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話拼音聲調分為陰平(即第一聲)、陽平(即第二聲)、上聲(即第三聲)、去聲(即第四聲)。
格律詩創作審美講究音節的抑揚頓挫,將拼音聲調是第一聲和第二聲的漢字歸類為“平聲字”,將拼音聲調是第三聲和第四聲的漢字歸類為“仄聲字”。這就是“平仄” 。
格律詩創作審美還講究節奏(節拍)美感,詩句中的漢字平仄按“兩兩交替”的節拍(也叫音步)變換,以形成迴旋往復的旋律。
什麼是“兩兩交替”呢?
平平仄仄或仄仄平平,連續兩個平聲字或仄聲字交替出現在詩句中,就叫做“兩兩交替”。
按首句第二字平仄將格律詩劃分為“平起”和“仄起”的平仄格律。
再按首句最末一字是否押韻,又可分為“入韻”和“不入韻”兩種韻格。
上下句平仄要求相反,詩家稱之為“對”。第二句和第三句平仄要求相同,詩家稱之為“粘”。“粘對”是格律詩區別於其他文學體裁作品的形式特點和基本規則要求。
五言絕句一般平仄格律如下:
1.平起首句不入韻
中平平仄仄
中仄仄平平(押韻)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押韻),
2.仄起首句不入韻
平平仄仄平(押韻)
3.平起首句入韻
4.仄起首句入韻
對聯源於格律詩的對仗聯,出句和對句平仄要求也不例外。
普通話拼音聲調分為陰平(即第一聲)、陽平(即第二聲)、上聲(即第三聲)、去聲(即第四聲)。
格律詩創作審美講究音節的抑揚頓挫,將拼音聲調是第一聲和第二聲的漢字歸類為“平聲字”,將拼音聲調是第三聲和第四聲的漢字歸類為“仄聲字”。這就是“平仄” 。
格律詩創作審美還講究節奏(節拍)美感,詩句中的漢字平仄按“兩兩交替”的節拍(也叫音步)變換,以形成迴旋往復的旋律。
什麼是“兩兩交替”呢?
平平仄仄或仄仄平平,連續兩個平聲字或仄聲字交替出現在詩句中,就叫做“兩兩交替”。
按首句第二字平仄將格律詩劃分為“平起”和“仄起”的平仄格律。
再按首句最末一字是否押韻,又可分為“入韻”和“不入韻”兩種韻格。
上下句平仄要求相反,詩家稱之為“對”。第二句和第三句平仄要求相同,詩家稱之為“粘”。“粘對”是格律詩區別於其他文學體裁作品的形式特點和基本規則要求。
五言絕句一般平仄格律如下:
1.平起首句不入韻
中平平仄仄
中仄仄平平(押韻)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押韻),
2.仄起首句不入韻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押韻)
中平平仄仄
中仄仄平平(押韻)
3.平起首句入韻
平平仄仄平(押韻)
中仄仄平平(押韻)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押韻)
4.仄起首句入韻
中仄仄平平(押韻)
平平仄仄平(押韻)
中平平仄仄
中仄仄平平(押韻)
對聯源於格律詩的對仗聯,出句和對句平仄要求也不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