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且聽風吟lttily
-
2 # 闢玉
一、杜甫出生於書香門第,祖父杜審言是著名詩人,在武周王朝為官,父親也是在兗州等地為官,故而他接受的是正統教育,欲求透過科舉考試取得功名,實現個人理想,僅管奸人作祟,屢次失敗,仍矢志不改。而李白出身商賈之家,少年以文才出名,又以煉丹結識高人術士,十五歲仗劍出川,後隱居終南山,以詩文入職翰林,李白一生末參加科舉考試。可以說家庭影響使杜甫更認可社會主流價值體系,更相信並行走於人生正途。而李白更相信個人才能的力量,視社會正途如無物。這奠定了杜甫不能如李白般瀟灑的根本原因。
二、個人性格上,杜甫拘謹而務實,李白豪放而浪漫。杜甫在長安十年參加了多種考試,後來透過獻三篇《大禮賦》,才獲取在太子府看護兵器的小小職務。安吏之亂時,被叛軍扣留,向西逃出長安,“麻鞋見天子”,才被授予左拾遺一職。而李白身為翰林供奉,自覺有失自我,便被玄宗賜全而去,又云遊,又隱居,是何等的瀟灑隨性。可以說性格的不同,是杜甫不能瀟灑的另一個主要原因。
三、個人的人生際遇不同。李白安史之亂爆發前十一年,瀟灑離開長安,過著雲遊生活,當杜甫被叛軍扣押時,李白正隱居廬山,當杜甫看著自己兒孑活活餓死,帶著孩孑在華洲的冰天雪地中撿橡子度日時,永王李璘正派人邀請李白出山,當杜甫帶著家人隨著饑民在蜀道艱苦跋涉,想要入川時,李白正在李璘的幕府意氣風發地出謀畫策。這種人生的經歷決定了杜甫不會如李白般瀟灑具有必然性。在人生的旅途上,李白更多時侯顯示著個人的魅力和瀟灑,而杜甫在更多地方都體味著希望的失落與無奈。
四、社會環境的影響。面對安史之亂這一巨大的社會大混亂,杜甫堅持著儒家“致君堯舜上”的理想,而李白則是亦儒亦道。最後,李白死在了去從軍的路上,他自信自己又有了實現人生理想的機遇,而杜甫死在不得不離開蜀地返回河南老家的路上,他的失落,悲憤與無奈充滿了他晚年的《登高》詩中。
五、其實不要說立足現實生活的杜甫不能如李白般瀟灑,在浪漫主義文學的天地間,又有準能如李白般的瀟灑呢?
-
3 # 唐詩宋詞古詩詞
我認為可以分兩點來看:
1.杜甫的政治才能有限。《舊唐書》曰:甫放曠不自檢,好論天下大事,高而不切。意思是說,杜甫雖有憂患意識,但本身才能並不高,放曠不自檢,但因為他憂國憂民,詩也寫得好,所以才華被高估了。
2.時代原因。杜甫與李白不同,杜甫經歷了兵荒馬亂,長安淪陷,基本生活都無法保障,更不要提讀書做官。
3.詩的型別與風格不同。李白是典型的浪漫主義,而杜甫是現實主義,他的詩主要是記錄安史之亂時期的個人生活。後來搬到成都,遠離文藝中心長安,即便佳作頗多,也很難在當時得到和李白一樣的關注度。
總結:杜甫的詩風是“反盛唐”的,這種風格在當時不討巧;他創作的黃金期並不在當時的首都長安,而是在成都,客觀上阻礙了他成名。
-
4 # 呆呆兄
李白來自外星,穿越時空到盛唐。高力士脫靴,楊玉環研墨,唐明唐邀登舟被拒,自詡謫仙,不是空穴來風。還種瀟灑的詩非凡人之作品,他的思維來之第二宇宙,不受三維空間的約束,所以無人可及。杜甫生活在歷史編織的軌道中,循規蹈矩,尊古仿今,能得詩聖的稱謂,也不足為奇了。杜詩迎合了政治需要,社會需要,自我需要,焉能寫出瀟灑的詩體呢!
回覆列表
這不僅僅只是跟兩人的性格有關,還有跟他們所處的時代有關。李白成名之時正值開元盛世,天下太平,生活相對穩定,自然可以瀟瀟灑灑的。而杜甫經歷盛世,又活在亂世,大起大落,怎會瀟灑?而杜甫又憂國憂民,自然更難看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