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6
回覆列表
  • 1 # 一或

    現在的工夫茶,有兩個地方主要使用,一個是“潮汕工夫茶”,一個是“工夫紅茶”。

    潮汕工夫茶

    潮汕工夫茶起源於廣東潮州汕頭地區,指的是一種沖泡茶的方式,現在我們將蓋碗反覆沖泡,分小杯飲用的方式,統稱為工夫茶,用的茶具叫工夫茶具。其中的步驟和禮節很有講究,分為8~18道環節,詳細指出了從準備器具、備茶、注水、投茶,沖泡、敬茶等環節的要領,同時用民俗藝術化的表達,讓泡茶的過程極具美感。

    隨便舉幾個例子,將茶葉放入茶壺的動作叫“烏龍入宮”;將茶倒出,均勻分在各個杯中,叫“關公巡城”;分完茶之後,將壺裡最後幾滴茶分別點進各個杯中,叫“韓信點兵”。光看這些描述的文字,就很有咱們中國的古典藝術風範了。

    生活中我們也可以叫“功夫茶”,不過如果專指潮汕的這種民俗,就要叫“工夫茶”。

    工夫紅茶

    指的是紅茶中的一個細分類別,是紅茶經過繁瑣的精製工序,所製作出的精細化成品茶。比如我們現在常見的祁門工夫,坦洋工夫,白琳工夫,政和工夫等。

    茶葉在初步完成茶葉的製作時,還有一些茶梗、老葉、碎末等混合在裡面,這時透過篩分、揀剔,分成不同的級別,必要時還要復焙,復炒,過程是極其反覆的,很費工夫。也正是這樣費工夫的方式,讓茶葉的品質穩定,外觀更整齊的方式,茶葉的命名也就叫工夫茶了。目前以紅茶為主進行這些工序,所以叫工夫紅茶。

    中國對紅茶的分類一度分為三類,小種紅茶,工夫紅茶,紅碎茶,也是彼此對茶葉加工的方式不同來區分的。

    如此看來,兩種叫法都過程繁複,很費工夫,所以叫“工夫茶”,它是一種泡茶方式,也是一種製茶方式。

  • 2 # 迴響旗艦店

    功夫茶是漢族民間傳統的品茶風尚,其烹煎之法應是源於陸羽的《茶經》。功夫茶歷來講究"品飲工夫"。正因其是講究品飲功夫的一種飲茶方式,故稱為"功夫茶"。

    工夫茶是廣東潮汕地區漢族人民傳統的飲茶風俗。是禮賓待客的第一道習俗。今天,海外潮汕華僑還以"工夫茶"作為認祖追宗的標誌。

  • 3 # 懂茶帝

    工夫茶和功夫茶完全不一樣啦。先說結論:工夫茶為茶名,功夫茶為泡法。

    關於“功夫茶”和“工夫茶”,有很多誤解,說法千奇百怪:有的認為都是指好茶;有的說“功夫茶”、“工夫茶”都是指的一種沖泡技巧;有的說“功夫”是指茶,“工夫”是指沖泡技巧,等等。

    其實這些說法都不準確,這其中有一定的歷史演變,聽小懂慢慢道來!

    我們先看看從古到今的“工夫”含義的變化:

    武夷茶與“工夫”

    在清康熙三十年,清僧釋超全在武夷山為僧,與武夷茶結緣。其《武夷茶歌》中有“如梅斯馥蘭斯香,大抵焙得候香氣。鼎中籠上爐火溫,心閒手敏工夫細”。

    說明他看到的武夷佳茗,是靠“工夫細”製出來的。這裡的“工夫”顯而易見是力氣、時間之意,後來逐漸引申為花費工夫做出的好茶

    270多年前“工夫”為較珍貴之茶

    清雍正在崇安縣為令三年的劉埥,他在《片刻餘閒集》中寫到:

    “武夷茶高下共分為兩種:……巖茶中最高老者曰老叢小種,次則小種,次則小種工夫,次則工夫,次則工夫花茶,次則花香……”說明在270多年前“工夫”就是指茶之名稱,且為較珍貴之茶。

    民國後到現在的“工夫”

    當代著名茶葉專家吳覺農先生主編的《中國地方誌茶葉資料選輯》載:“武夷巖茶與紅茶都有稱為工夫茶的品種。”

    民國之後,巖茶就沒有冠以“工夫”字眼了,“工夫”則全指紅茶。

    陳宗懋主編的《中國茶經·紅茶篇》中,將紅茶分為小種紅茶、工夫紅茶、紅碎茶三大類,且按地域分為:閩紅工夫、祁門工夫、休寧工夫、川紅工夫、滇紅工夫,等等。而福建“閩紅工夫”又含坦洋、白琳、政和三大工夫。

    “功夫茶”,是指泡茶操作起來需要一定的功夫,此功夫,乃為沏泡的學問、功夫,要注重水、火、衝三者的把握。

    “功”、“工”在廣東潮汕、福建閩南的方言中讀音是有區別的,吳覺農指出:在潮州方言中,“工”念音為“剛”,“功”念音為“攻”,閩南話也與之相近。到潮州就很容易聽出“工夫”與“功夫”。

    著名茶葉專家張天福也明確說過:“工夫茶為茶名,功夫茶為泡法。”

  • 4 # 二狗下午茶

    功夫茶和工夫茶,讀音上相同,但在茶圈有很多常人不知道這兩者之間的區別,對此也有一些老闆打著工夫茶口號,賣著功夫茶。對於消費者來說千萬不能傻傻分不清楚。

    《辭海》上這樣寫道“工”與“功”兩字相通。工夫,指所費精力和時間;功夫,指技巧。為了將“功夫”和“工夫”弄明白,查了些相關文獻。

    工夫茶

    在清代一位僧人的《武夷茶歌》中,有這樣一句話“如梅斯馥蘭斯香,大抵焙得候香氣。鼎中籠上爐火溫,心閒手敏工夫細。”說明認知的茶,是靠“工夫細”製做出來的。顯然,這裡的“工夫”是指費力氣、費時間做出的好茶。

    除了前面這位僧人,清代劉埥在《片刻餘閒集》中,寫道“巖茶中最高老者曰老樅小種,次則小種,次則小種工夫,次則工夫,次則工夫花茶……”嚯,原來在200多年前“工夫”就是茶的名稱了,還是比較珍貴的茶。

    民國時期,肖一山主編的《清代通史》中記載:“葡荷兩國,與中國通商較早……紅茶(有工夫茶、武夷茶、小種茶、白毫等)始由荷蘭轉至英國。”瞧這兒,工夫茶還是茶,不過指的是具體的紅茶品名。

    據相關資料記載,以前武夷巖茶和紅茶都被譽為“工夫茶”。如今“工夫”和巖茶就沒什麼關係了。在陳宗懋主編的《中國茶經·紅茶篇》中,將紅茶分為正山小種、小種紅茶、紅碎茶三大類,且按地域分為:閩紅工夫、祁門工夫、休寧工夫、川紅工夫、滇紅工夫等等。

    功夫茶

    “功夫”,從字面意思來看,指的是技藝、技術。“功夫茶”,就是指泡茶、烹茶的技法。其中,最出名的功夫茶莫過於潮汕“功夫茶”。

    和“工夫茶”不一樣的事,“功夫茶”對茶具講究,需要10多種,如火爐、羽扇、橄欖炭等。不僅得用傳統炭燒的方式燒水,有時還會搭配專門的鋼筷來翻動炭火。

    工夫茶和功夫茶相比較,兩者工藝及茶具方面存在大量差異。由於製作工藝複雜,工夫茶價格也較為昂貴。

  • 5 # 風雨蘭fyl

    所謂功夫茶,並非一種茶葉或茶類的名字。而是一種泡茶的技法 。之所以叫功夫茶,是因為這種泡茶的方式極為講究。操作起來需要一定的功夫,此功夫,就是沏泡的學問,品飲的功夫。 蘇轍有詩曰:“閩中茶品天下高,傾身事茶不知勞。”

    功夫茶採用的是烏龍茶葉,如鐵觀音、水仙和鳳凰茶。烏龍茶介乎紅、綠茶之間,為半發酵茶,只有這類茶才能衝出功夫茶所要求的色香。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三相鋁線電線平方與功率計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