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6
回覆列表
  • 1 # 風雅宋

    條條大路通羅馬,熟悉文言的道路亦復如此,學習文言自然沒有固定的路徑,標準的招式。只要能熟悉常見文言表達,懂得利用工具書解決遇到的問題,就可以了。如果有興趣,可以進而嘗試文言寫作。

    文言文作為傳統文化的重要載體,它本身也是傳統文化的一部分。文化雖然具有體系和層次,但觀照文化的方式卻是多種多樣不拘一格的。對一般人而言,學習文言系統與否,文言語法熟悉與否,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是否能夠懂文言,運用文言。因此,可以說,學習文言的最佳也是最根本的途徑只有一個,那便是多讀文言作品,熟悉並嘗試模仿和寫作文言。

    對多數受過教育的華人而言,或多或少地學過一些文言文,加上現代漢語中的許多表達沿襲了文言語法,再集中學習文言,並不是太難。答主在這裡分享學習文言一種經典書籍——王力先生主編的《古代漢語》。

    這套書分為四冊,1962年中華書局初版。反覆重印,風行大陸50多年,至今仍具有不可替代的權威地位。認真學習這套書,把其中所涉及的詩文歌賦充分理解,並加以背誦,文言水平基本可以完爆當今95%的華人了。其實,中文系的很多學生,不過看完了前面兩本而已,後面兩本並未深究。

    若覺讀此書比較乏味,可以隨便找部古代經典文獻,盡情讀一讀,如有不認識的字詞,可查閱《漢語大字典》《漢語大詞典》《詞源》等工具書。如果覺得上面三種書太厚,遇到問題可以參考王力先生主編的《古漢語常用字字典》。

    此外,比較值得細讀和背誦的古文選本有以下幾種:

    所選篇目較少者:《古文觀止》(也可順便翻翻《新編古文觀止》,選了清代和民國的優秀文言作品)《六朝文絜》和《唐宋八大家文選》。

    所選篇目較多者:《文選》《駢體文鈔》《古文辭類纂》和《中國曆代文學作品選》(朱東潤先生主編)。

    初學者,自然可以看今人註釋本,可參考今人翻譯本,但是不建議老是看今譯本,否則,可能會習慣用白話“翻譯”文言,導致與文言隔膜,難以用文言思維,從而影響自身的文言表達了。

    如果有意用文言寫作,建議不看今人的白話譯本,必要時看看註釋,查下工具書。

    而學習文言,要讀古書,自然有必要學習繁體字了。繁體字其實並不難學,遺憾的是,很多人聽外行人說難學就信以為真,從而不敢去嘗試。而所謂專業人士“內行人”告訴他繁體字容易學,他卻不相信,認為專業人士自說自話——“對你們當然容易了,那是你們的專業和本行!而我又不是學這行的!”對此,我不想多作迴應了,只陳述一個簡單的事實:我原來學的是財會專業,後來花了三週左右時間,學會了常見的繁體字,而我從小都被人認為是頭腦有點笨的人。

  • 2 # 王德軍的家國情懷

    想要系統地學習文言文,則要考慮字、詞、句式、典故等,比較麻煩,想要速成幾乎不可能。只是現代人多習慣追求速成,所以這是個費力可能還不太討好的活兒;建議多看看萬獻初教授關於說文解字的影片,瞭解古文字;再讀一讀楊伯峻先生的《論語譯註》,瞭解文言載體所載承的精神。自學大學漢語言文學的課本可能是比較系統學習文言文最好的教材吧。建議先弄一套試學下。

  • 3 # 優學優考策略

    文言文學習是有規律的,把握了方法,學起來就容易多,作為一名一直致力於學法研究的高中教師,下面我結合我的教學經驗給大家談一下。

    大部分實詞都有多義性,在不同的語境裡面有不同的意思,這就給學習增加了難度,例如於字就有很多意思,表被動、在、由於、語氣助詞等。要掌握經常用的表達。

    還有古今異義和通假字,也需掌握,掌握最常見的就可以了。

    2、分清楚虛詞,掌握它們在句中的詞性和作用和文段中的意義。

    虛詞常考的有十八個,虛詞考察兩方面,一為其在文段中的意義,一為句中的詞性和作用。

    有些虛詞是實詞轉化而來的,所以要經常練習,多讀多背,掌握語感。

    同一個虛詞在不同的位置有不同的表達意思,如焉,句首表反問,句中表於之,句尾表助詞,當然,也不至於此。

    3、瞭解古漢語的語法知識,提高文言文閱讀能力。

    語法是學習文言文的關鍵,主要包括詞類活用和特殊句式。

    詞類活用,文言文中的實詞在有些情況下,可以改變在句子中的用法和詞性,如臣活之中的活是使動用法,使……活,如吾得兄事之中兄是名詞作狀語,像對待兄長一樣。

    特殊句式包括判斷、省略、被動、賓語前置、狀語後置等。如何陋之有應為有何陋之,是賓語前置。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怎樣教育叛逆期的孩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