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實史求是

    題主這個問題有待商榷。毛遂自薦隨平原君出使楚國,在楚廷上威逼楚王合縱抗秦,從而使趙國免於滅國的事情在《史記》中確有記載。而毛遂奉命統率趙軍與燕軍大戰,兵敗自刎而死的事情至今是沒有任何史書有明確記載的,多半是後人編纂的故事而已。

    我們可以大致分析一下毛遂自刎而死這件事的可能性。

    毛遂自刎的故事概要

    在邯鄲之圍解除的第二年,燕國大舉進攻趙國,趙王和平原君想起了剛立了大功的毛遂,於是命令毛遂統帥趙軍迎戰。毛遂對趙王說:“我只是一個文人,帶兵打仗我可不懂。雖然我不怕死,但誤了國家大事就不好了。大王另請高明吧!”

    趙王卻堅持要毛遂帶兵,結果可想而知,趙軍敗北,毛遂身死。

    邯鄲之戰後的燕趙戰爭

    公元前257年12月,在楚、魏、韓三國軍隊的夾擊之下,秦軍敗退,邯鄲之圍解除。隨後,聯軍奪回了趙國大片被佔領土。

    公元前251年,燕相慄腹認為趙國衰弱,建議燕王伐趙。大臣們大都反對,尤其是大夫將渠,但燕王不聽,分兵兩路攻趙。領軍將領分別是慄腹和卿秦,共計60萬人。而燕王親率後繼部隊相隨。

    結果,趙國派廉頗出戰大敗燕軍,斬殺慄腹。又派樂乘率軍在代地擊敗另一路燕軍並俘虜卿秦。隨後兩路趙軍攻入燕境合圍燕都,最後燕國只得割地求和。

    公元前245年,趙王新立,廉頗奔魏。公元前242年,燕王以為有機可乘,命劇辛為將攻趙。趙國派龐援統軍迎戰,擊潰燕軍,擒殺劇辛。此次攻趙又以燕國失敗告終。

    趙國雖衰,名將尚多,還輪不到一介文人來領兵

    趙國雖然經歷了長平大戰的慘敗和邯鄲之圍,國力大不如前,但也不是弱小的燕國所能欺負的。而且趙國還有名將廉頗、李牧、樂乘、龐援等人,根本不可能讓一個雖然嘴皮子利索,但毫無領兵之能也無領兵經驗的毛遂統兵。況且趙括的教訓不遠,趙國不可能放著名將不用而用一文人。

    由此可見,趙國派毛遂領兵出戰的可能性極低。毛遂即使自刎而死多半也不是死於戰場之上!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含有數字的形容顏色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