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紫氣東來看點

    吃兔兔

    《萬歲歷》說西漢成帝“詔除正旦殺雞與雀”,想殺只雞逮個雀來吃慶祝元旦都犯法,漢代吃貨們只能吃小兔兔。據唐人引《風俗通義》(東漢·應劭)記載:“臘、正旦食得菟髕者,名之曰幸,賞以寒酒。”說漢末元旦宴席上,誰吃到了兔子的膝蓋骨,那是這人吉祥幸運小宇宙爆發,能得到酒水作獎勵。

    漢代開始流行吃啥補啥。其中一說就是臉上長出類似髖骨這類變醜的人,只要吃兔子的膝蓋骨就有救了!沒長的人吃等於打了變醜預防針。還有吃了兔兔膝蓋骨意味著拿了“免髕刑”金牌,犯法也不會受“髕刑”的說法。

    雞和雞蛋

    據《宋書》(南朝·沈約)裡說,曹魏時的何晏是始殺雞者。在南朝《荊楚歲時記》裡有記載魏時董勳的話:“今正、臘旦,門前作煙火、桃神,絞索松柏,殺雞著門戶。”說到了三國時期過元旦可以殺雞來吃了。從那時起一直到南北朝都認為元旦節殺雞,在門口把雞分屍就相當於請門神,可以祛病防災喲。

    《秋燈叢話》(清·王椷)裡有個故事,說有人在元旦這天殺了只雞來吃,正要下筷,忽然他魂魄就飛到城隍廟去了,他在廟堂上看到了一隻雞,一隻很眼熟的雞!城隍爺說:“雞把你告了!”他不服:“雞本來就是被吃的命,它憑什麼告我!”雞更不服:“等我過了年再殺不行啊!”雞說得好有道理,城隍爺都準備為雞出頭“呼卒笞之”抽他!雞萬萬沒想到,人會走後門,所以免了這頓抽。

    說到吃雞,不得不說雞蛋。《風俗通義》說:“元日食雞子一枚,以煉形也。”愛煉丹藥的東漢人認為元旦吃個雞蛋能增加功力。魏晉時期周處在《風土記》說這雞蛋要生吃才可以爆發補血補氣補智商的小宇宙。

    《煉化篇》(東晉·葛洪)有更離奇吃法,在元旦這天先吃七粒赤豆,再吃七個雞蛋,這樣能煉成百病不侵的國防身體!

    過年第一美食——五辛盤

    唐朝人在元旦喝椒酒時有椒盤這種道具。宋人說椒盤就是放有椒花的盤子,喝酒的時候捏一小撮放酒裡。這一小撮到底是多少呢?明代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說:“除夕以椒三七粒,東向側柏七枝,浸酒一瓶飲。”除夕這一天用椒“三七”粒,折東側的柏葉七枝,泡在同一瓶酒裡製成“椒柏酒”第二天過元旦就有喝的了。其中的椒參考屠蘇酒的製法,也許是川椒。

    南北朝(420-589)的人有更特別過年範兒。南朝時荊楚一帶大年初一流行吃敷於散。這敷於散是葛洪提到的:“用柏子仁、麻仁、細辛、乾薑、附子等分為散,井華水服之。”井華水指清晨時打上來的第一桶井水,很多古代藥方裡指定吃藥專用水。也許藥酒和敷於散之類對正常人來說味道太艱難,所以南朝人過年時要吃糖,這糖的名字叫做膠牙餳。

    過年的第一美食——五辛盤。這是南朝過元旦的國民食物,何為五辛盤?味覺裡辛字頭的有辛辣,辛酸,辛苦!

    魏晉的周處在《風土記》中講,五辛盤能激發五臟中的氣場。佛門弟子的五辛是:“一蔥,二薤(藠jiào頭)三韮,四蒜,五興蕖(色白,其臭如蒜)。”道教信徒們在《洞玄靈寶道學科儀》中的五辛:“一者韭(韭菜),二者大蒜,三者小蒜,四者蔥,五者薤。”

    唐朝時的元旦節要向長輩獻五辛盤祝長壽,也稱為春盤。白居易詩中說“春盤先勸膠牙餳”,讓長輩先吃口糖再吃五辛盤。

    爆米花的使命

    自制爆米花是宋代江南地區人們最喜愛的家庭活動,沒有之一!

    南宋詩人范成大(1126-1193)在《吳郡志》裡記載:“(上元)爆糯谷於釜中,名‘孛婁’,亦曰‘米花’,每人自爆,以卜一歲之休咎。”說的是蘇州一帶人們過節,用糯米在鍋里加熱,看到糯米在鍋裡綻放成一朵朵米花,所以叫“爆米花”,真是活色生香。不過爆米花當時另外一個名字叫“孛婁”,而且這個完全看不出跟爆米花有任何血緣關係的“孛婁”從宋朝到明清一直是元宵節爆米花的官方稱謂。

    范成大在他《石湖詩集》裡記載,“糯米花”是北方人的叫法,“孛婁”是江南說法。

    爆米花的重點是和家人一起分享。當火已生好鍋已架穩,全家人就行動起來,不是一起開吃,是一起動手參與爆米花的過程。抓好屬於自己的糯米,按順序一個接一個地把手裡的糯米溫柔的放入燒得火熱鍋中,然後充滿期待的等待,直到聽見愉悅的噼裡啪啦一陣陣聲響後,就可以用爆米花來占卜了。

    是的!爆米花的第一功能是占卜,第二才是吃。這一鍋爆米花的主人,在以後日子裡的前途吉凶,都隱藏在爆米花裡,直到從中解讀出了玄機,爆米花才算完成了米被爆成花的終極使命,可以被吃了。然後輪到下一個人重複這個過程。

    爆米花算命法,簡單易學操作便利,關鍵是算完了還能吃,於是很快就成為深受廣大人民群眾熱愛的節日習俗。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什麼燙髮水比較好?對頭髮傷害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