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公子無忌shy

    “三顧茅廬”典出《三國志-諸葛亮傳》

    原文:“時先主屯新野。徐庶見先主,先主器之,謂先主曰:“諸葛孔明者,臥龍也,將軍豈願見之乎?”先主曰:“君與俱來。”庶曰:“ 此人可就見,不可屈致也。將軍宜枉駕顧之。”由是先主遂詣亮,凡三往,乃見。”作為正史的《三國志》可信度還是很高的,陳壽出自蜀漢,與諸葛亮的時代相距不太遠,甚至還有可能接受過諸葛亮的教誨。

    前面是正史,而作為三國故事的集大成者《三國演義》,蒐集民間野史,進行藝術加工,三顧茅廬的故事就更加豐滿了。正史、野史都有提到,那麼題主這個假從何而來呢?不會是現在的網路歷史吧?

    我們以《三國志》來說,諸葛亮傳佔據的篇幅極大,作者完整的記錄了《隆中對》的內容,也不知道這個當時的屏退左右,是不是還留下了書記官啊?當然這個是開玩笑,應該是對於此次對奏,後來諸葛亮有專門的一次發展戰略規劃報告,交給了劉備,很幸運,這份報告也進入了蜀漢的國史檔案,儲存了下來了,能夠讓我們看到這一精彩的奏對過程,我們必須要感謝史家的這種為後世留痕的精神。

    《出師表》不僅有,而且還流傳下來了兩篇,一篇載於《三國志-諸葛亮傳》全文抄錄其中,是為前出師表,在中學課本中大家都背過“先帝創業未半而中道崩殂”“親賢臣,遠小人,此先漢所以興隆也”,這些都是大家耳熟能詳的句子。後出師表載於吳中國人張儼的《墨記》,此篇明確陳述“漢賊不兩立”,北伐不僅是先帝的遺願,還是蜀漢存亡的關鍵,而“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便是出自此篇。

    《三國志》中大部分人的傳記可能就是一篇隆中對的長度,而諸葛亮光文章就來了兩篇,可見陳壽對諸葛亮的崇敬之情。而現在很多人在說諸葛亮怎麼水平一般啊,什麼都,真是無腦跟風啊,想一想,諸葛亮要是水平真那麼一般,是被吹出來的,那為啥那麼多人一起吹呢?不僅蜀漢出來的人吹,別的國家的人也在吹呢,而且歷代的文人學者都在吹呢,是人家不夠聰明呢,還是我們有些人聰明過頭了呢?

  • 2 # 雙宿曉飛

    你自己不是聖賢,就必須非要確認一下,世間無明主賢臣嗎?

    三國時期,紛亂如戰國時代,渴求人才,別說三顧茅廬,就是十顧茅廬,也不足為奇。

    大驚小怪,各種質疑,何其無聊!

  • 3 # 一葉孤帆行萬舟

    三顧茅廬肯定是真的,指劉備三次去諸葛亮所居茅廬請他出山當軍師一事。

    我們有杜甫的詩為證:

    丞相祠堂何處尋?錦官城外柏森森。

    映階碧草自春綠,隔葉黃鸝空好音。

    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

    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

    杜甫的這首《蜀相》是杜甫懷著對三國時蜀丞相諸葛亮的深深敬意,緬懷他生前的顯赫功勳,並寄予了無窮的感嘆,也蘊藉著詩人匡時濟世的抱負和失望心情。

  • 4 # 曹雪菜

    三顧茅廬是假

    三顧茅廬的典故出自三國演義。

    也就是說,這是小說裡為了烘托劇情的一個橋段,主要是突出兩個人物,一個是禮賢下士求賢若渴的劉備,一個是神龍見首不見尾的臥龍真人諸葛亮。

    從小說的角度而言,三顧茅廬寫的非常精彩,但是從現時角度來看,一個是蜀國大哥,每天這麼多事務要處理,怎麼會有閒情雅緻去找諸葛亮呢?

    出師表是真

    至於出師表無疑是真實的。

    因為它出自《三國志·諸葛亮傳》卷三十五,可信度毋庸置疑,起碼人家陳壽還是很可信的好吧。

    從這表文來看,諸葛亮也無愧於鞠躬盡瘁死而後已這八個字了,想想,孔明對蜀國是真愛啊。

  • 5 # 千年歷史千面遊

    三顧茅廬的故事不能說全假,只能說三國演義上是假的。劉備去諸葛亮那裡確實不止一次,甚至不止三次,兩個人經過充分的磨合才最終決定一起創業。而出師表中的“三顧臣於草廬之間”,這裡的三表示的是一個虛數,代表去了不止一次。所以,三國演義中的故事三顧茅廬是假的,但出師表是真的。

  • 6 # 別山居士

    出師表是假的,三顧茅蘆是真的,當時劉備也稱漢,受漢獻帝節制,他的官也是獻帝封的,蜀漢是後人為區分而定的,關羽封漢壽亭侯,根本沒三分天下之說法。

  • 7 # 逝舟江海

    《出師表》是諸葛亮寫的,怎麼會是假的?當然三顧茅廬也是真的。

    我猜你有這個疑惑應該是因為你看的是小說《三國演義》吧,而且現在有一種說法就是小說是虛構的,所以你也以為裡面的東西都是虛構的吧。

    不過我可以告訴你,《三國演義》是七分史實,三分虛構。之所以有虛構成分,和作者羅貫中所處的時代背景有關,他處於元末明初之際,元朝是蒙古族統治,漢人地位極低。作為漢族的知識分子在情感流露方面就會更加強調漢族正統的地位。少數民族統治在漢民族眼中始終是蠻夷,羅貫中在寫《三國演義》時是極力美化劉備,不是因為劉備有多好,而是因為劉備是正統的漢室。而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在那個時代看來就是違背正統。

    在《三國演義》中,有很多張冠李戴的事件,目的就是為了尊劉貶曹。對於作者個人而言,就是不滿蒙古族的統治。

    如果你想了解史實,可以參考《三國志》。

  • 8 # 山東梆韻魯西南

    不要以為三顧茅廬就是劉備請了諸葛亮三次。按常理推斷,你求人辦事,一回兩回的都不一定成功。何況劉備去請的是終生為自己服務的賢能大才。劉備拿著皇叔這張大虎皮,實際上是個空殼子,兵稀將少。東靠西傍,維持生計都難。誠心誠意的邀請諸葛亮來輔助自己維護漢室江山。諸葛亮以國事為本,看到劉備也是致誠之意請自己上崗吃飯,於是順水推舟了。劉備來請,諸葛亮沒有一點謀劃和策略,大師級的諸葛亮是為世人笑話的,這就是隆中對產生的前題。別論真假,諸葛亮是劉備請出山的。不然的話,諸葛亮不會明目張膽的把印綬要過來的。

  • 9 # David雜談

    三顧茅廬只是羅貫中根據《三國志·蜀書·諸葛亮傳》中“由是先主遂詣亮,凡三往,乃見”這一段記載自己編的。《前出師表》確定是諸葛亮自己寫的,裡面有一段話:”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於草廬之中,諮臣以當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許先帝以驅馳。”《三國志》與《出師表》中的三,不一定就是三次,而是多次。意思就是三顧茅廬有可能不是真的,況且諸葛亮的身份也不可能住茅廬,當時他的兄長已經出仕東吳,他本人也出身大家族,與荊州牧劉表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絡,所以諸葛亮一定沒有住茅廬,最差也是一座莊園。《前出師表》確定是諸葛亮自己寫的,不存在造假一說。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男人四十歲了還沒有結婚,還是一無所有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