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性喜溫暖、溼潤及半陰環境,怕乾旱和寒冷,宜含腐殖質豐富、保水性強的微酸性土壤。龜背竹為耐陰植物,盆栽可常年放在室內具有明亮散射光處培養。
(2)如能在春、秋兩季各抽出一段時間放室外有遮陰地方,如北面陽臺上或簷、廊下培養,則長勢會更加旺盛,葉色更加油綠。但夏季最好放室內北面視窗附近,並注意通風降溫。若夏季受到強光照射葉片就會變黃,甚至葉緣、葉尖枯焦,影響觀賞效果。龜背竹的生長適溫為20~25℃,氣溫降到10℃時則生長緩慢,5℃即停止生長並進入休眠期。
(3)養好龜背竹的關鍵是澆水要充足,施肥要恰當。龜背竹葉片大,水分蒸發快,因此澆水要掌握寧溼勿乾的原則,經常使盆土保持溼潤狀態,但不能積水。與此同時,還要經常往葉面上噴水,乾燥季節和夏天每天要噴3~5次清水,保持空氣溼潤。秋涼後澆水應逐漸減少,入冬後盆土以略偏幹些為宜。此時溫度低,如果澆水過多,盆土長期過溼,容易導致爛根黃葉,但宜每隔4~5天用溫水噴洗一次葉面,每隔1個月用溼布輕輕擦拭一次葉片,以利保持葉片清新光亮。龜背竹根系發達,吸肥力強,因此除上盆時要選用腐葉土、園土和1/5河沙混勻配製的培養土,並加入少量骨粉等有機肥作基肥外,生長期間還需每隔10~15天施一次以氮肥為主的稀薄液肥或複合化肥,生長旺季再進行1~2次根外追肥,用0.1%尿素與0.2%磷酸二氫鉀配成的水溶液噴灑在葉面上。噴灑時要注意葉背也要噴到,這樣就能促使莖葉肥大,葉色碧綠而有光澤。
(4)龜背竹生長較快,宜於每年春季換一次盆,換盆時注意增施基肥和新增新的培養土以補充營養。若此時氣生根太多太長可適當剪掉,也可以纏繞在植株周圍。冬季室溫不能低於10℃,同時要注意防止冷風直接吹襲,不然葉片易枯黃脫落。此外,對於成株,要及時設立支架並進行綁紮,以防倒伏。繁殖龜背竹,主要用扦插法。
(1)性喜溫暖、溼潤及半陰環境,怕乾旱和寒冷,宜含腐殖質豐富、保水性強的微酸性土壤。龜背竹為耐陰植物,盆栽可常年放在室內具有明亮散射光處培養。
(2)如能在春、秋兩季各抽出一段時間放室外有遮陰地方,如北面陽臺上或簷、廊下培養,則長勢會更加旺盛,葉色更加油綠。但夏季最好放室內北面視窗附近,並注意通風降溫。若夏季受到強光照射葉片就會變黃,甚至葉緣、葉尖枯焦,影響觀賞效果。龜背竹的生長適溫為20~25℃,氣溫降到10℃時則生長緩慢,5℃即停止生長並進入休眠期。
(3)養好龜背竹的關鍵是澆水要充足,施肥要恰當。龜背竹葉片大,水分蒸發快,因此澆水要掌握寧溼勿乾的原則,經常使盆土保持溼潤狀態,但不能積水。與此同時,還要經常往葉面上噴水,乾燥季節和夏天每天要噴3~5次清水,保持空氣溼潤。秋涼後澆水應逐漸減少,入冬後盆土以略偏幹些為宜。此時溫度低,如果澆水過多,盆土長期過溼,容易導致爛根黃葉,但宜每隔4~5天用溫水噴洗一次葉面,每隔1個月用溼布輕輕擦拭一次葉片,以利保持葉片清新光亮。龜背竹根系發達,吸肥力強,因此除上盆時要選用腐葉土、園土和1/5河沙混勻配製的培養土,並加入少量骨粉等有機肥作基肥外,生長期間還需每隔10~15天施一次以氮肥為主的稀薄液肥或複合化肥,生長旺季再進行1~2次根外追肥,用0.1%尿素與0.2%磷酸二氫鉀配成的水溶液噴灑在葉面上。噴灑時要注意葉背也要噴到,這樣就能促使莖葉肥大,葉色碧綠而有光澤。
(4)龜背竹生長較快,宜於每年春季換一次盆,換盆時注意增施基肥和新增新的培養土以補充營養。若此時氣生根太多太長可適當剪掉,也可以纏繞在植株周圍。冬季室溫不能低於10℃,同時要注意防止冷風直接吹襲,不然葉片易枯黃脫落。此外,對於成株,要及時設立支架並進行綁紮,以防倒伏。繁殖龜背竹,主要用扦插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