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被瓜撐死的猹

    中秋賞月,是指農曆八月十五中秋節觀看滿月,民間中秋賞月活動,約始於魏晉時期,盛於唐宋。

    傳說嫦娥為保丹藥不落入惡人之手,誤食後昇天奔月,恰值農曆八月十五,其夫后羿和百姓因思念她,而在這一天賞月、吃月餅,盼其歸來。

    歷史中,上古時代,在山東濰坊地區的確存在“嫦娥”一人,她嫁歸當時首領——寒促,史學家稱這一事件相當於“奔寒、奔月”。

    追溯中秋賞月的來歷,據《長安玩月詩序》記載:“秋之於時,後夏先冬;八月於秋,季始孟終;十五之夜,又月之中。稽於天道,則寒暑均,取於月數,則蟾魄圓。”也就是說,八月十五在秋季八月中間,故曰:“中秋”。為何人們鍾情中秋賞月呢?有詩道:“明月四時有,何事喜中秋,瑤臺寶鑑,宜掛玉宇最高頭;放出白豪千丈,散作太虛一色。永珍入吾眸,星斗避光彩,風露助清幽。”

    從時令上說,中秋是“秋收節”,春播夏種的穀物到了秋天就該收穫了。自古以來,人們便在這個季節飲酒舞蹈,喜氣洋洋地慶祝豐收,這在中國最早的詩歌總集《詩經》中就有描繪。從淵源上說,中秋又是“祭月節”,它源於遠古人類對自然的崇拜。古代帝王的禮制中有春秋二祭:春祭日,秋祭月。最初祭月的日子在“秋分”這一天,“秋分”這個季節在八月內每年不同,所以秋分這一天不一定有月亮,祭月無月是大煞風景的,逐漸約定俗成,祭月的日子固定在八月十五日。

    從科學觀察來看,秋季地球與太陽的傾斜度加大,中國大地上空的暖溼空氣逐漸消退,而此時,西北風還很微弱。如此,溼氣已去,沙塵未起,空氣即顯得格外清新,天空特別潔淨,月亮看上去既圓又大,是賞月的最佳時節。恰如古詩所云:“光輝皎潔,古今但賞中秋月,尋思豈是月華別,都為人間天上氣清澈。”

  • 2 # 可愛多bala

    賞月的寓意是相聚一堂,共享悅色。

    中秋佳節月圓之夜,中國傳統講究團圓一說。拆分來看,團是相聚,圓似團形。既然意象和表象都是相聚,那慶祝就是錦上添花,喜上添喜的事情了。

    《禮記》早有記載“秋暮夕月”,意為拜祭月神,逢此時則要舉行迎寒和祭月,設香案。到了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舉行迎寒和祭月。設大香案,擺上月餅、西瓜、蘋果、紅棗、李子、葡萄等祭品,其中月餅和西瓜是絕對不能少的,西瓜還要切成蓮花狀。在月下,將月亮神像放在月亮的那個方向,紅燭高燃,全家人依次拜祭月亮,然後由當家主婦切開團圓月餅。切的人預先算好全家共有多少人,在家的,在外地的,都要算在一起,不能切多也不能切少,大小要一樣。在少數民族中,同樣盛行祭月的風習。

    拓展資料

    中秋節(別名:仲秋、秋夕、八月節、八月半,英文名:Midautumn Festival)是中國四大傳統節日之一,日期在農曆的八月十五日。

    中秋節自古便有祭月、賞月、吃月餅、玩花燈、賞桂花、飲桂花酒等民俗,流傳至今,經久不息。到後來人們逐漸把賞月與月餅結合在一起,寓意家人團圓,寄託思念。同時,月餅也是中秋時節朋友間用來聯絡感情的禮物。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姐姐的孩子一週歲生日要送什麼禮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