒸饃,一連幾天,每天都蒸。

    誰家的女人蒸不好過年的饃,拿不出手,是件很沒面子的事。因此,經常有幾家人搭伴結夥,進行互助式蒸饃的活動。

    這些個饃和人們平時吃的不一樣,有四個特點:

    一是白,麵粉最白最細,潔白無暇;

    二是光,饃饃表面光潔如膚,細膩靚麗;

    三是柔,饃饃軟硬有度,稍微偏硬;

    四是花,花色品種齊全,外型用途各異。

    主要有以下品種:

    1,包子饃。這不是普通的包子,而是已出嫁閨女給孃家媽過年送的包子。這包子的個兒很大,比市面上賣的體積大兩三倍,但只包一點點餡兒。過年時夫妻倆去丈母孃家走親戚是必帶之禮物。

    2,餛飩饃。外型上捏一個疙瘩,裡頭包的有雞蛋或者核桃,或者是棗的饃,是過年時家裡來客人時的回贈禮品。也是自家人走親戚時帶的禮品。

    3.,油紐子饃。其實是花捲,外形上像寶塔一樣,圍成一道一道的園圈,每層之間抹著油,走親戚作禮品用。

    4,小圓饃。這就是過年時吃的饃。

    5,各種花饃。手掌大小的老虎狀、魚狀、雞狀、豬狀的花饃,用帶有白邊的茶豆做眼睛,還有五顏六色的裝飾,先蒸熟,再烤乾,用紅繩繫住,上邊綁上紙幣或銅錢,過年時掛上小孩的上衣紐扣或脖子上,是為了吉祥和福氣。還有一種稍大些的以各種動物為造型的花饃,是為奉獻灶王爺,土地爺,財神爺而準備的貢品。

    6.,棗糕饃。這種饃成圓盤狀,夾層中鑲嵌著一圈兒棗。用於走親戚或者奉獻神靈的供品。

    為了儲藏好這多麼饃,不至於使其乾裂或發黴,家鄉人把這些饃裝入各種瓷容器,如水甕,大瓷盆中,用棉包袱皮蓋嚴。這些個饃可以一直儲存到正月十五。

  • 3 # 龍井茶葉虎跑水

    過去過年蒸饃,比如,一家七,八口人,基本上耗兩袋麵粉(每袋50斤),在乾淨的大盆裡活面。

    通常用澇糟勾些麵粉,發成麵糊狀的引子,因溫度低,為促使早點兒發開,用乾淨棉被蓋住。面引子發開後,再用面引子活面,繼續蒙被待發酵。

    發酵到用手扒開面團呈蜂窩狀,然後使鹼水中和飭面,飭面,是不斷揉勻,以防鹼因揉不勻,而造成蒸出的饃內外質量欠佳。鹼放合適了,麵糰截面積看,蜂窩孔應該小一些,手拍麵糰能聽到“嘭嘭"作響。

    這時候就可以做饃坯了。又因為鹼會蒸發,活的面多,隔一個來小時,看看面,如果有酸味兒,還要兌鹼使面中和,不然蒸出的饃發酸。

    過年對饃的製做,要求較平時高,無論圓饃,方饃,包子,花捲,外觀要漂亮,饃與饃之間不要粘連,因為表皮一爛也不好看。蒸好的饃不能東倒西歪,這就要求,饃入籠後,大火要保障鍋裡大汽上來,汽大才能把饃吹起來,吹的也大,饃顯得白。過去蒸饃用鋼碳,焦碳,火大,大汽上來後,包子蒸廿四分鐘;圓饃四十分鐘;花捲廿四分一半小時即可。

    沒有表,只能點一根香,燃完饃就熟了。雖不科學,但老一輩人就那麼弄,或許在當時是沒辦法之法。那香著的慢,看著心急,老人坐在爐子附近,等著,低頭不語,一忽兒就閉眼睡著了,有時真把鍋蒸乾了,才猛醒。喔槽!趕緊揭籠蓋,看饃怎麼樣了?提一層,又連鍋端下,不然鍋燒裂了,那時鍋都是生鐵製的,宜慢慢冷卻。

    …每年蒸年饃之前,要全面洗籠,每年去生產資料門市部買兩個槓木橛頭把,洗淨,並列放在一個地方,便於揭籠涼置。蒸饃,不讓問蒸幾籠了?不讓說蒸的太多了。過油炸東西,不讓說話,嫌說話唾沫星兒掉到油裡濺起易傷人。窮講究真不少。

    饃蒸好後,要晾透,不然不便儲存,晾饃要佔面積不小,沒辦法,整個大床收拾乾淨,就放在紙板上晾,最後蒸饃放入板櫃,圓饃放一邊,方饃放另一邊。包子放木箱裡,花捲也放。

    從早到晚,十幾小時不停地蒸,蒸了多少鍋,誰也沒數,反正累並歡喜著,人們忙夥著,迎接年來。

  • 4 # 車仔佬42104839

    饅頭廣州人吃不起啊!廣州人的年夜飯儘管很多人都會去酒樓吃,但一般都是點8個菜,我就真是很小氣,一家人只點3個菜,雞我只點半隻,清蒸一條石斑魚,一個上湯豆苗,就算是年夜飯了,有時連飯都沒得吃,因為我一家只有3個人。

  • 5 # 風雨彩虹家常菜

    我們老家在東北,過年的時候不止是蒸饅頭,還蒸豆包還有粘豆包。並且家家還包餃子,放到外面凍的當當硬,然後放到大缸裡面,然後想吃的時候隨時那出來一煮或者這一蒸,既省事有好吃。

    不過我媽做麵食的手藝那時候不太好,所以我們家的凍豆包曾經被我大姑父當做凍梨直接拿出來就啃過。。。

    真是懷念過去的時光,年味十足。

  • 6 # 半個南山人

    北方各地都有過春節蒸饅頭的習俗,特別是在膠東地區的麵食文化更有特色,一到過年家家戶戶都要蒸饅頭,而且花色也特多。下面,我就來說說龍口人過年時的蒸饅頭有哪些習俗。

    饅頭,龍口人稱“餑餑”。龍口“棗餑餑”的歷史悠久,花樣也多,不同的形狀代表不同的寓意。在每年春節前幾天,家家都要製作餑餑,為的是過年期間不用再做主食。在製做花餑餑的同時,還要做四個“聖蟲”和八個大棗餑餑等。大棗餑餑的寓意是“早日發財”,因此,棗餑餑是用來祭祀使用的,祈求新一年裡能”早日發財”“聖蟲”就是一條盤起來的小蛇,因為傳說龍是中國的圖騰,但人間卻沒有龍,人們便認為蛇有龍的影子,便就把蛇當作聖物,叫它“聖蟲“就是取“剩”和“升”之意,寓意來年糧食有剩餘,日子步步高昇。因此聖蟲則要放在饅頭缸裡,可保當年豐收,家中不斷糧,表達老百姓對幸福富足生活的嚮往。

  • 7 # 提神

    民謠有“二十八把面發,二十九蒸饅頭”。在我們當地過年大多數人還是蒸饅頭的。不然,來饅頭店買酵頭(即老面)的人那麼多,儘管有酵頭是“非賣品”的禁忌,畢竟要過年了,都是鄉黨,也為傳統的節日,還是破例賣酵頭。

    人們之所以還是要自己蒸饅頭,是因為:

    承襲著一種傳統的習慣

    正月的傳統習俗是從初一到初五期間不能動火蒸饅頭。過去沒有發酵粉,普通的麵粉要提前一天和麵發麵。於是臘月二十八這天,大多數人家或用預留的酵頭,或去買點酵頭,自己發起面來,今天一大早便開始蒸制饅頭。一鍋鍋熱饅頭蒸了一屜又一屜。餡的、棗的、糖的饅頭或花捲,蒸好的麵食還要點上紅點,代表著喜慶。然後儲存在竹籃或大缸,有的還冷藏於冰櫃。自己要吃了,或要招呼親朋了,熱一熱,便可食用,方便、快捷。也算是沿承了傳統的習俗。

    自己蒸饅頭增加了節日的氣氛

    臘月是年末,過了“臘八”就是年。從此,幾乎天天為“年”做準備,趁早購置年貨、買新衣服、宰年豬(買肉)、過小年、掃舍、磨豆腐、打年糕……如果不蒸些饅頭存放著,心裡好像空落落的。只有蒸好饅頭,才覺得“年”準備的實在了。再說了,只要有老人的家庭,還是會固守哪種老腦筋,自己不蒸饅頭老嘮叨。蒸饅頭是農家婦女的拿手活,不就是和個面。要蒸制了,還會有關係好的鄉鄰自發的“結對子”,先給你家蒸,再去我家。你來我往,忙忙碌碌,才感覺“年”腳步近了。就是鄉親們閒聊時,最多的話題是“年事辦好了嗎?”“辦好了,連饅頭都是自己蒸的”。一聽這話,就知道還是太重視這個“年”了,“年”畢竟是一個非常隆重的節日。

    今天就是蒸饅頭的日子,這會勤勞的農婦們已經起床了。大家都會精心蒸制饅頭了。很多人在蒸饅頭的時候,會在饅頭上“做文章”:順便蒸點小面老鼠(象徵鼠年)和小面鴿子(象徵和平),蒸時先捏出形狀、再剪出鼻子、耳朵、嘴巴、爪子、尾巴,最後用豆類“點”出眼睛,有的還會在其背上做個面制的小元寶以圖喜慶之意。人們總是想盡辦法,蒸制自己滿意的有圖案的饅頭,在春節期間,或饋贈親友,或全家人團圓之時食用。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趙本山的一幅書法能賣95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