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金哥超短操盤

    英華人終於頂不住壓力,給自己找臺階下,準備釋放伊朗的油輪了;

    根據西班牙的說法,美國早就盯上了伊朗的格蕾絲1號超級油輪,快到直布羅陀海峽的時候,通知西班牙抓扣,西班牙不願意得罪伊朗,沒同意!

    英國作為美國的小跟班,屁顛屁顛的接受了任務,在格蕾絲1號路過直布羅陀海峽的時候,海軍陸戰隊將其抓扣!

    本來這是可以邀功請賞的大好事!可以顯示英美之間不同尋常的親密盟友關係,但是,事情就怕但是,7月4日抓扣格蕾絲1號,7月6日英國大使達羅克在密電裡說特朗普的壞話被媒體捅了出來!

    瞬間,英國首相,外交大臣都尷尬了!特朗普憤怒了!

    英國首相特蕾莎梅和外交大臣亨特都說這是達羅克個人意見,不代表政府意見,英國和美國還是親密無間的盟友!特朗普可是一甩臉,從今以後不見達羅克!

    英國駐美國大使達羅克爵士只好灰溜溜的辭職走人;

    格蕾絲1號也尷尬的停留在直布羅陀海峽的水面上,自從達羅克的言論爆出後,本屆特蕾莎梅政府估計也就無法跟特朗普打交道了,格蕾絲1號變成了燙手的山芋!

    一方面特朗普冷臉,不領情,另一方面伊朗一再抗議,催促放人放船!否則我也要抓扣英國的一艘油輪!

    昨天還真爆出伊朗的五艘快艇妄圖抓扣英國油輪的事!幸虧英國護衛艦及時趕到;

    英國已經事先放了格蕾絲1號油輪上的船員,只扣押船長,大副,表明英國已經在逐步後撤,下一步就是放船走人了!

    果然,今天英國外交大臣亨特對扎裡夫通電話,只要你保證格蕾絲1號不到敘利亞,我就放船!

    扎裡夫回話:伊朗願意解決問題,不願激化矛盾;

    伊朗當然也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能離開直布羅陀就行,再說,30萬噸的格蕾絲1號就是停靠敘利亞,敘利亞也沒有港口停靠啊!

    英國和伊朗基本達成一致!我們就等著格蕾絲1號邁開步子,離開直布羅陀!

    估計以後也沒哪個國家敢聽從美國,扣押伊朗油輪了!這是伊朗此次危機最大的收穫!說到底,還是要感謝英國駐美國大使達羅克!如果他不說特朗普無能,不靠譜,不稱職,把英國和美國聯手的氣氛給破壞了,還不知道伊朗的油輪要扣押到何時?!

  • 2 # 幸福地帶2

    英華人宣佈有條件釋放伊朗油輪,實際上英華人也正在步特朗普的後塵,又建了一個爛尾樓。當然這樣的做法也讓美國的國家安全事故顧問博爾頓空歡喜了一場。

    英國剛剛才雄心勃勃想要在美華人的面前表現自己,卻又在轉瞬間就對伊朗服軟了,這其中的緣由自然是因為英國在波斯灣地區的各類船隻遭到伊朗的騷擾和阻攔,從而讓英國無法承受。同時,英國也遭到了歐盟,俄羅斯,以及敘利亞等國家的強烈抨擊。

    而且,英國非法扣留伊朗的船隻,也是違背了國際航運安全法則的。所以於情於理,於公於私,英國都是站不住腳的。英國正是在這樣的情況下,英國不得不釋放出緩和的資訊,同意有條件釋放伊朗油輪,目的,也是希望英國的各類船舶能夠在波斯灣,以及在其他的地區,伊朗能夠對英國的油輪網開一面,同時,也在為平息世界各個國家政府,以及新聞媒體,以及英國自己內部對政府這一齷齪的和卑劣的做法做出妥協,承認失敗,並且,及時的進行糾正和改正。

  • 3 # 釣魚愛好者999

    4日,一艘裝載伊朗原油的油輪在直布羅陀海域遭扣押,伊朗外交部隨後召見英國駐伊朗大使表示抗議,並要求立即釋放油輪。最新訊息稱,英國海外領地直布羅陀最高法院5日裁定,將在直布羅陀海峽被扣的伊朗油輪的扣押期延長14天。俄羅斯媒體指出,伊朗邁赫爾(Mehr)通訊社並沒有指出訊息來源。直布羅陀當局7月4日扣押了一艘向敘利亞運輸原油的超級油輪,這艘油輪名為格雷斯1號(Grace 1),懸掛巴拿馬旗,載有200萬桶原油。直布羅陀首席部長皮卡爾多稱,有情報顯示,油輪違反了歐盟對敘利亞的制裁。另據西班牙代理外交部長豐特列斯稱,直布羅陀是應美國請求扣押這艘油輪的。

    英屬直布羅陀政府否認了這一說法,稱直布羅陀是獨立行動的,“並非奉他國命令列事”。

    據悉,在油輪被扣後,伊朗外交部發言人阿巴斯-穆薩維曾表示,英方行動是“強盜行為”,沒有任何法律依據。他呼籲英方立即釋放被扣押的油輪。他還表示,“此舉表明英國遵循美國的敵對政策,這對伊朗國家和政府來說是不可接受的”。

    英國外交部則稱這是“無稽之談”。美國國家安全顧問博爾頓則稱,英國此舉是“好訊息”。

  • 4 # 毛開雲

    “油輪風波”近期不斷髮酵,英國和伊朗關係持續緊張。當地時間7月13日,英國外交大臣亨特在和伊朗外長扎裡夫的通話中表示,如果伊朗能保證“格蕾絲一號”不會駛往敘利亞,英國將協助釋放油輪。

    英國扣押伊朗油輪,理由非常奇葩——擔心伊朗油輪駛向敘利亞,只要伊朗保證郵輪不會駛向敘利亞,英國會協助釋放油輪。也就是說,英國已經承認有條件釋放伊朗油輪,看來英國只能認慫了。

    作為伊核協議國,美國無理取鬧退出伊核協議,英國本來應該站在伊朗一邊,實際上也是口頭上一直站在伊朗一邊。但為了討好美國,展示英國和美國的特殊關係,在美國要求西班牙扣押伊朗油輪無果的情況下,英國充當了美國的急先鋒,扣押了伊朗油輪,所謂伊朗油輪將駛向敘利亞,完全是英國杜撰的一個藉口。

    英國扣押伊朗油輪後,美國非常高興,美國國家顧問博爾頓聲稱,英國扣押伊朗郵輪是個好訊息。然而,話音剛落,英國駐美國大使達羅克痛罵特朗普的言論曝光,睚疵必報的特朗普不僅表示,達羅克沒有很好地服務英國,而且表示將不再同達羅克打交道。特朗普在怒懟達羅克的同時,連馬上就要卸任的英國首相特蕾莎梅也給懟怒了。迫不得已,達羅克選擇了辭職。由此,英美特殊關係出現裂痕。

    英國扣押伊朗油輪,本來很好地拍了特朗普的馬屁,但一邊是特朗普翻臉不認人,一邊是伊朗強烈要求放人,還有歐盟、俄羅斯、敘利亞等對英國不顧伊核協議大局扣押伊朗油輪卑劣行徑的強烈譴責,英國變得裡外不是人了。於是,英國外交大臣亨特在和伊朗外長扎裡夫的通話中,不得不宣佈有條件釋放伊朗油輪,這是英國自認為還能挽回一些面子的做法。但是,扎裡夫在電話中告訴亨特,伊朗在任何情況下都將繼續出口石油。

    英國扣押伊朗郵輪,可謂偷雞不成蝕把米、聰明反被聰明誤。在美國對伊朗步步緊逼、極限施壓的今天,英國應該做的事情是,與德國、法國等伊核協議國一道,儘快啟動特殊結算系統,與伊朗開展正常經貿往來,幫助伊朗渡過難關,共同維護伊核協議。但英國從一己私利出發,為了展示英美特殊關係,競然扣押伊朗郵輪,沒想到曝出了達羅克痛罵特朗普這齣戲。透過這件事英國應該明白,做任何事情必須光明正大,搞陰謀詭計註定徒留笑柄。

  • 5 # 銘蘇先生

    英國不是美國,美國有實力保障自己油輪的航行安全,英國現在已經不是曾經的大英帝國了,英國這次為美國出頭,顯然讓自己陷入尷尬境地。

    英國現在之所以宣佈有條件釋放伊朗油輪,主要有兩方面的因素在起作用:

    第一、美伊關係出現緩和跡象,英國釋放油輪避免矛盾升級。

    在以色列媒體I24 News報道出美國和伊朗代表團在伊拉克北部的埃爾比勒進行秘密談判以後,美國又宣佈取消了對伊朗外長扎裡夫的制裁,這些都說明美伊目前正在尋求和談解決雙方的問題。

    那麼這個時候,英國釋放扣押的伊朗油輪,無疑是向伊朗釋放善意,這可能也是雙方進行和談的條件。美伊雙方要想進一步和談,那麼最起碼把一些敏感的問題或棘手的問題先處理了。

    第二、如果英國不釋放伊朗油輪,怕伊朗採取報復措施。

    在英國皇家海軍在直布羅陀扣押伊朗油輪以後,伊朗就宣稱對英國進行報復,扣押英國油輪。結果英國遺產號油輪在波斯灣航行時遭遇5艘伊朗快艇的圍堵,幸虧英國軍艦及時趕到,否則英國油輪將會被伊朗扣押。

    英國需要從波斯灣地區進口石油,那麼波斯灣就是英國油輪的必經之地,英國軍艦現在救了一艘油輪,那麼剩餘的油輪怎麼辦?伊朗一次沒有成功,那麼還會進行第二次攔截英國油輪,所以英國為了避免自己的油輪被伊朗扣押,不得不宣佈釋放伊朗油輪。

    當然,英華人提了條件,那就是伊朗油輪格雷斯1號不能向敘利亞運油。你說可能嗎?敘利亞是伊朗的盟友,敘利亞也有伊朗自己的軍隊,都需要用油,伊朗不供應,敘利亞就要斷油了。當然,伊朗可以聲稱格雷斯1號不去,然後派其他油輪去。

  • 6 # 英武

    只是,英國是否還會跪舔美國?這個時候估計英國駐美大使郵件被洩露引發得英美關係惡化,梅首相都有點兒不爽了!

    談談個人看法:

    2.之前分析過了:美國得打算是:利用在直布羅陀扣押油輪,逼迫伊朗在霍爾木茲海峽出手扣押油輪,進而將之前油輪遇襲得“黑鍋“就扣在伊朗身上,進而可用國際輿論營造:伊朗威脅國際能源運輸通道得油輪,進而有機會組建”護航聯盟“然後在”三海兩峽“派出國際聯合護航編隊進行護航,尤其是美軍可乘機進入波斯灣內!

    3.我們來看看英國外交達成亨特與伊朗外長進行“建設性”會談得核心內容有哪些?

    (1)如果格蕾絲1號(被扣押油輪)原油目的地不是敘利亞,英國原為釋放提供便利。

    (2)英國得海外領地直布羅陀首席部長法比安·皮卡爾多與英國外交達成亨特也進行了談話,並說這位首席部長在協調問題上做的很好。

    (3)亨特還在推文上說:扎裡夫表示,伊朗希望解決問題,不尋求(衝突)升級。

    (4)另外,俄羅斯衛星網13日暴動啊,直布羅陀警方在推文上宣告:被扣押得4名伊朗船員已被“有條件”釋放。

    4.看了上面英國外交達成與伊朗外長扎裡夫得核心會談內容後,談談個人看法:

    (1)伊朗得鬥爭策略確實值得點贊。從丰度提高之前一天,先提高濃縮鈾儲量,但多餘得直接送到民用核電站,儲量依然是300公斤,而丰度也只是提高到4.5%,並且拿出伊核協議第36條款,說明:只有有相關國家違反伊核協議,伊朗就有權力降低伊核協議承諾。這樣得操作,就從伊核協議得條款中,找到依據,然後在道義上繼續站在有利得一方。畢竟,是特朗普直接宣佈退出伊核協議得。

    (2)英國跪舔美國,從上個月得油輪被襲擊開始,在美國指鹿為馬指認是以阿里能夠所謂開始得。而直布羅陀海峽扣押油輪,是英國得海外領地直布羅陀政府進行得!而伊朗得反應是,派出人員在霍爾木茲海峽對英國得油輪進行襲擾,但不扣押,甚至被英國驅逐艦驅離也不回擊!伊朗這樣做其實就是告訴國際社會:對於友好得國家,我們不搗亂,但是對於不友好得國家,我們隨時可以進行襲擾甚至扣押透過霍爾米茲海峽得油輪!

    5.美國不關心原油賣給誰,美國關心得是:是不是伊朗得石油?而現在,英國關心得不是原油是不是伊朗得,關心的是:是不是送往敘利亞?這種關注點不同,還有現在因為大使辱罵特朗普得密電被洩露,還有面對油輪可能是俄羅斯得,直接讓英國急於從不利局面中解脫出來!

    只是,歐洲國家何時能夠落地INSTEX結算機制,目前來看,這些歐洲國家事實上依然是害怕美國下死手得!

    鬥爭需要藝術,而英國顯然鬥爭策略與伊朗相比,遜色不少!

  • 7 # 培君走世界

    如果從一開始英國無理扣押伊朗油輪,到現在宣佈有條件釋放伊朗油輪的整個事件來看,凸顯出英國政府在處理國際事務問題上的戰略思維混亂和無能。首先英國不能盲目聽從美國的指令,衝到前面搶先扣押伊朗油輪。因為英國扣押伊朗油輪的行為明顯違反國際航運法規的,有失法理的。伊朗30萬噸油輪在敘利亞根本沒有港口停靠,美華人所提供的情報往往不靠譜的居多,盲目聽從美華人的指令,免不了會掉進“坑”裡。英華人太沒腦子了!想追隨美國也不能不加思索,過於盲從,也要想一想美華人的指令合不合法理?有沒有事實依據?現在不是騎虎難下了嗎?美華人也有軍艦在中東遊弋,他們為什麼不出面扣押,而讓你英國出面?無非就是想把你綁在美國軍事打擊伊朗的“戰車”上。這一點英國政府的智庫和情報部門不會不知道吧?目前英國政府被“脫歐”問題已經搞得焦頭爛額,哪裡還有財力和精力去摻和美伊之間的爭鬥,這一定會讓英國的政治經濟更加混亂,雪上加霜。稍微有一些理智的政府都不會這樣做的。而目前混亂的英國政府是抱著追隨美國、拍美國馬屁的“傳統”觀念盲目“站隊”,不得不說是一招“錯棋“,“臭棋”。可見英國政府有多麼混亂,多麼無能。

  • 8 # 淡然小司

    顯然英國是在玩兒兩手動作,一方面向波斯灣地區派遣軍艦,一方面在緩和局勢釋放油輪。這樣做的目的就是即能迎合美國,又能防止英國與伊朗對峙。英國現在是兩頭都不想得罪,那麼只能使出這種看似兩面三刀的手段。

    早在英國方面在宣佈有條件釋放伊朗油輪之前,伊朗官方媒體伊斯蘭共和國通訊社12日就報道,“伊朗外交部12日當天發表宣告,再次要求英國儘快釋放遭扣押的裝載伊朗原油的油輪”。在面對伊朗方面勒們越來越緊迫的追責,英國方面也擔心伊朗真的出動軍隊扣押英國油輪。如果真的出現那就讓英國很難堪了,畢竟這會涉及到很多問題。

    因此英國外交大臣傑里米·亨特7月13日在Twitter上表示,

    他已與伊朗外長進行了“建設性的通話”,亨特說:“我向他保證,我們關心的是被扣押船隻上石油的目的地,而不是原產地。”英國將“協助釋放”被扣押的船隻,“如果伊方在直布羅陀法院保證它不會前往敘利亞”。

    顯然,英國外交大臣態度的軟化是為了緩和伊朗可能採取的強硬姿態,畢竟伊朗方面包括總統魯哈尼在10日都已經向運國方面表達了強烈的譴責,並要求英國釋放扣押的伊朗油輪。一旦伊朗真的在波斯灣地區扣押英國油輪,那麼就會讓英國出現極為難堪的境地。雖然,德國媒體和美國媒體都報道了一些伊朗扣押伊朗扣押英國油輪的報道,最終被伊朗方面所否認,但是這不代表以後伊朗方面不會真的這麼做。

    畢竟伊朗在6月20日連美國高空無人偵察機都敢擊落,那反過來扣押英國油輪應該不算什麼。英國方面也擔心伊朗真的會扣押英國油輪,以報復英國在7月4日扣押伊朗“格雷斯-1號”油輪的行為。畢竟,與伊朗真正的對峙,對於目前的英國來說,顯然是一個愚蠢的舉動。那樣只會成為美國的炮灰,讓美國站在身後做手漁翁之利。英國是不想成為這樣的替罪羊,更不想與伊朗發生直接的對抗。

    可是又不方便,又不能得罪美國,畢竟在7月4日扣押伊朗油輪已經在替美國出頭。而且,英國駐美國大使達羅克在7月6日密電裡說特朗普的壞話被爆料出來,這讓英國首相特雷莎.梅和英國外交大臣傑里米.亨特不得不向特朗普解釋這是達羅克的個人行為。英國在逼迫達羅可主動辭職後,為了緩和與美國的關係,於是在7月11日派出了45型驅逐艦奔赴中東。其名義上就是參加美國所呼籲的“護航聯盟”,而實質上就是向美國遞交投名狀。

    因此,只能說英國是在美國與伊朗之間的鬥爭的當中,是在選擇左右逢源的做法。畢竟前期為了討好美國,已經扣押了伊朗油輪。英國更擔心的是伊朗逼迫英國站在臺前,這會讓英國接下一個燙手的山芋,顯然這不是英國的對外總體方針。那麼,緩和與伊朗的緊張關係,也是為了防止英國被拖下水。可是面對美國方面,顯然英國又不能極速敲打退堂鼓。那麼,英國派出軍艦,配合美國的“護航聯盟”也就是左右逢源的舉動。(本文圖片來源於網路,歡迎大家留言評論!)

  • 9 # 鈦師傅

    原因 :為了順利離開歐盟,英國放棄了挽救伊朗核協議

    總述:英國為什麼放棄了伊朗核協議?歷史和現實都不能假設,大國各自牟利小國任人擺佈,或許就是中東國家的宿命。

    國際大背景:

    今年的5月8號,是特朗普宣佈退出伊朗核協議的一週年紀念日,也是他對伊朗最嚴厲制裁的上馬的日子,目的是讓伊朗一滴油都賣不掉,逼著伊朗找他談判。面對這種置人於死地的做法,素來強勢的伊朗當然會反抗,它的反抗手段是退出核問題協議並重新提煉鈾的濃度,濃度高到一定程度就可以造核武器了。

    核問題協議是五大常任理事國外加德國在2015年一起籤的合同,美國一家退出了合同,那伊朗還得給其它5國面子,或者說它還幻想著其它5國可以挽救自己。所以魯哈尼在5月8號並沒有立刻宣佈退出核協議,而是給了兩個月的期限,如果兩個月內伊朗的石油收入有保障,那麼核協議他就不退了,否則咱們該咋辦就咋辦。魯哈尼這也算是把醜話說到了前面。

    兩個月的時間好像並不短,但是用來處理國際問題就有點短了。不管是打電話還是發郵件,不管是人員往來還是協調開會,都比一般的事兒花時間。儘管歐盟在過去的兩個月裡一直在為這事兒努力,但實際成果好像雷聲大雨點小,伊朗方面內心焦急情緒也不穩定,隔三差五就敲打一下歐洲,告訴它距離兩個月結束沒多少天了。

    事態推進

    今天是7月8號,過完今天兩個月就徹底耗完了。伊朗外交部昨天加班宣佈說,他們的鈾濃度這周開始將超過3.67%這個值。3.67%是個有零有整的數字,看上去好像沒什麼規律,這個數字是伊朗核問題協議裡規定的最高濃度值,突破了這個值,那就意味著伊朗放棄了核協議中的關鍵條款。

    如今伊朗的鈾總量超過了規定的300公斤,鈾濃度也將超過規定的3.67%,核協議已經被違反了。在過去的兩個月裡,伊朗以緩慢的速度和高調的聲音逼近了核問題的邊界,然後又慢慢地突破了邊界。在這個過程裡,魯哈尼望眼欲穿地期待有人可以做點什麼讓他收手,但是他的希望落了空。不知道現在這個局面,是不是美國和以色列期待的結果。

    美國對伊朗的所有制裁,雖然來勢洶洶並鬧得全球皆知,但主要還是表現在威脅的層面上,在美國鋪天蓋地的威脅下,全球買家都不得不暫停了和伊朗的生意。有了這種高效的威脅,美國並不需要派人手到海上攔截伊朗的油輪,制裁的成本並不高。上個禮拜伊朗的油輪第一次被人在海上給攔下了,這件事兒居然是英華人乾的。

    英國攔下一艘伊朗的油輪,這不免讓人有點驚訝,因為英國的地盤在歐洲,它要攔截伊朗的油輪,除非伊朗的船是透過英吉利海峽往北歐那邊去的。然而這條新聞的細節告訴我們,伊朗的油輪是在直布羅陀海峽被直布羅陀政府給攔截的,這名不見經傳的直布羅陀又添什麼亂呢?

    直布羅陀與英國的關係

    在初中地理課本上,有幾個著名的海峽逢考必現,大名鼎鼎的“直布羅陀海峽”就是其中之一。這個海峽是大西洋和地中海的唯一入口,甚至在埃及的蘇伊士運河挖通以前,還是進入地中海的唯一通道。那個地方要是派人給封鎖起來,地中海就算是變成一個湖了。

    如果沒有直布羅陀海峽的名氣,直布羅陀這個地方恐怕沒人知道,當然憑藉它自己的條件,也不應該被人知道。直布羅陀是一個面積只有6.5平方公里的小島,這也就是澳門市的四分之一面積,上面的總人口3萬多點,大多數還是早期的非洲移民。在最近10年的國際新聞裡面,這恐怕是它第一次出場。

    對於伊朗油輪被扣押的原因,直布羅陀政府給出的說法是:這艘船要給敘利亞賣油,而敘利亞是被歐盟制裁的,作為歐盟的成員國,它們這是在替歐盟執法。這直布羅陀和歐盟什麼關係,為什麼它扣了伊朗的船,卻由2000公里以外的英國來背鍋呢?

    因為直布羅陀這個小海島是英國的一個海外殖民地。作為曾經的日不落帝國,英國當年的殖民地多的數不過來,如今該還的都還回去了,現在留在手裡受它擺佈的寥寥無幾,而位置極為關鍵的直布羅陀算是最有價值的一個。

    地緣政治分析

    單純從地理位置來看,直布羅陀毫無懸念地應該屬於西班牙,在1704年以前那裡確實屬於西班牙。1704年的時候西班牙國內出現了王位之爭,爭奪王位的一方就請英華人過來給自己幫忙,英國派人過去成功調解了西班牙的家事,然後跟新國王簽了個合同,把直布羅陀分給自己當港口用,否則你的國王就做不成。

    這一晃300多年過去了,直布羅陀一直歸英國所有。雖然西班牙政府不止一次對外表示:直布羅陀自古以來就是西班牙的領土!但是英國從來沒打算把這塊無價之寶還回去。西班牙政府面對的阻力不止來自傲慢的英華人,島上的居民也不樂意。雖然那裡曾經屬於西班牙,但是島上的人口將近7成是早期從海峽對岸游過來的非洲人,他們生兒育女拿著英國發的身份證,早就愛上了“英華人”這個身份。

    直布羅陀有政府有議會,像個小國家一樣運作著,但是卻聽英華人的話,所以性質就像是英國的一個自治州。島上的軍隊的總人數加起來還不足500人,以它那點家底兒顯然沒有勇氣去攔截伊朗的油輪,伊朗可是有實力問鼎中東一哥的國家。在這種敏感的時刻做出這種它原本不敢做的事兒,唯一的解釋只有奉命行事:奉英華人的命令。

    對於外界指責英國攔截伊朗油輪的說法,英國政府表現的比較低調,不否認外界對它的指控,但是也沒有站出來解釋這麼做的原因,而是把直布陀羅推到了臺前,讓它作為自己的新聞發言人去直面媒體和輿論。

    國際局勢對抗

    看著英國拿自己的固有領土做了這麼一件露臉的事兒,西班牙政府坐不住了,第一時間爆料說:英國是奉美華人的命令才攔截伊朗的油輪。英國雖然不否認自己攔截了油輪,但是卻立馬跳出來否認自己是受美華人的指使。這事兒英國當然要否認,和美華人手拉手逼著伊朗退出核協議,這種事兒傳出去太有損自己的形象了。

    那麼現在的問題就變成了英國為什麼要攔截伊朗的油輪?花生瓜子不夠的同學可以添一點,事情的真相比直布羅陀的身份更加有趣。

    過去的兩個月裡,歐盟一直在努力挽救伊朗核協議,這麼做不是為了伊朗而是為了自己。一旦伊朗局勢惡化導致中東發生了衝突,那麼新一批難民又會跑到歐洲去包養,情況要是嚴重點能直接把歐盟給整解散了。在這種潛在的風險很大的時刻,任何一個歐盟成員國,都應該出錢出力幫助組織,至少不要添亂。可是作為歐盟成員國,英國在伊朗的兩個月即將到期的時候,扣了伊朗的油輪,這純粹是在破壞歐盟的努力。

    英國首相特蕾莎梅一個月前辭職,只要月底新首相選出來她立馬搬家。新首相上臺後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和歐盟談分手,10月底是分手的最後期限。離開歐盟以後,英國在政治層面和歐盟就幾乎沒關係了。那麼在離職的倒計時裡,英國還會死心塌地的維護歐盟的利益嗎?答案是不會。

    英國此舉實為以退為進

    從英國政府官員最近的各種過激言論,以及他們對世界各地局勢的干涉情況來看,英國似乎已經在為它離開歐盟的退路做準備,而且它考慮的是最差的情況。最差的情況就是硬脫歐,到時候英國的經濟和外交將因此產生嚴重的動盪和打擊,搞不好英國和歐盟會互相指責謾罵,甚至召回外交人員。

    如果這種最差的情況不可避免,那麼英國政府就需要將傷害降到最低。經濟和內政受到嚴重打擊的時候,其實那個國家本身並沒有任何變化,變化的只是民眾和外界對它的信心。所以英國政府非常需要找到一種可靠的外部關係,在硬脫歐發生的時候鞏固國民的信心,穩定自己的內政和市場。放眼整個世界,顯然和美國之間的關係效果是最好的。

    曾經的英國也和法國、德國一起維護過伊朗核協議,但現在他不這麼做了。上個月英國就指責伊朗襲擊了波斯灣的商船,這個月英國又藉助直布羅陀的便利扣押了伊朗的油輪,既破壞了歐盟維護伊朗核協議的努力,又給美國納了投名狀,算是一石二鳥的行為。這就難怪特朗普第一時間向英國豎起大拇指,給伊朗的勇敢行為點贊。

    英國被逼的出損招

    眼下的英國就像一個即將離職的員工,它用隱蔽的手段給老東家歐盟添麻煩,暗示對方在離職手續和補償方面不要為難自己,否則麻煩會更多;另一方面英國也在給美國示好,表示將來彼此之間有合作的空間。那麼美國是不是英國的下家呢?這個應該不是。脫離歐盟後英國需要美國的支援度過最艱難的日子,但是長期下去它還是離不開歐盟的龐大市場。

    在這種時候,本來就很倒黴的伊朗再一次倒了黴,歐盟在盡力挽救核協議,但是當年參與簽署協議的英國似乎也開始搞破壞了,逼著伊朗痛苦地違反核協議,走向擁核自重的危險道路。假如英國沒有脫離歐盟,伊朗的處境或許不是現在這樣,然而歷史和現實都不能假設,大國各自牟利小國任人擺佈,或許就是中東國家的宿命。

  • 10 # 道聽陳說

    2019年7月13號,在經過英國和伊朗兩國政府緊密磋商之後,英國外交大臣亨特在和伊朗外長扎裡夫的通話中表示,如果伊朗能保證“格蕾絲一號”不會駛往敘利亞,英國將協助釋放油輪,這是英國政府首次表示將釋放被扣押的伊朗油輪,對於日益緊張的波斯灣局勢,算是一次不小的正面幫助。

    隨著英國在直布羅陀海峽扣押運輸伊朗石油的油輪之後,英國與伊朗之間的外交摩擦轉而加劇,大有一言不合就要超過美國的程度,而伊朗方面對於英國政府這種“跪舔”美華人的行動,很顯然是極為憤怒的。

    在2019年7月4號,英國海軍扣押伊朗方面船隻之後,伊朗政府隨即就透過召見英國駐伊朗外交大使的方式,向英國政府表示了抗議,並要求英國政府立即無條件釋放被扣押的伊朗船隻。

    而英國政府篤定伊朗在招惹了美國之後,不太可能再和自己交惡,所以在扣押船隻的釋放問題上,不僅沒有立即迴應伊朗政府,反而將扣押時間從4天提升至14天。

    英國之所以要這麼做,實際上主要還是為了配合本國推進脫歐程序的需要,因為從2016年英國脫歐公投結果出爐之後,英國政府就已經啟動了脫離歐盟的實際程序,在此之後,英國政府將徹底走上了倒向美國的政治路線,甘心成為美國全球戰略中的一個重要抓手。

    但是隨著英國與伊朗緊張關係的持續升級,英國政府也開始對自己的扣押行動感到擔憂,2019年7月10號,一艘英國油輪(British Heritage)就在波斯灣海域,遭到了5艘伊朗海軍攔截。

    儘管隨後英國護航艦艇對其進行了驅逐,使得油輪沒有被伊朗軍方扣押,但是伊朗軍方的行動表明伊朗,已經越來越對英國扣押本國船隻的行為喪失耐心。

    如果英國不能儘快釋放油輪,那麼伊朗軍方也必然會在波斯灣地區,對過往的英國船隻實施報復性的攔截行動,這必然會激化英伊兩國的關係,導致局勢出現無法預料的變化。

    對於可能出現的這種情況,英國政府方面很顯然是不想看到的,就英國政府而言,即使英國決定在今後的時間裡,走依靠美國發展的路線,但是這並不意味著英國會損害自己的利益,去幫助美華人達成目標。

    因此在伊朗軍方實施威脅行動之後,英國政府就必須要借勢下坡,在謀取到利益之後,儘可能避免與伊朗軍方發生直接衝突,否則一旦英國和伊朗真的因此爆發油輪襲擊戰,那麼不管輸贏,英華人肯定要因此吃上一個大虧。

    所以英國政府之所以要在扣押伊朗油輪快滿10天之後,宣佈有條件釋放油輪,等於是美伊兩國政府都有了一個交代,英國在4號扣押油輪,是對美國盡了盟友的義務,而在13號宣佈有條件釋放油輪,也算讓伊朗送了一口氣,慶幸自己沒有與英國政府徹底玩崩,這等於是同時討好了美國和伊朗這兩個國家。

  • 11 # 使用者9382190881891

    英國的當政者們的腦子越來越壞了,進了太多的水,做出來的事莫名其妙,還把自己搭上。伊朗扣你一艘船怎麼了?對等嘛,不能接受又怎麼了?你敢打?你有能力打?笑話,就是打嘴仗而已。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得了牛皮癬可以找到愛情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