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青霞人文

    朝花夕拾是魯迅先生的一本敘事散文集。“朝花夕拾”這個充滿意蘊的詞語是魯迅先生獨創的。

    《朝花夕拾》的書名是頗有些意味在的,時間之水漫漶浸漬,往事之花寂寞在靈魂深處。

    魯迅先生是這樣解釋過《朝花夕拾》的,“帶露折花,色香自然要好得多,但是我不能夠。便是現在心目中的離奇和蕪雜,我也還不能使他即可幻化,轉成離奇和蕪雜的文章。或者,他日仰看流雲時,會在我的眼前一閃爍罷。”《朝花夕拾》是寂寞人語,是至愛者語,是悲愴者語,是鬥士語。有人說過,一切文學都是回憶。

    《朝花夕拾》原名《舊事重提》,記錄了先生童年青年的經歷等,朝花實為曾經生長的往事之花,曾經愛與厭惡的人和物不曾在記憶中永遠泯滅。

    魯迅先生用閒聊的方式任性而談,如他的保姆長媽媽……“仁厚黑暗的地母呵,願在你的懷裡永安她的靈魂。”如他在三味書屋的先生壽鏡吾,如他的異國老師藤野先生,如友人範愛農,他的病重的父親,他愛的書――繪圖的《山海經》,他喜歡的小動物――隱鼠。

    魯迅先生說,“我有一時,曾經屢次憶起兒時在故鄉所吃的蔬果:菱角,羅漢豆,茭白,香瓜。凡這些,都是極其鮮美可口的;都曾是使我思鄉的蠱惑。”許多年後,先生在北京,在廈門,在廣州,夜深人靜時,回想這些時,伴他的不是高陽酒徒的一碗殘酒,也不是周作人式的一杯苦茶,大約是一支菸,一種思想的心境,深入骨髓,淡化無痕。

    而在《二十四孝圖》裡,他怒吼出,“我總要上下四方尋求,得到一種最黑,最黑,最黑的咒文,現來詛咒一切反對白話,妨害白話者”。這樣的淒厲、怨憤,直言不諱。澆愁式的啜酒與閒適狀的品茗不宜寫出《朝花夕拾》裡那些或深沉慈愛或悲愴怨憤或批判針砭的文字,特別是他寫到父親的死和朋友範愛農的死,冷靜,悲涼,這些都是產生在暗夜中的文字,有深刻的魯迅印記,是對中國社會的獨異體察。

    在《後記》一文裡,配了四張清代刻本的插畫,第一張圖是“曹娥投江”,第二圖是老萊子的,第三幅魯迅先生自畫的“活無常”,第四幅是各種《玉曆》影象。魯迅先生是歷來重視美術的,幾張圖值得一看,也可見出魯迅先生批判封建文化的深意。

    我近來前前後後重讀《朝花夕拾》,隱隱覺得,魯迅先生的字裡行間洇漬著一個“寂”字,不知方家以為然否? 《朝花夕拾》共十篇,始寫於1926年,完成於1927年,始在北京,繼在廈門,編訂畢已在廣州,距今已是80年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小說口語化特點的具體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