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3
回覆列表
  • 1 # 本末之道

    第二老人到60歲以上都還有勞動能力,至少能自己照顧自己。因為一孩兒化的多了,上面老人從父母,岳父母,趕上爺爺奶奶,姥爺姥姥長壽的,那麼這個兒估計有三頭六臂也夠嗆。所以老人要自己照顧自己,有病和喪失活動能力要一個一個慢慢來。

    第三就是要有錢要有足夠的錢吶。要滿足以上條件可以實現,當然拋去一些(不孝順)特殊情況的。

  • 2 # 旋風講保險

    關於這個問題,個人認為傳統的養兒防老需要改變觀念了!父母靠不住,自己來養老!這跟我們傳統的養兒防老產生了分歧,因此好多人可能無法接受!但我要說的是,事實如此,我們不得不接受!社會在發展,時代在進步,觀念落後了就跟不上時代潮流!

    1.養老觀念需要改變。

    以前男耕女織,男性種田養家,女性操持家務孝敬父母,是傳統,女性需要男性來養,所以孝敬公婆就是女性的責任和義務。

    現在女性都有自己的收入,經濟獨立思想獨立,跟公婆沒有感情基礎,不一定會照顧得很好。尤其是八零後九零後,自己的父母都不會好好照顧,更何況是照顧“別人的父母”了!

    而現在的男性,上學,工作,攢錢買房,結婚生子,壓力比上一輩更大。尤其是有了孩子以後,不但顧不上照顧父母,而且還要啃老,讓父母照顧孫子,甚至花父母的錢買房結婚等。

    所以,父母老了以後不僅還要往外花錢,更要照顧孫子。自己的養老問題就凸顯出來了:子女靠不住,還得靠自己!

    2.風險意識要強

    對自己未來有可能會遇到的風險如意外、重大疾病等,要有很好的規劃;對於未來肯定會遇到的養老問題,需要趁早佈局。

    這就需要用到標準普爾象限圖對自己家庭資產進行合理分配。這個本人在其它地方已經做了詳細回答,這裡就不做贅述。

    簡單來講,就是世界公認的資產分配當時,你需要每年拿出個人或家庭年收入的15-20%,來購買保險,以解決個人和家庭成員意外重疾養老難題。

    因為,保險可以轉嫁個人風險,而且可以用小資金博取大投入大回報!

    3.理財觀念需要改變

    金融行業往往會提出一個“草帽圖”理論:人的一生,從一出生到終老,一直在消費(前25年花的是父母的錢),從25歲到60左右,是掙錢階段,60歲以後又是隻出不進階段,而且年齡越大支出成本越高。

    而25-35歲之間,成家立業,基本是有多少花多少。

    所以在你35-60歲,短短的20幾年時間,你需要儲備自己或家庭成員35-80(假設年齡)共45年的生活費用。在此期間,你還要考慮意外、重疾、子女教育、父母養老、子女婚嫁、個人養老、家庭生活開支等一系列問題!

    所以,你的理財觀念需要從現在開始就要慢慢轉變,學會理財,讓自己的財富增長速度跑贏通貨膨脹,不斷保值增值!

    4.趁早佈局自己的養老問題,透過購買商業養老保險或者理財型產品合理避險

    透過上述問題的分析,我想你可能對未來生活有了一定了解,對子女承受的壓力也有了更深層次的理解。為了減輕子女未來的負擔,最好還是購買養老和理財保險來規避上述風險。

    靠人不如靠自己,理解了子女的難處,個人養老問題有了解決方案,也就不需要靠兒女來養老了!

    提前規劃好自己的人生,說不定以後還能幫自己的子女一把!因為他們比我們壓力更大,他們下面一個小孩,上面有四位老人!而且沒有兄弟姐妹叔姑舅姨的幫助!

    因為他們大多數都是獨生子女!

  • 3 # 逍遙叟

    一個和尚提水吃,兩個和尚抬水吃,三個和尚沒水吃。題主講的是你外婆姨腺炎住醫院,你舅舅們都沒陪護,是你媽姐妹倆陪護的,我想這就是因為兄弟姐妹多,互相推諉的結果。象這種情況假設是另一個老人光一個兒子的話,那他肯定是要陪護和照顧的。

    人老了要想自己有個幸福的晚年,主要的還是要保護好自己的身體,其次要給自己留足養老錢,最好是老夫妻能陪伴到最後比什麼都強。

    這樣才能保證不到萬不得已的時候才會求子女,求到子女的話離黃泉路也就不遠了。

  • 4 # 快看下金子了

    現在在高房價,高教育,高醫療三高的年代養兒能防老嗎?不肯老就是燒高香了,也就是你病了躺床上不能動的那幾天需要孩子們能陪你幾天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房地產帶動了多少就業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