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飲馬長城窟行》採用了比興的藝術表達方式, 全詩只有35個字,語言簡短質樸,通俗易懂,但具有強烈的藝術感染力.詩中的女主人公運用第一人稱,直接表達自己豐富多彩的內心世界,使人讀後心靈受到震撼。
二、作品簡介: 《飲馬長城窟行》是漢代樂府古題。相傳古長城邊有水窟,可供飲馬,曲名由此而來。這首詩在《文選》載為“古辭”,不署作者。在《玉臺新詠》中署作蔡邕。是否為蔡邕所作,歷來有爭議。 中國古代徵役頻繁,遊宦之風很盛。作為反映社會生活的文學作品,出現了大量的思婦懷人詩。這些詩表現了婦女們“獨守”的悲苦和對行人的思念,寫得真摯動人。民歌《飲馬長城窟行》就是其中的優秀之作。全詩從開始的魂牽夢縈,憂心纏綿,到收信看信,重逢的希望落空,透過多方描寫,將思婦複雜而微妙的內心世界,作了完整而深入的刻畫。而就在思婦的相思苦悶發展到頂點時,詩卻在含蓄得近乎平淡的意象中結束,餘味無窮。 該詩在藝術上具有獨創性,是膾炙人口的名篇,受到歷代詩評家的讚賞。
三、附白話譯文: 河邊春草青青,連綿不絕伸向遠方,令我思念遠行在外的丈夫。遠在外鄉的丈夫不能終日思念,但在夢裡很快就能見到他。 夢裡見他在我的身旁,一覺醒來發覺他仍在他鄉。他鄉各有不同的地區,丈夫在他鄉漂泊不能見到。 桑樹枯萎知道天風已到,海水也知道天寒的滋味。同鄉的遊子各自回家親愛,有誰肯向我告訴我丈夫的訊息? 有位客人從遠方來到,送給我裝有絹帛書信的鯉魚形狀的木盒。呼喚童僕開啟木盒,其中有尺把長的用素帛寫的信。 恭恭敬敬地拜讀丈夫用素帛寫的信,信中究竟說了些什麼?書信的前一部分是說要增加飯量保重身體,書信的後一部分是說經常想念。 三、創作背景: 這是一首漢樂府民歌。樂府民歌是社會下層群眾的歌謠,最基本的藝術特色是它的敘事性,通常反映下層人民生活。中國古代徵役頻繁,遊宦之風盛行。野有曠夫,室有思婦,文學作品中也出現了大量的思婦懷人詩。這些詩表現了婦女們獨守空閨的悲苦和對行人的思念,大多寫得真畢動人。 這首詩最早見於南朝梁昭明太子蕭統沂編的《文選》,歸入“樂府·古辭”。關於詩題的由來,《文選》五臣注說:“長城,秦所築,以備胡者。其下有泉窟,可 以飲馬。徵人路於此而傷悲矣。言天下徵役, 軍戎未止,婦人思夫,故作是行。” 該詩的作者問題,歷來有爭議。《文選》李善注云:“此辭不知作者姓名。”《玉臺新詠》則以為是漢蔡邕所作。當代也有人從該詩的韻律、聲律的角度分析,及對蔡邕創作情況的觀照,說明該詩的作者與蔡邕並無關係,而是東漢之前即流傳於民間的歌詩。
一、《飲馬長城窟行》採用了比興的藝術表達方式, 全詩只有35個字,語言簡短質樸,通俗易懂,但具有強烈的藝術感染力.詩中的女主人公運用第一人稱,直接表達自己豐富多彩的內心世界,使人讀後心靈受到震撼。
二、作品簡介: 《飲馬長城窟行》是漢代樂府古題。相傳古長城邊有水窟,可供飲馬,曲名由此而來。這首詩在《文選》載為“古辭”,不署作者。在《玉臺新詠》中署作蔡邕。是否為蔡邕所作,歷來有爭議。 中國古代徵役頻繁,遊宦之風很盛。作為反映社會生活的文學作品,出現了大量的思婦懷人詩。這些詩表現了婦女們“獨守”的悲苦和對行人的思念,寫得真摯動人。民歌《飲馬長城窟行》就是其中的優秀之作。全詩從開始的魂牽夢縈,憂心纏綿,到收信看信,重逢的希望落空,透過多方描寫,將思婦複雜而微妙的內心世界,作了完整而深入的刻畫。而就在思婦的相思苦悶發展到頂點時,詩卻在含蓄得近乎平淡的意象中結束,餘味無窮。 該詩在藝術上具有獨創性,是膾炙人口的名篇,受到歷代詩評家的讚賞。
三、附白話譯文: 河邊春草青青,連綿不絕伸向遠方,令我思念遠行在外的丈夫。遠在外鄉的丈夫不能終日思念,但在夢裡很快就能見到他。 夢裡見他在我的身旁,一覺醒來發覺他仍在他鄉。他鄉各有不同的地區,丈夫在他鄉漂泊不能見到。 桑樹枯萎知道天風已到,海水也知道天寒的滋味。同鄉的遊子各自回家親愛,有誰肯向我告訴我丈夫的訊息? 有位客人從遠方來到,送給我裝有絹帛書信的鯉魚形狀的木盒。呼喚童僕開啟木盒,其中有尺把長的用素帛寫的信。 恭恭敬敬地拜讀丈夫用素帛寫的信,信中究竟說了些什麼?書信的前一部分是說要增加飯量保重身體,書信的後一部分是說經常想念。 三、創作背景: 這是一首漢樂府民歌。樂府民歌是社會下層群眾的歌謠,最基本的藝術特色是它的敘事性,通常反映下層人民生活。中國古代徵役頻繁,遊宦之風盛行。野有曠夫,室有思婦,文學作品中也出現了大量的思婦懷人詩。這些詩表現了婦女們獨守空閨的悲苦和對行人的思念,大多寫得真畢動人。 這首詩最早見於南朝梁昭明太子蕭統沂編的《文選》,歸入“樂府·古辭”。關於詩題的由來,《文選》五臣注說:“長城,秦所築,以備胡者。其下有泉窟,可 以飲馬。徵人路於此而傷悲矣。言天下徵役, 軍戎未止,婦人思夫,故作是行。” 該詩的作者問題,歷來有爭議。《文選》李善注云:“此辭不知作者姓名。”《玉臺新詠》則以為是漢蔡邕所作。當代也有人從該詩的韻律、聲律的角度分析,及對蔡邕創作情況的觀照,說明該詩的作者與蔡邕並無關係,而是東漢之前即流傳於民間的歌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