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子曰:“中庸之為德也,其至矣乎!民鮮久矣。”孔子為什麼認為“中庸”是“德”?對現代教育有什麼啟發?

回覆列表
  • 1 # 三言兩說

    何為中庸?做人做事,恰如其分,恰到好處。做文,簡潔明瞭,通俗易懂。

    或者說用最適合的方式處理事物,達到最合適的效果。

    讓所有的事情都得到最圓滿的解決,所為為德,為大德。

  • 2 # 祖國萬歲1761

    “中者,無過無不及之名也;庸者,平常也”。不偏之謂中,不易之謂庸。由此可見中庸即是為人處事的一種境界或者說指導原則,我們待人接物,為人處事要做到中庸是不容易的。要做到恰如其分,恰到好處,不偏不倚,符合客觀事實和規律!中庸古語中是溢美之詞,而今都讓人有些曲解了,真讓人遺憾。

  • 3 # 工晟文奕

    中庸之為德也,其至矣乎!民鮮久矣 ”的意思為:中庸這種道德,該是最高的境界了,人們已經缺乏它太久了。在這裡,首先是要明白什麼是中庸之德。中庸,意思是指不偏不倚,折中調和的處世態度。這是我們老祖宗留給我們的處事之道。它不是指凡事一分為二的平均處理,而是要根據事情的發生、發展做合適的調整,以達到合理解決問題的方法。中庸之道在處理事情上是要求處事不可僵化,不可生搬硬套而是要隨機應變!

  • 4 # 韋人3

    先看對中庸的定義:”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

    首先,中庸其實就順道而行,所以非常重要;而要能順道而行,人就要懂道,正心,修身是悟道的途徑。其實還是非常難。到王陽明心學,說心即理,人人都是聖人,讓聖人並不是那麼高不可攀。

    對現代教育來說,“正心”是非常重要的,世界觀、價值觀是影響其一生的,也決定了其知識才能用的方向。方向錯了,越有才能破壞力越大。今天大家對名校培養出很多精緻利己主義者不滿,就是一個非常痛心的教訓。

  • 5 # 愛為何物131168249

    在大自然中,任何物種都有必然性,相互生存才符合大自然發展的規律性,相互遵守自己,尊重其它才是相互依託而生的根本。

  • 6 # 吳振革

    中庸是指我們做人做事或者言論都能做到恰到好處,德行天下、愛心永存、君子所為。對於我們的現代教育也具有一定的引導作用,告訴我們的教育者,在工作中也能夠應對自如。不管我們在工作中遇到什麼問題,都能夠靈活運用靈活變通性。把我們的每一個教育環節都能夠做到恰到好處,做好我們立德樹人的愛心教育。做好與家長的和諧溝通,做好對學生的教育引導。做好我們教書育人以人為本的教育。

  • 7 # 易實不易59049513

    孔子是給君主講中庸,因為君主主政國家,國家是由各種厲害關係構成的有機整體,作為君主就是需要平衡關係,君主必須要有治國的底線和方向,這就是德和仁。

    君主臣民,孔子強調要有秩序綱常。各行其責,此時的中庸是圍繞君主的綱來思考,如果臣民以中庸方式處事,必然就是兩面人,騎牆草,這種中庸是忘記了國家社稷的立足點,變成自己苟且偷安的真小人。

    孔子的學說,大部分是圍繞君主和臣子說的,孔子辦的是行政學院,並不是藍翔技校。

    中庸思想包含的是治國大智慧,是要求君主要仁懷天下蒼生社稷,治大國如烹小鮮,不能亂折騰,恭、寬、信、敏、惠五德具備。才能帶領國家繁榮發展。

    因此,中庸是德,也不難理解了。

  • 8 # 心平且氣和

    中庸是指待人接物保持中正平和,因時制宜、因物制宜、因事制宜、因地制宜。現代社會過於浮躁,教育上無論是老師還是學生都雜念太盛,心浮氣躁,唯分數論成績、唯分數論優劣。將中庸思想適當融入現代教育,更能保持教育的純潔性,教育是為了育人,育人包括知識層面和道德層面。

  • 9 # 安弟仔

    儒家講仁愛,其中凝聚著一個重要的理念,就是中庸。 在《論語》中,中庸一詞出自《論語·庸也》,子曰:“中庸之為德,其至矣乎!民鮮久矣。”這句話是說,中庸最為一種美德,它是最高的境界了!

    中庸思想指導我們:對任何事情要本著不走極端的方式,適而可止。這需要一個人練就強大的自持與自制力。

    我個人覺得就是在人與人之間的交往上體現,中庸之道,即不出鋒芒,亦不差,平庸,這是你在人們中看到的中庸之道。

  • 10 # 易衍空間設計策劃

    中庸強調,凡事有度,過猶不及。

    堅持行明之道,堅持慎獨知道,堅持至誠之道,堅持知仁勇之道。修身其心先正心,修心對自己內心深處的思想逐漸明察秋毫,沒有修心,憑自己固有心態去推斷修心極致的聖人心態,你也難接近理解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提到南韓明星,你首先會想到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