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是實話,只要被貼標籤,肯定會在意的,討厭所有標籤,而且被貼上的各種標籤,可能會極大地影響一個人。
拿自己來說,小時候,被大人貼上“懂事獨立乖孩子”的標籤,於是很小就學著真的去成為這樣的樣子。明明心裡不願意的事情,也因為一個“懂事”就硬起頭皮而去做,明明每次去學校的都想家得捨不得走,因為一個“不念家獨立”而強忍淚水,然後一個人在路上默默地哭。
因為這些標籤,去壓抑著自己最真實的情感。
小學的成績還不錯 ,被貼上“學霸”的標籤,成為“別人家的孩子”,每次看到父母家人因為自己成績好而自豪驕傲的樣子,都不忍去跟他們說自己一點都不喜歡學習,而是努力地去保持那樣的狀態。
於是中學也努力地去學習,靠著死記硬背,取得了還不錯的成績,更是被周圍人稱作“學霸”。
高中的時候從鎮上的中學考去了市裡的一所高中,全校就三個人,於是其他人都覺得我很厲害,他們不瞭解我的真實情況,其實在市裡的中學,我就是最最普通的一個人罷了,根本不是什麼學霸了。
可是因為頂著“學霸”這標籤,我的高中,全是在學習中度過,為了不讓他們“失望”。學霸兩字實在是太重,彷彿之前成績不錯,後面如果成績差了他們都不相信。
大學也是如此,普通的大學普通的成績,可是在他們眼裡,自己還是那個“學霸”,每次說話都是“你個學霸還怕什麼哦”,學霸這兩字聽起來實在是刺耳。
“學霸”的標籤,真的不想要了,太累了。
還有其他的一大堆標籤,什麼“脾氣好”,“樂觀派”,“賢惠”,其實不爽別人的時候我也很想炸毛,想不管後果去發洩自己的情感,其實心裡有時很壓鬱,很想隨便隨時隨地甩個臉什麼的,根本不想在別人面前扮演一個樂觀的人,總說沒關係哈哈哈等等之類的。
可是呢,從另外一個方面來說,正是這些不同的標籤,組成現在的自己, 如果沒有這些標籤的約束,還不知道自己會成為什麼樣呢,說不定會比現在更差。
所以,正如那句話,“看清這個世界,然後愛她”,標籤什麼的,在意不在意,看它存在的意義了,看清再來定奪吧。
大半夜的,自己也不知道說了些什麼,當做碎碎唸吧。
在囉嗦一句,被貼上“文藝”標籤後,連發個微博都成了這樣的模式,這到底是好還是不好呢
重色輕友,不是因為有了新的朋友而忽略了以往的友情,友情比感情還要堅固,當你在感情裡受傷了我但是小夥伴會給你擁抱
說是實話,只要被貼標籤,肯定會在意的,討厭所有標籤,而且被貼上的各種標籤,可能會極大地影響一個人。
拿自己來說,小時候,被大人貼上“懂事獨立乖孩子”的標籤,於是很小就學著真的去成為這樣的樣子。明明心裡不願意的事情,也因為一個“懂事”就硬起頭皮而去做,明明每次去學校的都想家得捨不得走,因為一個“不念家獨立”而強忍淚水,然後一個人在路上默默地哭。
因為這些標籤,去壓抑著自己最真實的情感。
小學的成績還不錯 ,被貼上“學霸”的標籤,成為“別人家的孩子”,每次看到父母家人因為自己成績好而自豪驕傲的樣子,都不忍去跟他們說自己一點都不喜歡學習,而是努力地去保持那樣的狀態。
於是中學也努力地去學習,靠著死記硬背,取得了還不錯的成績,更是被周圍人稱作“學霸”。
高中的時候從鎮上的中學考去了市裡的一所高中,全校就三個人,於是其他人都覺得我很厲害,他們不瞭解我的真實情況,其實在市裡的中學,我就是最最普通的一個人罷了,根本不是什麼學霸了。
可是因為頂著“學霸”這標籤,我的高中,全是在學習中度過,為了不讓他們“失望”。學霸兩字實在是太重,彷彿之前成績不錯,後面如果成績差了他們都不相信。
大學也是如此,普通的大學普通的成績,可是在他們眼裡,自己還是那個“學霸”,每次說話都是“你個學霸還怕什麼哦”,學霸這兩字聽起來實在是刺耳。
“學霸”的標籤,真的不想要了,太累了。
還有其他的一大堆標籤,什麼“脾氣好”,“樂觀派”,“賢惠”,其實不爽別人的時候我也很想炸毛,想不管後果去發洩自己的情感,其實心裡有時很壓鬱,很想隨便隨時隨地甩個臉什麼的,根本不想在別人面前扮演一個樂觀的人,總說沒關係哈哈哈等等之類的。
可是呢,從另外一個方面來說,正是這些不同的標籤,組成現在的自己, 如果沒有這些標籤的約束,還不知道自己會成為什麼樣呢,說不定會比現在更差。
所以,正如那句話,“看清這個世界,然後愛她”,標籤什麼的,在意不在意,看它存在的意義了,看清再來定奪吧。
大半夜的,自己也不知道說了些什麼,當做碎碎唸吧。
在囉嗦一句,被貼上“文藝”標籤後,連發個微博都成了這樣的模式,這到底是好還是不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