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科技小屋

    1.最大的感觸就是螢幕,那會兒從一款不知名的安卓轉到iPhone4s,首先不說外觀,先說螢幕,給人的第一感覺就是特別舒服,特別順暢,以前iPhone4s那個年代,好多安卓機子的解析度低,就是會看到很多小顆粒,真的很不舒服,這是第一個感覺。

    2.接下來就是新鮮,沒有返回鍵,沒有返回鍵,這讓怎麼用,不過後來琢磨透了就覺得很正常,一切程式和軟體都有適應的返回操作,還有就是下載東西不會覺得不安全,因為只有一個應用市場,那就是App Store ,裡面竟然會有好多的外國軟體,感覺特別新鮮,因為在安卓手機的應用商店裡,大部分都是中國產軟體,進去蘋果的應用商店,第一直覺就是我要下載好多東西,畢竟都沒有見過,新鮮嘛。

    3.震動,震動為什麼會這麼舒服,而且一點也不吵,比起以前用的安卓會好很多,而且勁還不小,鈴聲也特別舒服,也很經典,直到現在我依然用的自帶鈴聲,這一點也是蘋果的一個傳統文化了。

    4.最大的差別,特別流暢,特別特別流暢,在滑動各個軟體的時候,給人的感覺就是舒服,自然,快速,這一點用起來很舒心,讓心沒有了心浮氣躁,以前安卓手機如果你安裝完一款軟體,然後馬上滑動螢幕,就會有一些卡頓,但是蘋果完全不存在,很好。

    5.還有一些就是大家都瞭解的,發表一些東西有iPhone的標誌,比如QQ登入狀態,發微博,發QQ動態,辨識度很高的蘋果logo標誌,辨識度很高的外觀,這些東西都是安卓轉到蘋果的一些明顯變化。

    你覺得呢,你覺得有什麼變化呢,一起交流吧。

  • 2 # 奇凡想當然

    機型選擇簡單

    2010年iphone4釋出,當時我的老三星安卓手機正好需要更換,之所以選擇iphone4,因為我懶。

    記得當時國內手機市場還是三星與HTC的天下,還有各種其他品牌的安卓手機,每個品牌又分高中低檔,各種手機外型款式配置也各不相同,可以說是眼光繚亂,所以我選擇了沒有款式區別的iphone4,頓時感覺整個世界清靜了。

    不能更換電池沒有SD儲存卡

    雖然這個現在已經司空見慣,這個我相信在2010年左右大部分朋友都無法接受,尤其是對於我這個手機重度使用者來說,真是痛苦萬分,經過了很長的時間才適應。

    系統流暢

    系統流暢這個事情,iphone4到iphone5s那4年尤為深刻,大家可以回想一下,從2010年至2014年你們換過多少部安卓手機,而從iphone5s至今年的iphoneX手機更換頻率似乎也不算低了,這裡需要吐槽下近些年iOS系統質量明顯比原來降低了。順便說一下我淘汰了的iphone手機都在家中,而且都可以正常使用。

    操作簡單

    用過安卓手機的都知道,各種設定非常繁瑣,如一個照相功能,每次拍攝需要調整的引數實在太多,而且成像效果還遠低於不用調節的iphone相機。其他安卓系統還有很多過於個性化的設定,很多東西使我真是懶得一直嘗試。

    總得一句話,就是iPhone真的很便捷,無論是手機款式還是iOS系統都已經把最好的直接給到使用者進行體驗,不需要使用者再進行過多的選擇和設定,我覺得正適合我這種懶人。

  • 3 # 山石科技

    android系統是基於Linux的自由及開放原始碼的作業系統,主要用於智慧手機和平板電腦,由Google公司開發,Android最初是由Andy Rubin開發,2005年被Google收購,2007年11月Google聯合84家硬體製造商,軟體開發商及通訊商共同研發改良Android系統,後來Google以Apache開源許可證的授權方式,釋出了Android的原始碼。蘋果系統(ios).是由蘋果公司開發的移動裝置作業系統,蘋果公司於2007年1月9日的macworld大會上公佈了蘋果系統,並用於iPhone ipad i touch i pod等,原名為phone os 因為在移動裝置iPhone ipad ……使用,所以在2010wwdc大會上正式宣佈更名為ios。下面就個人觀點來說一下,首先android是相對於開放的,小米miui 華為emui oppo coloros 魅族flyme 錘子ui三星等原生系統,可玩性極強,手機可以root 甚至還可以隨意篡改一些內部編碼,玩轉APP更加適合愛搗鼓手機的愛好者。對於ios系統,其封閉的系統帶來的安全性會更好一些,流暢度更沒的說,簡直可以打99分。兩者均有優勢,如果需要可以一款本機,一款備用機以上僅個人觀點,歡迎點贊 探討。

  • 4 # 歐界科技

    蘋果手機現在最新版本是iPhoneX,售價大概要8000到9000元吧,其實算是比較貴了吧,但是面對一部如此高大上的手機,我的使用感竟然不是很好,裡面有些東西還是很多餘的設計,有種錯覺竟然是安卓的比較好用一些。你們覺得呢?我有一些想法:

    其實個人認為蘋果手機完全沒有必要設計飛航模式啊,要知道當我的手機丟了的時候,在鎖屏情況下,快速使用下拉選單確實有很多。但是,你這個飛航模式是啥?是讓你的手機完全斷絕任何資料的連通啊,基本上就是比關機好了一點。而且,現在的小毛賊都很精,關機的話動作太多,可能還有聲音,直接飛航模式一按,揣兜裡就走了。

    我擦,這是什麼鬼設計,真是讓我極力的吐槽。鎖屏模式下,最好能杜絕任何可以讓手機離線與關機的操作。這樣,即便手機丟失或者被盜了,使用者才有可能透過其他的一些方式獲得追回線索。

    其實我認為如果不是必須一定要用蘋果的話,還是可以買中國產的手機,大家千萬不要小看中國產的手機,現在做的也是槓槓的了呢,反正我覺得不比蘋果差,支援中國產!

  • 5 # 媒體訓練營

    1.系統操作方式改變。因為iOS跟安卓是兩個不同的系統,所以在使用過iOS之後,對於安卓的操作可能需要更多時間的體驗。在iPhone上,只有一個home鍵,而在安卓上,螢幕下方還有返回鍵和選單鍵,所以經常有很多人覺得安卓手機需要了解的按鍵是非常多的,而且一不小心觸碰之後可能就會關閉一個合app,還是需要小心注意的。而且因為iOS的封閉性和安卓的開放性,在使用安卓的時候,可能不小心點選了網頁上的一個按鈕就已經下載了一款軟體。久而久之,就需要安裝一個清理垃圾的軟體來每天清理手機的垃圾。

    2.充電速度發生變化。蘋果的充電速度是最要吐槽的,不管是多少年以前到現在都是慢充,並沒有真正意義上的快充。所以很多用蘋果手機的使用者對於充電都在抱怨。但是對於安卓使用者來說,就少了很多這樣的聲音,安卓的充電在很早之前就有了快充,充電五分鐘通話兩小時的廣告語也一直在腦海中揮之不去。所以在充電上根本就是不需要擔心,而且安卓手機有些電量也很高,出門的話不帶充電寶也是沒有問題的,這些還是非常不錯的。

    3.雙卡雙待。用iPhone的時候只能放一張手機卡,所以很多人需要出門帶兩部手機,而安卓大部分都是支援雙卡雙待的,省去了出門帶兩部手機的麻煩。這也是很多事務繁忙朋友從iPhone轉向安卓的原因吧。W

  • 6 # 廣發智慧金融

    要不是iOS7開始一路用上來的,我都不建議誰輕易換iPhone.今天的iOS11,說實話並不簡約.

    有太多蘋果獨有的操作,什麼Apple ID、AirDrop、Facetime等等……學習能力強的還好辦,讓上了歲數的去直接適應iOS11的iPad需要點時間.

    希望iOS以後越來越精簡吧,3D Touch使整個操作邏輯複雜化.聽說要取消,也是極好的.

    iOS11作業系統已經背離了當年iOS7簡約的初衷.如果不是為了簡約,那我為什麼要接受這麼個扁平化作業系統?iOS6多有質感、多豪華!

  • 7 # 90後老爺爺

    用的時候拿出來,不用扔回去。再也不用清理垃圾清理記憶體,再也不會看記憶體佔用多少,也不會因此“緊張”,把以前自學的什麼root刷框架刷核心刷各種系統,什麼開機動畫什麼反編譯,什麼亂七八糟的都丟掉了,再也不用擔心手機會莫名其妙的卡,或者黑屏或者宕機什麼的,出了問題直接扔售後或者維修,也不會懷疑是不是新版本的bug什麼的,手機終於成了幫助我的工具,而不是玩我的工具,好了,就說這麼多,手機只有99%的電了,我去充一會兒

  • 8 # SuDance

    第一點就是 清理垃圾這個東西再也沒有出現在我的眼前過(軟體快取還是要自己手動清理)

    第二點操作方式的改變

    第三點軟體質量的保證 你不用擔心說 下載到盜版的軟體 蘋果的生態圈很好

    第四點當然是開放不開放的問題了 有好有壞

    第五點就是梯子

  • 9 # 側臉評測室

    本人是從iPhone4以後換的安卓機,當時是小米1,支援雙卡雙待,現在小米1還能開機使用,但是也就僅僅打電話發簡訊了。後來還因為工作原因換過中興的電信雙卡雙待,之後應該是LG G3,然後是錘子M1l,在2018.4.29號草莓音樂節丟失後,臨時入手iPhone8。

    至於不同的體驗一一道來:

    不支援雙卡,另一個號必須放備用機,經常忘記

    原先一直是移動卡+聯通卡,移動卡是老號,所有銀行,網路賬號註冊類的都是關聯的這個號。而聯通卡是大流量主力卡,加1000分鐘話費。平時聯通號用的多,移動號就只能放備用機了,因為不習慣帶兩個手機,所以移動卡的手機經常忘記帶。導致近期漏接了不少電話和手機不在身邊沒法接收驗證簡訊。

    所以iPhone手機不支援雙卡是很大的一個問題,像我們這種國情,用雙卡的很多,手機多了太不方便。

    沒有返回鍵,左上角返回太麻煩

    用錘子M1l的home鍵習慣了,觸控就是返回,換回iPhone後返回要到左上角點那個小符號,很是費勁。特別是你在使用微信的時候,如果看了一個朋友的資訊,進了他朋友圈,看完關屏後,如果微信再來了資訊,鎖屏介面點那個資訊,解鎖後還要不斷的點左上角的返回,從朋友圈介面退到個人資訊介面,然後退到微信的資訊介面,再雙擊左下角的微信標誌,才能看到誰給你發來資訊,再點進去才能看到給你發來的什麼資訊。

    軟體眾多,APP也不會有相容性問題和極少有山寨APP

    蘋果系統的封閉性,導致安卓上的山寨app和強行亂按軟體的現象不會出現,也不用經常清理記憶體,對於不會用手機的人來說,iPhone無疑更加友好,會一直流暢,而安卓手機稍有不慎按上幾個佔後臺的軟體,你手機就倒黴了,何況大部分人是不會看手機後臺的。所以很多人說安卓卡,蘋果流暢,也不是沒有原因的。

    iPhone介面基本不容易更改

    iPhone系統的封閉性導致的另一個問題,就是介面改動比較困難,不像安卓系統定製的千變萬化,主題眾多。蘋果使用者最多的就是下個主題軟體換換桌布圖示,再進一步的美化就非常困難了。當然了,作為一個手機,介面實用就可以了,至於折騰不折騰,實用性為主。

    螢幕太小,素質不錯

    用慣了大屏手機,換小屏的有點彆扭,當然有8P和X在,尺寸也算可以了,因為過渡才用的8,價格也能買個大屏安卓旗艦機了。不過蘋果的螢幕,素質比現在很多的所謂旗艦機要好得多。

    大家所說的電池問題什麼的,暫時沒有感覺到,因為原先用安卓也是一天一到兩充,蘋果這小電池,也差不多時間,對比起安卓的來說挺抗用。只不過現在安卓很多4000mah以上的手機出現,的確是很牛了。

  • 10 # FlashBoxing

    也算是個玩機達人了,從iphone3g開始用,3gs,4,一直到4s,當時覺得同時代沒有任何可以匹敵的手機。直到被諾基亞n9的釋出和廣告真的震撼到了,第一次意識到最棒的手機,也許不止蘋果iPhone。接著先是收了部n9的前身,神機n900,再是入了部n9(meego系統),從此正式踏上玩機路。

    之後iphone的街機程度越來越高,加上喬布斯走後創新乏力,對蘋果有點失望。而諾基亞更不爭氣,買了臺n9繼任者芬蘭的Jolla,可惜也沒成功,隨著安卓5.0釋出,新設計的介面比起ios7很討喜,最終選擇了安卓。選擇了索尼z2。感覺比起當時的iphone流暢性確實有些不如,偶爾會卡。但是確實比ios方便太多,拷電影,拷歌,連線windows,即插即拷,全格式硬解播放器,影音方面優勢很大。

    用索尼的時候,也感受了一把信仰的味道,這個logo的確有種魔力。作為最早的防水手機,還記得當時在宿舍澡堂拿進去看影片時小夥伴們驚歎的眼神,哈哈。

    可惜,索尼從z到z5,看到的只有創新乏力,除了硬體的升級真的沒什麼不同…而蘋果在創新上同樣表現出了停滯不前,也讓我覺得喬布斯走後科技也許已經陷入了瓶頸。就在這時候,三星s6edge的橫空出世讓我再次驚豔了一把,完勝同時代高通810的獵戶座7420處理器,絕美的曲面屏,當時最低的屏佔比,一改之前三星塑膠低顏值卡頓的印象,又一次讓我看到了科技之光

    於是,觀望了一年後,果斷入手了再度進化的s7edge,比對了市面上兩種處理器後選擇了cpu優勢顯著的8890版,強大的效能,絕對流暢又功能眾多的定製系統,這些巨大的創新,讓我對三星好感猛增,比起索尼確實又進步了很多。同一時期,家人買了個iphone6s,放在一起比對後幾乎不是一個時代的產品,s7e真的要棒太多了。而安卓7.0也是進步巨大,已經完全不存在所謂卡頓的現象了(這部機器一直用到現在,兩年了,所有app都是秒開,僅電池不太行了)

    之後,三星note7的出現,幾乎是三星同時期領先蘋果最大的一次。釋出時所有的媒體都盛讚不已,對比下來當時連殼都不換的iphone7給人的感覺真的太差太low了,一度都稱蘋果要亡了。可惜,結果是,note7還沒發威,自己卻炸了,從此三星在國內的聲譽也就不提了。蘋果也終於有時間應付,憋了個大招iPhoneX,從第四代之後久違的讓人眼前一亮,就是價格太離譜了。

    而我下一部要換的手機便是note8了。理由?bixby語音(世界最好的語音助手),不跟風劉海的全視曲面屏(世界最好的螢幕),非常強悍的拍照(雖然非常優秀但目前還不如s9),s pen的懸空放大鏡和滑詞翻譯,保留的耳機孔,真的太棒了。

    客觀評價,三星的公關部門也許是最差的公關,但設計部門在沒有了喬布斯的時代,確實做出了最優秀創新的產品。而我,只認這點。

    至於中國產手機,我對開創全面屏時代的小米mix抱有敬意和欣賞,對堅持自主設計的堅果手機也保留好感,至於其它一眾連自家設計都沒有的蘋果兒子,對不起,入不了我的眼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辭職後一直沒找到工作,這段時間該怎麼安排?