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同心兒童注意力
-
2 # TonyGN
孩子找對學習方法之前,一定要重視找找到孩子的優勢學習管徑,高效學習通道,這是很重要的自我學習的認知問題,然後才是找到學習的學習方法。
學會學習的學習方法,比學習方法更為重要的是,用有限的學習,能解決要面對的無限的學習內容的可能,這是很重要的學習認知。
思維模型的訓練,思維方式的訓練,將是一個人重要的成長的核武器。
-
3 # 王笑笑丨
症狀一:低質量勤奮者,經常自我麻痺
孩子總是這邊學習一點,那邊學習一點,到了最後都不知道自己在學什麼,進展如何,根本沒有進行系統的學習。更可怕的是,連自己目前的狀態,應該如何改變,都不知道!每天渾渾噩噩,被上課和作業追著趕著跑,連自己學了什麼都不知道,更別提學會了什麼了!
解決方案:
孩子表現出這樣的症狀,一般是因為沒有明確的學習目標。家長要引導幫助孩子確立明確的學習目標。要長計劃,短安排。在制定一個相對長期目標的同時,一定要制定一個短期學習目標,這個目標要切合自己的實際,透過努力是完全可以實現的。達到了一個目標後,再製定下一個目標,確保一個目標一個目標的實現。一環套一環,逐步提高成績。
症狀二:3分鐘學習熱度,學習不認真
學習的時候,學10分鐘就開始飄,英語還沒弄明白,就想去看數學,突然想起語文的一個知識點,又趕緊去翻語文書。一上午過去,什麼都學了,但什麼都沒學好。
解決方案:
出現這樣的狀況,家長可以透過引導孩子制定明確的學習計劃,督促孩子在每一個小階段全神貫注投入學習,提高學習的效率。先進行時間上的通盤計劃,制定詳細的課後時間計劃表,充分利用課後時間,合理安排,把認真學習內化成一種習慣。該學習的時候投入百分百的精力,絕不想其他事情。切記堅持嚴格執行,否則都是空談,一個月必有成效。
症狀三:不清楚薄弱點,假裝很努力
有些孩子往往不清楚自己的薄弱點,看到別人學什麼,自己也學什麼;學習時平均分佈精力,導致該重點攻克的難點,用力過少;基礎知識掌握不會準確,普通題目仍舊會出錯。每一科都是“一瓶子不滿半瓶子晃盪”的狀態。自己很努力、很辛苦,其實多數是“無用功”,內心沒有一點底。
解決方案:
認真對待每次考試,要求孩子全面真實掌握自己的學習狀況,分析學習薄弱點。學習時,做好預習、複習準備:預習時,—定要把新課內容的重點和疑點找出來,然後把重點和疑點帶到課堂上去。遇到重難點和自己不會的題目,一定要認真聽、思考,掌握解題思路。要秉著打破沙鍋問到底的精神,搞清楚解題思路和技巧,直到把預習中找出的疑點弄明白為止。
症狀四:盲目購買學習資料、參加輔導班,起不到效果
有些學生急於提高自己的成績,看別人買什麼學習資料,自己也買什麼資料;看別人參加輔導班自己也去,從不考慮是否合適自己。往往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學習資料難度低,沒有提升成績的效果;題目難度偏大,而學生自己基礎較為薄弱,不能提升成績,反而會打擊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解決方案:
找準自己的定位。基礎掌握不牢固,就要增加對基礎知識的訓練,可以以課後習題為例,徹底搞懂習題的知識點和解答方法。一位初中老師說過,課後習題是最具有針對性的,是對當堂課程知識點最準確的測試和應用。如果學生能夠把課後習題全部掌握,那麼基礎知識就掌握的比較紮實了,可以考慮嘗試更高階的題目訓練。
症狀五:畏難情緒,遇見難題就跳過,越積越多
遇到難題總是習慣性的選擇跳過,只做自己會做的題來安慰自己,看起來也在學,實際上原地打轉,沒有一點長進。這樣的學習是沒有效率的,也不會取得真正的進步。
解決方案:
家長要幫助孩子樹立不畏困難的精神,多對孩子進行鼓勵,不要害怕,遇見難題及時向老師請教。學習過程中採用循序漸進的方式,先從基礎題目開始,逐步增加難度。在接觸拔高型題目時,不僅看是否答對,更重要的是看學生的解題思路是否正確,同時還要進行擴充套件性思維訓練,讓學生嘗試用不同思路解題從而找到最佳方法,有利於學生髮散思維,同時提高解題效率。
症狀六:題目一錯再錯,做題本形同虛設
“差生”往往不會利用錯題本,只是把錯題重新抄寫一遍,沒有把聽懂了的知識用自己的思路進行組合,沒有將其內化為自己的知識,就急急忙忙地去做下一題或幹其他事情去了,因此導致重複錯誤的機率居高不下。
解決方案:
學會利用規劃學習法。“差生”要像改變“一錯再錯”的情況,要學會使用歸納法,好好利用錯題本,在聽完老師講解之後,馬上把它完整的寫下來,在寫的過程中,用自己的思路對知識進行重組,真正弄清楚解題思路,保證掌握同類型的題目解題技巧。把同類型的題目放在一起對比解題思路,這樣就可以自己從眾多題目中歸納得出某一題型的解題技巧,記憶會更加深刻,減少錯題重複率。
-
4 # 真格教育
本人認為,所有的學習方法都必須建立在理解的基石上!
沒有了對知識的理解,所有的方法都是套路,都是在架子一一華而不實!看著好美,實用不行!
常言說:若要記得、必先懂得,這就告訴我們、理解是學習中的一個最基本的方法、理解並不神奇、簡單說來、就是要全面懂客觀事物的意義、浪就是大家常常掛在嘴頭上的那句:不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
應該說、在入們認識事物的全部過程中、方法和理解是一雙李生的姐妹、試想、如果沒有過方法、那麼將出現什麼情狀?那樣、人們認識事物就沒有了積澱、沒有了繼承、萬事萬物都成了大腦中的匆匆過客,同樣、如沒有了理解、那情狀也是不堪設想的、那時、即使你有過目不忘的高超技能、也只能使各種識記的事物大腦中留下印痕、不能停事物的規律性、不能掌握它的內涵和外延、更談不到由此及彼、舉一反三。這樣的人充其量不過是一架留聲聲、有什麼大的用處呢?據報刊介、美國一個少年、記憶力舉世罕巴、他能毫不費力地把1880一1950年的星期幾是哪一天背出來、還能熟記哪怕只是聽到過一次的樂曲、但他只能背、対內容毫不理解是,因此大家稱他為“白學者“。
中國古代大教育家孔子十分重視理解、他說:“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的確、學習時不認真思考、怎能獲得良好的效果?沒有理解的東西、即使記住了、運用時也難得心應手。因此,所有的學習方法都必須建立在理解的基石上!
回覆列表
其次,找到學習方法,這個找字,意味著一邊思考如何提升學習效果,一邊身體力行去運用並在思考中改良學習方法的。離開想是不行的,離開做照樣是不行的。
第三點,家長的做法,是牽拉,催促,還是旁觀。你是把孩子的學習當成他自己的事情,還是當成你的事情?這一點非常值得我們深思。唯有把學習還給孩子,給孩子足夠的自主空間,他們才會有尋找、試驗、沉澱、積累學習經驗學習方法的行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