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米哈關愛

      全天下的父母、誰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出類拔萃?誰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早成棟樑?但很多家庭並不真正知道怎樣做才能使孩子成才。有的家庭認為給孩子吃飽穿暖就是盡了家長的責任,教育孩子完全是學校的事情;有的家長奉行“樹大自然直”的信條,對孩子放任自流,不管不問;有的家長則一味要求孩子學習、學習、再學習,自己卻從不看書、讀報等待,這些均是我們現實生活中常見的現象。針對其中存在的問題,希望我們共同掌握一些基本的教育原則和教育方法,走出教育的一些“誤區”,促進孩子有更大的進步。  願你砥礪前行,歸來仍童心未泯,贈送1000g家庭教育教程,關鍵詞:六柱教育  一、正確理解和履行父母的職責  不少家長認為自己的主要責任就是賺錢養家,為孩子創造一個良好的家庭經濟環境。其實,這種觀點是片面的。古語說“養不教,父之過”,我們的祖先很早就懂得父母對孩子的責任,不僅要把他們撫養好,而且還要教育好。(有“教養”的解釋)在中國的現行的婚姻法中也明文規定“父母對子女的撫養教育的義務”。家庭是人才的搖籃,父母是孩子最早也是任期最長的老師。從“孟母三遷”,“岳母刺字”這些流傳甚廣的故事中,我們都能看到父母的教育對孩子發展所產生的深刻影響。因此,家長不僅要為孩子提供足夠的生活條件,更為重要的是要重視孩子的優良品德、良好習慣的培養和智力的開發。只有正確理解並認真履行父母的職責,才有可能撫養並教育好自己的孩子。  二、加強與學校的密切配合  現在初中的孩子的大部分學習時間是在學校度過的。因此,家長要經常與老師取得聯絡,瞭解孩子在學校的表現,同時向老師反映孩子在家裡的重要情況,取得老師對家庭教育的瞭解和支援。只有家庭和學校密切配合,雙管齊下,才能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尤其要注意的是:切忌在家不尊重老師,這樣絕對不會有好的教育。  三、父母要作孩子的好榜樣  父母是子女最早接近之人。不論父母自身是否意識到,你們的一言一行都在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孩子。因此,父母不僅需要具備科學和家庭教育的知識,還要處處用良好的行為習慣和生活方式為子女樹立榜樣,率先和垂範。如果家長自己整天沉湎於電視節目中,而要使孩子信奉讀書比看電視更重要,更有益處,這實在是難為了自己的孩子。父母在注意言教的同時,還要注意身教,身教和言教並重,才能引導孩子朝著健康的方向發展。  願你砥礪前行,歸來仍童心未泯  四、家長們應明確自己作為家長在家庭教育中的作用:  1、家長的榜樣作用。父母是孩子的首任教師,是孩子首先模仿的榜樣。父母的言行、思想觀念和文化素質無時不刻地影響著孩子,可以說從孩子身上,我們總能找到父母的影子。  2、家長是有目的進行教育的實施者。孩子基本素質的形成和家長的培養、教育分不開。古今中外眾多名人成材的事例無不說明家庭和父母的作用。  3、家長要為孩子創造一個健康成長和學習知識的良好環境。這裡說的環境包括物理環境和心理環境。能夠滿足孩子生活學習必要的物質條件和適合的場所,可以說是良好的物理環境;由家長高尚的品德、健康的心態和不斷進取的精神所營造的家庭氛圍是良好的心理環境。學習中不能怕苦,怕累。  4  五、父母應怎樣引導孩子學習。  1、佈置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  如果希望孩子喜歡讀書,那麼,家中應該有書、雜誌、報紙。孩子在書香環境中成長,自然會喜歡接近書,喜歡看書。但是,這個環境還必須是簡化了的,不能太嘈雜或是一下子提供太多的學習刺激,以免孩子無法專心地學習,避免孩子注意力的過度分散。  2、用正面的語言和親自示範的方式來教導他。  如果您希望孩子學習一種好的行為,那麼您最好使用正面的語言,明確地告訴他所要做的行為,例如告訴他“我們應該……做”,而不只是批評他、責備他做得不對。然後再親自示範正確的動作來教導他。如果孩子說會,那麼就讓他做給你看,再指導他正確的方式。  3、不要打擾他的專心。  孩子專心在做某一件事時,不要去打擾他。第一件事還沒完成之前,不要叫他做第二件,也不要讓他做太多或做一些超乎他能力的事,否則,孩子在匆忙、心急的情況下,很容易就會養成放棄的習慣,怎會有始有終呢?  4、孩子一起遊戲。  從遊戲中可以訓練他的一些基本能力。有時也可以將複雜的學習活動分成幾個簡單的步驟,引導孩子一步一步去完成。  5、多鼓勵孩子。  只要孩子有好的行為,有一丁點的進步,哪怕他的表現和進步還不如我們的理想,我們也要鼓勵、讚賞他,使他保有學習的原動力。(舉例學習成績的問題)  六、加強與孩子之間的溝通  現在很多家長有這樣的感覺:孩子上中學後,似乎不像以前那麼聽話了,甚至還和父母頂嘴;有什麼事情也不愛和父母商量。家長們覺得越來越難理解孩子的內心世界,兩代人之間有了一層隔閡。其實,這是孩子成長過程中正常的心理現象。隨著年齡的增長,孩子逐漸有了成人感,自尊心和自主性大大增強;討厭父母喋喋不休的說教,不願父母干涉他們的行為;內心的秘密往往不肯告訴家長等等。要想獲得兩代人之間自然、親密的關係,就需採取適當方式加以溝通。下面一些建議,可供家長們參考。  1、必須在時間上有所投資  家長們常常認為自己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好好賺錢養家。其實對孩子來說,最需要的是父母成為他們的知心朋友,一個可以讓孩子傾吐心事的朋友。要達到這種地步,非得平日有足夠的時間溝通不可。建議大家平時多和孩子在一起聊天、看電視、散步、遊玩等。在這種輕鬆的氣氛中,談話才能漸入佳境,至於平時連回家吃飯都“沒有時間”的家長,就不要太期望孩子會與你暢所欲言了。美國前總統布什夫人在美國一所著名女子私立學校的一次畢業典禮上曾深情地說:“年輕的女士們,有一天當你們到了我這樣年紀的時候(布什夫人當時已70歲)你們回顧你們一生,決不會因為曾經錯過一次賺錢的機會、一筆生意的交易而感到後悔,你們卻會因為沒有好好花時間和你們的孩子、和他們的丈夫、和你們所心愛的人建立美好的關係而感到後悔不已。”布什夫人的肺腑之言,或許能給我們一些啟迪。  2、跟孩子溝通必須講究語言藝術溝通的意義絕不是“我有話要說”,更不是“大人說,小孩子聽”。如果是這樣的話,孩子當然不喜歡和你在一起。因此,父母與孩子談心,若要取得好的效果,既要注意談話主題,也要考究語言方式。比如“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是大人教育小人的“古訓”,而“多讀書才能實現你自己的理想”更符合當今兒童的語言特點,可能更容易被孩子所接受。  3、話多不靈  孩子在學校聽到的幾乎全是教師滔滔不絕的教誨,一堂課接一堂課,天天如此。回到家裡,要是父母還是喋喋不休地教導,孩子當然會反感、會頂牛。因此,建議父母的話要簡練,準確,能帶些風趣幽默更好。有些話可以只說一半,結論讓孩子自己想出來。要是家長的話太多、太碎,孩子把耳朵堵住,那麼,家長的話就成了沒人收聽的廣播電臺。  4、多鼓勵、少批評  這個社會因為人多,競爭也厲害,家長對子女的期待也高。這樣,家長與子女的對話就難免批評多於鼓勵,強調孩子的不良習慣並與別的孩子相比,與自己的過去相比等待。其實這一比毫無積極意義,相反只有使孩子喪失處信,產生自卑和自棄感。倒是鼓勵的話能讓孩子有自我肯定感,激勵上進心。  5、家長需多瞭解孩子身心發展的規律  父母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會遇到各式各樣的難題,因此,建議家長要讀一點有關教育孩子書刊,瞭解一些孩子身心發展的規律和特點,以利於為兩代人之間的溝通提供科學性的指導,減少教育的盲目性。  天下沒有不愛自己子女的父母,但是愛要適時、適量。“權威”只能使孩子造成被動的學習行為,而非內心自動自發的自願行為。研究證明,父母對孩子的關懷,有利於孩子的學習動機、態度的形成。真正的愛的教育,是關愛而不是放任自流,它能使兒童有良好的學習行為表現。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30萬左右的suv,有哪些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