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孫冬安858090

    1管仲(本人不是齊華人,在齊國做官,衛華人)

    管仲( ?-公元前645年),名夷吾,字仲,春秋時期著名的政治家,潁上縣人。經鮑叔牙力薦,為齊國上卿(即丞相),輔佐齊桓公成為春秋時期的第一霸主。

     2晏嬰,又稱晏子,字仲,諡平,春秋時齊國夷維(山東高密)人。生年不詳,卒於公元前500年。歷仕靈公、莊公、景公三世,是繼管仲之後,齊國的名相,也是中國古代傑出的政治家和外交家

     3越石父不領贖身情

    越石父:春秋時齊華人。是個賢才,正在囚禁之中。晏子外出,在路上遇到他,就解開乘車左邊的馬,把他贖出來,用車拉回家。晏子沒有向越石父告辭,就走進內室,過了好久沒出來,越石父就請求與晏子絕交。晏子大吃一驚,匆忙整理好衣帽道歉說:“我即使說不上善良寬厚,也總算幫助您從困境中解脫出來,您為什麼這麼快就要求絕交呢?”越石父說:“不是這樣的,我聽說君子在不瞭解自己的人那裡受到委屈而在瞭解自己的人面前意志就會得到伸張。當我在囚禁之中,那些人不瞭解我。你既然已受到感動而醒悟,把我贖買出來,這就是了解我;瞭解我卻不能以禮相待,還不如在囚禁之中”。於是晏子就請他進屋待為貴賓。

    4司馬穰苴

    春秋時齊國大夫,軍事家。田氏,名穰苴。官司馬,深通兵法,曾擊退晉燕軍隊。戰國時齊威王整理古司馬兵法,將他的兵法附其中,稱《司馬穰苴兵法》。

    5孫子,姓孫名武,字長卿,春秋末期齊華人。

    他祖父田書公元前523年因伐莒有功,景公賜姓孫氏,並把樂安(即今山東惠民縣)封為采邑之地,於是全家徙至封地定居下來。

    公元前515年因避齊亂奔吳,至吳王闔閭三年(公元前512年)經其好友伍子胥推薦將其所著《孫子兵法》二三篇獻給吳王,並在吳宮教戰,實踐了兵法之妙,被拜為將軍,輔佐吳王,經軍治國,聯合唐、蔡二國於公元前506年,孫武與伍子胥、伯喜否一起,率兵三萬,經過五次大戰,只用了十幾天的時間,就攻佔了楚國的都城郢城,消滅楚軍20餘萬,首創了以少勝多、以弱勝強的戰績。史稱:“西破強楚,北威齊晉,南伏越人,名顯諸侯。”而後因吳王夫差荒淫無度,辭官隱居而歿。

    6王子城父是春秋時期齊國的名將,在齊桓公時期,王子城父是齊國的五傑之一,任大司馬,掌管行軍作戰之事。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樂亭西關裡有什麼傳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