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車神明

    變速箱越小越好,內部結構也變的簡單,說明變速箱的製造工藝很高精密!如此變速箱跟各個平臺的車型匹配率高,最後說明也是為了減重。

  • 2 # 熱血蘭博

    為何本田Accord上的10AT變速箱那麼小?

    關於這個問題,我是這樣看待的:

    為什麼能把變速箱造那麼小,因為本田在技術領域方面一直是BUG的存在,如果比做一個人來說,它就是一個高冷、典型、實力強悍的傢伙,這貨有著雄厚的技術儲備與頂尖的製造工藝。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會社,是世界上最大的摩托車生產廠家,汽車產量和規模也名列世界十大汽車廠家之列。

    1948年9月成立公司,創始人是本田宗一郎。公司總部在東京,僱員總數達18萬人左右。現在,本田公司已是一個跨國汽車、摩托車生產銷售集團。它的產品除汽車、摩托車外,還有智慧機器人、飛機、遊艇、發電機、農機等動力機械產品。

    本田有兩個最大的特點:

    1、一言不合,就自己造

    大家都知道CVT變速箱,鋼帶決定著CVT變速箱的效能。剛開始本田也採購過捷特可的CVT變速器,後來因為出現過一次故障,本田決定自己造鋼帶。由於鋼帶的製造需要非常高的工藝精度以及材料品質,大多數車企都會採購博士的鋼帶,所以很多整車廠商在經過長年的嘗試之後依然無法自給自足。本田在開發鋼帶時也遇到了其他廠家所面臨的同樣的技術難題,最終,本田在2001年9月獨立開發成功,成為世界上唯一一家能自我供應CVT鋼帶的整車生產商。

    而自主研發的10AT變速箱,也是迫不得已,才經過長期研發與衝破得來的,大家都知道早期本田為了繞過豐田的專利,硬是搞出來一個特殊的“5AT平衡軸變速箱”,雖然擁有不錯的穩定性,但是後來因為體積太大,無法滿足更多的檔位,本田終於痛下決心,放棄自己死死維護了N年的平行軸結構,用行星齒輪結構做出10AT,其長度甚至還小於愛信6AT。

    從此再找不出一家能造所有種類的廣義自動換擋變速箱的整車廠了。現在的本田cvt(Accord,新CIVIC,ODYSSEY)、DCT(國內SPIRIOR,謳歌tlx)、即將上市的超跑新NSX的9速雙離合,再加上10AT都有應用,都有製造。

    2、擅長繞開專利與技術壁壘,造出來更優秀的產品

    眾所周知,在混動車領域流傳一種說法:混動分兩種,一種是豐田混動,一種是其它混動,但本田證明了,還有一種叫做“本田混動”。

    由於豐田研發時間更早,手握專利無數,所以本田前進的每一步幾乎都是困難重重,但最終還是推出了i-MMD混動系統,成功逆襲。

    而本田和豐田的混動之間,主要的區別在於,豐田混動的驅動邏輯,是一套THS系統,主要是燃機發電,電機驅動,再透過行星齒輪對動力的分配,使電機和發動機的動力相匹配,這樣開下來就省油了。而本田的混動系統,直接繞開了行星齒輪,使用電驅技術,搭載兩個電機,一個發電,一個驅動。這樣的優勢是中間所轉化的過程較少,能源的損耗更低,在油耗降低的同時,又能兼顧動力。所以這就是很多人感受到的,豐田混動平順度沒問題,也省油,但動力一般。而本田混動的動力相對就要充沛不少,主要原因就在於驅動邏輯的不同,以及中間的損耗更少,本田混動邏輯簡單粗暴高效

    本田為什麼能造出那麼小的10AT變速箱,背後的根本原因還是:有著相當雄厚的技術實力與儲備、有著全球頂尖的先進製造工藝、有著尖端的匠人級工程師。

    希望我這沒見過多大世面的回答,能夠對你有一絲幫助。

  • 3 # 車痕

    本田的這個10AT為什麼這麼小,先簡單地解釋一下

    這裡我們先大概看一下齒比問題,也就是10個檔位到底是為什麼。這裡我們看到本田的10個檔位的齒比分佈,其實這個並沒有什麼特別大的實際意義,更多的齒比存在,就代表著有更多的傳動比。傳動比的密集就可以間接提升換擋的平滑性,以及更好的經濟性。

    這個其實都不用再說了,本田得益於當年平衡軸研發的基礎,但是平衡軸的最大問題就是檔位越多的情況下,體積就無法控制,本身這個平衡軸就是一個異類的變速箱,加上天生的這種“體積”缺陷以及本田為了避開各種AT變速箱的專利,所以才被迫使用了今天這個10AT的行星齒輪結構。不過這個世界上首款橫置前驅的10AT確實在更下的尺寸在擁有了更多的檔位,不得不佩服本田的研發實力。

    我們可以與通用的9AT和福特的10AT大概進行對比一下,不僅僅是傳動比有一定差別。其實更多的是在結構上的區分,本田的這套10AT使用了三組多片式的離合器,以及四個行星齒輪組。與傳統的AT相比並沒有單獨使用一組倒擋的離合器和執行元件,而是用一個鎖止裝置來實現的。這個設計與通用的9AT的單向離合器有著相似的結構設定,加上本身執行器和齒輪寬度結構件體積要更小,所以自身的體積更小整體的長度只有375mm,這遠比ZF的9AT要小,而且比一些總之平臺的變速箱相比更要小了許多。更厚更重要的是本田更需要的是橫置變速箱,這樣才能更多滿足車型的需求。

    因此我們看到了,目前本田的這個10AT確實要比一些6AT的變速箱還要小,質量更輕。加上目前離合器和摩擦片的材料技術得到了升級,加上本田的這套變速箱使用了行星齒輪的結構設計,這種設計的優點就是在降檔過程中的切換是同步進行的,那麼只要是你離合器的動作更快,那麼換擋速度就可以有所保障。因此,這裡也就可以說這個10AT在換擋速度上來說,並不比一些雙離合要慢。

    本田並沒有直接將這套10AT搭載在本田目前的中國產車系上,而是直接搭載到中國產的謳歌車型上,考慮到的是幾個問題

    首先是成本,這款變速箱受到本田自身的限制,如果進行大量的中國產化的話,肯定要耗費很大的精力和物力,而且加上同級別車型中現有的主銷動力是1.5T和2.0L的混動,壓根就不需要這個變速箱進行配合,以謳歌的中國產銷量來說,進口變速箱已經足夠滿足這方面的需求了。畢竟謳歌本身的車型定價要更高,就單車成本來說這樣的組合方式也更有利,因此沒有在Accord上搭載2.0T+10AT的組合也是情理之中。

    其次就是不可抗拒的售後成本。雖然說這個變速箱在2017年就已經裝配到部分車型上了,但是就目前本田對於搭載車型的定位來說,都是以中高階車型為主,為了讓車型在各方面更有競爭力以及彰顯自身的車型特點外,本田不會貿然的進行大量的投入,避免像目前正在主要使用的CVT變速箱一樣出現問題後導致售後成本的大幅度提升。當然這裡說的是燃油版的CVT變速箱,不是那套混動的ECVT,畢竟那個ECVT從一定程度上來說並不是真正的CVT。但是未來也不排除在下一代的Accord車型上,本田可能會將2.0T動力引進,但是就各方面的綜合考慮來說,首款車型可能會是未來的AVANCIER/URV車型,Accord依舊會使用現在的動力組合,畢竟不能貿然的提升售價換取自己的成本提升,這是不合理的。

    所以說,這套10AT的變速箱確實有其技術優勢所在,尤其是在北美版的Accord車型上我們可以看到效能的表現也足夠的突出,擁有更快的換擋速度,同時又兼顧了一定的燃油經濟系。也就因此逐步地縮減掉了原來的V6動力,增加了混動車型。因此,我們也綜合考慮一下,目前國內的實際情況來說,本田並不需要一款搭載10AT的Accord出現,即使是Inspire上也同樣不需要,更高的成本固然會打破目前的定價,那麼很可能因為貿然引入將本身的優勢變成了劣勢,要知道這個市場上現在的競爭算得上是最激烈的,所以想享受到這個10AT大可以選擇謳歌車型。不過換句話說,一個家用車,還不是圖個使用方便,動力夠用,經濟實惠麼?滿足這些條件加上各方面成本更低,10AT又能怎麼樣呢?難道你還想開著Accord去路上嘣來嘣去的麼?隨隨便便一個電動車不都讓你睜眼看尾燈麼!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明知廣場會議是美國人擺的鴻門宴,為何日本卻沒有反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