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路人甘

    寂寞者自憐,孤獨者自足。表現寂寞的詩多是思婦懷閨怨;表現孤獨的詩多是文仕慨悲歌。

    “打起黃鶯兒,莫教枝上啼。

    啼時驚妾夢,不得到遼西。”

    這首詩是唐代詩人金昌緒的《春怨》,表現了女主寂寞哀怨,春愁無助的心情。我認為是最寂寞的一首詩。

    春暖花開,香飄蝶引,黃鶯兒在枝上跳躍鳴叫,呼朋喚友,唧唧春意鬧。

    女主拾起玉簪,挽起錦簾,抬手扔向花間,燕語微顫:該死的,叫叫叫!

    玉枝斜倚,雙眸迷離,檀口輕啟,嬌語滴滴:奴家的夢都吵沒了!

    輕攏雲鬟,腮飛桃花,糯齒切切,悲悲慼慼:小怨家,今兒差點到遼西!

    全詩四句話,層層設疑,句句回答,環環相扣,讓人回味無窮。“為什麼打黃鶯”?因為枝上啼,“枝上啼怎麼啦”?驚了春夢,“什麼夢發這麼大的火”?“沒法在夢中與情人相聚”。連綿反覆,一氣呵成,將女主的寂寞難耐寫的酣暢淋漓,不覺憐之惜之嘆之!有人曾贊此詩,“一氣蟬聯而下者,以此為法”。

    古詩中閨怨詩很多,大都寫少婦思夫、少女思春的寂寞和憂怨。比較有名的還有王昌齡的《閨怨》:“閨中少婦不知愁,春日凝妝上翠樓。忽見陌上楊柳色,悔叫夫婿覓封侯”。張九齡的《賦得自君之出矣》:“自君之出矣,不復理殘機。思君如滿月,夜夜減清輝。”等等。當然,有很多此類詩為文人假託怨婦所寫,藉以抒發自己的情感。

    寂寞是一種情緒,是一種無助的壓抑的情感,有哀怨,有憤懣,有悲愁,有無聊。眾人皆樂而我獨不樂,百花皆豔而我獨不見。讀此類詩,易於傷感。

  • 2 # 平民之宴

    就我的閱歷和理解,鄙人心目中最寂寞的一句詩應該是唐朝詩人李白的“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原詩如下:

    《獨坐敬亭山》

    眾鳥高飛盡,孤雲獨去閒。

    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

    其實,這是李白當年暗戀玉真公主的一首詩!在這首詩中,李白在意的不是山而是玉真公主,實際上是“醉翁之意不在酒也”。此時我們的玉真公主正在敬亭山上進行閉關修練,所以李白對著敬亭山終日心馳神往,可嘆的是近在眼前,求之不得,恰如《愛蓮說》中所說“可遠觀不可褻玩也”!此時的李白可以說生不如死,他的一生,就是玉真公主的鐵桿粉絲,有點“不求同年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日死。”的痴迷。其實大家想想,皇家公主哪能容易到手,何況李白就是仕途不順的“煽情高手”,更多的只能是李白同志的單相思,自作多情罷了。公元762年,玉真公主去逝,時年七十多歲,葬於敬亭山。而我們的大詩人李白也於這一年死於敬亭山下的當塗縣,也算是圓了李白同志的“多情”夢吧。

    世人皆知李白的詩情豪邁,絲毫不懼任何困難,四杯酒下肚,就歇斯底里地高喊出“古來聖賢皆寂寞,惟有飲者留其名”的豪言壯語。但是,在愛情面前,就像狐狸摘葡萄,越酸越起勁。俗話說,期望越多失望越大。表面越樂觀的人,心中往往有不願向人訴說的寂寞與痛,從“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這句詩中,李白的寂寞之感無以言表,世界之大,只有敬亭山可以傾聽他的傾訴,這種常人是所不能理解的。

    就此而言,世間情種,我最佩服李白同志,也感謝他的寂寞給予了我們中華文化的名篇《獨坐敬亭山》。

  • 3 # 飛天巨龍

    親朋無一字,老病有孤舟。

    西出陽關無故人

    白雲千載空悠悠。

    憑誰問,廉頗老矣尚能飯否?

  • 4 # 娛樂加餐

    最推崇這句: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除了孤獨還有落寞!也是國學大師王國維領悟的境界。

    還有這句: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飲,影徒隨我身…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亂。醒時同交歡,醉後各分散。

    頗有“狂歡是一群人的孤單,孤單是一群人的狂歡”般的意味,寂寞出了一種“心外皆我,心內無我”的境界,但李白就李白,是在諸多的寂寞中姿態感最明顯的。

    以及這句: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

    陳子昂的寂寞是穿越時空的,只是最後一句獨愴然而涕下落了風采,寂寞到了極點應該是麻木的,還知道涕下,多少有些初入寂寞的不適感。這與黃庭堅的:桃李春風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燈。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最後是納蘭容若的:背燈和月就花陰,已是十年蹤跡十年心。寂寞來的無聲無息,無跡可尋卻已內心深種。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描寫綠蘿的外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