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何秋光學前數學
-
2 # 媽咪老師
上午遇到我班一家長,閒聊了幾句,他說送孩子去學珠心算了,我奇怪:怎麼想起學珠心算了?何況現在剛中班?
家長輕描淡寫地說:學著玩吧!
其實家長隨意性的選擇對孩子的影響是非常大的:你自己都不明白學的意義,怎麼引導孩子愛上他?!?
04年的時候許多專家就做過調研,發現了珠心算的一些弊端,前幾年沉寂了,現在似乎又重新獲得家長青睞。
也許珠心算迎合了某些家長的急功近利心理,變成了謀取利益的工具。
珠心算是從依靠算珠到脫離算珠,透過視覺、聽覺、觸覺把抽象的數字變成直觀算盤映像,並在腦中快速完成計算過程。
透過文字描述可以大概瞭解珠心算的學習方式,基本沒有靈活性可言,我認為除了專注力,其他真的沒有什麼意義可言。
也許有家長說學習珠心算可以提高孩子的數學能力。數學能力更多的是思維能力,而珠心算僅僅是計算能力罷了。機械式的學習不僅不能提升數學能力,反而會限制孩子數學能力的提升。
-
3 # 賣人參酒瓶的元寶媽媽
不請自來,我就是一年級開始學的珠腦算,89年生人,並且如果我的孩子感興趣我也會送我的孩子去學習。
我記得我學習那會叫"珠腦算",不知道是否和珠心算是一樣的,我的孩子才兩歲,我沒認真研究過這個。
我們開始學習的那個時候,每天都會比別的孩子早上學,別的孩子在上早課,我們在打算盤,1+100看誰打的快,然後慢慢的開始在腦袋裡有個算盤,可以脫離算盤,學習加減法,現在你讓我做兩位數加減法我還是沒問題的,那會我記得升小學6年級,涉及到3-4位加減法,自己和家長也沒有那種意識,我個人覺得累,總得去學習,沒時間玩,學的也不認真,因為是縣城,家長得掙錢,也沒太多時間管孩子,這個"特長"也就被擱置了。
後來上大學的時候,寢室8個人,每次超市一起結賬,回去後都是我給每一個人算個人的賬,工作時顧客買的東西我都能直接算出多少錢。
看到有的親說沒用,會影響什麼算數方法,我就是一個普通人,不知道別人怎麼樣,但是從我的角度來講我覺得沒影響,我上小學學公式之類的,需要列出公式,需要解題步驟,你不寫步驟不得分,誰會直接寫個答案,雖然算盤是上五下四,和數字看似不同,但比如88+53,我不知沒學過珠心算的人怎麼算,我的腦袋裡算盤告訴的是"十位去五進一,個位去七進一,等於141,公式解完了,珠心算再檢查一遍,一秒鐘的事情。
-
4 # 擺攤賣笑話
小學生學珠心算是有好處的。
一,是珠心算是一種純粹的計算方法,是一種應用性非常高的學問,學會以後對計算的速度會有很大的幫助。
二,是透過學習珠心算,可以鍛鍊思維的反應速度,是一種益智遊戲。
三,是珠算是中國的一種非物質文化遺產,儘管還沒有申遺,如把這一學問發揚光大,會對文化的發展起到有力的推動作用。
珠心算的學習,原則上年齡愈低愈好,因為人類智力腦細胞的成長,三歲以前已完成70﹪,四歲至12歲成長至100﹪。珠心算的學習過程,須透過算盤操作的熟練,來激化影像的建立,而腦細胞的滋長,便是影像建立的原動力。反之,成人的腦細胞,因已定型,無法藉助珠心算的學習,使自己智力、思維力、記憶力、 想象力,更活絡成長,即無法產生心算的影像。
但在生理構造上,珠心算的學習是屬於技術性很強的操作學習,身體的協調與平衡是異常重要。過小學習,由於雙手小肌肉神經協調與感官平衡尚未定型,常有姿態不正或握筆不良等算廦產生,以市場上師資良莠不齊,教學觀念不正確引導,更可能破壞學習者的「數感」,將來要重新產生自信心,可能事倍功半。
-
5 # 積極養育
沒必要。幼小銜接開始到整個一年級,算好20以內的加減法,是計算的基礎。算好的標準按優先順序分別為準確率,速度和不同的計算方法。
-
6 # 雲頂上看教育
開學都快一個月了,很多家長都給孩子報了興趣班如:舞蹈、繪畫、書法等。但近年來珠心算火了起來,很多家長對這個新鮮事物不太瞭解,總是疑惑:對孩子有用嗎?孩子適合學珠心算嗎?現在由綠刺柏為你解惑。
一、什麼是珠心算珠心算就是用腦子打算盤,以實體算盤為基礎,把打算盤的過程內化到腦中,在腦中出現算盤形像,對腦中珠子疊加或減少進行加減乘除運算。
二、珠心算的產生及推廣上世紀80年代,中國教育專家徐思眾在珠算教學時,發現一個學生不用打算盤,也可以在腦中進行珠算,後來經過研究總結就產生了珠心算。
2011《數學課程標準》將珠算和珠心算納入小學數課程標準。2012年江蘇省率先進行珠心算試點改革,新蘇教版二年級下冊數學教材中就有利用算盤識數記數的教學內容。
三、學習珠心算的意義1、有利於培養小孩子的注意力。
小孩子腦發育還沒有成熟,注意容易分散,從一件事物轉移到另一件事物,學習珠心算,孩子需要協調手、眼、腦同時注意算珠與數,長時間學習珠心算有利大腦的協調和注意力曾強。
2、有利於增強孩子的記憶力。
學習珠心算,孩子需要反覆記憶珠算口決,在聽數心算中,孩子一邊聽數一邊要在腦中關注算珠與數字的對應及算珠的疊加與減少,大腦要高速運轉無形中訓練了記憶力。
3、有利於開發想象力。
珠心算需在腦中聯想算盤,想象算珠因數字而不斷變化,腦中要不斷地出現算珠的形象,這樣就刺激了想象。
4、有利於思維發展。
珠心算要訓練左右手協調撥珠,眼、手、左右腦協調工作,孩子思維的敏捷性與靈活度受到了訓練,促進了思維發展。
5、有利於小學數學運算時間和運算量的減少。
珠心算只有1、5、0三個符號,而小學數學中有10個數,珠心算加、減、乘運算可節約一半的思維量,從而也減少了計算時間。
珠心算有這麼多好處,但它畢竟是門課程,要想對孩子產生影響,就要孩子持久不斷地學習,思維才能得到發展,計算能力才可增強。
一、家長要幫孩子提升熱情。珠心算前期,孩子會接觸算盤,開始孩子好奇把算盤當玩具,可以動手撥弄。往後還要學習演算法口決、看算、聽算,要進行反覆枯燥的訓練,孩子就會失去熱情。家長要多關心孩子的學習進度,適時表揚孩子的進步,多讓孩子在家中或其它地方展示,讓孩子有成就感,從而產生持久熱情。
二、珠心算學習要持之以恆。有的家長給孩子報班,只出於一時的興趣,報著玩的心態,學一段時間後,孩子想報別的班或則因年級的升高學習任務加重就放棄了,這樣學珠心算也只能前功盡棄。珠心算學習要經歷一個由淺入深,反覆鞏固和訓練的過程,只有持之以恆才會有成效,才會熟能生巧。
三、珠心算學習不能功利心太強。
不管學什麼家長都要問有沒有用,見效快不快。任何學習都是不斷積累的過程,短期是不會有成效的。珠心算學習有利於大腦思維的發展,有利於計算能力的增強,如果學習珠心算單純是為了提高數學成績,恐怕是不能如願的。目的性太強,反而有了包袱,珠心算也可難學好。
總結語:家長確定有讓孩子學習珠心算的想法,自己先要對這個課程有深入的瞭解,還要讓孩子瞭解,徵得孩子的同意後,才可給孩子報。另外要對學習有個合理、長遠的計劃。 -
7 # A請賜我一雙翅膀
首先心算這個東西對孩子以後的學習還有很有幫助的,但是我們也不能強加孩子去學習,首先我們要看孩子喜歡與否,再加以引導,我相信興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師。
-
8 # 宿遷教育線上
珠心算是相對於獨立於孩子小學數學,對孩子以後的學習還有很有幫助的,可以啟發孩子從不同的方式或運算方式去思考,條條大路通羅馬,是一種多向思維的鍛鍊,但是應該提醒家長不能強加孩子去學習,要看孩子喜歡與否,再加以引導,興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師。
-
9 # 辣眼睛的大腦斧
有必要給孩子報珠心算麼
第一、對於珠心算要有客觀的認識,既不能誇大,也不能貶低。不要被機構提出的噱頭誤導。我個人認為在腦子裡形成珠像圖,並進行加減乘除等運算應該是一種理想境界(個別天分較高的孩子有可能實現)。對於大多數人能用珠算進行加、減、乘的運算就已經相當不錯了,除數是兩位數的除法就比較困難了,開平方立方就難上加難了。
第二、小孩子學東西確實是快,但理解力可能跟不上。我在小時候家裡人就教我打歸,我也會打,但就是不明白什麼意思。2012年,我研究了一段時間的速算、珠心算對歸除總算有了一點點的認知。我的意思是,要讓孩子不僅僅是學更要理解。如果要學的話,就要堅持下去,如果只有三分鐘熱度那什麼也學不成了的,如果家長能陪著一起學就更好了。
第三、計算只是數學的一部分,並不代表全部。即便是小學數學題目,做一道題目也是先尋求思路,而不是上去就硬算。
第四、要注意珠算與筆算運算順序的不同。珠算是從高位往低位運算,筆算則是從低位往高位運算。這些不同點對於小孩子來說確實容易發生混淆。
第五、一切以興趣出發。不學珠心算,今後數學未必就弱。即便學成了神運算元,也不一定代表數學有多強。興趣是最好的老師。
等寶寶三歲之後就可以培養他學習的興趣啦,我兒子也是這個時候開始認的字,一開始用了各種方法培養她的興趣,沒想到最有效的還是用Apipi,不要擔心手機對眼睛不好,裡面能設定學習時間,培養用眼習慣。你百度搜索【貓小帥學漢字】、挺不錯的,我兒子用了1年多了,認字比其他小朋友多。他特別喜歡,還經常要給本寶媽講故事,暖心。
-
10 # 安寧廣播電視臺
我兒子6歲半,馬上要上一年級了,現在陸續學了好一段時間算術,但是目前十以內的加減還是搞得不是很清楚,我感覺他沒有理解普通算術的邏輯,未來估計要花很長時間才能學好。我在想要不要讓他直接從珠心算開始學習,也許更好上手,並感到樂趣。我不打算讓他成為“最強大腦”、不參加比賽,只是想讓他掌握一個終身有用的算術技巧。
經過一段時間瞭解,我認為珠心算的利在於:計算的過程比較形象,看上去小朋友容易理解;珠心算的深度很大,以後小朋友再大幾歲如果有興趣,可以學習高階階段的珠心算,那我覺得終身受益;有利於培養空間想象能力,像有人說的,能有助於開發大腦;有利於培養數學興趣。
我所擔心的弊在於:好像是另外一套計算邏輯,會不會影響他對數學本質和傳統計算原理的理解。
我現在想自學簡單的珠心算,然後自己教兒子基本的。
回覆列表
我認為是沒有必要的,甚至我認為一年級的學生,學習珠心算,對孩子的學習會有相反作用。
簡單說說,為什麼我會有這種看法。這裡,我想先分享一個我周圍孩子的故事,
這個孩子家長在孩子5歲的時候,想要讓孩子提前掌握計算能力,於是讓孩子報名了珠心算,
這個孩子的計算速度的進步是非常明顯的,幼兒園的大班裡,基本上他是算數最快的,當別的孩子還在2位數的加減法磕磕絆絆時候,他已經開始接觸三位數的加減法,而且學得非常有興趣。
但是當這個孩子進入小學後,尤其開始學習加減法後,他無法適應小學課程中豎式加減法,尤其是要從右往左,這種運算順序。
這與他之前接觸的,珠心算從高位到低位,從左往右,完全不一樣。每次在計算的時候,他都要習慣性的先用珠心算的計算方法,之後再用老師教的豎式計算方法。
完全不同甚至相反的思考方式,讓他在學習的過程中,再也找不到那種得心應手的感覺,甚至開始覺得學習數學非常麻煩。
故事到這裡就結束了,現在我不是很瞭解這個孩子的學習狀態,但是我認為珠心算對他的負面影響要大於正面影響。
一些家長想要給孩子報名珠心算,認為提前將數學中比較難的加減法換個學習方式,教會孩子,以後上小學就不會有大問題了,但實際上,這種想法是很武斷的。
珠心算和系統教學計劃中,對計算的思維方式是完全相反的,這就造成了孩子如果無法很快轉變自己的思維,就容易在學習過程中發生混亂。
因此,在報名這些早教班時,一定要提前考慮清楚,是不是對孩子百利無一害,千萬不要等到負面影響出現時,再後悔,那時已經來不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