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寶藏女孩

    幽默的思維並不完全是實用型的、理智型的,它主要是情感型的。而情感與理性是天生的一對矛盾,對於普通思維是破壞性的東西,對於幽默感來說則可能是建設性的成分。老師:“今天我們來教減法。比如說,如果你哥哥有五個蘋果,你從他那兒拿走三個,結果怎樣?”

    孩子:“結果嘛,結果他肯定會揍我一頓。”對於數學來說這完全是愚蠢的,因為偷換了概念。老師講的“結果怎樣”的含義很明顯是指還剩下多少的意思,屬於數量關係的範疇,可是孩子卻把它轉移到未經哥哥允許拿走了他的蘋果的人事關係上去。

    然而對於幽默感的形成來說,好就好在這樣的概念默默地轉移或偷換。仔細分析一下就可發現這段對話的設計者的匠心。他本可以讓教師問還剩餘多少,然而“剩餘”的概念在這樣的上下文中很難轉移,於是他改用了含義彈性比較大的“結果”。這就便於孩子把減去的結果偷偷轉化為拿蘋果的結果。可以說,這一類幽默感的構成,其功力就在於偷偷地無聲無息地把概念的內涵作大幅度的轉移。有一條規律:偷換得越是隱蔽,概念的內涵差距越大,幽默的效果就越強烈。

    這裡有個更深刻的奧妙。我們先來看這樣幾個例子:湯姆:“你說踢足球和打冰球比較,哪個門更難守?”

    傑克:“我說什麼也沒有後門難守。”

    這是把球門這個具體的、有形的門,一下子轉移到無形的、完全不同的抽象的門上去了。

    “先生,請問怎樣走才能去醫院?”

    “這很容易,只要你閉上眼睛,橫穿馬路,五分鐘以後,你準會到達的。”本來,人家問的是如何正常地到達醫院,並沒有涉及受了傷被送到醫院去,可是回答者卻扯到你只要故意違反交通規則而受傷,受傷的結果自然是被送到醫院,回答雖然仍然是到院,卻完全違背了上下文的含義。

    這好像完全是胡鬧,甚至愚蠢,可是人們為什麼還把幽默當做一種高尚趣味來加以享受呢?概念被偷換了以後道理上也居然講得通,雖然不是很通、真通,而是一種“歪通”,但正是這種“歪通”,顯示了對方的機智。

    概念被偷換得越是離譜,所引起的預期的失落、意外的震驚越強,概念之間的差距掩蓋得越是隱秘,發現越是自然,可接受性也就越大。

    在許多幽默故事中,趣味的奇特和思維的深刻,並不總是平衡的,有時主要給人以趣味的滿足,有時則主要給人以智慧的啟迪,但是最重要的還是幽默的奇趣,因為它是使幽默之所以成為幽默的因素。如果沒有奇趣,則什麼啟迪也談不上。

    有這麼一則對話,曾經得到研究者的讚賞:顧客:“我已經在這視窗前面呆了30多分鐘了。”

    服務員:“我已經在這視窗後面呆了30多年了。”這個意味本來是比較深刻的,但是由於缺乏概念之間的巧妙的聯絡,因而很難引起讀者的共鳴。這看起來很像是一種賭氣,並沒有幽默,服務員並沒有把自己的感情從惱怒中解脫出來。相反的另一段對話:編輯:“你的稿子看過了,總的說藝術上不夠成熟,嫌幼稚些。”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何能在一個月內減肥30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