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飛海

    在中國,歷史上可以稱聖的人有幾個呢?

    在中國歷史上,好像所謂的統治者或者官員還沒有出現誰能稱聖的情況。

    關羽被後世稱為武聖。好像是因為他的忠肝義膽。

    孔子被稱為聖人,是因為儒家學說在中國封建具有統治地位。

    很難理解,慈禧太后和曾國藩凡何德何能,也敢往聖人身上靠。

    曾國藩吧還好一點。 僅僅是鎮壓太平天國運動,對南京城進行了屠城。他好像也再也拿不出什麼傲人的成績了吧。如果論殺人多,他能和成吉思汗比嗎?

    慈禧太后那就更是一個笑話。慈禧太后就應該為中國近代所有的不平等條約負責。一個對內殘酷鎮壓,對外卑顏屈膝的統治者。不知道是用何種標準,可以把她往聖人身上靠的。

    如果慈禧太后和曾國藩都能成為聖人的話,那我認為歷史上很多人就不是聖人,而是神仙。

    難道說他們是被聖人所唾棄的人?簡稱聖人。

  • 2 # 一杯古道茶

    孔子活著的時候都不敢稱自己是聖人,天下還有誰敢?

    在中國傳統文化中,“聖人”指知行完備、至善之人,是有限世界中的無限存在。總的來說,“才德全盡謂之聖人”。品德最高尚、智慧最高超的人。

  • 3 # 沉140769451

    胡說八道!曾國藩炒作太過,他晚年久經官場悟出的道理,並非他的成功之道,只是暮色之言,養老全命爾。如果他真如晚年所想,中國歷史就沒有曾國藩了,他籌建湘軍,與太平天國對抗時,完全不是那種圓滑老道,與官場同道混的並不好,幾乎成了萬人嫌。雖為清末小有名氣的理學家,與聖人比,就差遠了,他居然為了一句戲言,犯渾去參皇帝。慈禧是晚清第一罪人,想給她洗自,甚至還封聖,這是哪個漢奸、賣國賊想出來的?!

  • 4 # 手機使用者山丁子

    曾國藩,清末重臣,政治、軍事、文學方面皆有超常建樹,是近代史上卓異之才,受許多人尊崇甚至稱之為曾子。但也有許多人認為其一生有些過錯重大,比如其處理天津教案喪權辱國的行為是其立德的敗筆;其鎮壓太平天國農民起義是維護沒落清朝統治,只對大清是立功;更認為其縱兵屠城殺害無辜百姓慘無人道。

    慈禧,清咸豐帝的嬪妃,咸豐去逝後實際掌控朝綱47年,在中國這段歷史上做的好事可數推行洋務運動和推行清末新政;喪權辱國等壞事卻數不勝數:兩次鴉片戰爭賠款、挪用海軍軍費修園子、中日甲午戰爭失敗簽訂《馬關條約》割地賠款、八國聯軍打進北京批准議和簽訂《辛丑條約》、囚光緒帝斬六君子……

    華人認為,聖者,是品德最高尚,智慧最高超之人。品德和智慧是否最高,本人以為又可從立德、立功、立言三方面去看。這樣看來,有許多人尊崇曾國藩是可以理解,其人確實優秀,而且其門生廣大,有人過份推寵也屬正常,實際能不能入聖列,儒家只有孔子在聖列,本人以為大多數人自然心中有尺子。至於也有人說慈禧是聖人,這是誰嘴上冒出來的話聽起來很搞笑,就如安德海和李連英恭維老佛爺的腔調差不多。近些年荒唐論調世面太多,許多有識之士聽到了就如農民聽到螻蛄叫,不耽擱去種地。一家之言。

  • 5 # 馮克思的文章

    曾國藩就個人成就而言做到了立言立德立功的人生目標,但其治湘軍開中國百年軍閥混戰之先河,及至民國的軍閥混戰中央權力試微,都能找到曾國藩的影子。至於慈禧太后這個中國罪人就更不值一提了,為了個人利益置國家安危於不顧,真乃千古罪人。

  • 6 # 釣魚倌

    “寧贈友邦,不予家奴”,這是簽訂《馬關條約》時一個女人說的話;“量中華之物力,結與國之歡心”。這是簽訂《辛丑條約》時還是一個女人說的話,這兩句替自己喪權辱國的行為開脫的話皆出自同一個女人之口。

    這女人便是慈禧。

    做為一個母親,她長期禁錮自己的親生兒子同治皇帝,並且害同治皇帝的孩子胎死腹中。做為一個統治者,國家處在內憂外患的危險時刻時,她並沒有收斂平時的驕奢淫逸,她只顧自己的貪圖享樂,為了保住自己的統治地位而棄國家主權和領土於不顧,和列強簽訂一系列喪權辱國的不平等條約,其中《馬關條約》和《辛丑條約》是中國有史以來割地損失最大、賠款數額最巨的兩個。

    這就是慈禧,不惜出賣國家和民族的權益來換取自己的榮華富貴。而這些,還只是她眾多不堪的一面,她給國家和民族帶來的苦難和屈辱是永遠不可洗白的,她的罪行是永遠不被饒恕的。

    再來說說一個男人。

    他身為漢人卻在極力的維護著腐朽的滿清王朝,他明知禍國殃民的晚清大廈將傾卻竭力扶持,他南剿北征對自己的同胞痛下殺手無不是在為他的主子清政府在服務,而這些,都是他利用清政府這個平臺在為自己的私慾做鋪墊。他成功了,他為主子做的這些得到了主子賞賜的榮華富貴。

    這個男人就是曾國藩。

    一個賣國求榮不顧一切的陰險女人,一個崇洋媚外卑躬屈膝的狡詐男人,請問某些要為慈禧和曾國藩歌功頌德的人,這一男一女的功在哪兒?德又在哪兒?

  • 7 # 達摩說

    近些年流行曾國藩熱,曾國藩一下子就從大地主賣國賊成功轉型,成為了“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為師為將為相一完人”。客觀說,曾國藩前半生苦書齋,研讀理學,後半生縱橫疆場,戎馬倥傯,最終官居一品,又是洋務先驅,開中國近代化之先河,倒是夠得上立功立德立言的標準。只是在與太平軍作戰時有縱容下屬屠城的情形,以及晚年在處理天津教案的問題上晚節不保,才退居為“半個聖人”。

    對於慈禧,我個人沒聽說過誰稱她為聖人,不知道這種說法從何說起。不過慈禧年輕時是個才女,這倒是真的。慈禧不僅認字,而且詩詞歌賦樣樣精通。執掌大清帝國半個世紀,慈禧有功亦有過,算是譭譽參半。

    站在歷史的高度看待曾國藩和慈禧,他們既不是聖人,也不是大奸大惡。他們在特定的歷史背景下,做出了他們的歷史選擇。

    他們不是什麼聖人,他們只是他們自己。

  • 8 # 枯心883

    謝謝邀請!曾國藩的事蹟包括他的一生可以稱作偉大,可以稱作賢人。但慈禧這個人完全的將女性的弱點展現了出來,軟弱,總想找依靠,爛大街!作為執杖權利的人,她無疑是一個非常像專家,典型的失敗者,聖人是能夠用他的言傳身教帶給世人和平安定的大師一樣正能量,而不是滿口大道理的無用,就像是真正的儒生和窮酸書生的差別。稱慈禧為聖人簡直是汙辱聖人的名頭,千萬不要讓聖人的名頭

  • 9 # 達o芬奇密碼

    中國古代有兩位聖人的言論,直接被後人整理成書。就是論語和曾國藩家書

    《曾國藩家書》是曾國藩的書信集,成書於清19世紀中葉。該書信集記錄了曾國藩在清道光30年至同治10年前後達30年的翰苑和從武生涯,近1500封。所涉及的內容極為廣泛,是曾國藩一生的主要活動和其治政、治家、治學之道的生動反映。曾氏家書行文從容鎮定,形式自由,隨想而到,揮筆自如,在平淡家常中蘊育真知良言,具有極強的說服力和感召力。儘管曾氏留傳下來的著作太少,但僅就一部家書中可以體現他的學識造詣和道德修養。曾國藩作為清代著名的理學家、文學家,對書信格式極為講究,顯示了他恭肅、嚴謹的作風。

  • 10 # 巫女阿滿

    把曾國藩當聖人看,我雖然不贊成,但還是可以理解的。

    畢竟曾國藩在當時確實算是首屈一指的人物,他以聖人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多看了美貌姑娘幾眼,要在日記裡罵自己心術不正;和朋友吵架了,罵自己不夠容忍;在外吹牛了,罵自己愛慕虛榮追求名聲;應酬太多佔用了自己讀書時間,他都要罵自己不夠勤奮浪費時間。

    中國一直有吾日三省吾身的說法,只可惜做到的人不多,但是曾國藩,是 真做到了。而且他不但反省,還能下定決心去改變,比如本來是老煙槍的他痛下決心戒菸之後,一個月就成功了。

    經過數十年如一日的自我反省,曾國藩的個人品性確實已經非常完美了。古人講究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立德他是當世頂尖的理學家,足為天下楷模;立功他率領湘軍平定了禍亂大半個中國的太平天國之亂;立言他也留下了洋洋兩千萬字的文章,其中的曾國藩家書更是被稱為教化人心的經典文字。

    當然,他這個人不完美,比如在攻破天京之後,他謊報軍功誇大湘軍將士的功勞,比如在天津教案中,頗有諂媚洋人之嫌;比如剛開始辦團練時,因為手段殘忍殺人無算,被大家稱為曾剃頭;比如心性不堅,在打了敗仗之後多次想要跳水輕生。然而,正是因為有了這些缺點,有了這些不完美的地方,曾國藩才更像一個活生生的人,一個有血有肉的人。

    所以說,我雖然不喜歡別人把曾國藩捧成聖人,但是還是可以理解的。畢竟曾國藩確實是一心想稱為聖人之徒,以聖人標準嚴格要求自己,而且做得還是挺不錯的。

    但是慈禧,這是個什麼玩意兒?禍國殃民的老妖婆,也配稱聖人?

    不過古代官僚文人,喜歡把國家君主稱為聖人,男的是聖上,女的是聖後,慈禧再怎麼說也當了大清幾十年的掌舵人,當然的人把她稱為聖人,是很正常的,但是隻是一種很正常的稱呼而已。事實上中國任何一位統治時間稍微長一點的皇帝,應該都能找到被稱為聖人的記載的。

    所以對這個問題我的看法是,曾國藩被稱為聖人,我不贊同,因為我不喜歡這樣捧人,但是我也不會太激烈的反對。稱呼慈禧為聖人,那只是當時人歌功頌德的一種稱呼而已,現在是二十一世紀了,稱呼這種老妖婆為聖人,不臊得慌嗎?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現在是騰訊遊戲氪金還是網易遊戲氪金?你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