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臨川柴子aa
-
2 # 山崖翠柏
在劇院電影看電影《人生》。
若干年以前,那時我們還在學校,那時沒事的時候我們去學校那個簡陋的閱覽書翻翻雜誌,無意中看了路遙們小說《人生》,當時只感覺路遙寫的不錯,故事很動人。當時對於任何一個農村男女青年來說,走出校門,都面臨著跳農門和婚姻兩大事情。而我們學校的大部分師生,都是從農村來的。而那時成了那所師範學校的學生,意味著我們已經跳出農門了。我們為什麼被高加林、劉巧珍和黃亞萍感動呢?我幾乎說不出一丁點理由,班上的幾個活躍分子,在課餘時間常常為他們三個人物爭論的臉紅脖子粗,唾沫星子亂飛。
《人生》電影拍出來後,大家都期盼著能看看。終於等到了那一天,還沒等到我們要去縣電影院買票之時,學校傳出了訊息:看《人生》不要單獨去,學校統一組織,票也是學校掏的腰包,有的同學興奮得幾乎跳了起來。
那天天空灰濛濛的,大家急急忙忙吃了晚飯,學校讓以班為單位排著隊去電影院。街道兩邊的群眾瞪著驚訝的眼睛,不知道要發生什麼大事情了。坐在電影院裡,我第一次看見黃土高原在攝像師的鏡頭下是那麼地美觀,那麼地氣勢宏大,迎面撲來的彷彿是濃濃的黃土氣息和花草的芳香。偌大個電影院靜悄悄的,大家幾乎都屏住了呼吸,注意力十分集中,空間裡或明或暗的變化,是隨著從放影機裡發出的光束而變的。一千多號人,坐無虛席,偶爾瞥一眼,黑壓壓的。電影到了最後的情節,劉巧珍結婚、高加林開離縣城、高加林揹著包回村的幾個鏡頭,觸動了我們中多數人的神經,有唏噓聲,後來發展成嚶嚶的聲,一處、兩處、三處,最後競然連成了一片,多數是那些平時象小麻雀一樣愛嘰嘰喳喳的女生,男同學中也有淚水漣漣的,但大多數眼睛已經模糊了。我應該算是一個比較麻木的人,只覺得鼻子有點酸,眼睛沒有潮溼的意思。電影結束了,往外走時,有的女生競然被人攙扶著出去的。氣氛依然是凝重的,我們彼此之間沒有說話,彷彿一下變得成熟了。
後來我想,人生雖然不易,但是選擇的機會還很多。《人生》裡高加林,雖然跳農門和與劉巧兒的婚姻是那樣的結局,但是以後他還是機會,他的人生不應該是悲劇吧!
-
3 # 甜草莓和楊樹苗
我長了這麼大,看過的故事猶如天上的繁星,有的故事讓我憤怒無比,有的故事讓我心情舒暢。當然,還有這樣一個好故事深深的打動了我的心——《欠了傻哥哥一塊糖》
不知道有沒人讀過它,它是在一本叫《成長•心靈聖經》裡的一篇散文。大概是這樣,他有一個哥哥,有先天性腦疾。母親並不準哥哥靠近他,怕他被傷。可是誰有知道,哥哥原來那麼疼愛弟弟、長大後的他對這隻會傻笑的哥哥心生厭惡。有一天,城城裡的親戚從城裡帶回來一包糖,大家沒看過,都覺得很稀奇。母親給他8塊,哥哥只有3塊。但僅僅只有三塊,哥哥接到後卻把手裡的糖果遞向了他面前,支支吾吾的說:“吃...弟弟…你吃!”它驚異地接下了糖,哥哥洋溢著一臉的幸福,傻笑著跑開了。後來,他刻苦的學習才得以考上了大學。在他大學期間,父母也對哥哥好了一些。暑假,他買了一包糖。要給哥哥好好吃一次。可是,等他回到家時,父親卻一臉平靜的告訴它哥哥為了救人,自己卻在河裡溺死了。他坐在河邊,掏出一張紙,抽泣了起來。紙上什麼特別的也沒有,只有兩個歪歪扭扭的大字——“弟兄”。恍然大悟,原來哥哥一直把弟弟放在第一位,而他自己卻只是在弟弟後面默默的附和著。
就是這樣一篇不華麗、不矯情的文章,讓我鼻頭一次次發酸。每次一讀都會讓我忍不住抓張紙擦擦鹹苦的淚水。不管看多少遍我始終忘不了那個總愛對弟弟傻笑的哥哥,那個什麼好東西、性東西都要給弟弟的哥哥,那個這麼喜歡弟弟的哥哥!這篇文章,有的地方讓我感觸很深。“兄弟”“弟兄”儘管只是次序不同,可詮釋出來的不同含義卻那麼令人心動而心酸。如果人活著必定是為了什麼,傻哥哥無疑是將生命的全部都給予了弟弟!我想親情是絕對阻擋不了百分之百的愛,而傻哥哥對弟弟的愛讓我久久思考,這到底是一份怎樣的愛,拿捏在手裡,應該誰也拿捏不起吧,還是……?到至今我也猜不透這份愛,但也許只有像傻哥哥那樣單純如斯的人,表現出的愛才更加簡單更加無私更加濃郁!
雖然我也不知道這是不是提個真實的故事,但我也希望擁有這樣讓我羨慕和感動的愛,我也想要這麼一個哥哥,即使他是傻,我也願意永遠對他進行無私的關懷,無私的愛。
-
4 # 向高山舉目
我大學在遙遠的哈爾濱上的,有一天在學校門口看到一個背影特別像我父親。當時我特別想喊他,我知道如果是他來看我,一定會提前給我電話。可我還是要確認一下是不是他,等我跑過去看到他的臉,不是他。我的淚就來了,我蹲在路邊大哭,思念決堤了沒辦法攔住。所有的行人都慢下了腳步,他們不知道我的故事剛剛結束!
-
5 # 土命老蟻
愚公移山
千篇一律,都是透過愚公移山,反映了人們征服自然,改造自然,造福子孫的想法。接著讚美中國古代勞動人民如何的偉大
然後異口同聲要學習愚公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精神,為了實現共產主義,拼命幹,一代接著一代幹,一定能幹成
再對智叟進行一番批判,最後寫一篇總結作文,表一下決心,交上去就沒了下文
其實在心裡,覺得愚公真有些不開竅,智叟的話也不無道理
不過也不大往心裡去,只是列子撰寫一則的古代寓言,何必搞出那麼多意義
他愛移山他去移,他愛管閒事他去管,各有想法,也各有活法,都算不得什麼大事,倒是最後結局有些趣味
一是覺得操蛇之神工作態度挺謹慎,沒有私自干涉這愚老頭的瘋狂舉動,並且把情況一五一十彙報給了玉帝
二是玉帝,掌管偌大天庭,竟能為下界卑微的民生動容,做事也果斷,沒經過研究,就直接下旨把山挪走了
三是誇娥氏的這兩個兒子有力氣,方圓七百里,高達萬仞的兩座大山,居然說背起來就背起來,這本事怕是那個被壓在五行山下五百年的猴子也比不了吧
暗地裡尋思,無論愚公還是智叟,一覺醒來,發現門前的大山不見了,驚歎之餘,還會作何感慨
原來有些人窮盡一生,也未必實現的理想,在有些人的眼裡,不過是揮手之間
-
6 # 金易7982
應邀回答: 時下。
國家領導、各級黨政領導
一大批幹部和教育工作者,單位職員。
幾年來,僅僅為扶貧工作所付出了生命——就無不讓人感動流淚!
必定是在和平年代的今天!
幫扶人們為了讓貧困戶早日脫貧, 幾年時間,無數次走訪及交談,春夏秋冬,爬山涉水。風雨無阻。
能不讓人感動嗎?
很多的貧困戶說了。用語言是不能表達的。
僅僅是感激,未免太膚淺了。
-
7 # 青澀小生
不知是否因年紀漸漸大了的緣故,近來我時常會因為喜愛的一篇文章、幾句詩文,或者是一首老歌,讓素來平靜的內心也泛起了漣漪,甚至時常會激動的落下淚來,我想這便是典型的初老症狀吧?年紀大了就變得容易感傷,總是願意回憶過往,念及從前必定是要傷感一番的;有時讀一篇美文,便會被作者帶入到她的世界去了,就像時空穿梭,我會因作者的悲傷而悲傷,又因他們的快樂而快樂,不知是痴迷還是入戲。如石評梅先生曾在一文中說:“我的心是深夜夢裡寒光閃灼的殘月,我的情是青碧冷靜永不再流的湖水,殘月照著你的墓碑,湖水環繞著你的墳,我愛,這是我的夢,也是你的夢,”短短几句文字令我瞬間回到100年前先生的時代,不由得為她感傷起來了;再如林徽因先生寫到:“你是一樹一樹的花開,是燕在梁間呢喃,——你是愛,是暖,是希望,你是人間的四月天”。彷彿我也聽到燕兒們的呢喃和那煦風拂面的溫暖。我喜愛老歌,因為每一首老歌都是一副充滿回憶的畫面,無論何時何地當那熟悉的旋律響起,總能把我帶回到第一次聆聽的那段場景,如小剛的黃昏:“過完整個夏天,憂傷並沒有好一些,開車行駛在公路無際無邊,有離開自己的感覺……”我又回到那無憂無慮快樂的學生時代了,我的眼淚又快要流下來了。
-
8 # 貝文江
我覺得這樣的場景和歌手有關,最讓人感動的歌手明星一般都不驕傲,他們一般都很低調,而且唱的歌詞好像他也投入了每個人實淺的生活當中所以主要是歌詞和歌凋做得配當的話每個人都覺得很好聽很宗拜的,實話實說就是這樣的!
-
9 # 心靈魔方WO
她在北方,他在南方,他從小恐高,從來不坐飛機,每次都是開車熬夜兩三天去看她,冬天節假日,熬夜開車五六天,只為去看她,和她在一段時間。
-
10 # 醉知音
九八年高中畢業,家窮最後一期放棄學習,南下廣東打工。因為沒進過廠,到處招工都要求熟手,又沒什麼經驗,去幹了一個星期建築,實在是缺力氣只好放弄。在外面耍了一個月,吃飯都成了大問題。最後進了個玩具廠,但工資太低,不過總算有飯吃飯了。
一天下班後躺在床上,同事收音機在放歌。“不知道在那天邊可會有盡頭,只知道是靠雙手找到我欲求……幾多辛酸也未放手……”徐小鳳唱的“順流逆流”。裡面充滿了無奈、期盼、辛酸、卻不放棄,一下子衝擊到內心深處,感受到了無淚的辛酸。從此之後我愛上了粵語歌曲,黃家駒的“海闊天空”,張國榮的“沉默是金”,許冠傑的“急流勇退”等等。
人生數十年,總會經過順流逆流。再多的艱難也不能放手,酸甜苦辣都一一嘗透。努力過便不枉此生。
回覆列表
人是情緒動物,我經常會因為某些場合,某個情境突然情緒觸動產生感動。
看一本書,聽一首歌,或者看一場電影,都能被其中的情景觸動,突然的淚流滿面。
一個電話,親人的一句問候,遠方朋友的一份禮物,孩子的悄然長大所帶來的回報。
快遞員奔跑的姿態,環衛工人忙碌的背影,服務員低下身來的鞠躬,來自他人的關照也能給我感動。
生活中,真善美隨處可見,感動無時不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