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小奶狗和喜羊羊
-
2 # 小小徐寶寶的媽咪
我家寶寶出生就有病理性黃疸。剛開始我也不懂黃疸原來分為兩種,一種病理性黃疸,另外一種是生理性黃疸。你首先確定你家寶寶是否是病理性黃疸。如果不是,是生理性黃疸沒有那麼嚴重,就吃點去黃疸的藥,曬曬太陽一般就能康復。
第一次當媽媽最好有自己的主見,不能聽家裡人的,家裡人一聽寶寶有黃疸,就說很正常,每個寶寶都有黃疸,不礙事的。其實不是絕對的,病理性黃疸就很嚴重,必須住院治療。我家寶寶出生第二天就有黃疸了,而且熟知325,已經很高了,但是不懂,都說沒事,然後回家了,回家呆了半天,太擔心了,又重新去兒科住院的。幸虧去醫院的,要不然後果不堪設想。住了五天就出院了,主要照藍光治療。雖然寶寶住院很受罪,但是也沒辦法。
-
3 # 等兔子的蘿蔔
出現黃疸的原因有幾種,建議媽媽先帶寶寶去醫院測個黃疸的數值。數值不超過12.9,多曬曬太陽,多吃多拉,過個幾天再去測一次,如果數值再下降就沒事,慢慢會退的。如果超過12.9,醫生會建議藍光治療,這是最快的辦法,查查病因。
-
4 # 生活百科分享號
你好,初生寶寶在一週之內是最容易出現黃疸的。孩子在出生兩到三天的時候面板有點變黃,只要不超過標準,在一週以後就會逐漸消失,但是如果高於正常範圍,那就是黃疸了。那麼,初生寶寶黃疸怎麼辦呢?
1.曬太陽。孩子在出生之後,要注意觀察寶寶面部的顏色變化,如果發現面部發黃了,那就很可能孩子要出現黃疸了,這時候要讓孩子多曬太陽,要注意不要暴曬防止曬傷新生兒的面板,並且不要隔著玻璃曬太陽,在孩子面板與Sunny接觸的過程中,就可以逐漸消除黃疸。
2.多喝水。孩子出生以後,一定要多給孩子喝水,加快孩子的新陳代謝,這樣有助於預防和減輕黃疸。
3.母乳餵養。專家表示,母乳餵養能夠減少初生兒出現黃疸的機率,所以寶媽如果有母乳最好是給孩子用母乳餵養,如果母乳不足,可以給孩子母乳和奶粉混合餵養。
4.藥物治療。如果孩子的黃疸比較嚴重,那一定要及時給孩子吃藥,黃疸嚴重或者出現時間太長,都會引起其他的一些疾病。如果一個新生兒的寶寶黃疸值達到了20,就是非常嚴重的病理性黃疸的範疇了,如果新生兒的黃疸非常高達到了20,這個時候需要給孩子進行藍光照射的治療,而且還要給孩子進行抽血化驗確定一下引起孩子黃疸值高的原因是什麼。如果是由於新生兒aBO溶血所引起來的,除了藍光照射,還要選擇丙種球蛋白進行封閉抗體的治療,如果是感染因素引起的要加用抗感染的藥物進行對症治療,也有可能會選擇白蛋白的應用,茵梔黃口服液口服,益生菌藥物口服。
-
5 # 3皓子
新手媽媽不要急不要慌,下面就介紹幾種有效方法也是經常通用的方法
快速退嬰兒黃疸的方法
1.寶寶出月以後,每天可以適當的帶寶寶出去曬曬太陽;如果是輕微的黃疸,也可以透過曬太陽讓黃疸消失。
2.透過去醫院照光,快速將嬰兒體內的膽紅素排出,直到黃疸消失;這也是現在醫學上最常用的一種簡單有效的方法。
3.如果黃疸十分嚴重;就只能透過換血來進行治療。這樣可以減少其他不好情況的發生。
4.新手媽媽可以透過喝點醫治黃疸的中藥化作乳汁餵養寶寶,寶寶的黃疸就會逐漸消失;
-
6 # 米粒隨心筆記
黃疸分為生理性和病理性。
母乳餵養的媽媽應該注意,每天給孩子喂8—12次奶左右,不僅可以保證產奶量 ,還能讓寶寶多拉多尿,將體內的膽紅素控制在較低的水平。
我是母乳餵養,大夫就建議多吃多拉。
注意:如果黃疸出得早,退的晚,數值高,進展快,退而復出,就要考慮是不是病理性黃疸,要及時去醫院看大夫。
-
7 # 踏雪尋梅92
關於新生兒黃疸這個話題,我是有發言權的,因為我家寶寶剛出生時就出現了黃疸,當時什麼也不懂,醫生說要住院治療,我二話沒說就讓寶寶一個人在醫院接受治療,還連續照了幾天藍光,這種治療是不讓家長在醫院陪同的,只是每天下午四點可以探視一次,但是那會兒我正在坐月子,所以不方面去看他,就這樣我差不多一個星期沒見到孩子,當媽媽的肯定是能體會我當時的心情!
其實,新生兒黃疸並沒有想象中的可怕,新手爸媽碰到新生兒黃疸也不用太過擔心,當我們對新生兒黃疸足夠了解,我們便可坦然應對了。
首先,我們要了解什麼是黃疸,面板和鞏膜出現黃染,醫學上稱為黃疸。黃疸是新生兒常見的臨床表現之一,可以說新生兒黃疸既可能是一種正常現象,也可能是某種疾病的嚴重表現。一般情況下,新生兒黃疸可分為生理性黃疸、病理性黃疸及母乳性黃疸三種,每一種型別的黃疸出現與消退時間、身體症狀都有所區別,具體如下:
1、生理性黃疸。胎兒在宮內的低氧環境中,為了滿足其對氧的需要,會產生大量紅細胞。出生後,寶寶建立了肺呼吸,血氧濃度迅速升高,不再需要那麼多紅細胞了,因此大量紅細胞被破壞,膽紅素產生過多;另外,新生兒紅細胞壽命短,為70-90天(成人為120天),加上新生兒的肝臟功能發育不成熟,不能及時處理和排洩由於大量紅細胞破壞而生成的膽紅素,血液中膽紅素濃度增高,因此造成新生兒在出生後2-14天內出現生理性黃疸。但是生理性黃疸存在個體差異,也因種族、地區、遺傳、家族和餵養方式不同而有所差異。一般情況下,生理性黃疸多在出生後2-3天出現面板黃染,4-5天達到高峰,輕者可見面部、頸部出現黃疸,重者軀幹、四肢出現黃疸。一般生理性黃疸不需要特殊治療,可自行消退,正常新生兒7-10天黃疸消退,早產兒可能會延遲2-4周才消退。但如果母乳餵養進行不理想的新生兒,或者出生時有頭皮下血腫或者面板瘀血,也有可能使黃疸加重且消退得比較晚。早期餵奶,給足奶量,刺激腸蠕動,腸道內建立正常菌群,有助於黃疸消退。
2、病理性黃疸。有少部分新生兒因為某些疾病而出現病理性黃疸,嚴重者可能危害大腦(發生核黃疸,又稱為新生兒膽紅素腦病),甚至死亡。寶寶一旦出現以下情況,則可能為病理性黃疸,要及時就診:
1)寶寶出生後24小時內就出現黃疸,血清總膽紅素大於102微摩爾/升(6毫克/分升);
2)足月兒血清總膽紅素超過220.6微摩爾/升(12.9毫克/分升),早產兒血清總膽紅素大於256.5微摩爾/升(15毫克/分升);
3)血清結合膽紅素大於26微摩爾/升(1.5毫克/分升);
4)每天黃疸進行性加重,血清總膽紅素每天以85微摩爾/升(5毫克/分升)上升;
5)全身面板重度黃染,呈橘皮色,或者面板黃色晦暗,大便色澤變淺呈灰白色,尿色深黃;
6)黃疸持續時間延長,超過2-4周,且進行性加重。
應對病理性黃疸,父母要做到以下幾點:
1)仔細觀察黃疸變化。一般情況下,黃疸是從頭開始黃,從腳開始消退,而眼睛是最早出現黃染也是最晚退的,所以父母可以先從寶寶的眼睛觀察黃疸的變化;
2)注意寶寶大便顏色。肝臟處理好的膽紅素會經由腸道排洩,大便才會帶有顏色。如果肝臟、膽道發生問題,如膽道閉鎖,膽紅素堆積在肝臟無法排出,大便會變白,但不是突然變白,而是愈來愈淡。與此同時,如果發現寶寶身體面板也出現變黃的趨勢,須及時就醫;
3)保證新生兒出生後早開奶,吃得飽。孩子出生後半小時就要開奶,媽媽要勤餵奶,做到24小時內餵哺8-12次,確保寶寶吃的奶量足夠。如果寶寶一天尿6次以上,大便每天1次以上,且體重持續增加,就表示吃的奶量足夠。如果母乳不夠,就需要新增配方奶,總之一定要確保寶寶吃飽,這樣才能促進排便,從而減少膽紅素的回吸收,有助於黃疸消退。此外,父母要格外注意,孩子的衣物和被褥不要使用樟腦丸或者萘防蟲,不要給新生兒吃磺胺、呋喃坦丁、痢特靈、阿司匹林、維生素K3、吲哚美辛、噻嗪類利尿藥、水合氯醛、嬰兒素、七釐散、牛黃粉等藥物。如果是母乳餵養,媽媽也要忌用氧化劑藥物,忌食蠶豆,忌與樟腦丸或萘接觸。
3、母乳性黃疸。近年來,一些純母乳餵養的新生兒發生的黃疸不隨生理性黃疸的消失而消退,黃疸可延遲28天以上,程度以輕度至中度為主,寶寶一般情況良好,生長髮育正常,肝功能正常,我們稱這種黃疸為母乳性黃疸。母乳性黃疸主要是新生兒母乳餵養後,血液中的未結合膽紅素升高,表現出黃疸。母乳性黃疸可分為早髮型和遲髮型。早髮型一般出現在出生後3-4天,高峰期在出生後5-7天;遲髮型一般出現在出生後6-8天,高峰期在出生後2-3周,黃疸消退時間可達6-12周。雖然目前對母乳性黃疸的病因及發病機制還未完全明確,但早開奶、勤吸奶、保證孩子的奶量,讓孩子吃飽以刺激腸蠕動、增加大便排出,仍是減少早髮型母乳性黃疸的一個好措施。
不管新生兒出現哪種型別的黃疸,家長一定不要驚慌失措,要仔細觀察寶寶黃疸變化情況,必要時及時就醫。
回覆列表
黃疸是有分別的,有生理性黃疸和病理性黃疸,如果是生理性黃疸,只要多餵奶,給寶寶多排尿多排便和多曬太陽,一般是可以腿都褪的。太陽最好是上午九點多左右和下午不辣的太陽,一次大概曬二十多分就可以了,記得要保護好寶寶的眼睛,遮住眼睛。
還有一種就是病理性黃疸了,這種黃疸是沒辦法透過上述方法褪的,需要到醫院的新生兒去治療,就是照藍光,費用看各地方醫院而定了。像我家大寶,當時是溶血性黃疸,因為是新手媽媽什麼都不懂,直接回家了,一個星期後社群醫生回訪才發現,後來趕緊送去醫院治療,治療期間寶爸把母乳送去醫院給寶寶喝,兩天後接回家。病理性黃疸如果沒有褪下去對寶寶的大腦發育估計會有影響,所以家長們要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