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歡樂智慧農夫
-
2 # 隱語
提起“女權”,有人聞之色變,避之唯恐不及。單從字面上看,“女權”與“男權”似乎是一對反義詞,男權是男子霸權,那麼女權不就是女子霸權嗎?
但這兩個根本就不是一回事!
實際上,女權的核心意義在於平權,女權主義是反對一切形式霸權的人,包括種族壓迫、膚色歧視、階級特權,當然也包括女子霸權。
女權主義還有一個近似詞是女性主義,其訴求是爭取兩性的和諧發展,到性別界限模糊化,最終使所有人不因自己的性別受到界定和限制,保留個人最大的差異化和自由發展。
很難懂?舉個簡單的栗子:如果有一天,這個社會能尊重想要做“家庭主夫”的男人,打破原有的角色分工,更尊重個體的意願,大家會不會更輕鬆?
這幾年性別議題的關注逐年上升,有些人為「女權」二字感到不安。確實,女權要求現有的社會做出改變,不管是社會的制度、福利、還是家庭的分工,應該努力實現性別平等。但女權絕不等同於女尊、女強、女利。
真正的女性獨立,不是要像男人一樣驍勇善戰,甚至「獨立承擔」責任,而是有自己的價值判斷,知道自己真正想成為哪一種人,想要獲得哪一類的幸福,並且有能力有勇氣去實現。
共勉。
-
3 # 李三萬的三萬裡
其實女權,說到底是男人自己搞出來的,這就涉及歷史了。有2點,第一簡單地說就是:男人因為為了幹活輕鬆,發明了大量工具,讓勞動越來越簡單。舉個例子,古代耕田和搞運輸,是隻有男人能做的,擁有壓倒性工作優勢。但男人為了工作輕鬆,發明了拖拉機和汽車,結果就是,無論男人還是女人,都可以幹了。
第二就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歐洲國家死亡了大量的壯男,比如法國的工廠都開始招女工,這時候女權興起或者說有了促進的作用。
女人沒有遠見和規劃全域性的能力,不能為人主,方向感和平衡能力差遲鈍;不能為物主 ,至於不能為己主嘛,應該是情緒化嚴重,經常失控不能很好的控制自己的情緒 ,人理解 可能有失偏頗。
-
4 # 詞荒曲盡人未散
女權主義,是指女性爭取與男性平等,體現女性自我精神與能量的一種女性思想、社會言論及政治協助行為。男女平等是女權主義最基本的目標,在爭取與男性平等的同時,女性還要注重自我的價值表現,展示女性獨特的魅力,挖掘併發揮女性的社會力量,為社會各階層女性的思想與行為解放而努力。
一、女權主義的流派女權主義有四種流派:代表了不同歷史時期,不同條件下的婦女的不同需求。1、自由主義的女權主義代表作:瑪麗?沃斯通克拉克拉特《女權辯護》,約翰?穆勒《婦女的屈從地位》傳統觀點認為女人智力低下,認為她們沒有能力從事政治社會事務。而女權主義認為人人都有理性,都有權參與社會政治生活,其理論根源於資產階級的啟蒙運動。
其缺陷為a。沒找到男女不平等的原因,沒有實現平等的途徑,只是從人性上呼籲顯得蒼白無力。b。沒看到在男人社會中也有等級差別,同一等級中的男女是平等的,沒有用階級觀點分析問題。c。沒有看到私慾的男女不平等。2、馬克思主義的女權主義代表作: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國家的起源》貝貝爾《婦女與社會主義》,他們認為,自由主義的女權主義把爭取婦女平等訴諸於人性是靠不住的。
而認為男女不平等是由於經濟的不平等,經濟問題解決了,男女問題也解決了。但這種觀點,把問題簡單化了,經濟解放固然是婦女解放的條件,但經濟問題解決了,婦女解放也不一定能夠實現。馬克思主義的女權主義指出了經濟落後是婦女受壓迫的原因,其缺點在於誇大了階級,經濟的作用。3、激進的女權主義代表作:蓋爾?魯賓《走向婦女人類學》,凱特?米利特《性政治》他們認為,婦女的從屬地位不是經濟壓迫的結果,而性別制度才是根本原因,特別強調性的不平等。
他們認為,男人透過性在社會各方面對女性加以控制,他們反對父權制,家長制,認為這是人類不平等的根源(男人先是統治女人,然後才統治被統治階級)。其缺點在於誇大了婦女的優越性,認為女人生育與性慾的特點表明了女人更關懷,更廣泛。這又陷入了本質主義,與認為男人天生優於女人無本質區別,這會導致女權主義是理論,女同性是實踐的惡果。
4、社會主義的女權主義代表作:朱麗葉?米切爾《婦女、漫長的革命》這一理論認為婦女受壓迫有四個關鍵因素:a。經濟地位低下b。生育的負擔c。性的差別d。兒童的社會化。並認為四個環節缺一不可,任何單方面的完成都不可能使婦女解放。女性主義關懷:女性主義關懷是倫理學的內容,有女性主義倫理學,它是與“關懷倫理學”(ethicsof及“關懷模型”相對立,以女性主義的視角,對生命倫理學理論和實踐進行了批評。
審視女性主義對生命倫理學的批評,對照和比較女性主義關懷倫理學與生命倫理學,我們發現女性主義關懷倫理學的理論和內涵,確實給人以清新的感覺,女性主義關懷倫理學與生命倫理學能如此互補,將對倫理推理和倫理難題的解決,提供較好的倫理理論和實踐方法。
“真正的女權是什麼樣子”,這個問題嚴格來說是沒有標準答案的——激進主義女權,保守主義女權,性少數派別,中產階級女權,黑人和勞動者運動……女權主義的派別成百上千,各派的主張大相徑庭,不能用任何一種來概括女權運動的全貌。不過她們唯一的共同點就是想要改造這個男權社會,消除歧視,讓性別更加平等。性別平等(注意不是兩性,因為很多女性主義派別也關注跨性別者的利益),就是女性主義者想要達到的終極目的。
很肯定的說,絕對不存在試圖讓女性地位高於男性的“女尊”派別,至少在那些有自己的理論體系、公開提出訴求、能夠被載入女權運動史冊的領軍人物和思想家中不存在這種奇怪的思想。這大概也是目前國內網路上對女權最嚴重的誤解了吧……
不過我覺得題主肯定不是想要得到一個“根本不存在標準女權思想”的答案,那我也就不掉書袋了,下面來談一談我自己對女性主義的理解吧(大概會比較接近於保守主義派 )
-
5 # 梁六一
●我認為,真正的女權主義是這樣的:爭取男女平等(不凌駕於男性之上,也不讓男性凌駕於女性之上),希望女性不受輕視,擁有和男性一樣的權利,並承擔和男性一樣的義務。
而不像現在的“田園女權”:只希望和男性一樣擁有權利,而不願意承擔相應的義務。
為獨立、平等、自由——女權運動爭取權利在工業革命和啟蒙思想的影響下,法、英、美的女性幾乎在同一時間挺直腰板,為自己能有話語權而起身奮戰。
她們扛著槍同男人一起上戰場廝殺,她們進社會與男人一起建設城市,她們一起質問:我可以做和男人一樣的工作,為什麼沒有男人的那些權利?為什麼那些職業就得是男人來做?
而中國,剛開啟國門不久,這些爭取性別平等的思想就如泉湧,經過各個愛華人士傳向各地。
她們為女性的自由、平等、獨立而革命,為能擁有該有的權利而革命,這就是女權主義者該有的樣子。
-
6 # 尖椒部落
原文:http://www.jianjiaobuluo.com/content/107863
譯者前言
該份呼籲書原文乃是由義大利婦女運動 ‘Non Una Di Meno’為今年國際婦女節所撰寫。‘Non Una Di Meno’,意為“一個都不能少”,該運動誕生於阿根廷2015年爆發的 ‘Ni Una Di Meno’(一個不能少)婦女運動。2015年,一名14歲的少女被謀殺,在阿根廷引發了超過20萬人的遊行,成為“一個都不能少”婦女運動爆發的導火索。
“一個都不能少”是一場國際婦女抗爭運動,全球共有50個國家參加,其中波蘭、阿根廷、義大利、西班牙、愛爾蘭和土耳其是幾個運動規模較大的國家。2016年,一名22歲義大利女性被其前男友焚燒致死,此事掀起了義大利的“一個都不能少”運動。義大利多個婦女組織,包括已有的女權主義者,剛成立的女權團體,跨性別女權主義者和酷兒組織,婦女難民和反暴力組織,聯合發起了義大利的“一個都不能少”運動。在義大利,該運動的標誌是俄羅斯套娃,一個女人的身體裡套著另一個女人,從義大利,到歐洲,到拉丁美洲。
“一個都不能少”標誌
呼籲書原文
從(義大利)第一個女權主義和跨性別女權主義罷工抗爭誕生以來,至今已有四年。過去四年裡,全球女性和異見主體的反抗不僅沒有停止,而是越來越多地與現有鬥爭交織在一起。
因此,我們發起挑戰,希望組織一場能持續多日且在多地進行的抗爭: 3月8日將是全球動員日,3月9日為罷工日。我們要奪回每天都在從我們手中被奪走的每一寸空間:在以安全之名卻奪走我們自由的城市裡,在我們工作的地方,在我們的學校,大學,以及在我們家裡。儘管總有人想要把我們孤立開來,但我們要一起把我們的時間變成一場運動,用我們的慾望將之填滿,一起創造共同的策略。女權主義和跨性別女權主義抗爭是一場拒絕暴力的政治行動。
2020年3月8日義大利“一個都不能少”運動海報
我們反抗每天都在發生的強姦和女性殺害,也反抗對強姦和女性殺害習以為常、認為這是女人自己的責任的態度。
我們反抗針對LGBT* QIA[1] 群體的暴行。這些暴行可表現為言語攻擊和身體攻擊,甚至會發展成針對LGBT* QIA群體的謀殺,令LGBT* QIA更難找到工作,或導致LGBT* QIA群體患上精神疾病和自我貶低。這些暴行是我們所要反對的。
我們反抗由結構性父權制所帶來的暴力。在法庭上,結構性父權制生產的暴力表現為:監禁反抗家庭暴力的女性和性少數群體,以此懲罰她們;像對待犯罪一樣對待曝光性騷擾、性虐待或暴力的女性。在醫院,這類暴力阻礙我們自由決定自己身體和生命的權力。在學校和大學,這類暴力同樣存在,使得知識淪為為合法化性別角色和性別等級所服務的工具。這些因父權制產生的結構性暴力是我們要反抗的。
我們反抗把我們的身體、所有生物的身體和地球,視為可用於盈利和剝削的肥沃土壤的暴力。
我們反抗所有形式的騷擾。這些騷擾讓我們在職場飽受折磨,目的是讓我們沉默地接受剝削,接受低於男性的工資。這些騷擾是我們要反抗的。
我們反抗強加在我們身上的種族主義。這樣的種族主義作用在那些被困在國境邊界和拘留中心遭受強姦暴力的身體上,在那些被綁架的和沒有權利的移民身上。即便是像我們這些生長在歐洲的人身上,邊界限制也同樣阻擋我們自由移動。
女權主義和跨性別女權主義罷工抗爭是一場全球反抗運動。在中東,庫爾德女性正在戰爭前線,反抗父權制、新自由主義和威權主義。正是父權制、新自由主義和極權主義,把土耳其的埃爾多安,美國的特朗普,俄羅斯的普京和歐洲連線起來。
幾個月來,拉丁美洲和非洲各處起義,反抗環境破壞。環境破壞摧毀了成千上萬人的生命,以資本殖民之名,透過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命令和各國政府的暴力鎮壓,剝削和摧毀生態系統,掠奪自然資源和勞動力。在印度,是女人在反抗和挑戰結構性的種族歧視。在與印度相鄰的義大利和歐洲,我們實踐抗爭。實踐作為一個過程,令我們聚集力量,打破各自孤立分化的情況,挑戰現有的權力關係。
2019年12月6日,為響應和支援智利“Un Violador En Tu Camino”(你就是強姦者)的婦女運動,義大利“一個都不能少”在包括羅馬,米蘭,弗洛倫薩等眾多城市,發起了快閃行動。
3月8日當天,我們要讓那些工作和生活境況常常被無視的人發聲、被看見。我們無視一些人的生活和工作境況,因為我們覺得一切是“正常”的:一位媽媽在不工作的週日,還要在家邊打掃邊為家人做飯,或因為週日要工作,不得不“拋棄家庭職責”,因而感到愧疚。
我們不認為這些是“正常”的。我們要在各個城市展現這些不可見的事物,也要表達我們拒絕沉默地接受雙重剝削。我們要清楚展示出,家庭暴力和職場暴力是相關的,我們慘淡的工資,與我們的父親、伴侶、老闆和統治者強加於我們身上的剝削是相關的。
因此,在3月9日,我們要再次發起女權抗爭,我們不分化彼此,互相勾起手臂,拒絕在家、在工廠、在醫院、在倉庫、在學校、在辦公室、在食堂的一切工作。
我們要奪回自由和解放,奪回一份讓我們獨立的無條件收入,奪回歐洲最低工資和無條件普遍福利的權利。我們要求安全且自由的墮胎權利,獲取照料和健康的權利。我們要求選擇我們的生命、性別和性取向的自主和自由。我們要求重新分配照料工作的重擔。
我們要求能免於恐懼的自由,能自由地去任何我們想去的地方,去反對種族主義和系統性的暴力。我們要求撤銷安全法,關閉身份查驗和驅逐中心。我們要求無條件為移民提供歐洲居留證。我們要求打破住所、工作和家庭關係的束縛[2]。我們要求為那些在義大利出生和長大的人提供國籍。我們要求終結存在於這個不平等社會中的父權制暴力,終結毀滅地球的資本主義和開採主義主導的經濟發展模式。
2019年11月27日義大利“一個都不能少”發起遊行
我們處在一場持續的運動中:我們相信女權主義既是一種立場,也是日常抗爭。為了3月8日和3月9日的遊行,我們要讓我們的反抗、思想和憤怒,從我們生活的土壤裡生長:在城市裡集會,在學生之間會面和動員,在工作場合會面,在社群裡服務和活動。我們要超越邊界,交叉地聯合起來。
3月8日和9日當天,我們要創造女權主義時間,來計算我們的一天;我們要奪回屬於我們的每一寸空間!就像我們曾說過,並將繼續強調的:如果我們的生命變得一文不值,我們反抗!
一個都不能少。
註釋:[1] LGBT* QIA指的是,女同性戀者(Lesbians),男同性戀者(Gay),雙性戀者(Bisexuals), 跨性別者(Transgender), 酷兒/疑性戀(Queer/Questioning),雙性人(Intersex),無性戀/同盟者(Asexual/Ally)[2] 移民通常只能透過一份正式工作,透過結婚,或是透過家庭團聚政策,才能獲得居留證。因此,此處強調要打破按照居所,工作和家庭三者才能獲得居留證的做法。原文英文翻譯連結:https://nonunadimeno.wordpress.com/2020/01/30/an-appeal-for-the-feminist-and-transfeminist-strike-8-and-9-march-2020/ -
7 # 泡芙芙dou
前不久,劉亦菲帶著《花木蘭》出現在世界首映禮上。
穿著一襲金光閃閃長裙,神情自信的她,還真的挺颯挺美的。
木蘭從軍的故事,我們都很熟悉。
迪士尼為了拍好這部電影,一年裡在全球五大洲接近1000名演員中進行選角,要求十分嚴苛:
不僅要有公主氣質,英語夠流利,最重要的是,演員武打動作的完成度要夠好。
劉亦菲正用英語自信流利地回答著外媒的問題
也就是說,你既要有形象,還要能拍打戲,要有專業紮實的底子,也要能吃苦。
後來的結果我們都看到,劉亦菲在激烈的競爭中脫穎而出,拿下了這個資源,導演在談起劉亦菲拍攝排練時,也都讚不絕口。
據說這是華裔演員在世界舞臺上排面最大的一次了,而劉亦菲版的“花木蘭”也代表著中國女性的力量甚至整個亞洲女性從古至今的處境和心態,以及之於國家和社會的意義。
中國元素滿滿的《花木蘭》首映後口碑相當不錯,如果不是因為疫情,它最近本應在全球多地陸續上映的,對中國文化的積極輸出有著極其重要的影響。
不管從哪一方面說,劉亦菲也都算是為國爭光了。
然而,即便如此,當劉亦菲的生圖流出,照片中的她因為不符合很多人眼裡“白幼美”的標準,被吐槽“33歲老了”,被罵“胖到發腮”,還上了多次熱搜。
“發腮”的意思是什麼呢?,百度上的解釋如下:
形容動物臉漸漸變圓的過程
就在部分媒體和網友們罵人的同時,卻也忽略了,花木蘭本就不是骨肉如柴的型別。
為了角色需要,劉亦菲要提前特訓3個月,每天幾十個引體向上,練習各種武打動作,身型變壯很容易理解。
這並沒有耽誤她成為迪士尼的第一位中國版公主,還備受好評;
更沒耽誤將巾幗不讓鬚眉的這股中國女性力量,傳遞到全世界。
說到這,她姐不禁想起了前不久麥當娜在社交平臺上推薦的一則短影片「Be a Lady, They said! 」,其中就概括了大眾對女性的刻板印象:
“你的裙子太短了,穿得太暴露;但也不能太樸素”
“你得性感一點;但也別太挑釁了”
“別太胖;也不能太瘦”
“胸部要挺,不能有妊娠紋;但要自然美,不要整容臉;”
“你的頭髮太短了”
“男人不喜歡太努力的女孩,不能強勢;但也不能抱怨”
“要年輕貌美,男人不喜歡太老太醜的女孩”
“要守貞如玉,別放蕩;但別假正經別拘謹啊”
“要老練性感;也要純潔天真”
“女人的工作就是疊衣服、做飯,做一個好妻子”
“給他生孩子,不生的話,總有一天你會後悔的”
“別被強暴,別喝太多酒,不要獨自走在路上,晚上不要出門”
“做個淑女吧”
……
當辛西亞.尼克松(Cynthia Nixon)平靜地說出這一字一句時,我們感到那麼熟悉,又萬分窒息。
這些話,幾乎每一位女性從小到大多多少少都會看到、聽到,而說這些話的人,不只限於長輩、男朋友、同事、陌生人,其中也不乏女性。
01
“女孩子不能太強硬
做個淑女吧”?
恐怕現在沒有人不知道張偉麗這個名字了。
前不久,她剛剛因為衛冕UFC冠軍,刷爆了網路。
無數人一同見證了,中國女性的力量可以多麼強大。
畢竟在很多人眼裡,拳擊、格鬥這樣的事情,似乎專屬於男孩子,而在最初接觸這行時,張偉麗也是受盡了身邊親鄰的冷嘲熱諷。
比起她的打拳技術,更多人關注的是,“整天打打殺殺,這樣的女孩有人要嗎?”
可是又有誰規定,女孩子一定要在什麼年紀該結婚、生子呢?
她們不能有夢想,不值得追求自己的事業,似乎只有溫柔地在家相夫教子,才配稱作「女人」。
然而,這次張偉麗打敗賽前口出狂言的前冠軍喬安娜,為中國贏下那條金腰帶的時候,全世界都看到了中國女性的力量。
其實也恰如她在採訪中所說:
“女性有很多面,是溫柔的,勇敢的,堅韌的,可以在家做飯、教育孩子,也可以站在八角籠裡戰鬥。
女性從來不能被別人定義為什麼樣。”
做淑女或是戰女都沒什麼,一個女人真正閃閃發光的時候,是可以擁有一個自己說了算的人生。
02
“別穿短裙吊帶
做個淑女吧”?
有資料顯示,學校裡有很多女孩會因為自己的胸大而感到自卑。
可是自己的身體為什麼會自卑呢?
是因為在很多人潛意識裡,覺得胸大就是勾引男性的。
也是夠惡俗的。
除了自己的身體健康狀況,你真的不必為自己胸大還是胸小而自卑和糾結。
另外,我們都知道,最近幾年因為穿著被罵的女明星,不在少數。
前有柳巖因為性感引人非議,後有熱依扎因為喜歡穿吊帶被網暴。
就連郎朗老婆吉娜穿個完全不露的緊身針織衫,都能引來一陣嘲罵。
當然,不僅是女星,我們普通女孩要是在生活中穿個短裙吊帶什麼的,也經常會收到來自周邊男性猥瑣的目光,以及部分同性的竊竊私語,言語間盡是諷刺:
“她也太浪了吧?”
“不知道是為了勾引誰?”
“都多大年紀了,還穿成這樣?”
“……”
可是我們到底做錯了什麼呢?
柳巖曾經因著裝性感遭受偏見
大家看她的眼神
好像是自己穿著泳裝走在街上
她半開玩笑地「認慫」說:
“我已經將性感包裹多年”
的確,現實生活中,有像熱依扎這樣被有色眼光對待後依然堅持自我的女孩,但更多的,是像柳巖這樣,慢慢把自己包裹起來的女孩。
然而,她們又做錯了什麼呢?
也只不過是將「穿衣」這件事當作自己的表達方式,將自信展現出來了而已。
至於男性到底會不會浮想聯翩,心理和情緒會不會受到影響,甚至進行性騷擾等不良行為,本就與女性自身無關,也不存在什麼因果關係。
女人穿得隆重或樸素,短裙、吊帶或其它什麼款式,不應該受任何人的指指點點,自己怎麼舒服怎麼來。
畢竟,“一個社會的文明程度、文化交流程度乃至思想意識,都可以在女性裝束中反映出來”。
從盛唐時代女性的裝束上便可窺探一二。
“慢束羅裙半露胸”,你會說她們是放蕩嗎?
你只會說,這是文化自信的表現
永泰公主墓壁畫《九人宮女圖》
而如今,有些人卻仍然活在數千年前的封建時代,認為女孩就應該穿著保守,做個淑女,
且把穿著性感跟“不正經”劃上了等號,也是夠可笑的。
03
“結婚生子的女人才完整
做個淑女吧”?
“女孩不用學歷太高,不要太強勢,不然不好找物件的”
“這閨女怎麼還不結婚?年紀再大不好找了”
“怎麼還不生孩子?婆家會不高興的”
“趕緊給他生倆娃,你就完成任務了”
那熱鬧程度,堪比春晚上的小品相聲。
總之,不管你的工作能力有多突出,事業有多出色,只要你過了25歲還沒結婚,過了28歲還沒生孩子,彷彿天就要塌下來了。
你的人生就不夠完整。
就算是像吳昕、袁姍姍、焦俊豔這樣優秀的女孩,依然逃不過父母的連環花式催婚。
當然,我們也能夠理解父母們對孩子的關心,但父母們卻常常很難體會到孩子們的困惑。
在關於結婚的問題上,她們不是抗拒或者牴觸,只是不想湊合和將就,為了結婚而結婚,只是想對自己的人生更負責而已。
36歲的吳昕想先把精力放在工作上;
32歲的焦俊豔說,自己一直以來的想法都是順其自然,遇上合適的人就結婚。
俞飛鴻在40+的時候也曾被問到這個問題,可她從來不覺得婚姻是個問題,只是自己在哪個階段做什麼事更舒適,就做什麼而已。
所以,為什麼總有人執著於教女孩該如何去做淑女,卻鮮少有人讓男孩研讀什麼是紳士的品格?
為什麼一定要用婚姻和婚育與否,來定義女性的成功與否呢?
她們本來就有著自己的慾望和感受,有自己的人生和世界,不管在職場還是在家庭、社會中,都應該被公平平等地對待啊!
她們可以想胖就胖,想瘦就瘦,想化妝就化妝,想素顏就素顏,想結婚生子就生,想單身戀愛就快樂人生,只為取悅自己啊!
當然,今天的文章不是為了引起性別對立,畢竟生活中也存在很多對女性指指點點惡語相向的同性,同時也不乏懂得尊重女性的紳士。
只是希望大家都可以拋開刻板印象,不要打著“固定性別應有形象”的幌子對別人的人生指手畫腳。
自己的人生,由自己來定義就夠了。
最後,我還想說,親愛的女孩,請你自信、勇敢、善良、正直、坦蕩,你是這世界上千千萬萬個美好女性中的一位,你是我們自己。
倘若有人再試圖對你指指點點,比起懷疑自己,不如直接告訴TA:
“請管好你自己!
-
8 # 陸琪慧
#女權主義# #藝術#
我想從藝術的角度並結合當下的時間點,來談談自己的看法:
施慧在 1992 年創作了以《巢》(圖1)為代表的場景藝術作品。該作品被置於草地或原野,它最大的特點是白色窩狀的組合結構就像它本身就在那裡,雖是人造物卻像是大自然本身所造就的。這位女性藝術家正是想透過它暗喻生命的孕育之美,顯示出大地母親帶來的生機與活力。
中國傳統文化總是以“心靈手巧”來讚揚女性的美德,但是比對男性的種種讚美多了一些意味深長的貶義。而施慧卻找來了這些優秀傳統女性的優勢來作出了更好的延伸。她在材料的選擇上體現出了細膩和理性,還有一種親近感和可觸控感,讓那些原本被輕蔑得不顯眼的女性特點展現出驚人的藝術效果。
如果說女性硬要和軟材料、纖維沾邊才能突顯女性作品和特徵的話,那就大錯特錯了。另一位藝術家李秀勤在用材料上和男人一樣粗狂不羈。她本人尤為關注一種好似被破壞、被撕毀的感受和心理,她認為這本身就是隱藏在事物下的本質,是作為女性的生存經驗,是與被對待的態度有關。《被開啟的記憶》(圖2)就是她的代表作,那些硬生生被劈開的大樹,被強硬地植入生硬的鐵條,造成一種痛苦的感官刺激。
在當下倡導男女平等的時代,我個人傾向於把女藝術家的“女”字去掉,只有藝術家這個身份。對於作品而言,我不認為透過生理學標準來詮釋作品是好的,因為真正的平等,不是強調自己特徵,更不是逆向去證明自己和男性一樣。如果有一天,當我們觀看一件作品時,不會聯想到背後的藝術家是男還是女,只被作品驚豔,那樣才是真正的平等。
-
9 # 退休人翁
多謝邀請,女權運動起源與西方,這與西方人傳揚人權與自由密切相關的,上世界四十年代未到七十年代西方婦女展大了聲勢浩大的女權運動。在理論和思想上產生了女權主義。女權主義的觀念基礎認為:現時的社會建立在一個男性被給予了比女性更多的特權的父權體系之上。
女權主義又稱女權,女性主義是指為結束性別主義,性剝削,性歧視和性壓迫,促進性階層平等而創立和發起的社會理論和政治運動。女權主義政治行動挑戰了諸如生育權,墮胎權,教育權,家庭暴力,產假,薪資平等,投票權,代表權,性騷擾,性別歧視與性暴力等議題。
女權主義運動是一個跨越階級與種族界線的社會運動。在中國由於我們是社會主義國家,婦女的權益得到了充分的尊重,男女平等。所以沒有產生象資本主義國家男女不平等的社會問題,因此女權運動並沒有在中國產生影響。
-
10 # 質第
你生孩子不是我的,你在家裡伺候的也不是我,你該跟你的丈夫談優待而不是我,
我該不該跟你一樣平等?AA,高速佔男廁,性騷擾,搬東西,女性專用車廂,你跟我,沒有半毛錢利益關係,憑什麼要我讓著你?你對我有什麼貢獻嗎?不!百分之九十計程車兵是男的,而是我曾經貢獻過幾年青春給你。全國危險崗位,重大崗位,重要崗位,百分之九十是男性擔任,你見過幾個女的爬高壓線上的?你見過幾個女公交司機?按理來說男性的社會貢獻大於女性,而在平等方面,男性得不多相應的社會付出回報。
-
11 # 憶山月記
這個問題有點意思,我也說下,做好被噴的準備。
真女權要求真正的人格平等,田園女權要求單邊利己的特權。
真女權:這事兒男的能做,那我也能做。
田園女權:這事兒男的能做,我憑什麼要做?
真女權:這活兒你不讓我做?你歧視女性。
田園女權:這活兒你讓我做?你歧視女性。
真女權:我是自己的女王。
田園女權:我是男人的女王。
真女權:我能行,我要做,我實現自己;這是我的義務,再難我也不會推卸。
田園女權:我不行,我不做,你要為我做,你為我承擔,雖然這是我的義務,但我是女生,怎麼就不能照顧一下我?
真女權:我要去爭取屬於我的權利。
田園女權:我要去爭取屬於我的特權。
真女權:分手了,財產平分,各負傷痕,愛過一場,也算公平。
田園女權:分手了,財產歸我,我最受傷,過程中只有我的悲痛是真實的,渣男就會欺負女生。
真女權:我賺錢養家,只要我願意;我做飯洗衣,只要我喜歡;任何機會我都觸手可及,選擇哪個是我自己的權利。
田園女權:我賺錢養家?那是男人的事;我做飯洗衣?只要是女人就得當家庭主婦?任何機會我都觸手可及,但我選擇哪個都不選,因為前者是男人的事兒;後者不是女人的義務。
真女權:這件事的確對女性不公平,我要站出來伸張正義。
田園女權:這件事女效能得到特殊照顧,我要站出來打抱不平。
真女權:我不比男性弱,地位與男性平等,待遇也理應平等。
田園女權:我作為女性,在很多方面處於弱勢,待遇也應該比男性優待。
真女權:這份工作我的確做得不夠好,才沒有得到晉升的機會;我要努力證明自己。
田園女權:之所以我沒有得到晉升的機會,是因為這個社會歧視女性!
真女權:我結婚生子是我的個人自由選擇,是對愛情水到渠成的結晶。
田園女權:我結婚生子完全是我對男方家的付出,我吃了虧。
真女權:在感情裡,我們吵架了,有道理就講道理,找到雙方都能接受的方式,各退一步,海闊天空。
田園女權:在感情裡,我們吵架了,你不讓著我,就是直男癌、男權癌;什麼?講道理?當一個女生跟你講道理的時候,恭喜你,她不愛你了。
真女權:我尊重與自己意願相悖的其他女性的價值觀和生活方式。這是她們的選擇,我也不會以惡意揣推測未來走勢。
田園女權:我對與自己價值觀相悖的女性冷嘲熱諷:比如誰為了婚姻放棄事業,在我看來就是窩囊廢;誰願意多生孩子,在我看來就早晚成為黃臉婆。
真女權:我從不物化自己,我是獨立的個體,我所認為的婚姻是平等的,是雙方自願互相包容、照顧、付出的過程,沒有誰多誰少、誰強誰弱。
田園女權:傳統婚姻對女性是不公的,所以我“不婚”。但根本原因不是因為我真的認為一個人逍遙自在,而是我認為婚姻造福男性,優秀的女人不會結婚,只有智商不足想不開的女人才會結婚。
真女權:因為我比你強,所以我理應獲得更多權力,我強我有理;但如果我比你弱,我會理智接受結果,努力提升自己。
田園女權:我理應獲得更多的權力,因為我是女性,我無需付出任何代價,我弱我有理。
真女權:無論經濟獨立還是財產公用,都建立在雙方完全自願的前提下。婚後所有決定都尊重對方意願,適當合理讓步,平衡折中,保全自己利益的同時也不委屈對方。
田園女權:我的錢是我的,你的錢還是我的。結婚前要查要房要彩禮(走傳統路線),婚後不生孩子不做家務不照顧老人(走現代理念)。
總而言之,田園女權=變色龍。
她們擅長見風使舵,隨時按照“利己”更變標準和態度:
談到責任義務,她們遵循傳統——甚至崇尚封建;但談到權利,她們立即轉為與時俱進的當代開放女青年。
回覆列表
女權主義的核心,在於爭取和男性一樣的權利和義務,但是尊重客觀的生理差別。女權,是在各個領域爭取和男性同等的權利,例如權、生存權、工作權等等,但是會尊重客觀的生理差別,例如女性的生育,女性的體力弱勢等。她們反對物化女性、歧視女性等。其實追求的乃是一種平權,並且在追求權利的同時,放棄了作為弱勢群體的一些福利。
但是現在好多打著女權的大旗,行的卻是自私自利之事。她們一個最重要的特徵就是雙標。在爭取權利時主張男女平等、人人平等,在面對義務時則擺出一副我是女人,是弱勢群體的嘴臉,意圖以柔弱的形象來博取人們的同情心。所以說她們其實是一邊高舉男女平等的大旗,一邊默默享受女性的紅利,典型的雙標。所以說她們和女權完全不搭邊,最多就是一群打的女權旗號來謀取自身福利的自私之人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