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0
回覆列表
  • 1 # 星馳人生

    我們在交易生涯中,要實現穩定盈利的第一步就是要整理出自己的交易策略。那麼如何形成屬於自己的交易策略呢?

    那麼給一些暫時還沒有形成自己的交易思路的人,建議幾個點。

    第一、單獨的選一到兩個品種開始研究。比如說螺紋,比如說你是做日內短線的,那麼就去研究1-15分鐘的k線走勢,每波的走勢大概有幾個點,回撥大概有多少點,止盈止損設定多少是比較合理的。要了解自己做的品種的特性,每個品種它就是會到了某個點位就是會有回撥,這個也是做多了就會有經驗。要把握好大的趨勢方向,比如說最近日k的走勢是上漲的,那麼如果你在做日內短線都在做空,雖然可能運氣好,沒有虧錢。但是也基本上賺不到錢的。做長線也是一樣的道理。

    第二、多做。這裡說的多做,不是指的亂做。很多人可能還沒有一個完善的交易系統,但是大致的還是有一個模型的。那麼你就在你現有的思路下,不要怕出錯,勇敢的去嘗試。這裡要注意兩個,一個是在操作前,要考慮好這筆交易的目前,止損在哪,止盈在哪,要嚴格的執行。另一個就是做完一筆交易,結束後一定要學交易總結,不是想,而是要寫下來。

    交易並非一兩日就可以的,要持之以恆。

  • 2 # 使用者364626327906855

    系統交易策略的形成,通常可以經由以下兩種截然不同的方式:即從上到下和從下到上。

    從上到下,就是指透過對市場的長期觀察而形成某種理論上的認識,然後基於這種認識而形成某種戰略戰術。

    舉個例子來說,道氏理論是20世紀初最早最完備的對股價波動特徵的理論總結。道氏理論可以由十二個基本定義構成。其中道氏對趨勢的定義,筆者認為至今仍然是最恰當的。後來由道氏理論出發形成了一系列著名的交易思想,如其中的“擺動交易法”,“三點交易法”等等。

    而所謂的從下到上,是指從市場統計資料出發,透過統計分析得出的統計特徵而尋找對應的交易策略。

    例如,“跳空高開若干點後買入,收盤價賣出”,就是根據當時美國期貨資料庫的研究而發現所謂“跳空效應”,也就是當跳空高開後價格上升的機率很高。而對這一市場現象的原因,到現在理論界還沒有一個定論,沒有一個一致的解釋。這就是一個純粹由資料出發而形成的交易思想典型例子。

    不管是從上到下形成的交易策略,還是從下到上形成的交易策略,歷史上都有著名的成功戰例和成功的投資家。比如著名的美國投資家R.M.Baruch、B.Graham、W.Buffett、J.Templeton等都是同一時代著名的投資理論家。他們在投資理論上都有很深的造詣,甚至有的對投資理論的發展做出過傑出的貢獻。

    但從系統交易的觀點看,筆者認為從上到下形成交易策略的思想比起從下到上形成交易策略的思想具有如下優點:

    第一,能很好的把握區域性的損失與全域性的失敗的關係。

    系統交易強調的是長期穩定的效益,並不是強調一時一地的得失。由於統計樣本分佈很難做到均衡,有時不利事件的發生具有集束性,也就是任何交易系統都必須做好面對連續失敗的情況。

    而在這種逆境時期,面對強大的心理壓力,假如交易者者充分理解該系統所據以形成的投資理論,就很有可能清醒地評估每一樣本的統計特徵,從而判斷這是由統計樣本分佈不均衡形成的逆境時期還是投資市場已經發生了新的根本性變比,從而使交易系統能適應新的市場特性。

    筆者從多年的交易實踐中體會到,充分理解交易系統所依據的投資理念對於交易者在逆境時期保持心理平衡具有至關重要的意義。

    有一些投資者花重金購買商業性出售的交易系統,但當遭遇連續逆境時期便很容易放棄交易系統,而到其後不久這些投資者又重新發現該系統又恢復良好的表現。這裡通常存在兩個問題:

    1、任何交易系統都必然嵌入系統設計者的心理特徵。假如系統使用者的心理特徵與系統設計者的心理特徵存在較大差異,則該交易系統不適用於該使用者。

    2、上面談到的問題,由於商業化交易系統常常不透露其系統的設計思想及重要引數,從而導致使用者無法從理論層次上充分理解該系統,最終結果導致逆境時期心理失衡。

    第二,能有利於交易系統的風險控制。

    如果交易系統沒有編入風險控制規則,理解交易系統的投資理念則可以使使用者對風險發生的程度、範圍及時間有一定的預見性,從而增強風險控制的主動性和準確性。

    比如,如果使用者使用以趨勢跟蹤為設計理念的交易系統,那麼使用者可以透過對趨勢與非趨勢市場的理論研究與長期實踐,知道該系統的逆境時期是市場的橫盤震盪時期。

    如果使用者依據某種方法判斷市場將進入震盪期,那麼使用者便可採取減少資金投入量的風險管理方法控制風險,同時觀察交易系統的表現。

    假如交易結果確實虧損次數增加,那麼就證明判斷正確及保護措施得當;但假如交易結果虧損次數並無明顯變化,那麼就證明對市場態勢的判斷有誤,使用者可以逐步增大資金投入量。

    第三,更有利於對交易系統的維護與修改。

    交易系統的使用過程中有一個相當難處理的矛盾統一關係,即一定時期既要毫不動搖地執交易系統的所有訊號,又要對交易系統對市場特徵的偏離狀況有所警覺從而能在有必要的時候修改交易系統。

  • 3 # 山山而川丶山山而川

    交易策略思想是如何形成的?

    我覺得這個應該分步驟走:

    第一,一定要清晰瞭解你的交易物件,交易規則,只有這些你都熟悉了,才能談想法,談思想,如果什麼都不懂,哪來的想法,那就是扯蛋,瞭解不全面,想法就太片面,所以一定要有全面、清晰瞭解規則,物件,這樣才能有自己的想法。

    第二,實踐,我們國家改革開放的總設計師鄧小平同志,明確的講過,‘’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這句話在交易上同樣實用,沒有實踐都是紙上談兵,沒有什麼實際意義,所以有了想法要去輕倉試驗。

    第三,實踐中遇到問題,一定不要鑽牛角尖,那樣你會浪費大量的資金和經歷,有了一段時間的實踐以後,一定要找一個和你想法方向一致的,成功的老師去學習,學習人家的思想和細節的處理,學完後完善自己的策略和思想。然後再去實踐!以上就是本篇分享,歡迎補充斧正。

  • 4 # 交易有道

    沒有人天生就是交易者,更別提成功的交易者了。

    交易策略和交易思想,都是後天實戰和訓練,逐步培養起來的。

    《海龜交易法則》一書中就寫到,交易員是可以後天培養的。確實,那些“海龜”透過丹尼斯教導的交易方法,獲得了驚人的收益。

    “海龜”直接得到了高人的指點,少走了很多的彎路。我們呢?要如何形成自己的交易策略和交易思想。

    只有大量的練習,別無他法。

    成功就是簡單的事情重複做。剛開始我們交易是憑感覺的,看著要漲就去買,看見要跌了就去空。那時候,我們的交易策略就是順勢交易策略。只不過這個順勢,你沒有一個清晰的標準。慢慢的,你可能已經形成了一個簡單的交易框架,但又不確定,他是否可以很好的執行。

    這時候,你就需要大量的練習。用模擬盤來驗證,你的交易策略。用歷史回測效果並不好。在無風險的環境中,不考慮心態等其他因素,單從價格走勢來驗證自己的交易策略能不能帶來收益。

    如果可以,再上實盤。只有經過實戰的磨礪,你才能真切的認識到自己的認知到了什麼程度。交易邏輯是你交易的核心,而策略只是一個載體。

    比如你認為順勢交易才符合你,那麼趨勢就是你交易的核心邏輯,策略就是當出現趨勢時,你如何去做。這個策略可以是什麼價格入場,什麼價格出場,也可以是行情是什麼形態下入場,什麼形態下出場。也可以是庫存降低入場,庫存升高出場。

    準確的說交易思想即交易邏輯才是引領交易方向的舵手,策略只是具體的操作方案罷了。

    這個過程可快、可慢,要看個人的悟性。還要看,在沒有形成之前,資金能否支援你走到這一步。

    所以,什麼交易策略、交易思想都是後話,前提是保證自己的賬戶裡還有足夠的錢,別讓賬戶死掉。

    祝你好運~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丁寧的主管教練陳彬透露,丁寧和劉詩雯或無緣東京奧運會,你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